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人脱细胞羊膜(HAAM)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分离、培养兔BMSCs,以1.63×105/cm2的密度接种于HAAM上,培养6~9d后行细胞与羊膜复合体的电镜及光镜检查.实验兔24只,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2只,建立兔膝关节髁间窝非负重区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右膝为空白对照侧,不植入任何材料,左膝为实验侧.A组左膝植入BMSCs与HAAM复合体(复合组),B组左膝植入单纯HAAM(HAAM组).术后8、12周,对缺损部位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及Wakitani的评分,评估新生组织修复软骨缺损的效果. 结果 大体观察结果表明,A组术后8、12周实验侧出现类软骨组织,而对照侧由纤维样组织填充;B组术后8、12周无类软骨组织出现,对照侧新生组织质地较硬.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A组术后8、12周实验侧均类软骨细胞密集,而12周类软骨细胞数较多,并出现类软骨基质,对照侧无类软骨细胞形成.B组实验侧术后8、12周出现少量的类软骨细胞,对照侧只有纤维组织.组织学评分:术后8周复合组为5.31±0.68,而术后12周为3.23±0.52,较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人脱细胞羊膜负载BMSCs在体内环境下能够较好的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皮肤创面微环境中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表皮细胞的可能性。方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选取第3—4代细胞,应用5-溴脱氧尿嘧啶(5-BrdU)标记技术进行细胞标记;同时采用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2周后,在大鼠背部人工造成圆形创面,将已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注射方式回植入糖尿病大鼠创面组织周围,分别于注射后2、3周取材,常规石蜡包埋、连续切片,行BrdU和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BrdU阳性细胞出现在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各层,连续切片表皮层中部分阳性细胞同时也表达角蛋白。结论:在糖尿病渍疡愈合过程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表皮细胞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表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抽取小型香猪的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间充质干细胞及培养扩增后,应用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技术进行细胞标记.将已标记的细胞以注射方式回植到提供骨髓的猪的皮内及皮下,分别于注射后1、2、4周取材,常规石蜡包埋,行BrdU和角蛋白免疫荧光双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大多数BrdU阳性细胞聚集在真皮中的小血管周围.但有少数BrdU阳性标记细胞出现在表皮的棘层和颗粒层,并同时表达角蛋白.结论在皮肤微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为表皮细胞的潜能.  相似文献   

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和用于创面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第二代细胞CD14、CD29、CD34、CD44、CD45和CD106抗原表达以鉴定MSCs。实验分3组:直接共培养组(n=8)为hMSCs(1×10^5/ml)与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EKa)直接接触共培养;间接共培养组(n=7)为在transwell透明聚碳酸酯膜上层加入hMSCs细胞悬液[(2-3)×10^5个细胞)],下层接种HEKa,间接共培养;单纯HEKa培养组(n=7)单纯培养HEKa。在倒置显微镜下刮擦生长融合成片的HEKa细胞以制备宽度为100μm的“表皮创面”模型。模型制备后24、48、72h,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计数每高倍视野越过创缘迁移到创面的HEKa数,并用SigmaScan Pro5软件计算创面愈合率,检测HEKa细胞吸收脱氧胸腺嘧啶核苷的放射活性,判定HEKa细胞的分裂增殖活性。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第二代hMSCs CD29、CD44和CD106抗原阳性(分别为94.81%、95.38%、97.40%),CD14、CD34、CD45抗原阴性(分别为1.23%、3.05%、2.64%);直接培养组、间接培养组和单纯HEKa培养组越过创缘进入创面的细胞伤后24h分别有(10.00±0.25)、(5.50±0.20)和(5.20±0.35)个/高倍视野;48h分别有(55.30±0.22)、(27.00±0.34)和(26.50±0.25)个/高倍视野;72h分别有(110.50±0.45)、(42.50±0.50)、(40.20±0.38)个/高倍视野。3组伤后72h创面愈合率分别为(60.00±0.04)%,(35.00±0.01)%、(33.00±0.05)%。脱氧胸腺嘧啶苷掺入培养基法表明hMSCs对体外共培养HEKa细胞的增殖作用分别为(1650±270)cpm/10^5 cell、(1240±210)cpm/10^5 cell、(1180±220)cpm/10^5 cell。上述各指标直接共培养组与单纯HEKa培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间接培养组与单纯HEKa培养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尾静脉移植入体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参与皮肤创面愈合的情况。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分离、培养并鉴定大鼠BMSCs。制作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动物模型;经尾静脉注入经5-BrdU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不同时间点(3、7、14、21、28天)观察移植细胞参与创面愈合的情况。结果:经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达CD29、CD90表达阳性;CD45表达呈阴性:经体外标记的5-溴脱氧尿嘧啶标记率〉90%;标记后的干细胞进行移植4周后,实验组大鼠创面局部及边缘可见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聚集,对照组中未发现明显的聚集现象。结论:5-BrdU完全能够满足移植细胞的标记需要。经尾静脉注射移植入体内的BMSCs可能参与皮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加条件培养基体外诱导大鼠 MSCs 向表皮细胞定向分化的可行性。方法:采用 Ficoll-Paque 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扩增大鼠骨髓 MSC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流式细胞仪进行鉴定。传至第3代的大鼠 MSCs 用表皮生长因子(EGF)、条件培养基等定向诱导 MSCs 分化为表皮细胞;免疫细胞化学对细胞角蛋白 CK5/8、19(Cytokeratin5/8、19)阳性表达细胞进行检测。结果: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的 MSCs 增殖能力强,细胞表面标志 CD34、CD45阴性,CD29、CD44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纯度高,诱导后7d 细胞免疫化学显示角蛋白5/8、19染色阳性,具有表皮细胞特征。结论: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出的问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强的特点,经诱导可定向分化表达角蛋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羊膜载体复合膜(羊膜-明胶-壳聚糖膜)植入皮肤全层缺损处对真皮的再生和重建速度的影响。方法抽取1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分离、培养并于其背部脊柱两侧制作两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载体复合膜,对照组单纯为载体复合膜。7、14、21天取材观察结果。采用大体观察、HE染色、Masson染色、I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电镜观察、墨汁灌注法等化学染色动态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在7、14、21天时新生真皮明显较对照组相应时间点的厚、活跃的I型胶原阳性细胞数多、电镜下粗面内质网扩张的成纤维细胞、血管和胶原纤维均较对照组的多。结论用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载体复合膜修复全层皮肤缺损,能加速真皮的修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成功分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并移植用于治疗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引起了广泛关注。BMSC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主要有单独移植、联合支架移植、联合细胞移植、联合药物移植及转基因干细胞移植等。该文就BMSC生物学特性、BMSC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浓度过氧化氢(H2O2)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到大鼠组织缺损创面后BMSCs在创面的存活情况及其对创面的促愈合作用.方法:75只SD大鼠,于背部中线靠颈侧制备直径1 c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5只):生理盐水组、单纯BMSCs组和H2O2预处理BMSCs组.在伤后即刻,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等体积(0.5 ml)的生理盐水、CM-Dil标记的BMSCs悬液或50 u mol/L H2O2预处理12 h并经CM-Dil标记的BMSCs.伤后0~15d创面拍照,用Image Proplus 5.0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图像,计算创面愈合率;伤后1、2、5d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两BMSCs组创面BMSCs的数量;CD3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创面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①创面干细胞数量:移植H2O2预处理的BMSCs后,创面干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单纯BMSCs移植组(P<0.05和P<0.01).与伤后第1天比较,单纯BMSCs组伤后第2天和第5天创面干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而预处理组创面干细胞数量虽然也呈进行性减少,但3个时相点创面的干细胞数量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②创面愈合率:创伤后5~15d,单纯BMSCs组和H2O2预处理BMSCs组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或P<0.01);创伤后5~10d,H2O2预处理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单纯BMSCs组(P<0.05).⑧创面微血管数量:CD3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伤后3d,两BMSCs治疗组之间血管数量差异无显著性;伤后5、7、10 d,H2O2预处理组创面微血管数量显著多于单纯BMSCs组(P<0.05).结论:BMSCs经低浓度H2O2预处理再移植到创面,可以延长移植干细胞在创面的存活时间,并具有更好的促进创面愈合和血管生成的修复潜能.  相似文献   

1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皮肤附属器细胞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分化为创面皮肤附属器细胞的可能性,及其参与创面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无菌条件下取Wistar大鼠股骨骨髓细胞,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MSCs,体外培养扩增后,用BrdU标记细胞。另于同种雄性Wistar大鼠背部正中,制备1cm×1cm全厚皮肤缺损创面模型,将BrdU标记的1×106/mlMSCs从阴茎静脉输注,术后第3天与第7天切取创面组织,行BrdU免疫组织化学单染色,以及BrdU和广谱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色。结果BrdU阳性细胞出现在创面皮下组织、皮脂腺、毛囊和骨髓腔中。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色结果显示,皮脂腺和毛囊有BrdU阳性细胞,同时表达广谱角蛋白。结论创面愈合过程中,MSCs归巢并参与创面修复;在实验性全身皮肤缺损创面微环境下,MSCs可分化为皮肤附属器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综述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新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MSCs生物学特性、移植治疗SCI的实验研究、移行机制、治疗机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结果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MSCs移植治疗SCI已有很大进展,移植治疗后,移植细胞能向损伤部位移行,并能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和分泌神经营养物质,具有促进损伤脊髓修复和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结论MSCs移植治疗SCI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2.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库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建立生物学性状稳定的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uman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库的可行性,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来源作初步探索。方法对分离得到的hMSCs采用液氮低温冻存,并在一定时间复苏培养,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抗原,在诱导培养基中对其行成骨和成软骨诱导培养,光镜: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采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成骨和成软骨诱导的特异标志物: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Ⅱ型胶原及骨钙素,研究其生物学性状。结果从骨髓中分离得到了纯度达96%以上的hMSCs,复苏后的hMSCs形态和表面抗原保持不变,可继续扩增10代以上,倍增时间40h。复苏后第2、6、10代hMSCs均保持较强的向软骨细胞、成骨细胞的分化能力。结论初步建立了hMSCs库,可为骨及软骨组织工程提供较好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3.
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低氧培养及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体外低氧培养及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生物模型,研究其生物学特征,为骨组织工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健康成人hMSCs,DMEM-LG(含20%胎牛血清)中培养,10~14d后传代培养。取第2代细胞,根据培养氧浓度及培养基类型分为4组:正常氧组(20%O2加DMEM-LG,A组)、低氧组(1%O2加DMEM-LG,B组)、正常氧成骨诱导组(20%O2加条件培养基,C组)及低氧成骨诱导组(1%O2加条件培养基,D组),通过细胞计数、细胞增殖测定(MTT法)、集落形成检测、RT-PCR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检测及茜素红染色,研究低氧环境对hMS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与A组相比,B组及D组中的hMSCs有较高的增殖速度,并且不受条件培养基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中的hMSCs生成的集落逐渐增多,A组9d后生成的集落数基本不发生变化。D组培养的hMSCs的ALP活性逐渐增高,但明显低于C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定量RT-PCR检测,C组ALP、骨钙素、Ⅰ型胶原蛋白及骨粘连蛋白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培养4周后,与其他3组相比,C组可见到明显的钙盐沉积和染成红色的钙结节。结论低氧使hMSCs增殖率增加,集落形成能力增强,抑制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4.
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并探讨其诱导条件。方法分离成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经贴壁法获取MSCs。所获细胞分4组进行诱导:组1、2以5×10^3/cm^2细胞密度接分别接种于含2%和15%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基;组3、4以5×10^4/cm^2细胞密度分别接种于上述两种血清浓度的培养基,各组细胞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辅以牛脑提取物的诱导,对照组为正常传代培养的MSCs。在诱导的第14、21天分别测定表面分子CD34、VEGFR-2、CD31和Ⅶ因子相关抗原(factor Ⅷ—related antigen,又称von Willebrand factor,vWF)以及体外成血管实验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同时测定不同诱导条件下的细胞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PI)。结果组3细胞经诱导后,内皮系表面分子CD34、VEGFR-2、CD31、vWF于第14天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分别为8.5%、12.0%、40.0%、30.0%.其中CD34、VEGFR-2在第21天表达上调,为15.5%、20.0%,余各诱导组细胞未表达上述表面分子;诱导后的组3细胞呈低增殖状态(PI值约为10.4%),在半固体培养基中还可形成血管腔样结构。结论从成人骨髓中分离培养的MSCs,在较高细胞接种密度和低增殖状态下,经VEGF、牛脑垂体提取物诱导后,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可作为治疗性血管生成及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利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与可注射性纤维蛋白封闭剂(fibrinsealant,FS)复合,在裸鼠体内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可行性。方法 体外分离扩增健康人MSCs,以含有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地塞米松、维生素C的培养基进行成软骨诱导,诱导第7、14天分别检测软骨细胞特异的生物学特性。将诱导7d的MSCs与FS复合,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作为实验组,同时设单纯只注射FS或MSCs的支架对照组和细胞对照组。分别于接种后6、12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行HE、阿尔新蓝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其成软骨能力。结果 MSCs以特定的培养基诱导后由纺锤形变为多角形,并表达软骨细胞分泌的基质。复合物接种6和12周后,实验组均可形成软骨样组织块,6周时形成的组织块较小而质地柔韧,陷窝清楚,可检测到阳性阿尔新蓝及Ⅱ型胶原表达;12周形成的组织块较大,质地较硬,表面光滑,软骨细胞位于成熟的陷窝中,阿尔新蓝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阳性染色较6周增强。两个对照组均无软骨样组织块形成。结论 MSCs复合FS可以作为一种较优良的可注射性组织工程软骨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肌组织局部成肌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 探讨骨髓问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mal stem cells,MSCs)移植至肌肉组织后的原位成肌分化情况。方法 以BalB/C雌性小鼠36只,建立放射损伤合并创伤(切割伤 冻伤)的严重肌损伤模型,再将分离扩增的雄性小鼠的单纯MSCs及经10μmol/L 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5-Aza—CR)诱导24h的MSCs以局部注射移植法,植入雌性小鼠正常肌肉组织和创伤后的肌肉组织,采用荧光标记的原位杂交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在移植后1、3、6、9、12及15d检测植入的MSCs在肌肉组织原位的数量变化及成肌分化情况。结果 植入的MSCs数量随着时相延长而减少;单纯MSCs植入正常肌肉组织15d,5-Aza-CR诱导后的MSCs植入正常肌肉组织6d,可见MSCs分化为肌细胞,表达desmin阳性;5-Aza-CR诱导的MSCs植入损伤肌肉组织3d,单纯MSCs植入损伤肌肉组织6d,可见MSCs分化为肌细胞,表达desmin阳性。结论 MSCs局部移植至肌肉组织局部可实现成肌分化,但经5-Aza-CR诱导后的MSCs植入损伤肌肉组织的MSCs其成肌分化时相明显早于单纯MSCs植入正常肌组织的MSCs。  相似文献   

17.
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ils,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并研究细胞密度对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昆明种小白鼠骨髓,用全骨髓贴壁法筛选获得MSCs,体外培养传代。采用特定的诱导培养使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按培养基内添加生长因子的不同分成3个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别为:TGF—β1+IGF-1联合应用组(TGF—β1 10ng/ml、IGF-1 50ng/m1);TGF—β1单独应用组(TGF—β1 10ng/m1);IGF-1单独应用组(IGF-1 50ng/m1);对照组不添加任何生长因子。TGF—β1+IGF-1联合应用组于诱导14d和21d,分别进行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荧光双染法鉴定;于诱导7、14和21d各组分别提取诱导细胞总RNA,进行RT—PCR扩增,检测TGF—β1、IGF-1对诱导细胞Ⅱ型胶原表达量的影响;比较MSCs在平板培养及细胞团培养时,Ⅱ型胶原表达量的差异。结果TGF—β1+IGF-1联合应用组诱导培养14d,诱导软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呈阳性,免疫荧光染色可见诱导软骨细胞的细胞外基质含有Ⅱ型胶原。各组基因扩增产物的凝胶电泳可见,TGF—β1+IGF-1联合应用组和TGF—β1单独应用组Ⅱ型胶原扩增片段呈阳性;IGF-1单独应用组和对照组,未见Ⅱ型胶原扩增条带;凝胶成像系统灰度扫描示Ⅱ型胶原表达量TGF—β1+IGF-1联合应用组各时间点均比TGF—β1单独应用组明显增加(P〈0.05)。细胞团培养模式下,诱导细胞表达Ⅱ型胶原比平板培养模式更加显著。结论 MSCs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时,IGF-1对TGF—β1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细胞培养密度提高有利于MSCs成软骨细胞表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MSCs)的体外分离和培养体系,探讨酒精及其代谢物对MSCs的毒性。方法从C57/BL6小鼠的股骨骨髓中分离MSCs,通过优化细胞的培养方法进行有效培养、传代,最终获得纯度较高的MSCs,并对第4代细胞进行CD90和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对第2代细胞以4×105个/ml密度接种于96孔板,每孔200μl,第2天以用乙醇及乙醛进行染毒,剂量设计为乙醇5.7、17.0、50.0、100.0、150.0mmol/L,乙醛4.5、0.9、0.18、0.036、0.0072、0.00144、0.000288mmol/L,对照组为MSCs以不加乙醇及乙醛的10%胎牛血清的α-MEM培养液培养。3d后MTT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MSCs在前6代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旺盛的自我增殖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第4代MSCsCD90呈阳性、CD34呈阴性。MTT检测乙醇在17.0、100.0及150.0mmol/L时出现细胞增殖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醛>0.18mmol/L时随着浓度增加细胞增殖力减弱,在4.5mmol/L时出现了细胞增殖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培养体系能有效分离和培养MSCs,乙醇和乙醛均能抑制其增殖,表现出毒性作用,乙醛的毒性作用较乙醇强,其造成的损伤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BMSCs在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中的基础研究、临床进展及其机制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有关BMSCs在ALI中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BMSCs能主动归巢至肺损伤部位并通过分化参与组织修复,同时BMSCs能调节和平衡ALI时局部和全身炎性反应和免疫紊乱。目前BMSCs对ALI抗炎-免疫调节以及组织修复的机制尚不清楚。结论具有主动归巢、分化以及抗炎-免疫调节效应的BMSCs对ALI具有全面的生物学效应,有望应用于临床,也为ALI的基因-干细胞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