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声音     
正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构建适应国情粮情、高端高质高效的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推动我国由粮食生产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迈进,是兴粮之策、富农之道、惠民之举。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注重强化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链协同",加快创建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示范市县、特色产业园区、龙头骨干企业、优质粮食工  相似文献   

2.
谷仓罐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蠋有着悠久的经济发展历史。在远古时代,神农氏发明了耒、耜,“作种五谷于淇山之阳,九州之人乃知谷食。”(《管子·轻重篇》)使我国先民开始由采集渔猎的游移生活过渡到农业经济的定居生活。所以神农被人民尊为地皇,历来奉为农神祭祀。从此,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我国人民所经营的主要是种植五谷、豢养六畜的农业经济。农业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充足的粮食储备,所以“劝农桑”、“广积粮”历来是兴国明君的经济主策。我国古代很重视对粮食或谷种的贮藏,反映先秦社会的《礼记》载有“仲秋之月,穿窦窖,修囷  相似文献   

3.
辛华 《北京农业》2012,(14):8-9
正对于向来以农业大国自居的我国来说,农业既是安民之本,又是立国之策。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迅猛发展,农村青壮年大多离乡进城打工,农业生产多由老年人和妇女勉强承担,农业及农业科技受到影响,如果照此发展,我国的"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经营体制等方面论述了我国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境;从发展水土保持生态学、推进"科教兴粮"战略,提高土壤质量,深化体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我国粮食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宁夏有机肥料资源的数量、品种、构成及利用等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有机肥料利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有机肥发展的建议及对策.认为"坚持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施肥方针是符合当前宁夏农业生产实际的长远之策,对于防治环境污染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瓶颈的根本之策。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现状,结合新疆特点,提出了利用"互联网+"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财政支农政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对于推动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正是在分析我国财政支农绩效的基础上,发现我国财政支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8.
滑县是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全国唯一的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十连冠",素有"豫北粮仓"之称.然而,近年来,仅仅依靠种粮发展经济的传统农业模式已成为制约滑县向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面对新挑战,滑县滑州农民专业合作社依靠土地流转,发展特色农业,转出了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9.
<正>1专刊背景农业是国之根本,粮食是农业之根本。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对稳定粮食市场供给和价格,增强粮食市场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2004-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表明在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瞩目成就。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粮食生产受耕地、淡水等资源环境约束,连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进一步增产的空间受限;现阶段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大豆因产不足需而严重依  相似文献   

10.
《吉林农业》2016,(4):9-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8份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也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3次聚焦"三农"。对当前我国"三农"发展呈现出的新矛盾、新挑战,文件有哪些破题之策?野农业现代化冶院连续三年写入标题回顾近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2011年至2013年的主题分别是水利、农业科技、新型农业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对科技创新存在思想认识偏差;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时间急剧减少;农业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农业科技研发缺乏"协同创新"平台。其破解之策是: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创新就是改变"的新理念;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强度;理顺体制机制,统筹管理经费与立项;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建设;构筑农业科研创新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2.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坚实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构建我国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最大限度地把县域的发展作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性措施来认真落实,这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治本之策和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三农"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的治本之策。本文以商丘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为例,着重分析了当前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现代循环农业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4R+3U+2E→1RUE"的现代循环农业原则与目标体系:即新4R原则包括再利用(Reuse)、再联合(Reunit)、再循环(Recycle)和可控制化(Regulating);3U分别为用养统筹(Unification of land use and soil improvement)、农牧统筹(Unification of crop and livestock)和城乡统筹(Unification of urban and rural);2E是指循环农业强调经济效益(Economic)和改善环境(Environment)的同步实现;1RUE是指循环农业要实现最高的资源利用效率(Resource Use Efficiency),显著提高肥、水、土、光、热等的资源利用效率.认为现代循环农业是解决我国粮食生产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粮食主产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并分析了循环农业在粮食生产中的功能及主要发展模式.提出我国粮食主产区发展现代循环农业需要正确处理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政府与市场、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区域间循环、循环农业与循环经济等方面的关系.探讨了粮食主产区发展现代循环农业需要的理论与保障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15.
在2017年3月的两会上,国家和政府针对我国的粮食农业未来发展的提案,以"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为主方向发展我国的农业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未来要推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保证粮食不减产、不下滑,要把重视粮食安全放在重中之重。要围绕"两保"和"两提"做大文章,既保证粮食主产区的粮农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要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的广泛运用,确实保障我国农业粮食的安全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之策。河南省作为粮食生产大省,认真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确保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阐述了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的涵义,具体表述为:一是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二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三是全国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四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五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六是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从基本思路、建设目标、技术路线3个方面明晰了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目标任务,进而提出了以下关键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加大基础建设,坚定不移地提高农业发展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推进节本增效,坚定不移地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创新体制机制,坚定不移地增强农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由此稳步推进粮食核心区的建设,打牢中原经济区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传统农业发展阶段(1949~1957年)、农业缓慢发展阶段(1958~1977年)、农业快速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3大发展阶段,每一阶段均取得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巨大成就.但也必须看到,在农业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我国各地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也付出了"代价",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30年来.农业(包括工业等相关产业)所付出的"生态代价"是沉重的.为了今后我国农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必须走出一条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道路,即"可持续农业"之路、"生态农业"之路、"循环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18.
由于出口国粮食出口限制及转变粮食用途将对粮食价格产生战略影响,而过度消费则提高了粮食生产价格和二次粮食资源转化成本。粮食生产对粮食安全有着重要影响,我国是季风气候区,农业的维系长期主要靠"水利共同体"的形成,其农村的特征是"高密度稻作社会"的农村空间。季风地区发展农业粮食生产要克服"共有地的悲剧"问题,及时将粮食生产与消费紧密结合的共同农村空间的形成是今后农业和粮食安全长远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粮食问题的辨识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了上前我国出现的卖粮难,粮价下跌,市场竞争激烈的局势后,介绍了对粮食形势的4各不同判断,评析了解决粮食问题的4种策略。依据国情和粮情,指出我国粮食形势存在的5个不会变,看待粮食问题必须坚持5个分开。并以此为据,判断了粮食形势,辨识了各种解决粮食问题之策,提出了转化、保护,提高3项粮食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能源农业     
《北京农业》2006,(8):3-3
我国发展能源农业的条件已基本具备,能源农业将成为保证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的双赢举措.发展能源农业将是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有效措施.能源农业可以利用贫瘠土地,不与或少与粮食争地,并且利用的大多是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如玉米秆、稻草、麦秸等.1999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用纤维质原料生产酒精的生产线.能源农业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内也将"纤维质原料生产酒精"的研究课题列入了"十五"攻关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