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龙头鱼海鲜调味料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挺  武玉学  徐东   《中国食品学报》2010,10(1):127-132
为研究龙头鱼海鲜调味料的制备工艺和配方,采用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水解龙头鱼,经脱苦、减压浓缩、冷冻干燥等步骤制备龙头鱼水解蛋白;以水解蛋白为基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得到龙头鱼海鲜调味料的优化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水解条件下,龙头鱼蛋白质的水解度达38.54%。采用冷冻干燥工艺得到的龙头鱼水解蛋白的收率为10.5%(以龙头鱼冰鲜品质量计)。龙头鱼海鲜调味料的优化配方是:食盐35%,龙头鱼水解蛋白7%,蔗糖12%,白胡椒粉1%,姜蒜粉3%。经感官评价,龙头鱼海鲜调味料具有自然、纯正的鱼香味,口感鲜美。  相似文献   

2.
以小麦淀粉生产的副产物谷朊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酶解时间、底物浓度、酶浓度、溶液pH、酶解温度对谷朊粉水解度的影响,探索碱性蛋白酶酶解小麦谷朊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分析发现五个因素对谷朊粉水解度的影响由强到弱的次序依次为:溶液pH酶解温度酶浓度底物浓度酶解时间;结果表明:酶解时间3h、底物浓度9%、酶浓度4%、底物pH=8.0、55℃时谷朊粉的水解度最高,此时谷朊粉的水解度为22.96%。在最佳水解条件下通过Tricine SDS-PAGE确定谷朊粉蛋白多肽的分子量分布范围在8.04~50.12ku之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章鱼-鲍鱼下脚料进行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以获得氨基酸含量丰富,风味良好的调味基液。方法:以水解度为指标,筛选最适酶解章鱼-鲍鱼下脚料的蛋白酶。利用单因素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单酶酶解条件。在此基础上,确定双酶分步水解条件,得到最优的酶解工艺。结果:最适酶解原料的蛋白酶为碱性蛋白酶,最优的酶解条件是料液比1∶6(m/V),酶/底物为800 U/g,酶解时间5.5 h,酶解p H 8.0,酶解温度51℃,此时水解度为19.94%;再添加0.5%(质量分数)的风味蛋白酶酶解3 h,水解度可达28.59%。结论:通过酶解原料可获得氨基酸含量较高并具有海鲜风味的酶解液,为进一步制备章鲍鱼下脚料调味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胰蛋白酶对草鱼内脏蛋白进行水解,选取影响酶解条件的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草鱼内脏蛋白的水解效果与试验条件密切相关,将经过脱水、脱脂等方法处理过的草鱼内脏,用胰蛋白酶进行水解,实验结果表明,鱼内脏蛋白水解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35℃,酶添加量25 U/m L,酶解pH8.0,液料比40,酶解时间3 h,此工艺条件下水解度效果最好,达37.87%。  相似文献   

5.
利用碱性蛋白酶对谷朊粉进行改性,研究了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值对谷朊粉乳化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探索碱性蛋白酶水解谷朊粉提高溶解度、水解度、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最佳反应条件。最佳水解条件为:底物浓度8.0%、pH值8.5、反应温度60℃、酶浓度0.09%。此时谷朊粉的溶解度为24.77%,水解度为12.73%,乳化性为71.43%,酶解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酶解鲢鱼肉生产复合调味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酶解鲢鱼肉生产复合调味料,开发利用鲢鱼肉的新途径.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水解度为指标,研究复合调味料的生产工艺;通过正交试验,进行感官评价,研究复合调味料的配方.最适生产工艺即酶量为鱼肉重的0.15%,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180 min,pH为8.0;最佳调味配方为鱼蛋白粉4%,味精36%,食盐20%,白糖4%,淀粉24%,I+G 6%,酵母抽提物2%,香辛料(大蒜,洋葱,胡椒,姜粉比例为1:1:1:1)4%  相似文献   

7.
以鱿鱼内脏为研究对象,选用水解度和氮收率作为衡量鱿鱼内脏酶解工艺的指标,首先筛选出胰蛋白酶最有利于鱿鱼内脏的酶解。在单因素基础上,选用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等作为自变量,以水解度作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以及响应面分析方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根据该模型并结合实际,确定鱿鱼内脏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8.0,酶解温度43℃,酶解时间4.0h,酶添加量0.27%,预测响应值为72.62%。在此条件下,鱿鱼内脏酶解后的水解度平均值为73.58%,与预测值的相对偏差为1.32%,说明通过响应面优化后得出的回归方程高度显著,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通过模型系数显著性检验,得到因素的主效应关系为: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添加量pH。  相似文献   

8.
以干香菇粉末为原料,香菇蛋白质和多糖提取率为指标,研究木瓜蛋白酶酶解香菇,制备鲜味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将香菇鲜味物质应用到调味料中,确定香菇调味料的最佳配方工艺。结果表明酶解香菇鲜味物质的最佳工艺为:木瓜蛋白酶添加量4000U/g底物,酶解pH 7.0,酶解时间4.5h,酶解温度55℃,在此工艺条件下,香菇含氮物质提取率为70.8%,多糖提取率为52.9%。香菇调味料的最佳配方为:香菇提取鲜味粉40%、味素3%、食盐25%、砂糖粉30%、柠檬酸2%。按此配方工艺调配的香菇调味料感官评分最高,口感最佳。  相似文献   

9.
以水解度为指标,考察酶解温度、pH、底物浓度、加酶量等因素对鲢鱼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中心复合组合设计实验对酶解温度、pH和加酶量进行优化,以氨基酸态氮为指标,确定最佳酶解时间。结果表明:酶解pH9.37,酶解温度48.33℃,酶与底物比93.87AU/kg,酶解时间6h,在此条件下水解体系水解度为39.54%,氨基酸态氮含量为2.31g/L,总氮回收率为93.55%,蛋白质浓度为3.62%。  相似文献   

10.
以谷朊粉为原料,研究了微波预处理对中性蛋白酶水解谷朊粉水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作用不改变酶解反应的最适温度和pH,也不改变水解度与水解温度、pH、底物浓度、酶浓度之间关系曲线的变化趋势,但使谷朊粉酶解后的水解度提高了。在微波功率540W,作用时间120s的预处理后,中性蛋白酶水解谷朊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加量3%E/S,反应温度40℃,pH 8.0,底物量8%,水解时间2h,水解度为31.58%。  相似文献   

11.
淡水小龙虾肉酱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淡水小龙虾加工后产生的龙虾碎肉、鳌内肉为原料,辅以胡椒、食盐、糖、醋等基本调味料,生产具有水产海鲜风味特色的龙虾肉酱产品。采用正交试验筛选最佳配方,以确定龙虾肉酱的最佳工艺条件。经优化,调味液的最佳配比为:食盐3%,糖醋比5:3(m/m),胡椒1%;最佳龙虾肉酱工艺条件为:龙虾肉11%,调味液27%,花生酱和豆豉的配比为2:8(m/m)。  相似文献   

12.
以鸭胸肉为原料,结合感官评定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分析白糖、酱油、黄酒、香辛料添加量对产品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速冻酱汁鸭胸肉调味料的最佳配方(占调味料的百分比)为:陈皮0.6%、八角0.6%、丁香0.6%、小茴香0.6%、花椒1.0%、桂皮1.4%、酱油6.0%、白糖5.0%、黄酒8.0%、盐5.0%、水71.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开发味道鲜美的河鲀鱼头汤风味料,提高河鲀鱼头副产物的附加值。方法 采用养殖菊黄东方鲀鱼头为原料,以黏度、凝胶性质和色泽为指标,筛选最佳浓缩度;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以滋味、挥发性风味和感官评价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对鱼头汤风味料进行工艺优化。结果 80%浓缩度鱼头汤的产品属性较好;通过添加辅料调味的鱼头汤具有更丰富的滋味和挥发性风味,以鲜味、芳香成分和硫化物增加为主,获得鱼头汤风味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食盐添加量1.1%,胡椒粉添加量0.1%,姜粉添加量0.2%,味精添加量1.7%。结论 最优工艺条件制备的鱼头汤风味料呈奶白色、鲜味浓郁,综合感官评分为4.47分。本研究为河鲀鱼头汤风味料的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食盐、辣椒粉为主要原料,添加多种香辛料、呈味剂等制作辣椒调味盐。以食盐、辣椒粉、胡椒粉和呈味剂含量为主要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辣椒调味盐的最佳配方:食盐60%,辣椒粉15%,胡椒粉7%,呈味剂10%。  相似文献   

15.
以白萝卜为主要原料,以食盐、辣椒粉、白糖、胡椒粉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各因素对低盐麻辣风味萝卜干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麻辣风味萝卜干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制作麻辣风味萝卜干的最优配方为味精0.5%,食盐6%,辣椒粉4%,白糖3%,胡椒粉0.5%。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麻辣风味萝卜干色泽橙黄,组织脆嫩,麻辣咸淡适中,具有白萝卜所特有的甜香气味。  相似文献   

16.
实验对以黄花鱼为主要原料制作黄花鱼露的工艺和特点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工业生产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确定了以水解黄花鱼为基料制备复合风味料的较优配方:盐6%、洋葱粉4%、姜粉2%、白砂糖4%、黄酒3%、味精1%、胡椒1%,该产品具有色泽好、海鲜风味浓郁、营养价值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以胡萝卜为主要原料,辅以花生、白砂糖、食盐、白胡椒粉。研制出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果肉型胡萝卜饮料。采用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确定了该饮料的最佳配方:胡萝卜12%、花生2%、白砂糖4%、食盐0.2%、白胡椒粉0.035%。  相似文献   

18.
为研制一种即食鲐鱼肉干产品,以感官评分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调味料配方、微波功率、微波时间、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对鱼肉干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鲐鱼肉干的调味配方以及干燥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鲐鱼肉干的最佳调味配方为白砂糖添加量4%,食盐添加量2%,辣椒粉添加量0.5%,豆瓣酱添加量3%;最佳微波-热风干燥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00 W,微波时间120 s,烘干温度80 ℃,烘干时间160 min。此优化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鲐鱼肉干产品感官和风味品质良好,硬度、弹性和咀嚼度分别为16255 g、0.78 mm、6974 g。  相似文献   

19.
以慈姑为原料,采用微波技术对奶香味慈姑片进行膨化试验。考察全脂乳粉、白砂糖、牛奶香精和食盐添加量对微波膨化奶香味慈姑脆片的b*值、脆度、感官评分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调味料配方。结果表明,全脂乳粉添加量55%,白砂糖添加量80%,牛奶香精添加量0.12%,食盐添加量2%为最佳配方。在最佳配方下,微波膨化奶香味慈姑脆片的脆度值1 243.265 g和感官评分为90.9分,此时的慈姑脆片色泽鲜亮均匀、酥脆性好、香甜可口、具有慈姑独特风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胡萝卜为主要原料,辅以花生、白砂糖、食盐、白胡椒粉研制出一种咸味胡萝卜汁饮料。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配方为:胡萝卜30%,白砂糖3.5%,花生2%,食盐0.2%,白胡椒粉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