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婷 《中国科技博览》2011,(16):249-249
为改变民事审判“先定后审”、“暗箱操作”的做法,我国90年代的民事司法改革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将开庭审理放到了中心位置,各地纷纷推出了“一步到位”开庭审理模式,这样忽视了审前准备程序尤其是证据交换的重要性,使得庭审进程过于艰难、诉讼效率低下。在这样的情况下,2001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设立了“举证时限”和“证据交换”制度,至此,我国初步在民事诉讼中建立了证据交换制度。而这些制度存在可操作性差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重点论述这些不足。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诉讼中的证据往往数量多、种类繁杂、专业技术性强,较一般民事诉讼更为复杂。知识产权审判除了要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外,还要适用专利法、商标法和着作权法等法律、司法解释关于知识产权证据制度的特殊规定。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各项法律制度的完善,社会法律意识的增强,尤其是最高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出台,保全证据公证无论在内涵、种类、手段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丰富和更新,从而在司法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职能的转换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民 民事非法证据 1.1民事非法证据 关于“非法证据”的含义,诉讼法学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非法证据与证据的合法性相对应,即凡不具证据合法性的证据材料都属于非法证据。在我国民事诉讼中不具有合法性的证据材料包括以下三种:一是主体不合法。即证据材料的收集主体不符合法律的规定。二是形式不合法。即证据材料的形式不符合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所规定的七种证据形式。三是程序不合法。  相似文献   

5.
王巍 《缩微技术》2008,(1):25-27
论述了电子文件作为法律证据的可采性和证明力,认为承认电子文件的法律证据价值是大势所趋,并且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文件将像纸质文件一样成为直接证据。最后指出文件(档案)工作者应该做的5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电子文件作为法律证据的可采性和证明力,认为承认电子文件的法律证据价值是大势所趋,并且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文件将像纸质文件一样成为直接证据.最后指出文件(档案)工作者应该做的5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医疗信息化的发展与落实。电子病历已经逐步取代纸质病历成为记录患者信息与病程记录的主要载体。然而目前我国关于电子病历的相关法律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解决电子病历的法律效力与法律地位问题已经成为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在对我国电子病历在使用中作为法律证据问题的必要条件进行探讨。并研究相关解决方案。对照电子病历的特点,将电子病历目前的应用状态与使用过程中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进行分析。与证据的特点与条件结合,找出可行性方案。真正是电子病历合法化。文章认为,只要实现电子病历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那么电子病历即可作为证据。全面推进医疗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数据这种证据形式在纠纷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审查判断电子数据是否具有证据能力、是否具有证明力尤为重要。笔者参与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应用接入管理与技术规范研制,通过参考最高法相关司法解释、电子数据司法鉴定相关标准,制定了一套效力评估流程和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简要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字水印技术在电子文件管理中的作用,指出利用数字水印技术可以确保电子文件的法律证据价值,保护电子文件生命周期过程中的著作权,维护电子文件的信息安全,对电子文件的使用进行控制,作为加强法制环境的辅助手段等。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论法构成了我国三大诉论法律体系,而举证责任的分配是行政诉讼区别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论的一个重要特征,《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从而奠定了在行政诉讼中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法律依据,使得证据责任的分配在行政诉讼中与“谁主张,谁举证”的民事诉讼相区别。  相似文献   

11.
电子证据是指以电子形式存在的,用作证据使用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材料及其派生物。其作为。一种全新的证竭类型,已逐渐成为各类案件办理过程中重要的取证、检验、侦查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逐渐步入市场经济时代,一些医院尤其是自主经营的医院,开始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高额收费、甚至销售假药,不惜以患者的生命健康为代价,而由于患者面对医学专业的无知,证据材料难以取得,对损害结果与成因难以判断,最终导致患者无法面对强大的医院单位。2002年在医疗界发生了两件引起全社会关注的事情,那就是4月《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和9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上述司法解释和法规列患者予以了更多的保护。于是一些本已绝望了的患者又拿起法律武器走上了法庭,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似文献   

13.
消防监督是我国维持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内容,同时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陕速稳定发展的基础。举证机制对于消防监督的法律效力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载体在消防监督工作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大,为此必须加强对电子证据证明力以及审查原则的研究,以促进消防监督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民事诉讼学术研究与司法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民事诉讼中法院应用诚实信用原则的必要性出发,在对民事诉讼中法院应用诚实信用原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民事诉讼中法院应用诚实信用原则的建议。该研究对诚实信用原则的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应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电子数据具有容易变更,开放程度高,不留痕迹,容易被篡改等特点。然而,在交通执法的过程中,电子数据却通常作为行政处罚的唯一证据,由于在司法认定的过程中,电子数据很难证明材料是否真实,是否关联和是否合法,因此,在全国各地的交通执法行政处罚案件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政处罚复议甚至行政诉讼(其中也存在不少行政案件执法机关败诉的案例)。本文结合了交通执法的特点,提出了对区域交通行政执法系统中增加可信时间戳接入总站的整体解决方案,较好地解决了电子数据在司法认定时的存在的困难,提高了交通执法的管理水平和执法效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手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利用电子设备进行犯罪的情况越来越多,网络犯罪的技术手段日益复杂,收集客观电子证据的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不仅体现在犯罪搜查中,还体现在对犯罪分子使用的电子设备的分析上。电子设备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新设备接连不断地出现,为了分析这些设备,不仅要研究独特的技术情报搜集方法,还要与制造这些设备的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因此,必须积极促进与电子取证有关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区块链技术在产品溯源和包装防伪上的应用现状,以期为区块链防伪溯源体系的研究和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整理国内外文献,系统分析区块链技术的来源和发展,概述区块链技术在实现防伪溯源上的机理;然后总结在食品包装、电子存证和处方药溯源的相关应用研究。结果 相比传统的防伪和溯源手段,区块链技术解决了防伪标签不可靠和溯源信息不完整等问题,其赋能于食品供应链溯源,不仅依靠分布式存储机制保存电子证据,还将处方药溯源和电子病历相结合,实现全生命周期溯源。结论 区块链技术有效解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问题,实现可靠且高效的电子存证,为未来医药一体化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间接促使民事纠纷数量和种类的增长和变化。在新形势面前,原有的民事诉讼简易程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需求。因此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简易程序进行剖析,并在其基础上提出完善建议,是不断推进司法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证据理论在高压断路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探讨了D-S证据理论的有效性问题,并在失效性情况下提供了一种证据理论的改进方法以解决D—S算法在实现过程中存在的证据冲突问题。通过仿真实验,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管力 《中国科技博览》2014,(46):141-141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各种电子产品(如计算机、智能手机、数字多媒体播放器、录音笔等)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也明确将电子数据列为刑事诉讼的证据之一。因此,努力提高电子物证检验鉴定的能力和水平是当前新形热下各级公安机关网络安全技术和刑事技术人员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