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九州  杨松娥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3):1035-1036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住院和门诊患者38例分成两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疗程8周,用HAMD量表在用药前及用药后第2、4、6、8周评定药物疗效,用TESS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疗效相当,但西酞普兰起效快,不良反应轻。结论: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是安全有效的,并且起效快、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差异。方法:用Meta分析方法对6项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的文章进行再分析,评价其合并效应量大小和综合显著性检验。结果:西酞普兰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提示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前后症状学变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效应极强;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在第2周末和治疗结束后的组间比较,提示西酞普兰起效快,两组疗效相仿。结论: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的疗效相仿,但起效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寻治疗老年抑郁症比较理想的药物。方法将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疗程6周。观察2组的疗效及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疗效相当,西酞普兰副反应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结论西酞普兰是治疗老年抑郁症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02例难治性抑郁患者平分两组,分别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利培酮和阿米替林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艾司西酞普兰并利培酮组显效率79.4%,有效率880.2%,阿米替林组分别为76.5%和85.3%.治疗后HAMD平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但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利培酮对躯体不适反应较阿米替林明显轻.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利培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的难治性抑郁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入组, 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阿米替林组,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剂量10~20 mg/d,阿米替林组治疗剂量100~300 mg/d,采用HAMD、TESS量表,在用药前及用药后1、2、4、6周末评定比较. 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和阿米替林组疗效相当,无显著性差异( P >0.05),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更少,不良反应艾司西酞普兰以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为主,阿米替林以口干、便秘、视物模糊、排尿困难、头昏、无力及心电图异常为主.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阿米替林组治疗,采用HAMD、TESS量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8周进行评定。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和阿米替林组疗效相当,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艾司西酞普兰组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更少。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120例老年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60例)和阿米替林组(60例)进行治疗研究,采用HAMD,TESS量表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对老年抑郁症的疗效相似,西酞普兰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少而轻。结论:西酞普兰适合对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且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临床疗效,用副作用量表评定副作用。结果西酞普兰组有效率为93.33%,阿米替林组有效率为96.67%。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35,P>0.05)。西酞普兰组常见的副作用有恶心、口干、头痛等,但发生率较低。结论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安全有效,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9.
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2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组疗效优于阿米替林组(uc=1.81,P<0.05),副作用轻于阿米替林组(t=5.01~15.91,P<0.05、0.01)。结论西酞普兰是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新型抗抑郁药,适用于老年抑郁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长期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比。方法采用HAMD和TESS,对30例服用西酞普兰和30例服用阿米替林的抑郁症患的疗效和副反应进行比较,并对其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总费用无显性差异,但两副反应有显差异。结论西酞普兰总费用和阿米替林相当,但更安全,适合用于长期治疗抑郁症。  相似文献   

11.
狄慧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6):654+689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低剂量舒必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5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舒必利)和单用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各26例,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HAMD评分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1),以合用组更明显;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低剂量舒必利治疗抑郁症疗效好,起效快,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6例)和氟西汀组(3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或氟西汀胶囊口服用药。分别在用药前和用药后1、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第1周末时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的HAMD总分低于氟西汀组(P<0.05),而在第2、4、8周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  相似文献   

13.
陈勤  汪仲春  邱堂威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3):1544-1546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合并躯体疾病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本文将70例合并躯体疾病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舒肝解郁胶囊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8周末分别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舒肝解郁胶囊和艾司西酞普兰均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疗效相当。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均轻微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能有效治疗合并躯体疾病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且安全,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伴发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伴发抑郁症状的诊断为AD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治疗6周。采用蒙哥马利-阿斯伯格抑郁评价量表(MADRS),副反应量表(TESS)和简明智力状态检查(MMSE)于治疗前和治疗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为70%,舍曲林组为6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艾司西酞普兰组起效快。两组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出现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均不会加重AD患者的认知功能。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抑郁症状疗效确切,服药依从性好,两组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两者不会加重AD患者的认知功能。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有望作为阿尔茨海默病伴发抑郁症状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艾司西酞普兰合并阿立哌唑)和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第2、4、6、8周末,研究组的HAMD和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能明显提高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逍遥散加减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与单独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抑郁症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逍遥散加减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组)30例,对照组(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组)30例,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6、8周,治疗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对照组出现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加减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抑郁症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丁螺环酮与艾司西酞普兰联用治疗脑卒中后中重度抑郁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脑卒中后中重度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丁螺环酮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疗程均为8周,定期对患者采用HAMD(24项)抑郁量表与TESS副反应量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28/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3.3%(19/30)(χ2=8.91,P=0.031,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定,治疗第1周开始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且一直持续至观察第8周,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用丁螺环酮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较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生素B6与艾司西酞普兰配伍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维生素B6治疗,疗程8周。并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抑郁症状学记录(临床医师评估)QIDS-C16评定临床状学记录。结果:两组治疗第2周末疗效相当(P>0.05);第4、8周末研究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和抑郁症状学记录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维生素B6治疗抑郁症较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和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入艾司西酞普兰组与西酞普兰组治疗8周,两组患者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安全性评价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在治疗前、中、后1、2、4、8周分别评定疗效.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85%,西酞普兰组有效率82.5%,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迅速.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对症处理即可.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肯定,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40例,帕罗西汀治疗组40例,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在第1周末时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总分低于帕罗西汀组(t=4.07,P<0.01)。在治疗8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75.0%,对照组有效率为72.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帕罗西汀组。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