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2 毫秒
1.
李宽  蓝宇 《声学技术》2015,34(5):467-471
IV型弯张换能器低频发射时具有尺寸小、重量轻的特点,是一种常用的水下低频大功率声源。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相较于压电陶瓷拥有更大的应变量和能量密度,并且杨氏模量较小,可以有效降低换能器谐振频率。利用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作为激励材料,设计了一种低频IV型弯张换能器,对其静态磁场和动态磁场进行了分析,构建出双棒式磁路,并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换能器的结构建模与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制作了稀土IV型弯张换能器样机,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换能器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水中谐振频率为370 Hz,最大声源级为196 d B,能够实现低频、大功率发射。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磁致伸缩材料的最新研究方向,阐述了磁致伸缩换能器的应用及近年来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分析了磁致伸缩换能器与压电陶瓷换能器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种超磁致伸缩稀土换能器测量系统,并应用此系统对超磁致伸缩稀土换能器进行了测试,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声纳换能器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换能器对整个声纳系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水声换能器在分析方法、设计理论、材料和制作技术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从而使换能器性能有了很大提高。超磁致伸缩稀土换能器、高性能电致伸缩陶瓷换能器、压电复合材料换能器、矢量水听器、低频大面积PVDF水听器、光纤水听器等是当前换能器研究的热点。文章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上几种换能器的最新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换能器是功率超声最基本最重要的器件,寻找、开发新材料是发展新型换能器的重要途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Tcrfcnol-D具有优良性能,本文采用四端网络法和有限元ANSYS软件对稀土超声换能器进行了理论设计与分析,并制作了一种单独稀土超声换能器振子和带变幅杆的稀土超声换能器,其性能与压电换能器相比显示出了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大功率、大振幅的超声振动输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超磁致伸缩超声换能器,换能器的形状是一个窗形的结构,用ANSYS软件对设计的超磁致伸缩换能器进行动力学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采用ansoft Maxwell软件分别对窗形换能器和棒形换能器进行了磁分析,发现窗形换能器的磁路是一个闭合的磁路,漏磁较少。分别对窗形换能器和棒形换能器的阻抗和振幅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窗形换能器和棒形换能器的谐振频率基本一致,窗形换能器的阻抗比棒形换能器的阻抗要小很多,但是在相同的驱动电压下,窗形换能器的平均振幅大约是棒形换能器平均振幅的1.5倍。窗形换能器的阻抗小、结构紧促、输出振幅大,是未来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磁致伸缩换能器的换能机制与外加驱动磁场、材料的磁致伸缩特性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换能器的输出位移取决于磁致伸缩材料的磁特性、外加磁场、变幅杆等方面。根据等效电路法和平方近似模型,结合材料磁特性和变幅杆振动方程,建立了换能器的输出位移模型,设计了一种无偏置磁场的窗式铁镓磁致伸缩换能器。对铁镓合金材料进行了静态、动态磁特性测量。搭建了试验测试系统,对换能器样机进行了试验测试,完成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换能器的输出位移幅值理论曲线和试验曲线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激励电流为2 A、谐振频率为12.4 kHz时,换能器的输出位移幅值为8.22μm。该研究建立的模型和所得结论对换能器的优化设计和输出特性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据媒体报导,国家863军民两用重大高新技术项目“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最近落户贵阳市白云新材料产业园。超磁致伸缩材料是制造海军军用低频大功率声纳换能器和水声对抗换能器的首选功能材料,还可以应用于水下通讯、海下地貌测量、火箭定向调节、空间站与卫星控制、导弹调节、  相似文献   

9.
《新材料产业》2005,(1):77-78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项目落户贵州 近日从贵阳市白云新材料产业园获悉,作为国家863军民两用重大高新技术项目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已落户贵州省。 超磁致伸缩材料是制造海军军用低频大功率声呐换能器和水声对抗换能器的首选功能材料,还可应用于水下通讯、海下地貌测量、火箭定向调节、空间站与卫星控制、导弹调节、激光定位系统等,在汽车、船舶、机械制造工业、办公、家电等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展中。目前在国内市场上,超磁致伸缩材料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弹性支撑连续体磁力耦合模型,从第一类压磁方程出发,利用简化后得出的轴向压磁方程,建立了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磁力耦合波动方程,在静态磁场下对换能器的磁力耦合固有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初步确立了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磁力耦合固有频率,并与一般连续体纵向振动固有频率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1.
稀土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的研制及其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士国  马天朗 《功能材料》2007,38(A03):1139-1141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是在磁场的作用下能产生巨大伸缩变形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它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针对目前大型工程质量检测对声波无损评价系统震源的新要求,研制了稀土超磁致伸缩换能器,该换能器以大功率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作能量转换部件,具有能量集中、发射声波传播距离远、发射频率适中,容易与采集系统集成而实现自动检测控制,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最后以某桥梁声波CT无损评价为例说明其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定义出发,介绍了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阐述了Tb-Ni-Fe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简要分析了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验结果推导出成分对超磁致伸缩材料性能的影响,指出了Tb-Ni-Fe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超磁致伸缩振动器谐振频率自感知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振动系统工作在谐振频率处则其工作效率最高,但由于受到负载、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谐振频率往往会发生漂移,为了实现对振动系统工作频率的自动调节,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提出采用搜索振动系统速度阻抗的方法,在无需安装检测谐振频率传感器的条件下,实现振动系统谐振工作点的自感知,并能快速、方便地自动跟踪系统的谐振频率。设计了超磁致伸缩振动器,并给出了振动器机械阻抗的表达式;在分析超磁致伸缩材料磁-机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超磁致伸缩振动系统的速度、阻抗及所受外力的自感知模型;在研制的实验系统上,验证了振动系统谐振频率自感知方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超磁致伸缩微位移致动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磁致伸缩特性设计了一种用于微位移驱动的致动器.分析了致动器工作磁场的组成,计算了线圈的工作电流,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稳流电源.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稳流电源满足工作要求;线圈提供的工作磁场能够保证超磁致伸缩棒工作在线性区域。  相似文献   

15.
以超磁致伸缩纵向换能器为对象,开展了静水压力下换能器的性能实验研究,给出了研究结果,并指出了今后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利用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磁致伸缩效应特性制成的磁致伸缩智能构件,位移输出精度可达亚微米级,这为精密与超精密加工领域提供了新的驱动解决方案,这种精密微驱动过程是依靠智能材料的功能性实现的。然而,在磁致伸缩智能构件工作过程中,线圈的焦耳热损耗、材料磁滞与涡流损耗等因素会导致其温度升高,并伴随着材料出现热变形、磁致伸缩系数不稳定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系统的输出性能。为降低温升对磁致伸缩智能构件工作性能的影响,对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温度变化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一种热形变被动补偿机构,完成了具有热形变自补偿功能的超磁致伸缩致动器设计。实验结果表明,磁致伸缩致动器的主要发热形式和发热源,取决于激励电流形式、工作频率;所设计的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对热形变自动进行补偿。研究结果为提高磁致伸缩智能构件在精密与超精密驱动领域应用过程中的工作精度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汪建新  任翀  高耀东 《声学技术》2007,26(3):528-533
以提高磁致伸缩换能器的电机转换效率为出发点,分析了影响磁致伸缩换能器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讨论了在换能器机械结构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和遵循的原则,提出了相应结构参数的确定思路和方法。研究结果对磁致伸缩换能器机械结构的合理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能够利用自然界中的振动能量,弥补传统微器件供能方式的不足。设计制作了一种以超磁致伸缩材料(GMM)为基础的振动能量收集装置,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其能量收集特性;首先,通过对超磁致伸缩材料物理特性的分析,进行了能量收集装置理论建模与仿真分析;然后,根据仿真分析的结果设计了一套柱棒式的超磁致伸缩能量收集器;最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进行了效果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输入激振信号频率f_n不变,振动能量收集装置输出电压峰-峰值和输入振动信号的幅值F_m成正比;当输入振动信号幅值F_m不变,振动能量收集装置输出电压峰-峰值和输入激振信号的频率fn成正比;在激振应力最大值为2.54 MPa、频率100 Hz的正弦激振条件下,感应线圈100匝的实验条件下,超磁致伸缩振动能量收集器输出电动势峰-峰值为136.4 mV,与理论值(156 mV)符合较好,且波形一致。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基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FBG电流传感器,分析了温度对传感头各个部分和整个传感头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了FBG、Fe—Ga超磁致伸缩棒以及传感头三个部分的温度特性。结果表明,FBG的温度特性为线性,Fe—Ga超磁致伸缩棒以及传感头的温度特性整体为非线性,Fe—Ga超磁致伸缩棒的温度响应大于FBG的温度响应,传感头的温度特性主要取决于Fe—Ga超磁致伸缩棒的温度特性。在26℃到60℃范围内,根据传感头的温度特性,可采取分段补偿的方法消除温度影响,将温度特性分为线性区和非线性区两个范围,分别得到了传感头温度特性拟合方程。  相似文献   

20.
我国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介绍了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工艺特点,着重讨论了我国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成分、工艺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