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为建立适应新疆规模化羊场的杂交生产体系,提高种羊利用率及当地绵羊的生产性能,以萨福克羊为父本、湖羊为母本,在规模羊场开展杂交应用试验。以出生日龄相近的萨湖F1为试验组,湖羊羔羊为对照组,测定初生重、2月龄重、4月龄重、6月龄体重、6月龄体尺等生长指标及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和净肉率等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萨湖F1羔羊的2月龄重、4月龄重、6月龄体重及日增重显著高于湖羊F1羔羊(P0.05),6月龄萨湖F1羔羊平均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及净肉率显著高于湖羊F1羔羊(P0.05)。利用萨福克杂交改良规模羊场湖羊,可以显著提高羔羊的生长发育,杂种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湖羊为父本、哈萨克羊为母本杂交获得F1代,然后以萨福克羊为父本、F1代为母本进行三元杂交获得F2代。结果显示:F2代六月龄的臀脂率与哈萨克羊相比得到了显著降低,同时F2代六月龄的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和肉骨比6个屠宰指标较哈萨克羊都有很大改善,其中:臀脂率降低了14.24个百分点,胴体重和净肉重增加了5.17 kg和4.50 kg,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和肉骨比分别提升了5.95个百分点、4.91个百分点、8.84个百分点和17.42个百分点。本研究采用的三元杂交方式提升了哈萨克羊的屠宰性能,对提高本地羊品种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纯种无角陶赛特羊,全身被毛白色,基本同质,属半细毛短毛品种,羊毛细胞范围56-58支,羊毛可利用价值较高,巴音布鲁克羊为粗毛品种,体躯毛为白色,头颈部毛为黑色,被毛异质,羊毛细度未见资料报道,在利用陶赛特羊(T父本)与巴音布鲁克羊(M母本)进行经济杂交试验后,除交杂后代(TM)的产肉性能取得了明显的杂交优势外(参阅其它试验结果)羊毛品质也得到了改善,杂交一代的绒含量明显提高,比例由母本54.67%  相似文献   

4.
纯种无角陶赛特羊,全身被毛白色,基本同质,属半细毛短毛品种,羊毛细度范围56—58支,羊毛可利用价值较高。巴音布鲁克羊为粗毛品种,体躯毛为白色,头颈部毛为黑色,被毛异质,羊毛细度未见资料报道。在利用陶赛特羊(T父本)与巴音布鲁克羊(M母本)进行经济杂交试验后,除杂交后代(TM)的产肉性能取得了明显的杂交优势外(参阅其它试验结果),羊毛品质也得到了改善。杂交一代的绒含量明显提高,比例由母本54.67%提高到78.15%;干死毛比例由45.33%降低到4.81%;两型毛比例由父本的100%降低到17.04%。虽然杂交后代羊毛还未达到同质,但与母本巴音布鲁克羊相比,大大提高了羊毛工艺性能和利用价值,从而提高了养羊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对阿尔登肉用公马与伊犁母马杂交Fl代的体尺以及屠宰性状的测定。探索杂交Fl代肉用马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产肉性能。为今后的肉用马选育和杂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择伊犁昭苏县军马场3~4岁自然放牧的杂交F1代肉用公马5匹,伊犁公马4匹。进行体尺及屠宰测定,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杂交F1代肉用公马与普通伊犁公马的宰前平均活重分别为338.4kg、295.5kg,相差42.9妇,存在显著差异(Pl〈0.05);F1代杂交公马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平均测量数据均高于普通公马的平均测量数据,但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P〉O.05);胴体重、骨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骨肉比无显著差异(P〉0.05);胴体长、后腿长、眼肌长、胸深、后腿宽、后腿围、眼积面积平均测量数据均高于普通公马的平均测量数据,但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杂交F1代肉用马具有发育快,体重高,具有明显的肉用体形。  相似文献   

6.
多胎萨福克羊是新疆经过多年育成的肉羊新品系,开展肉羊屠宰测定、肉质理化特性以及肉品质特性分析,为新品系肉羊的杂交利用提供依据.以多胎萨福克羊及其与哈萨克羊杂交F2为试验动物,屠宰并分析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多胎萨福克羊的肌间脂肪含量在4%~5%之间,蛋白质含量高于20%,组氨酸超出理想蛋白质指标.多胎萨福克羊和杂交后代屠宰率分别是55.8%和53.52%,多胎萨福克羊的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肉骨比和眼肌面积指标均极显著高于杂交F2(P<0.01),胴体净肉率显著高于杂交F2(P<0.05),胴体肉质中钾、镁、钠、锌、钙、磷、棕榈酸、硬脂酸、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杂交F2(P<0.01).脂肪酸组成基本一致,均以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为主,多胎萨福克羊肉质中苏氨酸、谷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杂交F2(P<0.05),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多胎萨福克羊具有肉质营养丰富、胴体品质优良的种质特性,可用于地方绵羊的杂交改良.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国营羊场120只本地土种羊,分别用小尾寒羊、多浪羊进行杂交作为试验组,本地羊纯繁后代作为对照组,对F1出生重、周岁体重、F1、F2的繁殖率、成活率进行比较,进行了差异显著性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寒土F1、浪土F1初生重和周岁体重显著大于本地羊纯繁后代;随着杂交代数的增加,多胎性能、早熟性能表现突出。浪土组合繁殖力、成活率、适应性要优于寒土组合,适宜在吐鲁番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大别山土种黑山羊的生产地1987年我们将四川简阳大耳黑山羊引入大别山,对当地黑山羊进行杂交改良。试验区之一的麻城市1994年底存栏改良羊1.4万只,大耳黑山羊3261只。改良羊初生重、1、3、12月龄的体重测定,改良公羊比本地公羊体重分别提高11.4%、12.5%、46.3%、24.9%。屠宰率提高26%,净肉率提高10.6%,育友速率提高30%。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三个引进肉羊品种与阿勒泰羊的杂交F1羔羊生长发育性能,以43只特克塞尔与阿勒泰羊(TA)、25只萨福克与阿勒泰羊(SA)及22只道赛特与阿勒泰羊(DA)的杂交F1羔羊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生长阶段的体重和体尺,比较不同杂交组合的生长发育指标。结果显示,不同杂交组合的4、6月龄平均日增重无差异,而TA组的初生重显著高于SA,且后躯肌肉明显优于另外两个品种杂交羔羊组。说明三种杂交组合中,以特克塞尔与阿勒泰羊的杂交羔羊组的体躯指标较佳。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阿尔登马杂交改良伊犁马后代的体尺、体重发育规律的测定,用于分析杂交后代的品种改良效果;对阿尔登马杂交改良伊犁马后代的屠宰性能进行测定,用于分析阿尔登马杂交改良伊犁马后代的产肉性能,为伊犁马肉用型品种的培育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阿尔登马杂交改良伊犁马后代的体尺、体重发育规律测定的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的杂交优势明显,各项体尺指标均显示阿尔登马极显著性高于肉杂马(P<0.01),肉杂马极显著高于伊犁马(P<0.01),生长发育水平总体呈现出阿尔登马>肉杂马>伊犁马的趋势;对阿尔登马杂交改良伊犁马后代屠宰性能测定的结果表明肉杂马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均极显著性高于伊犁马(P<0.01),屠宰率、净肉率均显著性高于伊犁马(P<0.05),胴体净肉率、肉骨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伊犁马与阿尔登马的肉杂马具有很强的杂交优势,生长发育水平及产肉性能相较于伊犁马均有很大的提升,因此以伊犁马作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以期早日培育出伊犁马肉用型品种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推动阜康市养羊业发展,改良当地土种绵羊生产性能,引进萨福克公羊与当地土种绵羊杂交,本丈对测定杂种子一代的生长发育、产肉、育肥等指标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萨福克羊与当地土种绵羊杂交所得到的子一代增重效果明显高于当地土种绵羊子一代(P<0.01),而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其中实脸组F1的初生重比实...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筛选新疆2个地方绵羊品种在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过程中受到强烈选择的繁殖性状及脂肪沉积相关候选基因,为绵羊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选育奠定基础.对策勒黑羊、吐鲁番黑羊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应用选择信号检测(Fst、Pi),分别在策勒黑羊、吐鲁番黑羊基因组鉴定到受选择的128252个SNPs和128396个SNPs,求交集后进行基因注释,获得63个候选基因,其中与绵羊繁殖相关基因15个(BCL2L11、DDRGK1、AMH、UBE2B、TBX3等);脂肪代谢相关基因8个(IRX3、HOXC10、PNPLA7、PLA2G10等).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视黄醇代谢、TGF-β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路等.以上发现为掌握策勒黑羊、吐鲁番黑羊高繁殖力、脂肪沉积等重要经济性状相关功能基因研究及其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群中,随机选择1岁母羊一群(210只)、2岁母羊一群(220)只,进行了羊穿衣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除污毛量比对照组分另q低9.6%和7.6%外,羊毛长度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剐提高了8.47%和3.95%,差异显著(P〈o.05);羊毛油汗长度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6.6%和37.7%,差异极显著(P〈O.01);毛丛污染长度,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41.0%和37.3%,差异极显著(P〈0.01);净毛量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4.5%和15.4,差异极极显著(P〈0.01);净毛率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6.9%和25.2%,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湖羊和小尾寒羊是我国优良的多胎绵羊品种,本文综述了我国在分子生物学水平对这两个绵羊品种的多胎性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绵羊多胎基因在多浪羊品种群体中携带率较低,为增加携带多胎基因多浪羊群的数量,提高多浪羊的繁殖率和养殖效益,本试验选择携带多胎基因的多浪羊作为供体进行了胚胎移植扩繁试验.(方法)选取经检测携带有多胎基因的种公羊4只、母羊19只,通过同期发情、超数排卵和手术法采卵,腹腔镜移植技术给普通生产群的多浪羊受体移植.(结果)供体平均生产可用胚胎9.26枚(176/19),鲜胚移植受胎率为59.5%,另外制作A级冷冻胚胎57枚.(结论)结果表明胚胎移植技术能够有效地用于携带有多胎基因羊繁殖生产,达到迅速扩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17.
绵羊多胎性状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羊多胎是绵羊高产的基础,本文就绵羊多胎性状基因的研究情况作以概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羊常见细菌病病原在油镜下的形态特点、染色方法以及含菌组织的选择、综合诊断等,为羊细菌病的诊断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前随着舍饲化程度的提高,新疆新的羊病不断出现,老病变得复杂,传播也更加迅速、广泛.动物防疫工作仍然存在短板和不确定性,如果疫病防疫条件及措施跟不上,将制约着新疆整个养羊业的发展.本团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附属法规的相关内容,采取问卷调查、现场检查的方法对新疆南疆的多浪羊示范养殖场防疫工作的软硬件建设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研.结果显示,强化防疫意识、优化环境、重视养殖场防疫条件达标整改将成为促进多浪羊体系健康发展的重点工作.本文就多浪羊示范养殖场防疫工作软硬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建议,谨供决策者和兽医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