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钢矿山公司南山铁矿凹山矿床是属于高温热液交代矿床,由部分致密块状富矿石和大部分浸染状贫矿石和细脉状矿石组成。矿石中金属矿物有磁铁矿、假象赤铁矿、黄铁矿、赤铁矿和褐铁矿等;脉石矿物有阳起石、磷灰石、石英、云母、碳酸盐、石榴子石以及风化蚀变矿物高岭土、绿高岭土、绿泥石等。  相似文献   

2.
安徽和睦山铁矿属于中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深部矿石以磁铁矿为主,呈致密块状和疏松状构造。浅部或出露地表部分矿石以赤铁矿为主,因风化过甚,多呈疏松状,有用矿物主要为赤铁矿,其次为褐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铜兰等;脉石矿物为碳酸盐、石英、长石、绿泥石、高岭土、柘榴子石等。  相似文献   

3.
某鲕状赤铁矿矿石反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某鲕状赤铁矿矿石的性质和浮选试验研究结果.矿石全铁含量为43.25%;矿物成分以隐晶质赤铁矿为主,占60%,石英占26%,长石占7%,其余为黏土矿物和碳酸盐矿物等;矿石为豆粒一鲕粒构造;矿石结构以隐晶质结构为主,部分隐晶质赤铁矿重结晶为傲晶赤铁矿;隐晶质赤铁矿组成豆簟粒的主要成分,呈同心层纹状嵌布,另一部分作为基质中的胶结物胶结豆、鲕粒赤铁矿和石英、长石碎屑.浮选试验结果说明,在不进行预先脱泥的情况下,采用经过优化的药剂制度,以油酸和煤油混合物为捕收剂进行反浮选,铁精矿品位和回收串分别达到了57%和76%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查明五峰鲕状赤铁矿的工艺矿物学性质,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MLA、光学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对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矿石结构构造及赤铁矿的嵌布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该矿石为高磷鲕状赤铁矿石,矿石中的有用元素为铁,主要以赤铁矿、褐铁矿的形式存在,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鲕绿泥石、方解石、胶磷矿。矿石主要以鲕粒结构为主,铁矿物的嵌布粒度极细,与脉石矿物的嵌布关系复杂,很难实现与脉石矿物的解离。  相似文献   

5.
长阳火烧坪铁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宏东 《矿冶》2008,17(2):107-111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火烧坪铁矿石和‘富铁鲕粒’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嵌布特征,并对矿石中铁、磷等元素进行了平衡计算。结果表明,赤铁矿、鲕绿泥石、绢云母及石英等矿物结晶度较差,且彼此紧密共生,故不能简单地以赤铁矿作为选别的唯一目的矿物。在详细的矿石组成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富铁鲕粒’的概念,客观地评价了该矿石中铁、磷二元素在选矿流程中的走向,查明了影响该矿石选别指标的矿物学因素。本研究为进一步优化选矿指标提供了依据,对该类型铁矿石的开发利用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巫山桃花鲕状赤铁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巫山桃花鲕状赤铁矿矿石的结构和构造、矿物组成、嵌布特征、主要元素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有含铁金属矿物、硫化物、磷酸盐、非金属脉石矿物4类共12种矿物,矿石中对铁回收率影响最大的矿物是赤铁矿和赤褐铁矿。矿石中的赤铁矿虽含量低,但矿物较纯,是提高铁精矿品位的积极因素,需重视其回收。赤褐铁矿与脉石矿物紧密嵌布难以解离,是影响铁回收率的主要因素。如在选矿中以赤褐铁矿为主体的鲕粒为选铁对象,可降低磨矿细度,减少泥级产率和铁的流失,是一个有益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7.
河南某鲕状赤铁矿石铁品位为52.50%,铁主要以赤铁矿形式存在,分布率为75.37%。矿石中主要矿物为赤铁矿、伊利石及菱磷铝锶矾。为给矿石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对其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赤铁矿常呈椭圆形鲕粒,细粒或隐晶状赤铁矿集合体与脉石矿物呈椭圆状的包复颗粒由核心和同心状外壳聚集而成,鲕粒中各成分相互混杂,局部赤铁矿聚集;部分赤铁矿呈他形粒状单体或集合体不均匀分布;偶见赤铁矿呈隐晶状胶结物分布于砂屑粒间;赤铁矿嵌布粒度微细,0.037~0.003 mm粒级占87.17%。采用传统选矿方法处理该矿石难以取得理想的指标。推荐采用深度(直接)还原工艺将微细粒弱磁性铁矿物转变为可通过弱磁选分离的磁铁矿或金属铁,再通过磁选分离。  相似文献   

8.
笔者曾参加安徽定远县方解石矿的地质调查工作,同时参加调查的还有李作文、刘国生、段正宁、袁峰、程祖礼等同志,刘成刚、朱元恺也参加了部分工作。本人曾在1994年第3期《建材地质》上著文,对该方解石矿的矿床地质特征作了全面介绍,现着重从矿石的物理化学性质方面进一步阐述其特点。1矿石一般特征矿石主要为皮壳状构造、往状知板状构造、致密块状。矿石矿物成分单一,几乎由方解石一种矿物组成,并含有少量的铁方解石、锰方解石、菱铁矿、菱锰矿和菱镁矿。次生矿物主要是褐铁矿和水赤铁矿,偶见锰的高价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方解石纯白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鞍千地区采出矿石性质变化较大,为给该矿石选矿工艺流程的制定提供依据,有必要对其进行详尽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本文借助光学显微镜、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等分析检测手段,对鞍千区域矿石样本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浸染粒度及嵌布特性施行了综合而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铁品位为29.25%,主要含铁矿物为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黄铁矿,其中磁铁矿含量31.65%,赤铁矿含量6.53%,为磁铁矿型铁矿石;脉石以石英为主,含量达45.44%,其次为角闪石。矿石中赤铁矿中自形晶结构较为多见,磁铁矿中半自形晶结构较为多见,个别磁铁矿为两种及两种以上矿物间的交代构造。磁铁矿与赤铁矿的粒度不匀,可择取多段磨矿多段磁选选别工艺。   相似文献   

10.
白云鄂博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杏婕  倪文  范敦城  李瑾 《金属矿山》2015,44(5):109-113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白云鄂博铁矿石资源,对白云鄂博铁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①矿石中的有用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赤铁矿、稀土矿物,脉石矿物主要有萤石、石英、钠辉石、方解石、长石等。②矿石中的主要铁矿物为磁铁矿,以碎屑状及角砾状为主,占磁铁矿总量的70%以上,与钶铁矿、磷灰石、独居石、重晶石等紧密共生,偶见粗粒块状磁铁矿集合体;矿石中的赤铁矿多紧密镶嵌在碎屑状及角砾状磁铁矿中构成铁矿物集合体。③独居石是矿石中分布最广的稀土矿物,呈粒状,与周边其他矿物紧密共生、镶嵌关系复杂。④矿石中的脉石矿物均呈不规则状或他形粒状,脉石矿物间以及脉石矿物与有用矿物间嵌布关系均非常密切,萤石是分布最广的脉石矿物,是细小稀土矿物颗粒的包裹矿物之一。⑤矿石中铁矿物的嵌布粒度均非常细小,磁铁矿较赤铁矿略粗,嵌布粒度大于10 μm的赤铁矿、磁铁矿分别仅占40%和54%。⑥由于矿石中各矿物的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度微细,单体解离困难,因此,宜采用深度还原工艺使微细粒铁矿物聚集长大后再进行回收。  相似文献   

11.
白云鄂博云母型铁矿石中TFe品位为17.48%,稀土REO品位为2.46%。矿石中矿物组成复杂,含铁矿物主要是磁铁矿和赤铁矿,含有少量铌铁矿、黄铁矿等,稀土矿物以氟碳铈矿和独居石为主。矿石构造主要由黑云母定向排列而成的片状构造、斑杂状构造及浸染状构造;矿物主要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尖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细脉状结构。磁铁矿多呈半自形至他形粒状变晶结构形式出现,部分呈角砾状集合体与云母共生;赤铁矿多呈半自形和他型粒状结构,也有部分赤铁矿呈微细粒粒状嵌布在脉石矿物中;氟碳铈矿和独居石呈粒状,与周边其它矿物紧密共生、镶嵌关系复杂。磁铁矿和赤铁矿的嵌布粒度不均,氟碳铈矿和独居石的嵌布粒度较细,部分细粒铁矿石和稀土矿物嵌布在脉石矿物中,部分铁矿石中也含有细粒稀土矿物。磨矿细度-0.074 mm占90%下磁铁矿、赤铁矿、氟碳铈矿和独居石的单体解离度仅为51.54%、58.36%、52.27%和63.64%。因此,强化矿石细磨和微细粒高效分选是解决精矿品位和回收率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赞比亚某高铁锰矿中有用矿物为赤铁矿和各种锰矿物,铁品位为44.71%,锰品位为17.86%。为制定合适的选别工艺流程,通过光学显微镜、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该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嵌布特征等方面进行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主要的铁矿物为赤铁矿,含量为61.53%;主要的锰矿物为软锰矿、褐锰矿和硬锰矿,含量分别为18.62%,4.82%和4.66%。最后针对该矿石进行了预富集—磁化焙烧—磁选实验,最终获得铁精矿铁品位平均值为67.97%;铁作业回收率平均值为94.67%。锰精矿锰品位平均值为49.85%;锰作业回收率平均值为88.24%。该研究结果对该矿石的分选工艺流程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能为同类矿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内蒙某锌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对该矿石开展了系统性的工艺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矿石中含锌8.25%,矿石中硫化锌中的锌占40.12%,碳酸锌中的锌占49.09%,硅酸锌中的锌占8.39%,其它部分锌含量为2.42%;矿石中的主要锌矿物有菱锌矿、闪锌矿(含铁闪锌矿)、异极矿;另有黄铁矿、磁黄铁矿、褐铁矿、赤铁矿、磁铁矿等铁矿物,方铅矿、白铅矿,铅硬锰矿等铅矿物,微量的黄铜矿和赤铜矿等铜矿物;脉石矿物主要由石英、方解石、重晶石、天青石和少量或微量的云母(绢云母、黑云母等)、长石(钾长石、钠长石、斜长石等)、粘土矿物、辉石、闪石、绿泥石等组成,为该矿石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主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西石砬子赤褐铁矿选别效果,通过化学多元素分析、XRD分析、铁物相分析等手段,对有代表性的矿石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①齐大山西石砬子赤褐铁矿TFe品位27.88%,主要 脉石成分SiO2含量为55.65%,有害成分P、S含量分别为0.006%、0.005%。②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赤铁矿和磁铁矿,褐铁矿少量、黄铁矿微量;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此外,还有少量绿泥石和白云母。矿石中的铁 主要为赤、褐铁矿,其次为磁性铁。③矿石结构为自形—半自形晶结构、假象结构、残余结构及交代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条纹状构造和浸染状构造。④矿石中原生赤铁矿与磁铁矿相互嵌布,磁铁矿氧化蚀变生成假 象赤铁矿,次生赤铁矿呈斑点状、细脉状、网脉状和蛛丝状分布在磁铁矿中。赤铁矿与磁铁矿呈不混溶连晶颗粒,二者彼此难以解离,可一起回收。矿石中少量褐铁矿呈细脉状填充在赤铁矿粒间及内部,与赤铁矿的 嵌布关系复杂。⑤石英主要以自形粒状集合体产出,嵌布粒度细,粒间嵌布有少量细粒绿泥石、白云母。⑥磁铁矿和赤铁矿以中粒嵌布为主,细粒级含量大,-0.038 mm粒级中分布率高达20.22%,较难完全单体解离, 易流失于尾矿中,回收难度大。  相似文献   

15.
非洲某特大型铁矿高品位赤褐铁矿矿石铁品位为52.73%,铁主要以赤铁矿、褐铁矿的形式存在,铁在赤褐铁矿中的分布率为90.06%。矿石主要有用矿物为赤褐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黏土、石英、辉石、水铝氧石。为了给选矿工艺流程的确定提供依据,对高品位赤褐铁矿的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和层状构造,矿石结构主要为斑状结构、粒状结构、针状结构、脉状结构、包含结构。赤铁矿、褐铁矿和含铁黏土工艺嵌布粒度分布较细,在-0.07 mm分布率分别为79.26%、62.93%和58.42%。褐铁矿颗粒中常包裹一些细粒脉石矿物,包体粒径30μm的颗粒占到70%,这部分褐铁矿与脉石关系紧密,不利于褐铁矿的单体解离。通过对高品位赤褐铁矿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可知,样品属于较难选矿石。采用物理选矿方法,回收率应在75%~80%之间,精矿品位很难超过64%。  相似文献   

16.
任玥  汪紫烟  白丁 《金属矿山》2022,51(5):129-134
为合理开发刚果(金)SODIMIKA表层氧化铜钴矿提供依据,对矿石开展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① 矿石中主要可回收元素为Cu、Co,含量分别为2.15%、0.19%;铜主要以硅孔雀石中铜、自由氧化铜的形式存在,钴主要以氧化钴、硫化钴的形式存在。② 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硅孔雀石、孔雀石、水钴矿、黑铜矿、磷铜矿、锰铜钴水合氧化物及赤(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白云母、绿泥石、滑石等。③ 矿石的结构类型主要为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自形纤维状结构、鳞片状结构及胶状结构等;构造类型主要为块状构造,其次为角砾状构造及皮壳状构造等。④ 矿石中孔雀石、水钴矿均具不均匀中细粒嵌布的特征,而黑铜矿、磷铜矿、硅孔雀石及锰铜钴水合氧化物则属细粒嵌布。⑤ 铜矿物的产出形式主要为孔雀石、硅孔雀石、黑铜矿、磷铜矿、锰铜钴水合氧化物等,结合氧化铜矿物含量较高,且与褐铁矿共生现象严重;钴的独立矿物为水钴矿,且嵌布粒度微细,独立不规则粒状分布,与孔雀石复杂连生。推荐采用浮—磁联合工艺,浮选回收部分粗粒单体的自由氧化铜矿物,磁选回收比磁化系数较高的、与氧化铁锰紧密结合的铜钴。  相似文献   

17.
黄秋菊 《金属矿山》2019,48(4):111-115
玻利维亚穆通铁矿石主要有价元素为铁,矿石铁品位为57.87%,99%以上的铁以磁铁矿和赤褐铁矿的形式存在。矿石中有害元素Si、Al含量稍高,主要分布在石英、硅酸盐矿物和水铝氧石等脉石矿物中。矿石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斑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矿石结构主要有斑状结构、包含结构、粒状结构、残余-骸晶结构、假象结构。赤铁矿常呈不规则粒状嵌布,并以稀疏浸染状嵌布于脉石矿物中,假象赤铁矿呈斑状嵌布,斑晶中含较多脉石包裹体,局部未被完全交代的磁铁矿与假象赤铁矿共生;磁铁矿多呈自形、半自形晶粒状嵌布,常被赤铁矿交代形成残余-骸晶结构;褐铁矿主要呈斑状嵌布,与铁质黏土紧密共生。矿石铁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均,且部分铁矿物包裹细粒石英、绢云母,即使细磨也很难使其单体解离,这就导致与铁矿物连生的脉石矿物进入铁精矿而影响精矿品位。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时,矿石中77%以上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均达到单体解离,而再继续磨细时,铁矿物单体解离度随磨矿增加提高幅度不大,应选择-0.074 mm占85%的磨矿细度进行选别。  相似文献   

18.
The 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properties of hematite–braunite iron–manganese ore from Yuzhny Khingan deposit of Russian Far East are studied. The source of manganese in the ore is mostly braunite. The mineralogy and petrography of the ore and products of its processing are characterized. Noble metal minerals are found in the ore; the gold contains platinum and silver admixtures. Producibility of manganese concentrates of 37.85–46.46% Mn grade using the circuit of multi-stage magnetic separation in weak and strong magnetic fields and gravity concentration is experimentally pro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