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可吸收锯齿悬吊线埋置行眉提升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本院整形外科就诊的37例眉部下垂患者,应用3-0可吸收锯齿悬吊线埋置行眉提升术,术后定期随访,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本组37例患者术后即刻即获得理想眉部提升效果,1周后复诊,局部肿胀消退,眉峰部平均提升(2.1±0.8)mm,眉尾部平均提升(2.3±1.2)mm;术后6个月随访,眉部提升效果保持良好,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可吸收锯齿悬吊线埋置眉提升术具有操作安全、省时、创伤轻、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效果相对持久等优势,患者易于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可吸收锯齿线矫治轻中度鼻唇沟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对32例轻中度鼻唇沟凹陷患者应用可吸收锯齿线矫治,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共32例患者,28例对治疗效果满意,满意度为87.5%(28/32)。其中25例在术后早期出现局部红肿,经间断冰敷后缓解。无缝线外露、局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可吸收锯齿线矫治轻中度鼻唇沟凹陷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锯齿线皮下埋置递进式提升术矫正中、下面部松弛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锯齿线将下面部松弛下垂组织自下而上向上提拉并固定于悬吊点处,再应用锯齿线将悬吊点处雍堆组织再次向上提拉至固定点处,最终达到提升松弛下垂组织的目的。结果:本组就医者共50例,术后回访时长平均约13.5个月,所有面部松弛下垂就医者的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无血肿、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微创法将下面部松弛下垂组织固定于悬吊点,再应用锯齿线将悬吊点组织递进式提拉,可以明显改善面部松垂情况,达到面部组织提升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埋线填充法矫正面颊部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3月在本院整形外科就诊的48例面颊部凹陷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应用埋线填充法矫正面颊部凹陷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48例患者,45例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手术满意度为93.75%(45/48)。8例出现局部轻度瘀青、肿胀,予以48h内间断冰敷,48h后间断热敷,并配合口服云南白药,1周后患者瘀青、肿胀缓解。随访3~9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埋线填充法能有效矫正面颊部凹陷,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传统的面部除皱术结合可吸收双向倒刺线(QUILL)悬吊SMAS,实现中面部年轻化的效果。方法在传统面部除皱术基础上显露SMAS,并在SMAS上置入QUILL,利用QUILL对脂肪垫、韧带及SMAS进行悬吊并固定于颧弓韧带,实现面部松弛下垂组织整体复位;无张力切除多余皮肤,美容线缝合切口。结果本组共27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其中,2例患者早期有轻度淤青,无面瘫和血肿等并发症。术后获随访6个月,患者的面部皮肤紧致,鼻唇沟无加深,除皱效果较满意。结论在传统除皱术的基础上使用QUILL进行面部SMAS悬吊,可达到脂肪垫的复位与固定,术后面部年轻化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6.
皮下深层引导缝合悬吊法在小切口颞部除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一种简单易行的颞部除皱中颞浅筋膜的悬吊方法.方法 站立平视,标记悬吊线位置及方向.颞部发际内切口,皮下分离达眶外侧缘,以皮下深层引导缝合悬吊法悬吊颞浅筋膜.结果 本组40例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效果满意,颞部松弛改善,外眦及眉下垂矫正,无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3个月后出现两侧不对称,调整松脱的悬吊线后矫正;1例患者术后颞部紧绷不适感明显,3个月后缓解.结论 借助于深部水平悬吊缝合导引器,颞浅筋膜悬吊过程简便易行,降低对周围组织损伤,悬吊点定位准确,无须辅助切口或扩大切口,并可避免损伤面神经颞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小切口除皱基础上增加悬吊技术,探讨悬吊术的手术要点及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以其达到最佳的除皱效果.方法行额部、头顶部帽状腱膜下及颞部、颊部皮下小切口分离术区,切断且松解部分额肌、皱眉肌,利用Gore-Tex线拉紧松弛的皮肤达到悬吊除皱目的.结果笔者为96例患者行上半面部小切口悬吊除皱术,门诊随访35例,大多数患者取得满意的除皱效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面部小切口悬吊除皱术在小切口分离的基础上增加了悬吊的力量,比传统手术方法操作相对简单、组织损伤轻、并发症少、除皱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面中部"佛手"式连续悬吊除皱术的基础上,以最小的损伤为目的,将手术切口及剥离范围进一步缩小的方法 及效果.方法 自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对接受改良面部小切口脂肪垫悬吊除皱术的患者共21例,采用颞部小切口、联合口腔前庭切口,用导针带PTFE悬吊线悬吊颞、颊部脂肪垫,用于治疗患者面中部皮肤松弛造成的鼻唇沟加深等情况.对随访患者记录术后肿胀时间、青紫消退时间、鼻唇沟改善情况,评价其效果.结果 本组共21例患者,视觉肿胀在术后8d全部消退,淤青于术后10d全部消退,平均消退(8.00±0.95)d;获随访3~12个月,面中部皮肤松弛得到改善,鼻唇沟改善效果满意.结论 改良面部小切口脂肪垫悬吊除皱术对于改善面中部松弛造成的鼻唇沟加深,效果良好,术后恢复时间短,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锯齿线结合平滑蛋白线皮下埋置对皮肤提升紧致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带锯齿线的穿刺针在SMAS筋膜层进行穿刺,将松弛下垂的皮下组织及筋膜组织向上提拉,改善面部皮下组织松弛情况;应用带平滑蛋白线的穿刺针在皮下进行穿刺,刺激皮下纤维组织增生,改善面部皮肤松弛情况。结果:本组患者37例,术后回访8~16个月,面部松弛情况明显改善,其中21例(56.76%)达到75%以上的改善率,16例(43.24%)达到50%以上的改善率,总改善率99%,改善率与年龄及皮肤松弛程度相关。其中2例(5.41%)患者术后出现皮下瘀血,7~10d后消退。无患者术后发生血肿、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微创法行锯齿线及平滑蛋白线皮下埋置可以有效改善面部皮肤松弛情况,增加皮肤弹性,达到面部年轻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探究PPDO可吸收线双平面皮下埋置应用于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 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面部皮肤松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 采用PPDO锯齿线单平面皮下埋置,观察组采用PPDO锯齿线与PPDO螺旋线相结合双平面皮下埋置, 比较两组面部松弛改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面部松弛改善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 照组的80.00%(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PPDO可吸收线双平面皮下埋置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面 部松弛情况,提升面部肌肤紧致度,进而有利于提高面部美观度,实现面部年轻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延长面部除皱手术远期效果的手术方法.方法 自1999年10月至2008年8月,采用局部麻醉的方法,对105例额颞部轻中度皮肤松弛的患者行发际内微切口筋膜提紧悬吊.同时行面部皮下串珠线埋藏术.结果 105例患者中,线结露出者1例,将露出线剪短即可;术区皮肤不平整者3例,于术后4周自然平整;余患者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其中的86例患者1~6个月,78例患者感觉满意,满意率达90.7%.结论 串珠线皮下埋藏可拈抗除皱术对皮肤的过度拉伸而导致的皮肤弹性的破坏,减缓皮肤的弹性衰减生理过程,延长单纯筋膜悬吊术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额颞部小切口联合锯齿线悬吊除皱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进一步改善小切口除皱术的效果,解决小切口除皱术后皮肤回缩再次下垂的不足。方法:基于传统的小切口除皱术,联合锯齿线悬吊术:先根据额颞部的皱纹情况进行小切口除皱手术,完成后再根据术前额部皱纹情况,进行锯齿线悬吊提紧额颞部皮肤术。结果:自2003年至2007年初,共施术59例,手术效果显著,额颞部皱纹去除明显,就医者满意度高。结论:额颞部小切口除皱术联合锯齿线悬吊的术后效果优于单纯的小切口除皱术和单纯的额颞部锯齿线悬吊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眉部和下睑缘切口对颧脂肪垫及眼轮匝肌悬吊的中面部年轻化效果。方法以72例进行面中部整形者为观察对象,应用眉部和下睑缘切口对颧脂肪垫及眼轮匝肌悬吊法进行手术。分析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和1 a的治疗效果,观察有无外眦变形、下睑外翻或退缩、瘢痕增生等并发症。结果患者均未出现外眦变形、下睑外翻和面神经损伤并发症。4例患者下睑外眦切口末端有少许猫耳,3~6个月后自行消失。2例术后1周时出现双侧鼻唇沟不对称,采用脂肪填充后被矫正。3例患者术后外眦水肿较明显,经射频治疗后逐渐恢复。3例患者早期诉眼部干涩,3个月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效果满意,中面部老化状态得到良好矫正,且无其他并发症和继发畸形出现。结论眉部和下睑缘切口对颧脂肪垫和眼轮匝肌悬吊处理效果满意,手术切口小且无面神经损伤,有效提高中面部的年轻化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4.
面部小切口悬吊除皱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在小切口除皱基础上增加悬吊技术 ,探讨悬吊术的手术要点及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 ,以其达到最佳的除皱效果。方法 行额部、头顶部帽状腱膜下及颞部、颊部皮下小切口分离术区 ,切断且松解部分额肌、皱眉肌 ,利用Gore -Tex线拉紧松弛的皮肤达到悬吊除皱目的。结果 笔者为 96例患者行上半面部小切口悬吊除皱术 ,门诊随访 3 5例 ,大多数患者取得满意的除皱效果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面部小切口悬吊除皱术在小切口分离的基础上增加了悬吊的力量 ,比传统手术方法操作相对简单、组织损伤轻、并发症少、除皱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颞部悬吊术除皱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局部麻醉,对28例颞部轻、中度皮肤松弛患者行颞部悬吊术除皱。结果本组中有15例随访1~2年,手术效果满意,并发症少,达到了面部年轻化及延缓面部衰老的目的。结论颞部悬吊术除皱疗效肯定、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除皱方法。  相似文献   

16.
自2005年4月至今,我们采用改良的锯齿线面部提紧术治疗患者91例,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91例,均为女性。年龄28~64岁。均采用锯齿线提升收紧松弛下垂的面部皮肤,其中提升眉、眼角外眦部皮肤56例,提升面中部皮肤35例。2手术方法2.1材料锯齿线(上海金环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南京槐榕科技有限公司),一次性使用麻醉导引针AN-SI0.9×90(上海埃斯埃医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生产)。2.2方法2.2.1提升眉、眼角外侧皮肤在局部麻醉下,采用长25.0cm的锯齿线,用导引针在眉中后段、眼角外侧皮肤及额顶部皮下行“W”型向上提升眉峰、眉尾及眼角外侧皮肤(…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面部年轻化和中面部容量缺失的矫正,评估PPDO双向锯齿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的安全性、疗效以及就医者满意度。方法:随机选取50例面部轻中度松弛就医者施行PPDO双向锯齿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统计就医者满意度、评估手术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结果:本组50例就医者术后即刻效果明显,术后6个月多数就医者(46/50,92%)效果仍明显,仅有8%的就医者效果稍减弱,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PPDO双向锯齿线皮下埋置术在面部年轻化微创治疗中效果确切,手术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维持久,是一种值得推广发展的面部年轻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矫正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应用联合筋膜鞘悬吊术矫正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58例,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51例患者重睑形成良好,上睑缘高度在角膜上缘下1~2 mm处,弧度良好,无明显睑裂闭合不全; 5例矫正不足; 2例矫正过度。6例术后发生结膜脱垂,1例术后出现暴露性角膜炎,5例术前Bell现象阳性患者,术后出现Bell现象可疑阳性。无睑外翻、倒睫、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联合筋膜鞘(Conjoiot fascial shoash,CFS)悬吊矫正重度上睑下垂效果优良,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rans-obturator tape,TO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femal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FSUI)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手术技巧。方法:对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5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经术前准备后行TOT。结果:33例患者术后拔除导尿管小便自解,2例出现排尿困难,给予尿道扩张后小便自解,2例出现急迫性尿失禁,给予托特罗定口服治疗后好转,1例术后出现腿痛,术后1周明显好转。随访6~36个月,尿失禁症状均无复发。结论: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确切,掌握手术技巧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面部组织出现松弛和下垂者,采用综合措施改善面部软组织轮廓和曲线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257例应用面颊部浅表肌腱膜系统(SMAS)和脂肪组织多点密集荷包缝合收紧,改善中下面部张力;采用睑袋手术同时提升鼻唇沟,以改善鼻唇沟加深的程度f采用面颊部和下颌脂肪抽吸,以改善下面部轮廓横径变宽和下颌线曲线不流畅.结果 257例中获随访50例,随访3~60个月,面部组织松弛下垂的情况得到明显改善,鼻唇沟变浅,面部软组织轮廓曲线流畅,下颌线显现明显,下面部轮廓变窄,脸部明显瘦削,受术者对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无血肿发生,无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2例在手术后1年内因为体重的大幅度减轻而出现面部明显消瘦,年轻化效果不明显而再次手术,术后年轻化效果在随访期内满意.结论 面部年轻化综合手术安全、有效,并且效果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