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魏皎  汪永平  王盈 《华中建筑》2010,28(3):157-160
贵州安顺屯堡聚落在特定的地域和时代产生.它的建造具有明显的防御保卫的特点,是冷兵器时代防御建筑的典例。因此,该文从聚落外部空间、聚落内部结构、建筑单体空间三个层次,通过实地调研和测绘,试图对屯堡聚落建筑的防御性经行分析归纳,研究在明代卫所制度影响下,防御聚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最初的安顺屯堡是明初“调北征 南”的军事产物,经过了明清六百年的发展, 广泛的屯堡区域逐渐形成。无论是初期的官 方戍守还是后期的村落自保,由于周边形势 的复杂不稳定与战乱的多发,防御性一直是 屯堡聚落营建的重要考量因素。本文通过对 数十个屯堡聚落的踏勘以及对典型聚落的 调研测绘,对安顺屯堡聚落防御体系进行了 研究。首先从各类聚落的选址特点分析了聚 落的防御性;其次详细论述了山水、寨墙寨 门、巷道、院落民居、碉楼、“坉”等几种防 御要素;最后,从区域层面到聚落层面研究 分析了以防御性为主的聚落整体空间格局, 并依据营建时间和选址的不同产生的聚落空 间格局差异将屯堡聚落分为就地驻守而形成 的类军营型、迁至依山傍水之地的据险而居 型、迁居各自营建的多院成堡型以及避难山 顶的由坉成村型四种典型类型。  相似文献   

3.
水作为重要的自然环境要素,在屯 堡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 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文章在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 安顺屯堡聚落水环境与水景观营建的4个主 要方面:聚落选址山水相生,主要选址位于 河谷坝子与周边山体交接之处,形成“山— 水—田—林—村”的整体空间格局;因水兴 建重要的屯田安居设施,解决饮用水源、山 地稻耕农作以及污水收集处理问题;凭借河 流水体参与防御体系构建,利用山水之势抵 御外侵,并人工修筑水渠等方式加强聚落防 御性;理水成景,营造稻作农业湿地景观、水 口园林景观等特色山地水景观。  相似文献   

4.
王子鹏  马晶琼 《华中建筑》2008,26(6):171-174
通过研究贵州安顺地区屯堡聚落在明朝卫所制度背号下的历史成因和由军事移民所产生的特殊社会形态,分析它的建筑空间组成、建筑类型、结构和构造等特点,并近一步探讨了屯堡建筑在本土化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贵州安顺市本寨屯堡聚落及建筑单体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及测绘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图底关系理论,分析了本寨屯堡聚落的平立面和建筑单元平立面的图底关系与视觉特征以及视觉特征的生成机制。探讨了图底关系对屯堡聚落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因素,为屯堡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实地调研和地方志研究为基础,从防御性角度对屯堡聚落和民居进行了历时性分析与梳理,指出防御性是安顺屯堡最显著的地域特征,其发展始终伴随着自上而下的制度影响与自下而上的积极应答:屯堡聚落创立于明朝军屯制度,严密的军事编制和组织,使屯堡聚落网络状分布密集;清以后虽由军转为民,防御性仍然不断地强化、升级。  相似文献   

7.
王子鹏  马晶琼 《华中建筑》2008,26(9):185-188
屯堡建筑在营造过程中包含了当地的文化习俗、建筑技术等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内容,是地方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屯堡建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该文通过对黔中安顺屯堡当地工匠的采访和实地调查资料的整理,对安顺屯堡建筑的营造策划、工匠的分工和工作流程、建筑材料以及营造过程中的地方习俗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述。  相似文献   

8.
韩家大院作为川西传统民居的典范之一,位于四川省上里古镇,在历史文化底蕴和建筑装饰艺术方面有着极高的价值.本文通过调研其所处的自然地理与气候、历史沿革及人文环境、建筑形制特征,进一步从装饰材料与构造、装饰题材两方面对韩家大院的建筑装饰艺术进行挖掘,总结其建筑装饰纹样在儒家文化、吉祥文化、移民文化上表达出的内涵特点,以期对...  相似文献   

9.
罗建平 《室内设计》2012,93(4):59-59
安顺"屯堡(pù)"村落是明朝军屯制度在黔中地区留下的历史产物。屯堡文化——因是特殊的汉族族群文化,成为近年来的一个学术关注热点。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石头构筑的城堡式民居,其研究虽已渐兴,但由于普遍缺乏对民居动态变化过程的深入,使研究成果存在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10.
福建大型防御性传统民居,分为闽西南地区的土楼、闽中地区的土堡和闽东地区的寨庐。分布在福州市永泰地区的防御性传统民居,或称寨堡、寨庐、庄寨。文章以永泰县坂中寨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文献考察与实地调研测绘,从建筑型制与布局特征、建筑空间与功能属性、建筑细部装饰等方面对坂中寨进行剖析,探讨坂中寨的建筑功能属性,展示其传统营造智慧、建造技艺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正>本寨,是此行的第三个屯堡,但我找到了有别于其他屯堡的属于本寨的内核。此时的本寨无论是外在的形式还是内在的精神,都让我想起了候鸟——这种迁徙的鸟。屯堡的迁徙早在600年前,江南屯军举家而至,这其中的辛酸不言而喻,而碉楼则告诉我们,屯堡人在此地的生存是一个比迁徙更加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叶扬译 《世界建筑》2010,(12):92-93
<正>作为贵阳城市中心开发的一部分,此项目试图引入一种低密度的SOHO/商业相结合的建筑类型来适应特殊的场地。这是一片具有平缓坡度、面积为1.5万m2的三角形区域,东侧是广阔的受保护的自然地带,远处有连绵的山景。  相似文献   

13.
陶小明  周晨  刘威 《建筑技术》2021,52(11):1369-1371
作为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空间原型,合院在公共建筑创作中也有应用.结合国内一些优秀的案例,归纳梳理合院及其拓扑变异在公共建筑创作中的逻辑表达,为建筑创作的传承与发展方向提供支持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区域中心城市交通网络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崇明 《城市规划》2006,30(7):75-78,84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给城市空间的拓展和城市功能的完善提供了机遇,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将得到有力提升。本文以广州为例,基于“山水城田海”为特色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城市结构,结合新一轮的广州城市发展战略,探讨构建一个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重点体现在构筑以机场、港口、铁路为龙头的现代化对外交通枢纽,以及建立高快速路和快速轨道的“双快”交通体系,缩小城市时空距离,满足大众出行需求和适应小汽车发展,促进城市空间拓展,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地位,保持城市活力和可持续发展,实现“适宜生活居住和适宜创业发展”的城市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肖晴  詹秋文  杨超  常乐 《工业建筑》2012,42(7):69-73
废旧建筑再利用是时下流行的话题。对民国时期教会学校建筑:天主教河南总修院的主体转楼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对该建筑的实地考察,绘制出了建筑平立面图,基于第一手资料,对其空间布局和空间装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的保护方案。希望引起对该建筑的重视,并加以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运田  郁银泉 《钢结构》2002,17(6):22-23,28
根据我国目前建筑行业应用钢结构的状况和墙体改革要求 ,分析开展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研究开发的必要性、目的和内容。介绍当前研究工作的发展情况 ,展望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蔚县连环套院是冀北地区典型的民居院落形式,因现存数量较少,具有较高的研究和保护价值。蔚县暖泉镇中小堡村的刘氏武举人院是典型的连环套院,院落破坏严重,亟待治理和保护。通过院落遗址、村民回忆及暖泉民居的基本构成,对蔚县暖泉镇中小堡村刘氏武举人的院落平面空间及院落历史功能进行复原。根据复原平面以及暖泉镇的发展现状对院落提出保护更新策略,使其在保留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上适应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18.
奥运中心区七号院位于奥运中心区下沉花园的最北端,设计团队以中国文化中"以意带形"的理念,因地制宜地展开规划设计工作。项目的核心元素是一座古代牌楼和一座十字亭。设计团队根据中国建筑传统营造方法以及整个院落的布局特点,采用最新的照明科技,将投光照明及内透光照明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充分展现形式美的同时,激发审美主体的丰富想象力。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北京市中心镇住宅建设进行调研所获得的资料,对其住宅建设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促进郊区小城镇住宅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钢结构》1995,(1)
<正> 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焊接与连接技术研究所是一个有60多名焊接、材料、设备、检验等方面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的专业研究所。其中有教授级高工4人,高工20人,工程师24人。该所是中国钢结构协会钢结构焊接协会、中国焊接学会和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理事单位;冶金部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焊接检测部也设在该所。 该所主要从事焊接结构研究与制作,钢材焊接性评定,压力容器的检验,焊条、焊丝、焊剂等焊接材料,钢筋冷挤压连接设备及配套钢套筒,特种焊割技术及设备等多种系列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