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湖南省某市电子制造企业员工职业紧张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职业紧张干预策略。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某市3家劳动密集型电子制造企业的2 057名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明职业紧张问卷》调查其工作要求-自主(job demand-control,JDC)模式职业紧张,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一般特征和健康状况等情况。 结果 2 057名研究对象中,职业紧张检出率为57.32%。经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回归分析显示:本科及以上学历(OR=2.167)、非外来务工(OR=1.362)、有职业危害接触(OR=1.335)是发生JDC模式高职业紧张的危险因素,而月收入5 000元以上是发生JDC模式高职业紧张的保护因素(OR=0.448)。 结论 某市劳动密集型电子制造企业员工职业紧张检出率较高,应关注这一群体员工的抑郁状况。可以从组织层面采取措施,提升员工的身心素质,促进企业健康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某电子制造企业员工职业紧张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职业紧张干预策略。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某电子制造企业的826名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明职业紧张问卷》调查其工作要求-自主(JDC)模式职业紧张,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工作压力来源、减压方式、服务需求等情况。结果 826名研究对象中,职业紧张检出率为8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轮班作业者发生职业紧张的风险高于非轮班人员(P0.01),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发生职业紧张的风险高于非接触者(P0.05)。工作单调、升职机会渺茫和工作负荷是调查对象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研究对象对健康生活方式、个人职业发展计划、人际沟通技巧、压力与情绪管理以及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较高;愿意接受的服务方式以面对面咨询和培训优先;喜欢的活动方式以拓展活动和休闲办公竞技优先。结论电子制造企业员工职业紧张检出率较高,轮班和接触职业病危害为其主要影响因素。建议从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同时采取措施,缓解职业紧张的不良影响,推进企业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苏省某劳动密集型材料技术服务企业员工职业紧张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江苏省某劳动密集型材料技术服务企业626名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明职业紧张问卷》调查其工作要求-自主(JDC)模式职业紧张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26名研究对象中,JDC模式高职业紧张检出率为78.9%(494/6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收入是发生JDC模式高职业紧张的独立影响因素,月收入在>5 000~8 000元的员工高职业紧张检出率(94.0%)高于月收入>8 000元(72.7%)的员工。结论该企业员工JDC模式职业紧张检出率较高,其职业紧张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月收入,其中中上等收入人群为职业紧张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 联合使用两种职业紧张理论评估某电子企业员工的职业紧张状况,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使用基于工作要求-自主模式(job demand-control model, JDC模式)和付出-回报失衡模式(effort-reward imbalance model, ERI模式)两种理论的中文版问卷对892名员工的职业紧张状况进行调查,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892名员工的JDC和ERI模式职业紧张检出率分别为48.5%和1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月收入和教育程度是JDC模式职业紧张的主要影响因素; 以已婚者为对照, 未婚组的OR为1.66(P < 0.01);以健康状况好组为对照, 健康状况一般和较差组的OR值为2.25、3.09(P < 0.01或0.05);以月收入≥ 4 000元为对照, < 3 000元组的OR值为2.20(P < 0.01);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对照,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组的OR值为2.20(P < 0.05)。ERI模式职业紧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婚姻状况和健康状况; 以已婚组为对照, 未婚组的OR值为1.97(P < 0.05);以健康状况好组为对照, 健康状况较差组的OR值为6.16(P < 0.01)。
结论 该电子企业员工职业紧张状况不佳, 应关注重点员工的健康状况, 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 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石化企业3 500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COSS)评估职业紧张检出率为30.6%(1 071/3 5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月均收入、工龄、周工作时间、轮班是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月均收入<5 000元、工龄>5~10年、周工作时间>40 h、轮班工作者发生职业紧张的风险较高(P<0.05)。提示需重点关注一线轮班男性员工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技术人员职业紧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选择技术人员857人为研究组,另外,随机抽取工厂、机关、服务和商业等行业的职工319人为对照组,共计1 176人进行研究。结果技术人员的职业任务、紧张反应总均分及各子项(除工作环境子项外)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应对资源各子项中,仅自我保健子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紧张反应与职业任务呈明显正相关(r=0.518,P<0.01),与应对资源呈明显负相关(r=-0.254,P<0.01)。个体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职业任务、任务冲突、理性处事、社会支持、工龄;业务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职业任务、理性处事、任务冲突、社会支持、任务不适、个体应对资源、工龄、任务过重、性别;心理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个体应对资源、任务冲突、自我保健、工作环境、责任感、年龄、任务不适;人际关系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任务冲突、职业任务、工龄、理性处事、任务模糊、婚姻;躯体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职业任务、个体应对资源、任务模糊、理性处事、娱乐休闲、任务冲突。结论将职业紧张的模式结合技术人员职业紧张常模及应用表、图,针对技术人员的主要紧张源、紧张反应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组织、个体)措施,以降低技术人员的职业紧张程度,保护和促进职工的工作能力,这是职业卫生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师职业紧张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高校教师职业紧张的因素及对职业紧张状况的有效防控方法。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南娄底市高校教师990人进行职业紧张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不同工龄、不同职称、不同岗位、不同工作压力等高校教师职业紧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显著职业紧张率为30.38%,女性显著职业紧张率为4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5,P<0.001);<10年工龄组显著职业紧张率为43.16%,高于20年以上工龄组和10~20年工龄组(χ2=13.81,P<0.001)。高级职称组显著职业紧张率最高为43.26%,高于初、中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68,P<0.001)。岗位显著职业紧张率最高的是教师43.65%,明显高于行政人员组与辅导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8,P<0.001)。结论影响高校教师职业紧张的主要因素是工龄、工种、工作压力和组织支持缺乏。加强职业紧张的预防控制,是减少职业紧张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为例,分析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紧张现状及影响因素,促使社会对科技期刊编辑的心理健康给予更多的关注,并提出改善科技期刊编辑职业紧张的建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微信、QQ等平台发放调查问卷,以112名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付出-回报失衡紧张量表》分析期刊编辑付出-回报失衡模式下的职业紧张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广东省科技期刊编辑的付出-回报失衡模式职业紧张检出率为37.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刊期、每周加班情况和自我感觉健康状况均为期刊编辑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应重视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紧张现状,完善职业规划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优化编辑部人员配置,做好人才梯队规划,探寻更具弹性的多元责任编辑工作机制。科技期刊编辑应关注自身情绪发出的不良信号,增强情绪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广东火力发电厂员工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地区共5家火力发电厂员工,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人口学问卷和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1 125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6%的员工感到中度以上的职业任务过重,82.4%的员工处于适度及以下职业任务水平;19.1%的员工感到中度以上的职业紧张反应,80.9%的员工处于适度及以下职业紧张反应水平;15.0%的员工感到中度以上的应对资源缺乏,84.9%的员工处于适度以上的应对资源水平;该人群职业任务问卷(ORQ)、个体紧张反应问卷(PSQ)及个体应对资源问卷(PRQ)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值班类型、任务冲突、工作环境、任务模糊、责任感、娱乐休闲和社会支持。结论火力发电厂员工总体职业紧张水平较适度,应对资源相对充裕,但仍有部分员工存在较高的职业紧张水平,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缓解其职业紧张。  相似文献   

10.
艾素梅 《中国公共卫生》2012,28(8):1106-1107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职业紧张已经成为目前最严重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之一,影响职业人群的身心健康[1].近年来,社会对医疗人员的期望日益加大以及人们法制观念加强,医疗人员承受繁重工作负荷的同时,还需面对逐渐增多的医患纠纷,更容易产生职业紧张,从而降低其生活和工作质量,而且易出现恶性循环[2-3].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劳动密集型企业流水线作业工人职业紧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8—9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佛山市5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的1 420名流水线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付出-回报失衡紧张量表》进行职业紧张测评,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 228份,有效回收率为86.48%。研究对象职业紧张检出率为42.02%(516/1 228)。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铝材制造业组出现职业紧张的风险是电子制造业组的2.199倍(P <0.01);轮班作业组出现职业紧张的风险是白班作业组的1.745倍(P <0.01);本岗位工作年限为5~9年、≥10年组出现职业紧张的风险分别是≤1年组的0.645和0.468倍(P <0.05);平均月收入≥5 000元组出现职业紧张的风险是<3 000元组的6.186倍(P <0.01)。结论 劳动密集型企业流水线作业工人职业紧张水平较高;建议企业合理安排员工岗位,健全绩效制度,针对轮班作业、本岗位工作年限较短和平均月收入较高者进行正念减压疗法,以缓解其职业紧张水平。  相似文献   

12.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对2家电子制造服务企业2400名员工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职业倦怠自评量表》《自我管理睡眠问卷》《抑郁评价量表》分别调查社会支持及职业应激早期健康效应。数据有效率为84.75%(2034/2400),研究对象职业倦怠、失眠和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45.7%(930/2034)、36.7%(746/2034)、67.2%(1367/2034),不同水平的社会支持对职业应激早期健康效应中的职业倦怠、失眠和抑郁症状检出率有一定影响(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支持得分中等者发生职业倦怠、失眠和抑郁症状是社会支持得分低者的0.456、0.651、0.502倍(P<0.01);社会支持得分高者发生职业倦怠、失眠和抑郁症状是社会支持得分低者的0.210、0.519、0.342倍(P<0.01)。提示社会支持可能是职业倦怠、失眠和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高水平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减少员工职业倦怠、失眠和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Occupational stress in health service employee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evels of occupational stress were examined in 383 employees of various occupations in one health district, as a preliminary to devising a strategy to reduc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tress in the workplace. In comparison with white collar and professional workers in industry, health workers reported significantly greater pressure at work, higher ratings of physical and mental ill health, lower job satisfaction, less internal control over their working environment but used more coping strategies. Approximately one in eight of the subjects has stress symptoms of equal magnitude to patients attending clinical psychology outpatient clinics. It was also found that job satisfaction and psychosomatic ill health were related to sickness absence amongst health employe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and the consequent challenges facing health service manager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某芯片制造企业员工的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某芯片制造企业的1608名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人健康问卷(PHQ-9)和心理资本问卷(PCQ-24)调查员工的抑郁状况和心理资本状况.结果 员工抑郁的检出率为19.6%(315/160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轮班、自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5.
应用两种职业紧张模式评估某模具生产企业职工职业紧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整群抽样抽取457名模具生产企业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工作内容问卷》《付出-回报失衡问卷》进行职业紧张水平及影响因素评估。采用卡方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职业紧张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工作要求-自主(JDC)模式下的高职业紧张检出率为78.34%(358/457),付出-回报失衡(ERI)模式下的高职业紧张检出率为60.83%(278/45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JDC模式中年龄<30岁职工高职业紧张发生风险是≥40岁的2.339倍,ERI模式中工龄4~<8年及≥8年职工高职业紧张发生风险分别是工龄<4年的2.030倍和1.888倍;制作工高职业紧张发生风险是省模工的2.476倍;日工作时间>10 h职工高职业紧张发生风险是≤10 h的2.691倍。提示该模具生产企业职工职业紧张水平较高,年龄是JDC模式高职业紧张发生的影响因素,工龄、工种及日工作时间是ERI模式高职业紧张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某手套生产企业针车工人职业紧张与精神卫生状况,分析精神卫生状况的影响因素,为企业职业健康促进提供依据。
方法 以该企业全部针车工人作为观察组,选取性别构成相同、年龄相似的非针车工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各131人,分别对其进行麦克林职业紧张问卷和哥德伯格普通健康问卷调查;并对针车工人精神卫生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月平均收入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职业紧张程度大、应付能力弱、精神卫生异常的发生率分别是20.61%、18.32%和32.8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职业紧张问卷的职业紧张因素、应付能力2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工作满意感维度得分(30.50±4.92)低于对照组(30.64±3.6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普通健康问卷的积极性项目平均异常率为25.06%,较对照组(10.81%)高,除“感觉愉快”条目外,其他条目的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对照组消极性项目平均异常率为14.50%,较观察组(29.39%)低,除“因焦虑失眠”条目外,观察组其他条目的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应付能力弱(OR=3.576,95% CI:1.405~9.101)是针车工人精神卫生异常的危险因素。
结论 与企业其他员工相比,该手套生产企业针车工人的职业紧张程度较高,企业应针对针车工人的应付能力弱、工作满意感差等问题,制定职业健康促进干预措施,以预防职业紧张与精神卫生异常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分析吉林省供电企业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了解该企业的职业病预防工作状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及体检的方法收集数据,并使用SPSS 17.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供电企业职业人群中出现最多的疾病为脂肪肝和高血压,健康检查异常率较高的是肝脏、血脂和心电图.男性的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蛋白(TP)异常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不同工种的人群间的肝功能异常率均无明显差异.不同工龄人群间的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不同等级电压的人群中,AST、ALT、TP异常率无明显差异,ALB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岗位、高血压和冠心病是影响心电图的有效因素.结论 该省供电企业应加强职工患相关疾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某汽车制造企业1 066名作业工人职业紧张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工人付出-回报失衡(ERI)比值M[(P25,P75)]为0.92(0.72,1.15),ERI模式职业紧张发生率为35.08%,职业紧张水平较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汽车制造作业工人职业紧张的危险因素,适当体育锻炼可预防职业紧张发生。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了解企业职工对职业卫生服务的认知状况,并分析影响职工职业卫生服务认知的因素。方法 采用系统抽样选择湖北省黄石市3家企业的90名职工为调查对象,并以问卷调查了解职工对职业卫生服务的认知情况;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描述,并以χ2检验作统计分析。结果 约75%的职工知晓工作中所接触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只有50%的职工知晓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检测浓度,且仅有33.0%的职工在工作企业接受过职业卫生相关知识培训;月收入、户籍状况和企业及工会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是影响职工职业卫生服务认知率的主要因素;随着月收入的增加,职工对应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保险金及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的知晓率也随之增高。结论 企业应当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性危害因素浓度监测和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应针对不同层次的企业职工开展多元化的职业卫生健康宣传和教育工作,加强企业的监管力度,以保障职工对职业有害因素的知情权,提高工人职业卫生服务认知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