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颈椎亚健康,笔者归纳、总结、分析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的常见原因,基于中医“治未病”的指导思想设计颈椎操进行早期干预,以期有效改善颈椎的亚健康状态及预防颈椎病。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琴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6):574-575
从心理压力、睡眠、饮食等几方面分析了大学生亚健康的原因。指出大学生已成为亚健康的高发人群;不要以为亚健康不是实实在在的疾病而忽视它;它是威胁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给未来的身心健康敲响了警钟。建议大学生们要学会善待压力,保障睡眠,消除“潜在饥饿”,培养兴趣.重视防治,以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归纳总结中年男性亚健康状态形成的原因和调理对策。方法:分析中年男性自身的特点并进行总结。结果:中年男性亚健康状态成因较为复杂,但工作、生活、社会、环境等因素是主要诱因,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的日常习惯、调整自身心态及一些非药物疗法来预防、调治亚健康状态。结论:中年男性要重视自身健康,防止亚健康状态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亚健康中医证候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证候特征和成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参照相关文献中亚健康状态中医证候特征调查问卷,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中医证候调查问卷,调查广州大学在校全日制学生,运用聚类分析研究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亚健康病位主要涉及肝、心、脾、肾,主要证型有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脾虚湿蕴、肝肾两虚、湿热蕴脾、心肾不交。结论:中医药对大学生亚健康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分布及主要表现,为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考国内外亚健康研究文献,随机抽取1500名在校大学生,采用流行病学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结果:剔除疾病状态26例,最后获得问卷1456份.处于亚健康状态者908例,占62.4%.大学生健康分布在性别、院校、年级、专业、生源地和家庭收入等方面呈现显著性差异.亚健康表现涉及到自我感觉、躯体症状、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呈现多样性.结论:大学生是亚健康状况的高发人群,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人口学因素、遗传学因素、饮食习惯、行为方式、环境的影响、疾病的影响等方面就大学生泌尿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病因及防治对策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医生正确认识及预防泌尿结石。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初步了解了大学生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干预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佛山市南海地区亚健康人群分布特点及成因。方法:参照相关文献自行制定调查问卷,调查佛山市南海地区亚健康人群,运用SPSS15.0的统计软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被调查人群人口学资料等基本情况的分布特点。结果:亚健康人群男性比女性多,易出现的年龄集中在36.2~48.1岁之间,且肥胖者及已婚者较易出现亚健康状态。主要涉及脏腑为肝、脾,主要中医证型有肝脾不调、肺脾气虚、肝郁脾虚、脾虚湿盛、心脾两虚、肝郁化火、肝肾阴虚、痰热内扰等八种。结论:佛山市南海地区人群亚健康的形成是多因素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佛山市南海地区亚健康人群分布特点及成因。方法:参照相关文献自行制定调查问卷,调查佛山市南海地区亚健康人群,运用SPSS15.0的统计软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被调查人群人口学资料等基本情况的分布特点。结果:亚健康人群男性比女性多,易出现的年龄集中在36.2~48.1岁之间,且肥胖者及已婚者较易出现亚健康状态。主要涉及脏腑为肝、脾,主要中医证型有肝脾不调、肺脾气虚、肝郁脾虚、脾虚湿盛、心脾两虚、肝郁化火、肝肾阴虚、痰热内扰八种。结论:佛山市南海地区人群亚健康的形成是多因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亚健康的常见症状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健康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是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常见症状多变不固定,情绪低沉、心绪浮躁、易感疾病、情绪不稳定、失眠等,亚健康状态多由于人体生理性能或代谢性能低下、退化或老化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团体辅导在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时的有效性。方法:使用SCL-90进行前后测;对团体中的部分成员进行随机访谈。结果:SCL-90人际敏感因子(t=3.35,P〈0.01)、偏执因子(t=4.22,P〈0.001)、敌对因子(t=3.53,P〈0.01)、恐怖因子(t=3.02,P〈0.01)、焦虑因子(t=5.77,P〈0.001)前后测结果差异显著;个案访谈同样显示了团体成员在辅导前后的巨大变化。结论:团体辅导对促进和谐沟通及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团体辅导在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时的有效性.方法:使用SCL-90进行前后测;对团体中的部分成员进行随机访谈.结果:SCL-90人际敏感因子(t=3.35,P<0.01)、偏执因子(t=4.22,P<0.001)、敌对因子(t=3.53,P<0.01)、恐怖因子(t=3.02,P<0.01)、焦虑因子(t=5.77,P<0.001)前后测结果差异显著;个案访谈同样显示了团体成员在辅导前后的巨大变化.结论:团体辅导对促进和谐沟通及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湖南地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危险因素分析及健康管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湖南地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有关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关的健康管理措施。方法:制定符合大学生人群特点的问卷调查表,以湖南地区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湖南地区8所高校的907例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对湖南地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结果:湖南地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首要危险因素是入睡时间过晚及睡眠不足,此外还有体育运动的缺乏和家庭状况的影响。针对主要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结论:湖南地区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特点,故应制定符合这一特点的健康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在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01年社区体检人群中发现的816例高血压病人,分组后给予了不同的健康教育干预,1年后复检,并对有关项目的检查进行对比。结果高血压有显著性降低,其它检测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社区健康教育是预防高血压病的重要策略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浙南地区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其特征;研究团体和个别心理辅导相结合的辅导模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高中一年级女中学生,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约150人。入组时及经结合模式的心理辅导8个月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评估及比较。结果:女中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主要集中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等方面,总发生率为22.82%。心理干预后,SCL-90总体得分及7个因子分、SDS及SAS积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浙南地区女中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团体结合个别的中学生心理辅导模式,可显著改善女中学生学习期间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6.
为了正确评估脑卒中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措施,加强护理,积极预防,阐述压疮成因和预防措施,着重论述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临床护理、一般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压疮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治疗八法中之“和法”应用非常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环境与疾病谱的改变,使得身心疾病等日益增多,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目前有60%的人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中。祖国医学认为人与环境、人体自身内部以及人的饮食起居情绪等活动都应是处于一种和谐协调的状态,健康是人类、自然及社会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亚健康的主要病机特点是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所致,治疗上使人体内阴阳、气血、脏腑的偏盛偏衰状态达到一个动态平衡,达到“以平为期”。故和法对亚健康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站内感染原因的调查分析,发现站内感染率为11.7%,高于医院内感染的10.0%。分析站内感染原因,寻找站内感染预防对策,对于降低站内感染,更好地开展计划生育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矽肺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矽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按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全程化、全面化、专业化的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实施优质护理前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由20%提高至60%,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38%提高至98%,而对照组两者变化不明显;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优质护理服务于矽肺患者,提高了患者对相关的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传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第二信使系统和其介导的基因表达对针灸效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微观水平研究针灸效应对揭示其机理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第二信使系统和其介导的基因表达对针灸效应影响的研究方面综述了针灸效应的终结反映于细胞内生物效应的变化(即对机体不同器官组织细胞内的物质代谢调节 ) ,从一个侧面提示 ,针灸对机体各系统的调节作用最终是在细胞通过胞内信息传导系统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