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探究黑米与欧洲越橘花色苷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通过比较其总还原力及清除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过氧化氢、DPPH·、ABTS+·的能力,对其体外抗氧化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测试浓度范围内,黑米花色苷与欧洲越橘花色苷总还原能力、清除过氧化氢、DPPH·、ABTS+·能力均高于阳性对照,且黑米花色苷具有更好地清除DPPH·、ABTS+·能力(IC50分别为0.88、0.75 μg/mL);两种花色苷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均低于阳性对照,但黑米花色苷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是欧洲越橘的3.63倍,清除羟自由基能力与欧洲越橘花色苷相当。研究表明,黑米花色苷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2.
对江苏海域"金潮"爆发产生的铜藻进行多成分测定以评价该铜藻的品质和优势成分,同时对铜藻可溶性多糖、褐藻多酚、岩藻黄质三种抗氧化活性成分所在的不同乙醇提取部位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采用常规理化方法对铜藻与其他六种常见褐藻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及其他活性成分对比分析;对铜藻的不同乙醇提取物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抗氧化活性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铜藻与其他褐藻中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与其他褐藻相比,铜藻中蛋白质品质较佳且蛋白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TO推荐的理想蛋白氨基酸组成模式;铜藻中岩藻黄质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六种褐藻,为优势成分;铜藻中饱和脂肪酸略高于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相对含量最高,单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相对含量最高,多不饱和脂肪酸以花生四烯酸相对含量最高;10种微量元素中Zn、Fe较高;根据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IC50值)判断各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大小,DPPH体系中抗氧化大小为:30%乙醇提取物(IC50=0.097 mg/mL)>50%乙醇提取物(IC50=0.102 mg/mL) > 90%乙醇提取物(IC50=0.136 mg/mL) > 水提取物(IC50=0.160 mg/mL) > 70%乙醇提取物(IC50=0.162 mg/mL);在ABTS体系中抗氧化大小为30%乙醇提取物(IC50=0.028 mg/mL) > 50%乙醇提取物(IC50=0.033 mg/mL) > 70%乙醇提取物(IC50=0.044 mg/mL) > 水提取物(IC50=0.055 mg/mL) > 90%乙醇提取物(IC50=0.066 mg/mL);可知以30%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且与可溶性多糖成分相关性最高,呈负相关。综上,"金潮"灾害所产生的大量铜藻资源蛋白质品质较佳,铜藻可作为岩藻黄质开发来源,且将其作抗氧化功能产品开发时以30%乙醇提取物最佳。  相似文献   

3.
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和2,2-偶氮二(2-甲基丙基咪)二盐酸盐(2,2-azobis-(2-amidinopropane)dihydrochloride,AAPH)诱导红细胞溶血试验评价菊花、金银花、槐花、代代花、白扁豆花水提物和水提物的复配物(菊花50%,槐花18%,白扁豆花15%,代代花12%,金银花5%)的抗氧化性,并讨论五种药食同源花的协同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五种药食同源花的提取物及其复配物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能力。在DPPH体系中,根据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IC50值),各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大小顺序为复配物(IC50=97.83 μg/mL) > 槐花(IC50=98.63 μg/mL) > 菊花(IC50=140.79 μg/mL) > 金银花(IC50=146.35 μg/mL) > 代代花(IC50=692.24 μg/mL) > 白扁豆花(IC50=701.51 μg/mL),复配物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抗氧化效果。AAPH诱导红细胞溶血体系中,复配物和槐花提取物表现出很强的溶血抑制作用,而金银花、菊花、代代花以及白扁豆花提取物仅表现出较弱的抑制作用。剂量在50~300 μg/mL时槐花提取物对红细胞的溶血抑制率小于复配物,当剂量达到300 μg/mL时,槐花提取物和复配物对红细胞的溶血抑制率分别为77.83%±1.85%和80.94%±1.46%,这说明五种药食同源花提取物之间存在协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雪松松针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构效关系。通过体外化学分析法,测定雪松松针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福林酚法和三氯化铝法,测定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与核磁共振(NMR)技术,鉴定其主要成分,并对其抗氧化作用的构效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雪松松针乙醇提取物对实验体系中的ABTS(EC50:0.48±0.01 mg/mL)和DPPH(EC50:32.40±0.76 μg/mL)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作用,能够高效地清除羟自由基(EC50:1.73±0.01 mg/mL)和过氧化氢(EC50:89.48±0.54 μg/mL)中的活性氧,抑制脂质过氧化(EC50:9.85±0.14 mg/mL)并具有较高的还原能力,展现出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提取物拥有较高的总酚(40.30±2.13 mg没食子酸当量/g提取物)和总黄酮(56.62±1.53 mg芦丁当量/g提取物)含量;甲基松柏苷、阿魏酸-β-D-吡喃葡萄糖苷、荛花酚、断氧化马钱苷、(E)-1-O-对香豆酰-α-D-吡喃葡萄糖苷和天竺葵素-3-O-葡萄糖苷是松针乙醇提取物的主要成分,这些化合物结构中大量存在的具有氢原子转移或单电子转移能力的酚羟基、甲氧基、苄基等基团,是其展现良好抗氧化活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石斛和粉葛为原料,经超微粉碎、配料、湿法造粒、干燥、整粒、压片等工序制成咀嚼片。考察了原料比、辅料比、乙醇浓度、60%乙醇添加量、硬脂酸镁添加量对咀嚼片感官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L16(45)正交试验优化咀嚼片配方;以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为模型评价咀嚼片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石斛粉葛咀嚼片最佳工艺配方为:原料中石斛:粉葛为1:4,原辅料比[(石斛+粉葛):辅料(玉米淀粉+菊粉+木糖醇+甘露醇)]为1:1.5,辅料配比(玉米淀粉:菊粉:木糖醇:甘露醇)为4:3:1:1,润湿剂60%乙醇的添加量为0.4 mL/g,硬脂酸镁1.5%,咀嚼片感官评分为93.7±0.03分。石斛粉葛咀嚼片水提液、石斛粉葛咀嚼片醇提液与抗坏血酸(VC)的清除DPPH·的IC50值分别为(3.067±0.1095)、(3.512±0.0945)、(0.06337±0.0286) mg/mL;石斛粉葛咀嚼片水提液、石斛粉葛咀嚼片醇提液与VC的清除ABTS+·的IC50值分别为(5.529±0.8175)、(5.380±0.7915)、(0.2772±0.0345) mg/mL;石斛粉葛咀嚼片水提液、醇提液、VC在浓度为2 mg/mL时,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0.258、0.188、0.494。石斛粉葛咀嚼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石斛与粉葛有协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生姜和醋泡姜的姜油和姜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抑菌和抗肿瘤作用的活性差异。以抗坏血酸为对照,评价两类姜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以96孔板微量稀释法比较了两类姜提取物对几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同时研究了两类姜提取物对HCT116(人结肠癌细胞)、HepG2(人肝癌细胞)、Skov3(卵巢癌细胞)等肿瘤细胞的抗癌效果。结果表明:醋泡姜的抗氧化活性总体上好于生姜,其中醋姜油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IC50为0.28 mg/mL)明显强于生姜油(IC50为0.42 mg/mL);生姜和醋泡生姜提取物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醋姜油的抑菌效果稍好于生姜油,其中最好的是醋姜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156.25 μg/mL);抗肿瘤活性基本相当。本研究结果表明,醋泡姜在抗氧化、抑菌功能上一定程度优于生姜。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三文鱼皮为原料通过酶解法制备三文鱼皮胶原低聚肽,并进行体外模拟消化实验,通过分子量分布分析、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ABTS法)以及活性氧ROS实验,探究三文鱼皮胶原低聚肽经模拟胃、肠道消化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模拟消化实验后,三文鱼皮胶原低聚肽的重均分子量轻微减少,变化不超过4%;胃蛋白酶消化前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值分别为11.1、12.3 mg/mL,胰蛋白酶消化前后,IC50值分别为12.5、14.6 mg/mL;胃蛋白酶消化前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值分别为12.2、13.2 mg/mL,胰蛋白酶消化前后,IC50值分别为10.7、11.5 mg/mL;胃蛋白酶消化后,总抗氧化能力下降不超过13%,胰蛋白酶消化后,总抗氧化能力下降不超过19%;胃蛋白酶消化后,ROS清除能力提高不超过3%,胰蛋白酶消化后,ROS清除能力提高不超过5%。这表明三文鱼皮胶原低聚肽具有良好的消化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为其在抗氧化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取北五味子多糖,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热水浸提法及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分析法L9(34)提取北五味子多糖,对比北五味子多糖与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VE-TPGS)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利用LPS构建巨噬细胞损伤模型,通过活性氧(ROS)、JC-1细胞染色实验研究北五味子多糖对ROS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保护作用。结果:北五味子多糖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0 g/mL,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3.0 h,提取温度为90 ℃,在此条件下多糖最高得率为10.72%,北五味子多糖总糖含量为84.28%±2.03%,葡萄糖含量为30.26%±1.12%;北五味子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602.52 μg/mL,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值为34.24 μg/mL,北五味子多糖1600 μg/mL时,总抗氧化能力达到(0.28±0.01) mmol/mg。细胞实验表明北五味子多糖能够降低LPS诱导巨噬细胞的活性氧的水平,抑制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结论:北五味子多糖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抑制LPS诱导巨噬细胞中活性氧水平进而发挥其对线粒体膜电位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曹小燕  杨海涛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223-228,232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荠菜多酚,并利用响应面法对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优化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荠菜多酚提取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48%,超声提取时间为27 min,提取温度为57 ℃,料液比为1:33 (g:mL),得到多酚提取量的实验值为28.33 mg/g,与模型预测值(28.35 mg/g)相比,其相对误差为0.07%。通过体外自由基(·OH、O2-·和NaNO2)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评价了荠菜多酚的抗氧化性,结果显示荠菜多酚具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还原能力,荠菜多酚的自由基(·OH、O2-·和NaNO2)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0.17±0.01) mg/mL、(0.08±0.01) mg/mL和(18.9±0.02) μg/mL。结论:荠菜多酚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活性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核桃酒的抗氧化能力,本研究参照欧洲工艺酿造了5种青皮核桃酒,分别对其进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结果显示,添加了青皮核桃等配料的核桃酒,不仅相较于纯大麦酒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也较核桃发挥出更大的抗氧化活性。5种核桃酒之间存在抗氧化能力的强弱差异:核桃酒2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效果最好(IC50=1293.560);核桃酒1不仅对FRAP的总还原能力最强(IC50=0.192),对羟自由基清除率效果也最好(IC50=110.766),抗氧化能力最强。青皮核桃对核桃酒总体抗氧化能力起主要影响,添加冰糖较其他糖类对核桃酒的抗氧化能力提升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以黄色洋葱皮为原料,分别利用70%甲醇、70%乙醇和70%丙酮作为提取溶剂进行多酚类物质提取。测定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铁还原能力)。研究结果显示:利用甲醇作为提取剂所得的多酚类物质提取率最高(12.35%),并且提取物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83.17、34.31 mg/g。同时,甲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59和0.031 mg/mL,低于抗坏血酸而高于乙醇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  相似文献   

12.
以奇亚籽为原料,分别采用压榨法、溶剂浸提法、水酶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奇亚籽油,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提取奇亚籽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油脂氧化稳定性、酚类物质含量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等品质特性。结果表明:4种方法中,超临界CO2萃取法的油脂得率最高(85.5%),其次是溶剂浸提法(65.8%)和压榨法(40.9%),水酶法最低(33.2%)。超临界CO2萃取的奇亚籽油品质最佳,色泽为黄值70红值4.3灰值0.3,酸价为1.10 mg KOH/g、过氧化值为0.0137 g/100 g,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总质量分数为88.22%,其中亚油酸18.36%,亚麻酸69.86%;其氧化速度最慢在30 h后过氧化值达到0.25 g/100 g;总酚含量为106.45 mg/kg,黄酮含量为222.09 mg/kg。超临界CO2萃取的奇亚籽油在相同质量浓度下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 28.04 mg/mL)与ABTS+·清除能力(IC50 33.70 mg/mL)优于压榨法、溶剂浸提法和水酶法;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 10.08 mg/mL)优于溶剂浸提法、水酶法,略低于压榨法。  相似文献   

13.
黄花倒水莲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黄花倒水莲醇提物的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和降血糖作用。采用95%乙醇制备黄花倒水莲提取物,通过有机溶剂萃取法对其进行纯化,分别得到石油醚部分、乙酸乙酯部分、正丁醇部分、氯仿部位和水相部分;采用Folin-Ciocalteu法分别测定其多酚含量,采用NaNO2-Al(NO3)3法分别测定其黄酮含量;通过ABTS法、DPPH法、羟自由基法、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来评价黄花倒水莲的体外抗氧化、降血糖活性。结果显示,黄花倒水莲醇提物中多酚、黄酮含量丰富,经萃取分段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多酚含量最高,可达(483.9±0.8)mg/g,石油醚部位黄酮含量最多高达(53.1±0.57)mg/g。黄花倒水莲醇提物及各萃取物均表现出很好的抗氧化能力。ABTS总抗氧能力显示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活性最强,其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远高于阳性对照VC,此外其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0.064±0.013)mg/mL),其作用强度远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0.867±0.032)mg/mL)。因此,黄花倒水莲各部位均有抗氧化,降血糖作用,乙酸乙酯部位最佳,可能活性成分为多酚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线叶旋覆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评价最佳条件下得到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线叶旋覆花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确定线叶旋覆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线叶旋覆花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87℃、液料比31:1 mL/g、提取时间40 min,线叶旋覆花总黄酮提取量为(33.62±0.0207) mg/g。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提取物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IC50=0.074 mg/mL)的清除能力强于VC(IC50=0.082 mg/mL),但对OH·的清除能力明显弱于VC。响应面法优化线叶旋覆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切实可行,得到的总黄酮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为线叶旋覆花总黄酮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菟丝子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得率为因变量,运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优化菟丝子中总黄酮回流提取工艺。并通过菟丝子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菟丝子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0.0%、提取温度70℃、料液比1:15 g/mL、提取时间100 min。在此条件下,菟丝子总黄酮得率为(34.65±0.02) mg/g,与模型预测值(34.37 mg/g)相对误差为0.81%,说明回流提取菟丝子总黄酮的工艺稳定可靠。菟丝子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IC50分别为0.067、7.209、0.119 mg/mL,抗坏血酸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IC50分别为0.082、1.731、0.054 mg/mL,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菟丝子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明显高于抗坏血酸;而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清除能力低于同浓度的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16.
李洁  宫路路  王刚  崔霖芸  刘亮  柳陈坚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6):182-187,226
以华南忍冬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华南忍冬总酚酸,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探讨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微波功率对总酚酸含量的影响,优化华南忍冬总酚酸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和铁离子还原能力来评价华南忍冬总酚酸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液料比12:1 mL/g、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0 min、微波功率400 W,总酚酸含量达到59.45±0.13 mg/g,与模型预测值57.76 mg/g相近。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IC50值为21.26 μg/mL,铁离子还原能力EC50值为39.37 μg/mL。本试验表明华南忍冬总酚酸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为华南忍冬综合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以白刺果为原料,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对微波超声协同提取白刺果原花青素工艺进行优化,并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和总还原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乙醇浓度、液料比、微波时间和超声温度对白刺果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明显,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5%,液料比14.5 mL/g,微波时间2 min,超声温度50 ℃,白刺果原花青素得率平均值为(17.289±0.402)mg/g,与理论预测值相差2.4%,说明由该模型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靠,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利用大孔树脂对提取物进行纯化后的纯度达到81.4%。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白刺果原花青素不仅具有良好的还原能力,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0.261 mg/mL和0.159 mg/mL,对羟自由基也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IC50为0.712 mg/mL。因此,微波超声协同能够明显地提高提取效率,且白刺果原花青素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全方位利用白刺资源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是食药两用植物之一,本研究为比较不同品种紫苏叶(‘韩国绿色PF1’,‘中国PF2’,‘韩国紫色PF3’,‘韩国双色PF4’,‘中国双色PF5’)中黄酮和多酚提取量,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法优化紫苏叶黄酮和多酚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5%、料液比1:80 g/mL、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70℃,此提取条件下,黄酮、多酚提取量最高,分别为(16.82±0.60)和(80.42±2.66) mg/g。不同品种紫苏叶中,PF3的多酚提取量最高(17.77±0.29) mg/g,PF5黄酮提取量最高(80.42±2.66) mg/g。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紫苏叶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PF5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IC50 150.31±2.46μg/m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 88.04±3.61μg/mL)及总还原能力最强(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多酚提取量与ABTS+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力呈显...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厚朴籽抗氧化成分,测定厚朴籽90%乙醇粗提物及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物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同时测定其总酚及总黄酮含量。结果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最高,含量依次为(253.64±7.25)和(179.11±0.61)mg/g。厚朴籽乙醇粗提物和萃取物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显著(P<0.05)高于阳性对照BHT,其IC50仅为(29.33±2.31)μg/mL;乙酸乙酯萃取物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与VC相当,IC50分别(30.33±1.53)和(31.67±3.06)μg/mL;厚朴籽乙醇粗提物和萃取物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较低,均显著(P<0.05)低于阳性对照VC和BHT。相关性显示,厚朴籽三种体外抗氧化活性均与总酚和总黄酮极显著相关(P<0.01)。以上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可以富集厚朴籽酚类物质,为下一步厚朴籽抗氧化物质分离奠定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