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制备的黄秋葵籽粕蛋白为原料,采用酶解法以获得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肽,为黄秋葵籽粕的精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首先进行蛋白酶的筛选,选取最佳的碱性蛋白酶对碱溶酸沉法制备的黄秋葵籽粕蛋白进行酶解;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力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底物浓度、酶解时间、加酶量、pH值和酶解温度对制备抗氧化活性肽的影响;然后应用响应面法,以DPPH自由基清除力为响应值,对黄秋葵籽粕蛋白抗氧化肽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确定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底物浓度0.7%、酶解时间3.8 h、酶用量6%、酶解温度50℃和pH 8.0。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抗氧化肽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0.83%。  相似文献   

2.
Alcalase蛋白酶水解花椒籽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花椒籽蛋白质抗氧化肽水解度(DH)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对酶解花椒籽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水解用酶及其酶用量、底物浓度、酶解温度、时间等酶解条件进行研究,以期优化得到酶解法制备花椒籽抗氧化肽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Alcalase蛋白酶水解花椒籽蛋白制备抗氧化肽效果最好,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出该酶最佳酶解花椒籽制备抗氧化肽的条件为:底物浓度5%,温度55℃,pH 8.5,加酶量4%;该方法可用于花椒籽蛋白制备抗氧化肽,在此条件下花椒籽水解液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到61.00%,水解度为12.00%。  相似文献   

3.
以工业生产东北红松松仁油副产物松仁粕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松松仁粕抗氧化肽酶解工 艺进行了优化研究。 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是制备松仁粕抗氧化肽的最佳蛋白酶,其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分数15%,酶添加 量为10 000 U/g,酶解pH值9.0,酶解温度63 ℃,酶解时间为80 min。 在此优化条件下,总还原力为0.69,水解度(DH)为36.23%。 该条件 下制备的松仁粕抗氧化肽有较强的还原力,当抗氧化肽的质量浓度为14 mg/mL时,总还原力达到同等浓度维生素(VC)的71.16%,对 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酶法制备汉麻籽蛋白抗氧化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不同蛋白酶酶解汉麻籽蛋白,确定Alcalase 2.4L碱性蛋白酶是酶解汉麻籽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优良酶源。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回归分析,得到Alcalase 2.4L碱性蛋白酶酶解汉麻籽蛋白的优化条件为:底物浓度50 mg/mL、水解时间2 h、温度50℃、加酶量2.2%、pH 9.4。优化酶解条件下,水解度约为20%,10 mg/ mL酶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2.65%,显示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水飞蓟粕蛋白的酶解及其酶解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水飞蓟粕为原料,研究其蛋白酶解工艺及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用于制备水飞蓟粕蛋白抗氧化肽具有明显的优势。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水飞蓟粕蛋白抗氧化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质量分数2%,加酶量14 000 U/g,pH7.0,温度55℃,酶解时间120 min,该条件下制备的水飞蓟粕蛋白酶解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8.57%。抗氧化试验显示,水飞蓟粕蛋白酶解物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能力,IC50分别为0.402 g/L和6.659 g/L,水飞蓟粕蛋白酶解物同样也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坛紫菜为原料,通过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纤维素酶酶解制备活性肽,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多肽得率为评价指标,研究坛紫菜水解肽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5种酶的酶解产物都具有抗氧化能力,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选择它为最佳工具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工艺,得到最佳酶解工艺:酶解时间3.6 h、酶解温度47℃、酶用量16362 U/g、底物浓度3.0%、pH7.0。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水解肽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91.83±0.81)%。  相似文献   

7.
以松子分离蛋白为原料,水解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松仁肽的酶解工艺,并以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DPPH清除率评价松仁肽的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松仁肽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2℃、底物浓度3.2%,pH 9.1,酶解时间3 h、加酶量9 000 U/g。在此酶解条件下,水解度可达0.329 7。制备的松仁肽在浓度24 mg/mL时能清除全部羟自由基;在10 m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达到75%。此时的松仁肽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酶法制备乳源抗氧化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解产物以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为指标,由3种食品级蛋白酶确定制备乳源蛋白抗氧化肽的最佳蛋白酶种类及其酶解工艺,考察其酶解产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是制备乳源蛋白抗氧化肽的优选蛋白酶,酶解工艺为温度45℃,pH为6.0,酶解时间2.5 h,底物浓度4.5%。  相似文献   

9.
以海洋微藻饵料微拟球藻蛋白为原料,采用胃蛋白酶酶解制备微拟球藻抗氧化肽。以酶解产物的水解度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活性为评价指标,研究酶底比(质量百分比)、底物质量浓度、酶解温度和pH值对酶解产物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制备高抗氧化活性抗氧化肽的工艺条件,确定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5.0?mg/mL、酶解温度32?℃、pH?1.36、酶底比6%。在最佳酶解条件下实际测得微拟球藻抗氧化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1.85%。  相似文献   

10.
以碱提酸沉得到的杜仲籽粕蛋白为原料,以水解度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和底物浓度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优化设计得出杜仲籽粕水解肽的制备最佳工艺参数,并对得到的杜仲籽粕水解肽进行体外抗氧化测定。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为最优蛋白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添加量10000 U/g,酶解时间1.50 h,底物浓度20 g/L,在该条件下的水解度为47.45%±1.50%,T-AOC为30.62±0.59 μmol/g;最佳工艺下得到的杜仲籽粕水解肽,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0.731、4.258、0.407 mg/mL,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性,为杜仲籽粕高值化利用及抗氧化肽功能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亚麻籽粕蛋白为原料,酶解制备抗氧化肽。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实验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最佳蛋白酶并考察底物浓度、酶添加量、温度、pH及时间等对酶解物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进行酶解工艺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胰蛋白酶作为最适酶,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2%,温度37 ℃,酶解时间3.00 h,加酶量为4000 U/g,pH8.5,在该条件下,1 mg/mL酶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63.64%±0.023%)和(19.98%±0.098%),0.5 mg/mL酶解产物的ABTS自由请清除率为(88.11%±0.059%)。说明亚麻籽粕抗氧化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以奇亚籽粗蛋白为原料,酶解法制备抗氧化肽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同时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佳酶并考察加酶量、pH值、时间、温度等对产物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解工艺进一步优化,同时建立酶解工艺的二次项数学模型并验证其可靠性。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为最适酶,酶解最佳工艺为:加酶量3170 U/g,pH 6.9,酶解时间4.9 h,酶解温度50℃,此时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4.90%、41.03%,与理论值无显著差异,回归模型较可靠,抗氧化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值为(0.53±0.03)μmol TE/mg,表明奇亚籽抗氧化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以冰岛刺参内脏团蛋白为原料,利用复合蛋白酶酶解制备抗氧化肽。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工艺条件,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分子量分布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质量分数4.4%,加酶量4887 U/g,pH7.0,酶解温度56 ℃,酶解时间4.2 h,在该条件下,2 mg/mL酶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9.18%±0.11%,0.5 mg/mL酶解产物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Fe2+螯合率分别为68.11%±0.12%、72.59%±0.08%,1.5 mg/mL酶解产物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分别为71.86%±0.09%、0.7473±0.0105;分子量分布和氨基酸分析表明,冰岛刺参内脏团抗氧化肽中分子量低于1000 Da的肽占94.26%,富含酸性氨基酸和疏水性氨基酸,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和营养价值。该研究为冰岛刺参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加酶超声提取核桃抗氧化肽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利用脱脂核桃粕为原料,在加酶提取核桃抗氧化肽工艺基础上,采用超声辅助技术,研究了超声辅助加酶提取核桃抗氧化肽的最佳提取条件。以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优化超声辅助加酶提取核桃抗氧化肽工艺。结果表明:加酶超声提取核桃抗氧化肽的最优工艺为:酶解时采用Alcalase2.4L碱性蛋白酶,料液比(核桃粕:缓冲液)1:20,[E]/[S]为13:500、pH9、酶解温度49℃的条件下酶解2h;超声功率150W,超声时间20min,超声温度5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核桃抗氧化肽对对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达65.11%,抗氧化肽产率62.37%。  相似文献   

15.
以草菇为原料提取蛋白质,蛋白酶酶解蛋白制备抗氧化肽。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草菇抗氧化肽的提取工艺。通过超滤分离纯化获得不同分子量的肽段,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Fe2+螯合率和还原力法测定超滤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为最优酶解蛋白酶,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3.70 h,加酶量3.81%,底物质量浓度3.11 g/100 mL,在此条件下,酶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9.85%±2.52%。通过超滤分级制备所得分子量最小的肽段F1(<3 kDa)具有最高的抗氧化活性,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Fe2+螯合率和还原力分别为78.81%±1.56%、91.05%±1.65%、0.47±0.02。草菇抗氧化肽可作为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来源得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酶解公犊奶牛肉制备抗氧化活性肽口服液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公犊奶牛肉的附加值,研究酶解公犊奶牛肉制备抗氧化性活性肽的最佳工艺。采用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等5 种酶对公犊奶牛肉进行酶解,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酶解产物抗氧化性最高的最适蛋白酶。用最适蛋白酶对公犊奶牛肉进行酶解,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值和酶添加量对酶解产物抗氧化性的影响,然后再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为最佳的蛋白酶,最优酶解条件为加酶量0.61 g/100 mL、pH值6.80、酶解温度54 ℃、酶解时间2.92 h。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酶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公犊奶牛肉中的蛋白质分子被成功水解为分子质量小于7 kDa的小分子多肽和游离氨基酸;通过感官评价方法研制出一款澄清透明、淡黄色、具有牛肉风味的抗氧化活性肽口服液。  相似文献   

17.
以苜蓿(Medicago sativa)为原料,对碱性蛋白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四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通过响应面法对苜蓿多肽的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加酶量3000 U/g,酶解pH8.79,酶解温度49.9 ℃,酶解时间4.9 h,得到多肽含量为4.94 mg·mL-1。在该条件下,1 mg·mL-1样品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分别为74.61%和72.14%,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弱,为61.53%,说明苜蓿多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为苜蓿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侗族酸肉、苗族酸肉两种酸肉为原料,采用木瓜、碱性、风味及中性蛋白酶四种蛋白酶进行酶解,测定酶解液短肽得率、羟自由基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液的短肽得率(侗族86.01%,苗族82.52%)、羟自由基(侗族87.48%,苗族79.88%)及DPPH自由基(侗族74.63%,苗族87.87%)清除率最高。通过比较分析苗族酸肉较侗族酸肉短肽得率更高,因此选择以蛋白酶种类、加酶量、酶解时间及料液比为自变量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苗族酸肉短肽得率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优化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酸肉抗氧化肽最佳酶解工艺为:碱性蛋白酶添加量12600 U/g、酶解时间1 h、料液比1:1.09(m:V)。在此最优条件下酶解获得的抗氧化肽得率为83.35%,是预测值的98.99%,DPPH自由基清除率力为84.01%,是预测值的97.33%,与预测值基本一致,表明以碱性蛋白酶酶解的酸肉肽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及营养价值,同时为酸肉抗氧化肽的开发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