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高勇 《老年世界》2010,(3):23-24
打狗团的成立 1927年4月,一桩桩惨案突然出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但是为了彻底消灭共产党,国民党蒋介石绞尽脑汁,命令特务到处搜查共产党。不少投降国民党的叛徒——有的甚至是知晓许多秘密的党的高级干部,为了在蒋介石的面前邀功请赏,或者苟延残喘,带着凶残的国民党特务到处抓人,白色恐怖笼罩在当时共产党人的头上。  相似文献   

2.
李自芳 《老年人》2003,(5):20-21
我出生于一个大家庭,上有八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姐姐们出嫁后,相夫教子,大都是家庭妇女。只有六姐李灿英和哥哥李炳奎在郭亮的影响下,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于革命事业。六姐乳名叫友珍,我从小称她为友姐。她毕业于长沙自治女子职业学校,学得一手精湛的缝纫手艺。1922年,她与郭亮结婚,第二年由罗学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是湖南早期妇女工作的领导者之一,也是郭亮领导湖南革命斗争的得力助手。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处追杀共产党人,全国一片白色恐怖。郭亮在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海陆丰起义,随之受党中央…  相似文献   

3.
我有幸作为教育界的代表,参加了建国以后武汉市召开的第一次党代表大会。这次党代会是 1954年召开的,会上有一项特殊的议程,就是讨论李达的党龄从何时计算的问题。 李达是在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人物,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参加过党的“一大”、“二大”,担任过党中央宣传主任。在党的历史上,他创办了第一本党刊──《共产党》月刊,第一个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和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上海平民女校。建党早期,他还在长沙和毛泽东等同志一起从事革命活动。可以说,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方面,建树…  相似文献   

4.
正少年时代——初见革命风云变幻瞿独伊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杨之华夫妇的女儿。1921年在中国共产党诞生时,她来到人间。瞿独伊出生后,父母亲顾不上照料,她被寄养在浙江萧山老家,1928年才被接到上海父母身边。当时全国到处一片白色恐怖,共产党第六次代表  相似文献   

5.
夏远生 《老年人》2004,(7):34-35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正式成立。其时,封建军阀割据,反动势力强大,党的活动只能处于秘密状态。中共“三大”以后,国共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由于党致力于发动和领导全国工农运动,支援北伐战争,加上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纪念党的生日一事没有提上领导机关的议程。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国共合作失败。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中国共产党转入地下开展斗争,因而难以形成全国统一的领导集体,苏区的党组织和白区的党组织也很难协调一致地开展各项工作。就连召开党的“六大”,以及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等,都不能集…  相似文献   

6.
1927年,全国大革命失败后,内蒙古地区处在反革命的白色恐怖之中,中共党组织被破坏,共产党人和革命者有的被捕,甚至惨遭屠杀,大部分转入地下或转移到外地,革命形势极端严峻。但是,共产党人没有被斩尽杀绝,也没有被反革命恐怖吓倒,他们在反革命的血雨腥风中继续拼搏,为恢复内蒙古革命运动而奋斗。  相似文献   

7.
反对肃反扩大化 AB团,是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夕,国民党右派段锡朋、程天放等为打击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在南昌组织的秘密反革命组织。  相似文献   

8.
入党那一天征文人生漫漫,岁月悠悠,多少往事都已经淡忘了。可是半个多世纪前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经历,却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我最初知道中国共产党缘于我的大哥,他1927年就加入了共产党。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跟组织失去了联系,但一直念念不忘党组织,常常向我讲述共产党领导农民闹革命的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945年春节前夕,正是抗日战争最紧张的时刻,听说平江县城来了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我便只身前去投奔他们。在离县城10多公里的一个村庄,我看到了这支队伍,一位士兵模样的人走过来,主动和我攀谈。他了…  相似文献   

9.
吴云香老太太1898年农历五月初九生于湖南安化县梅城镇中田乡 ,现随63岁的儿子住在长沙。老人特别爱喝“擂茶”,擂钵常不离身。老人一生热爱党 ,热爱党的事业。在过去白色恐怖年代 ,她的家是地下党员的秘密驻点。她曾冒着生命危险为地下党组织做工作 ,为坐牢的地下党员送饭送药达3个年头 ,她还不顾自家生活艰难 ,哺养了一个地下党负责人的儿子。解放后 ,她多次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到1998年6月她100岁生日之时 ,终于获得批准 ,实现了多年的夙愿。百岁入党的吴云香@李明玉  相似文献   

10.
三十年代初期,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党中央在上海设立了中央文库,也就是地下档案库,负责中央机关文件资料的收集和保管。文库中珍藏着建党初期的宝贵档案,这些档案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见证。在白色恐怖的岁月里,有多位忠心耿耿的同志冒着生命危险,担负起保管中央文库这一项充满危险的重任,并出色地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1.
终圆入党梦     
我生于1925年,今年86岁了。从我的经历中,深深感到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谢毛主席。在我生命的历程中,一直没有停下紧紧追随共产党的脚步,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终于在我84岁高龄时加入了党组织,圆了我一生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潘基是一位著名的城建专家,原任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在长沙,提起老市长潘基,人们都说他是城市建设的功臣,又是新旧长沙的历史见证人。1938年7月,潘基从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毕业,不久被派往湖南常德修建军用机场。其时,日寇侵占武汉,直逼长沙,抗日战争形势十分严峻。潘基这个热血男儿,决心利用自己的学业所长,为抗日救国出力。还在求学读书时,潘基作为校学生会干事就积极参加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宣传活动。踏入社会以后,他痛苦地见识到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向往共产党拯救中国。经人介绍,他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  相似文献   

13.
万明 《老年人》2014,(3):22-23
正1991年1月15日,康濯先生在北京去世,享年71岁。惊闻噩耗,我的心浸泡在无尽的悲痛和思念之中。我认识康老整整10年。1976年隆冬的一天,我趁去《湖南教育》杂志编辑部送稿的机会,去省文联看望了康老。康老本名季常,湘阴人,湖南省立长沙一中毕业。1938年,他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八路军120师随军记者、《工人日报》和《时代青年》主编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相似文献   

14.
《当代老年》2014,(7):28-29
我和老伴石瑾是同龄人,今年都已84岁,再过两年,就是我们的“钻石婚”了。石瑾出生在山西垣曲一个农民家庭,1946年3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是河南人,工人家庭出身,1949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我们对党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  相似文献   

15.
一度辉煌半生暗淡在中国现代政治史上,张申府是一个独特人物。1893年,他与毛泽东同年出生;1918年,两人同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共事。毛泽东是图书馆见习书记,张申府为图书馆助教,馆长李大钊外出时,张两度主持馆务,是毛泽东的上司;他们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人之一。张申府于1920年8月与李大钊建立北京共产党小组,毛泽东在1921年1月1日新民学会的新年大会上首次提出“有组党之必要”,后成为长沙共产党小组代表出席中共一大;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们同是“跨党”成员。张申府出任国民党黄埔军校第一任政治部副主任,是最早踏上黄埔岛的中共红色…  相似文献   

16.
里辉 《当代老年》2007,(8):33-33
1947年2月1日,是革命老人徐特立70大寿。当时,由于胡宗南进攻延安在即,中央机关大部分都已疏散,徐老也到了绥德。一天,一骑快马突然来到,请徐老回延安,中央要给他祝寿。他老人家立刻意识到此举的意义。他说:“这是政治寿!”便立即返回延安。中央领导同志均为徐老题词祝寿。毛主席的题词是:“坚强的战士”;刘少奇的题词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  相似文献   

17.
胡正耀 《老年人》2006,(5):36-37
1927年7月,贺龙与周恩来初次见面,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他们志同道合,生死不渝,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这一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党中央决定发动南昌武装起义,并指定周恩来担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就在这白色恐怖的严峻时刻,贺龙毅然投向革命。其时,他31岁,担任国民革命军20军军长。7月初,贺龙在武汉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他握着周恩来的手,激动地说“:您的大名我早有所闻,一直对您敬佩不已。”周恩来也兴奋不已,说:“疾风知劲草,您也令我无限钦佩。”两人一见如故,相谈十分投机。随后,贺龙根据党的指…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60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发展的60年,形成了各个时期具有时代特征的发展理论。从毛泽东同志的“赶超”发展观到邓小平同志的“硬道理”发展观;再从“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科学发展观”,这个历史阶段既有继承和发展,又有扬弃和创新。本文以历史脉络,对中国四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9.
1949年8月4日.国民党将领程潜、陈明仁两将军在我党的推动下,与蒋介石、白崇禧巧妙周旋。摆脱种种阻挠。毅然率部起义.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协定.脱离国民党政府,加入人民民主政权。8月5日晚10时许.威武雄壮的人民解放军队伍开进了长沙城。共产党没费一枪一炮就全面接管了湖南政权。  相似文献   

20.
革文 《当代老年》2007,(3):33-34
徐特立的“血书”:徐特立曾是毛泽东的老师,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第八届中央委员等职。1909年,正在湖南办学、有着强烈爱国心的徐特立,一天向长沙修业学校的学生发表讲演,当讲到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洋教士为非作歹、清政府软弱无能、中国人隆遭杀害的情景时,他声泪俱下,泣不成声。他号召青年一代要“把救国的担子挑起来”,激励热血儿女“义之所在,虽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说完,他跑进厨房,拿了一把菜刀,当场斩断自己左手的一节手指,并用断指血书8个大字:“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一爱国壮举,使在场的青年学生热血沸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