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TiO2纳米管为模板,采用多组分自组装结合水热法制备Bi2WO6/TiO2纳米管异质结构复合材料。通过多种技术如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考察所制备样品的组成、结构、形貌、光吸收和电子性质。Bi2WO6纳米片或纳米粒子分布在TiO2纳米管上,形成异质结构。随后,通过在紫外、可见和微波辅助光催化模式下降解染料罗丹明B(RhB)来评价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与TiO2纳米管和Bi2WO6相比,Bi2WO6/TiO2-35纳米管在多模式下表现出更优异的光催化活性。与紫外和可见降解模式相比,Bi2WO6/TiO2-35纳米管在微波辅助光催化模式下对RhB的降解效率最高。这种增强的光催化活性源于适量Bi2WO6的引入、纳米管独特的形貌特征和降解模式所引起的增强的量子效率。降解过程中的活性物种被证明是h+,·OH和·O2-自由基。而且,在微波辅助光催化模式下,可产生更多的·OH和·O2-自由基。  相似文献   

2.
以TiO2纳米管为模板,采用多组分自组装结合水热法制备Bi2WO6/TiO2纳米管异质结构复合材料。通过多种技术如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2吸附-脱附,扫描电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考察所制备样品的组成、结构、形貌、光吸收和电子性质。Bi2WO6纳米片或纳米粒子分布在TiO2纳米管上,形成异质结构。随后,通过在紫外、可见和微波辅助光催化模式下降解染料罗丹明B(RhB)来评价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与TiO2纳米管和Bi2WO6相比,Bi2WO6/TiO2-35纳米管在多模式下表现出更优异的光催化活性。与紫外和可见降解模式相比,Bi2WO6/TiO2-35纳米管在微波辅助光催化模式下对RhB的降解效率最高。这种增强的光催化活性源于适量Bi2WO6的引入、纳米管独特的形貌特征和降解模式所引起的增强的量子效率。降解过程中的活性物种被证明是h+,·OH和·O2-自由基。而且,在微波辅助光催化模式下,可产生更多的·OH和·O2-自由基。  相似文献   

3.
通过两步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修饰的Bi2WO6(Bi2WO6-RGO), 结果表明其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研究了RGO在Bi2WO6-RGO中的含量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从而确定出RGO相对于Bi2WO6的最佳掺杂质量比值为1%. 通过扫描电镜(SEM)研究发现, RGO并没有改变Bi2WO6光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 Bi2WO6-RGO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得以提高可以归功于RGO. 其可能的机理是石墨烯的存在有利于光生载流子(激子)的分离, 从而导致产生更多的O2·-用于有机染料污染物(如罗丹明B (RhB))的降解. RhB分子在石墨烯上的有效吸附可能也是导致Bi2WO6-RGO光催化性能提高的另一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漂珠(fly ash cenospheres, FACs)为载体,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新颖的漂珠负载Bi2WO6复合材料(Bi2WO6/FACs), 通过X射线衍射(XRD),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XRD数据显示了正交相Bi2WO6的特征衍射峰。DRS结果证实了引入FACs后Bi2WO6对可见光的吸收增强。在可见光的照射下, 以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评价了Bi2WO6/FACs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Bi2WO6/FACs的光催化性能优于纯Bi2WO6的, 其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为后者的2.4倍。尤其是由于漂珠质轻中空的特性, Bi2WO6/FACS复合光催化剂可长时间漂浮于水面, 既能充分吸收光能, 又有利于催化剂的回收和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Fe3+掺杂的三维分级纳米Bi2WO6,借助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镜(HRTEM)、能谱(EDS)、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DRS)等测试手段对所得样品的相组成、形貌和谱学特征进行了表征。选择罗丹明B为模型污染物研究所得样品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Fe3+掺杂Bi2WO6为新颖的分级纳米结构,且Fe3+掺杂能有效提高Bi2WO6的光催化活性,Fe3+掺杂量对Bi2WO6活性的影响显著;实验结果还表明,所得Fe3+掺杂Bi2WO6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好,易于回收。此外,还对Fe3+掺杂Bi2WO6的光催化活性增强机理进行了研究,缺电子的Fe3+作为电子捕获中心有利于促进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从而提高Bi2WO6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Bi2MoO6与BiOI晶体结构上的相似性,设计以BiOI为自牺牲模板,通过原位转化法制备得到了Bi2MoO6中空微球。通过对时间演化中间产物以及不同温度下产物的物相和形貌进行分析,得出形成Bi2MoO6中空微球的最佳反应时间为8 h,最佳温度为120℃。对所制备的Bi2MoO6中空微球物相、形貌、比表面积以及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表明Bi2MoO6中空微球表面较为疏松,内部为中空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为61 m2·g-1。在可见光下,以甲基橙为降解对象,对所制备样品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i2MoO6中空微球能在80 min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性能优于不同时间下的中间产物和片状结构Bi2MoO6的光催化性能,具有优越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水热法制备稀土Pr掺杂Bi2WO6三维花状微球,利用XRD、SEM、N2吸附-脱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对所制备的光催化材料进行表征。通过降解亚甲基蓝评价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1.0% Pr-Bi2WO6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最佳,降解率达到95%。Pr掺杂提高了催化剂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并且能够束缚光生电子使得电子空穴对有效分离从而获得强氧化物质。对其光催化降解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通过水热法制备稀土Pr掺杂Bi2WO6三维花状微球,利用XRD、SEM、N2吸附-脱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对所制备的光催化材料进行表征。通过降解亚甲基蓝评价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1.0% Pr-Bi2WO6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最佳,降解率达到95%。Pr掺杂提高了催化剂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并且能够束缚光生电子使得电子空穴对有效分离从而获得强氧化物质。对其光催化降解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张琴  汪晓凤  段芳  陈明清 《无机化学学报》2015,31(11):2152-2158
基于Bi2MoO6与BiOI晶体结构上的相似性,以BiOI为自牺牲模板,通过原位转化法制备得到了Bi2MoO6中空微球。通过对时间演化中间产物以及不同温度下产物的物相和形貌进行分析,得出形成Bi2MoO6中空微球的最佳反应时间为8h,最佳温度为120℃。对所制备的Bi2MoO6中空微球物相、形貌、比表面积以及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表明Bi2MoO6中空微球表面较为疏松,内部为中空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为61m2·g-1。在可见光下,以甲基橙为降解对象,对所制备样品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i2MoO6中空微球能在80min内完全降解甲基橙,性能优于不同时间下的中间产物和片状结构Bi2MoO6的光催化性能,具有优越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简单沉积-沉淀法合成了Bi2WO6@Bi2MoO6-xF2x(BWO/BMO6-xF2x)异质结,借助XRD、XPS、TEM、SEM、EDS、UV-Vis-DRS、PC和EIS等测试技术对其组成、形貌、光吸收特性和光电化学性能等进行系统表征,并以模型污染物罗丹明B(RhB)的光催化降解作为探针反应来评价Bi2WO6@Bi2MoO6-xF2x异质结的光催化活性增强机制。形貌分析表明,所得Bi2MoO6微球由大量厚度为20~50 nm的纳米片组成;FE-SEM和HR-TEM分析表明,尺寸约为10 nm的Bi2WO6量子点均匀沉积在Bi2MoO6-xF2x微球表面,形成新颖的Bi2WO6@Bi2MoO6-xF2x异质结;与纯Bi2MoO6或者Bi2WO6相比,1∶1Bi2WO6@Bi2MoO6-xF2x异质结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活性和光电流性质,其对RhB光催化降解的表观速率常数分别为纯BMO和BWO的6.4和11.6倍。PC和EIS图谱分析表明,Bi2WO6量子点表面沉积显著提高Bi2MoO6-xF2x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和迁移速率;活性物种捕获实验证明了·O2-和h+是主要的活性物种。根据实验结果,探讨了F-掺杂和Bi2WO6量子点之间的协同效应对Bi2MoO6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1.
采用简单的沉积方法制备了不同碘化氧铋含量的BiOI/Bi2WO6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BET比表面积测量对其进行了表征。在紫外和可见光的照射下,使用甲基橙和苯酚的光催化降解评价了BiOI/Bi2WO6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商业P25和纯Bi2WO6相比,13.2%BiOI/Bi2WO6光催化剂具有更高的紫外和可见光催化性能。这明显增加的光催化活性主要归功于光生电子和空穴在Bi2WO6和BiOI界面上的有效转移,降低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基于BiOI和Bi2WO6的能带结构,提出了光生载流子的一种转移过程。自由基清除剂的实验表明,·OH,h+,·O2-和H2O2,特别是h+,共同支配了甲基橙和苯酚的光催化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12.
根据表面化学蚀刻原理采用加热冷凝回流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组成的异质结构BiOI/NaBiO3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等技术对其晶相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光催化实验表明,BiOI/NaBiO3在可见光下可以有效降解罗丹明B(RhB),当BiOI与NaBiO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一定值时,异质结构的光催化剂明显优于单一组分的光催化活性.通过加入不同的牺牲剂及荧光实验结果推测了该异质结构材料的光催化机理,并且分析了其光生载流子的传输方向及光催化过程的活性物种.研究表明,BiOI/NaBiO3的催化活性增强主要归结为两者之间形成了有效的异质结构,其内建电场能够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同时光生空穴h+在光催化降解过程中是主要的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一种复合光催化剂Bi_2WO_6/UiO-66,探究了模板剂乙酸(CH_3COOH)对Ui O-66形貌的影响和2种中心元素Bi与Zr的不同物质的量之比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N_2吸附-脱附、UV-Vis DRS、XPS等对催化剂的物相、形貌、比表面积、光吸收性能、元素组成等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n_(Bi)∶n_(Zr)=2∶1时,Bi_2WO_6/UiO-66对罗丹明B(RhB)的光催化活性最高,可见光照射50 min后,RhB的相对浓度降低98.5%。经过5次循环利用实验,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没有明显下降,说明复合光催化剂的稳定性高。根据自由基捕获实验证明了空穴(h~+)为光催化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活性物质,结合电化学测试以及UV-Vis DRS表征提出了可能的光催化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14.
Novel Bi2W2O9 and Bi2Mo2O9 with irregular polyhedron structure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a hydrothermal method. Compared to ordinary Bi2WO6 and Bi2MoO6, the modified structure of Bi2W2O9 and Bi2Mo2O9 were observed, which led to an enhancement of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enhancing photocatalytic efficiency, the crystal structure, morphology, elemental composition,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Bi2WO6, Bi2MO6, Bi2W2O9, and Bi2Mo2O9 were examined. 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revealed the visible-light absorption ability of Bi2WO6, Bi2MO6, Bi2W2O9, and Bi2Mo2O9. Photoluminescence (PL) and photocurrent indicated that Bi2W2O9 and Bi2Mo2O9 pose an enhanced ability of photogenerated electron–hole pairs separation. Radical trapping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photogenerated holes and superoxide radicals were the main active species. It can be conjectured that the promote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related to the modified structure, and a possible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15.
张进  崔皓  翟建平 《无机化学学报》2014,30(12):2857-2862
以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漂珠(fly ash cenospheres,FACs)为载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新颖的漂珠负载Bi2WO6复合材料(Bi2WO6/FACs),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XRD数据显示了正交相Bi2WO6的特征衍射峰。DRS结果证实了引入FACs后Bi2WO6对可见光的吸收增强。在可见光的照射下,以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评价了Bi2WO6/FACs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Bi2WO6/FACs的光催化性能优于纯Bi2WO6的,其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为后者的2.4倍。尤其是由于漂珠质轻中空的特性,Bi2WO6/FACS复合光催化剂可长时间漂浮于水面,既能充分吸收光能,又有利于催化剂的回收和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6.
异质型BiOI/NaBiO_3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表面化学蚀刻原理采用加热冷凝回流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组成的异质结构BiOI/NaBiO3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等技术对其晶相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光催化实验表明,BiOI/NaBiO3在可见光下可以有效降解罗丹明B(RhB),当BiOI与NaBiO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一定值时,异质结构的光催化剂明显优于单一组分的光催化活性。通过加入不同的牺牲剂及荧光实验结果推测了该异质结构材料的光催化机理,并且分析了其光生载流子的传输方向及光催化过程的活性物种。研究表明,BiOI/NaBiO3的催化活性增强主要归结为两者之间形成了有效的异质结构,其内建电场能够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同时光生空穴h+在光催化降解过程中是主要的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17.
构建氧空位以及附着金属单质Bi(Bi0)是增强半导体材料光吸收性能、促进半导体光生载流子分离的有效方法。通过简单的共沉淀法及氢气热还原成功制备了PO43-掺杂Bi2O2CO3附着Bi0(Bi-P-BOC)的可见光催化剂,并对其在可见光下催化降解氧氟沙星(OFX)的性能及机理进行了研究。材料表征结果表明BOC随着PO43-的均匀掺杂,可见光吸收能力增强,表面缺陷增多,比表面积增大。而随着氢气热还原,BOC表面形成Bi0的同时也原位构建了大量的氧空位。可见光催化性能测试表明,Bi-P-BOC可以在180 min内降解约85%的OFX,降解速率为0.013 0 min-1,是BOC降解速率的8倍。Bi-P-BOC光催化降解机理表明其具有更好的可见光吸收能力,Bi0以及氧空位的存在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h+是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