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PRS-XY型混联数控机床逆运动学分析与数控实验验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新型PRS-XY型混联数控机床进行逆运动学分析,导出基于虚轴X、Y、Z、A、B坐标的五轴联动逆运动学变换公式,使PRS-XY型混联数控机床的编程方式与普通数控机床一致。通过实验,验证了逆运动学变换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PRS-XY型混联数控机床逆运动学和刀补原理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刀具姿态变换的混联机床三维刀具半径补偿方法。通过编程加工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以PRS-XY型混联数控机床为对象,以加工、装配精度为依据,建立该机床完整的误差模型.设计能反映机床运动精度的典型轨迹,利用该轨迹,通过对该模型的求解和分析,得出主要误差源对机床运动精度的影响.为指导该混联机床的精度设计和误差补偿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4.
对PRS-XY型混联数控机床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建立了正、逆运动学模型.建立了正运动学的非线性方程组,使用梯度法进行了正运动学解析,从理论计算的角度验证了结果正确性.最后基于运动学模型,运用OpenGL 图形库对数控机床结构进行几何建模和运动学仿真.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PRS-XY型混联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组成,给出了其运动学结构原理。通过运动学分析得出了机床设计中需用的运动学学方程,研究了混联机床定平台、动平台、驱动杆总成三者之间的几何关系。以此为基础,给出了部分零件的具体机械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6.
PRS-XY混联机构实验平台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串并联结合的PRS-XY型混联结构。该结构含有3自由度的PRS并联机构和一个X-Y工作台,能实现3个方向的平动与两个转动。对PRS-XY型混联结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建立了正、逆运动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数值解折,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PRS-XY型混联机床结构特点构建机床运动学模型,介绍了其运动的逆解和正解过程.在Windows环境下,应用Visual C++6.0调用OpenGL实现了该机床的实体建模和运动学仿真.运动学仿真软件能够实时显示出机床机构形态、模拟出混联数控机床的加工运动过程,可实现并联机构干涉校验,进而保证加工轨迹规划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推导了一种串并联结合的PRS-XY型混联机构的运动学正、逆解模型,并用三种方法对其正、逆解解析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该解析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ADAMS软件对PRS-XY型混联机床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使用测量工具求得混联机构逆解,然后通过样条曲线和样条函数求得正解。借助于仿真软件快速准确地求出运动学正逆解,为实际的样机调试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PRS—XY型混联数控机床为对象,进行了误差源分析。以三坐标测量机和激光跟踪仪为主要测量手段进行了标定试验。通过试验,获得了该机床的关键几何参数的加工和装配误差,为机床的误差补偿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扬  朱学彪  崔刚 《机械制造》2020,58(4):50-56
以四步切割机项目的凸轮刀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比例阀存在较大死区、具有时变非线性特点,以及凸轮刀系统存在响应滞后等问题,基于补偿与模糊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对凸轮刀系统的定位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将模糊比例积分微分控制与自适应死区补偿相结合的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计算机软件搭建凸轮刀系统的仿真模型,设计加入自适应补偿的模糊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并对凸轮刀系统的定位进行优化。通过试验对比确认,所提出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对系统输出具有良好的校正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凸轮刀系统的定位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在经济型CNC系统中全面实现C功能刀补,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刀补建立和撤消方法,并对现行C刀补建立和撤消过程中的刀具中心轨迹加以修正,以解决刀具与工件轮廓之间的干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CNC系统中刀具补偿原理,提出了完整的算法,同时对软件实现作了详细说明。本算法能够实现刀具长度补偿CLC,以及4种常见轮廓的刀具半径补偿CRC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为在经济型CNC系统中全面实现C功能刀补,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刀补建立和撤消方法,并对现行C刀补建立和撤消过程中的刀具中心轨迹加以修正,以解决刀具与工件轮廓之间的干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复杂参数曲面高精度刀具轨迹规划算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对等残余高度刀具轨迹规划算法加工参数曲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带有误差补偿值的复杂参数曲面高精度刀具轨迹规划算法——高精度刀轨误差补偿算法。通过分析刀触点及与之相应的相邻路径上的粗、精刀位对应点间的关系,引入误差补偿值以提高精对应刀位点的求解精度,得到经过合理简化的误差补偿值表达式,并得出粗、精对应刀位点与理论刀位点的距离误差表达式。高精度刀轨误差补偿算法可以在满足插补运算实时性要求的前提下,使相邻轨迹上与刀触点相对应的刀位点的参数值计算精度得到极大提高,进而提高复杂参数曲面的加工刀具轨迹精度。以使用平底铣刀为例进行仿真加工,结果表明高精度刀轨误差补偿算法适合进行对复杂参数曲面的高精度加工。  相似文献   

16.
黄忠 《机电工程技术》2009,38(12):104-105
介绍了两种基于GSK980TA数控系统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和对刀具进行补偿的方法。建立坐标系方法之一是用试切法建立工件坐标系,方法二是使用回机械零点对刀的方法建立工件坐标系。此外还介绍了日常使用中解决磨损等造成的误差的方法即刀具补偿的方法。介绍的坐标系建立方法和刀具补偿量的设定方法可直接用于GSK980TA系统控制的车床,对其它数控机床工件坐标系得建立和刀具补偿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零件铣削加工时的刀具半径补偿问题,阐述了刀具半径补偿功能与工件精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动编程时刀具半径补偿处理方法,并通过实例介绍了运用UG软件,在零件精铣时生成刀具半径补偿指令的CAM操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刀具半径补偿在电火花线切割中的应用,通过B刀补和C刀补优缺点的比较,重点分析了C功能刀补在慢丝机数控系统中的实现,最后给出了C刀补的图形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