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用于LLC模式LED驱动的精确调光补偿算法及电路.在开启过程中,积累LED电流实际值与预设值的偏差量,在PWM关断信号出现后,释放积累电荷量并推迟环路关断,实现精确调光补偿效果.基于此原理,设计了精确调光补偿算法电路,该算法电路包括与误差放大器关联的跨导放大器、误差积累与释放电路、PWM信号延展电路.对采用该算法电路的LLC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恒流过程无偏差的情况下,有效PWM占空比延展了3.3%,即调光精度至少提高3.3%.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改进的PWM控制电路,将电流采样电路和PWM比较器归结为一个PWM电流比较器,减少了电路规模。将误差放大器输出与锯齿波斜坡补偿信号叠加,产生叠加输出电流,并通过PWM电流比较器输出一个占空比信号,以控制功率管的通断。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从而使控制回路反应速度更快。将PWM控制电路应用于一款BUCK型DC-DC同步整流开关电源稳压器中。HSPICE仿真表明,稳压器输出纹波电压为±4mV,输出电压精度为±1%。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基于电流模式DC/DC变换器的驱动控制电路。该电路可以与恒流电路结合在一起,用作LED驱动。电路由误差放大器、斜坡信号产生电路、电流采样与叠加电路以及PWM比较器四部分构成。采用华虹BCD350工艺进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电路成功实现了电流采样信号与斜坡补偿信号的叠加,在Vea信号的控制下,输出了控制功率管关断的PWM脉冲信号。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LED恒流驱动电路存在输出电流受LED电压、关断时间和电感大小等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线性跨导放大器和电压控制延迟电路的新型LED照明恒流驱动电路。通过理论分析,并采用1μm 700 V BCD工艺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消除了传统LED恒流驱动电路的问题。使用新型LED恒流驱动电路,有效提高了应用方案的可靠性和LED照明驱动模块生产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用于LED驱动电源的模拟调光电路。该调光电路由外部控制产生一个占空比可调的振荡信号来线性改变恒流的基准电压;基准电压的改变会产生对功率管开关信号(PWM)占空比的调节,从而实现LED电源输出电流的线性调节。基于TSMC0.5μm BCD工艺,用Hspice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线性调光电路能精确控制流过负载LED的电流,实现对LED灯的线性调光。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具有Z端复制输出、跨导可由电压调节的电流差分跨导放大器(MO-VCCDTA)。该电路采用低压高性能电流镜作为电流输入级,降低了消耗的电压余度、输入阻抗与传输误差;利用MOS管的线性组合,实现了可由电压控制跨导的跨导放大级。采用SMIC 0.18um CMOS工艺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 0.9V电源电压下,电路的线性输入范围为-100uA-100uA,输入电阻约为10Ω;跨导值可在0.34mS-1.56mS内线性变化,Iz/Ii、Ix/Ii的-3dB带宽分别为131MHz、88MHz;电路总功耗为2.8mW。最后,仅采用两个该模块和两个接地电容得到了电流模式通用二阶滤波器。  相似文献   

7.
基于高性能升压转换器的跨导误差放大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峰值电流模式升压转换器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结构新颖,高精度高性能跨导误差放大器。提出了将具有动态电流自补偿功能的基准电压电路复用为误差放大器输入级的新方法,克服了传统外接基准电压时误差放大器易受干扰和基准电路设计复杂的缺点,提高了误差信号精度和放大器跨导。设计了输出电阻可调电路,简化了补偿网络设计。电路用0.6μmBiCMOS工艺实现,测试表明:3V输入电压,1.2MHz工作频率下,误差放大器开环电压增益57dB,跨导322μS,输入偏置电流小于50nA;升压转换器输出电压15V,输出纹波小于5mV。  相似文献   

8.
LED汽车前照灯驱动电路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大功率LED性价比的提高,输出光流量的增加,使LED应用在汽车前照灯成为可能。在输入电压在10~14V之间变化,负载采用8颗700mA大功率白光LED的条件下确定驱动方式、拓扑结构和调光方式,设计一种基于LTC3783芯片PWM控制LED亮度的恒流I。ED汽车前照灯驱动电路,并用LTspiceIV软件对电路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输入电压在10~14V变化时输出电流为一个710mA均值,有0.7%纹波的电流,电流精度为2.1%,输出电压为28.6V,输出功率为20w,电路转换效率为91%。有PWM信号输入时,电路输出一个与PWM信号相同占空比的电流。通过调节PWM信号的占空比实现LED亮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峰值电流模式控制的DC/DC转换器中斜率补偿电路.电路采用上斜坡补偿(补偿信号与采样信号叠加)方式.电路由采样电路、斜坡信号产生电路、叠加电路共同组成.采样电路采样电感电流信号,并生成一个带有采样信号信息的电流信号,输入到叠加电路,与斜坡信号产生电路生成的一个斜坡电流信号进行叠加,然后共同作于一个电阻之上,输出一个带有采样信号信息与斜坡补偿信息的电压信号,实现斜坡补偿.该信号与误差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共同输入到PWM(脉冲宽度调制)比较器,两信号经比较后输出驱动信号,控制功率管的关断.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电流激励神经信号再生电路,该电路由探测电路和激励电路组成。探测电路由全差分运算放大器和仪表放大器组成。全差分运算放大器从神经元上端探测并放大神经信号,仪表放大器对信号进一步放大。最后激励级的跨导放大器将电压线性的转化为电流。电路采用CSMC0.5μmCMOS工艺设计,芯片版图尺寸为0.93mm×0.60mm。芯片的仿真结果为:在±2.5V供电电压下,功耗为8.1mW,输出电流最高可达0.357mA,输出电阻为152kΩ,总谐波失真小于1.9%。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一种用于DC/DC转换器的高效PWM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采用电流控制模式,在宽范围内有着良好的瞬态响应。斜坡补偿信号与误差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叠加,叠加后的信号与电流采样信号进行比较,产生一个占空比信号控制功率管的通断。并且本PWM控制电路中的误差放大器与软启动结合在一起,实现输出电压平滑稳定上升,有效减少了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过冲现象,保护了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12.
曹正州  孙佩 《电子与封装》2019,19(11):22-25
设计了一种低电压恒定跨导的轨到轨运算放大器,作为误差放大器用在BUCK型DC-DC上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该运算放大器采用两级结构,输入级采用互补差分对的结构,实现了轨到轨电压的输入,并且利用2倍电流镜技术实现了跨导的恒定;输出级采用AB类放大器的结构,提高了输出电压摆幅和效率,实现了轨到轨电压的输出。该电路基于CSMC 0.25μm EN BCDMOS工艺进行设计,仿真结果表明:电源电压为2.8 V时,在输出端负载电容为160 pF、负载电阻为10 kΩ的情况下,增益为124 dB,单位增益带宽积为5.76 MHz,相位裕度为59.9℃,输入跨导为5.2 mΩ~(-1),共模抑制比为123 dB,输入共模信号范围为0~2.8V,输出电压摆幅为0~2.8 V。  相似文献   

13.
2008年4月采用电压反馈放大器(VFA)来设计一个优质的电流到电压(跨导放大器)转换器是一项重大的挑战。理论上,一个光电二极管当曝露在光线中时可产生一个电流或电压输出,而跨导放大器(TIA)便是将这个很弱的电流转换成一个可用的电压信号,通常跨导放大器均需经过补偿才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二极管型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前端电路,该电路采用Gm-C-OP积分放大器的结构,将探测器输出的微弱电压信号经跨导放大器(OTA)转化为电流信号,再经电容反馈跨阻放大器(CTIA)积分转化为电压信号输出。该OTA采用电流反馈型结构,可以获得比传统OTA更高的线性度和跨导值。输入采用差分结构,可以有效地消除环境温度及制造工艺对探测器输出信号的影响。电路采用0.35 m CMOS工艺进行设计并流片,5 V电源电压供电。Gm-C-OP积分放大器总面积0.012 6 mm2,当输入差分电压为0~5 mV时,测试结果表明:OTA跨导值与仿真结果保持一致,Gm-C-OP积分放大器可实现对动态输入差分信号到输出电压的线性转化,线性度达97%,输出范围大于2 V。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血氧饱和度检测集成电路的低功耗设计新方法,采用先电流滤波再对数放大的前端处理思路简化电路结构、降低功耗,在相同检测条件下,使LED驱动脉冲电流占空比从原来的3%降为0.3%甚至更低,使占检测系统功耗主要部分的LED模块功耗降为原来的1/10甚至更低.检测电路包括电流滤波器、对数跨阻放大器、电流模比值运算电路.仿真结果表明,在1.8V电源电压下,输入电流为2.7~15 μA时,芯片总消耗电流仅为22~80 μA.  相似文献   

16.
基于PWM理论,设计了一种脉宽调制型功率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典型的RC起振电路产生三角波,输入指令电压和三角波相比较后,生成PWM信号作为驱动/控制电路的输入信号,驱动/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用来控制四个功率MOS管的开启或关闭。这四个MOS管组成一个H功率全桥。该放大器具有输出电流大、输出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以对电机的驱动和控制为例,简单介绍了电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袁丰  张长春  徐跃  郭宇锋 《微电子学》2018,48(2):237-240, 245
为探测幅值极小、分布频域很低的神经信号,基于gm-ID方法设计了一种低电压、低功耗跨导运算放大器。该运算放大器采用了带增益自举模块的AB类低电压伪差分放大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电容反馈神经信号放大电路。仿真结果表明,神经信号放大电路在低电源电压、低功耗下具有较高的共模抑制比和电源抑制比。电路的各关键指标达到良好均衡,满足探测神经信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郭瑞  张海英 《半导体学报》2012,33(9):095003-6
设计了应用于TD-SCDMA/LTE/LTE-Advanced收发机中的多频段、多模式射频接收前端电路. 该前端电路采用直接变频结构,包含两个可调谐差分低噪声放大器、一个正交混频器和两个中频放大器。其中,两个独立的可调谐低噪声放大器覆盖了4个射频频段,在较低的功耗下实现足够的增益和噪声性能. 并且利用开关电容阵列来调节低噪声放大器的谐振频率点. 低噪声放大器通过混频器的驱动级跨导晶体管实现结合。正交混频器采用折叠式双平衡吉尔伯特结构,利用PMOS晶体管作为本振信号的开关对,从而降低1/f噪声. 前端电路具有3种增益模式以获得更大的动态范围. 模式配置和频段选择功能都由片上的SPI模块控制. 该射频前端电路采用TSMC0.18um RF CMOS工艺实现,芯片面积为1.3 mm2. 全部频段上测量的转换增益高于43dB,双边带噪声系数低于3.5dB. 整个电路在1.8V供电电压下,消耗电流约31mA。  相似文献   

19.
以设计输出电流为700 mA,静态电流为50μA,芯片面积为1.5 mm×2.0 mm的LDO线性稳压器为目标,提出的LDO电路利用基准电路的输出直接作为芯片的输出,用基准电路所固有的跨导放大器对输出进行检测并反馈至单级放大器,放大后输出至功率管的基极,控制功率管输出额定的电压和电流。无需冗余的误差放大器,使得环路补偿极为简单,不存在传统LDO的补偿难题。在电路上把传统LDO电路所需各个模块的功能糅合到了一个较为简单的电路中,大大减小了芯片面积,并且减小了静态电流。对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采用2μm 36 V Bipolar工艺生产实现,流片后的测试结果表明该芯片实现了大电流,微功耗,小体积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互导型放大器(又称跨导型放大器)的输入信号是电压量,输出信号是电流量,其增益称为互导Gm。互导型放大器是一种电压/电流模式混合电路,由于其内部只有电压——电流变换级和电流传输级,而没有电压传输级,因此没有大摆幅电压信号和密勒倍增效应,从而具有频带宽、高频性能好及大信号转换速度高等特性。互导型放大器的电路结构简单,电源电压和功耗均得到了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