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挞住你心     
茉莉  郑莉 《中国烹饪》2014,(12):123-123
有朋友问:“你知道蛋挞的来源吗?最早出现蛋挞的记载是什么时候?”我答道:“蛋挞是广州人创的,葡挞是澳门人创的,蛋挞在前葡挞在后。‘挞’类食品源于西方,‘蛋挞’这个词是广州人创的。挞类食品与‘蛋挞’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上海调味品》2013,(12):48-53
说到“挞”,许多人的心里会直接等同于“蛋挞”.其实“蛋挞”只是“挞”类的一小分支,属于迷你的那派。作为焗烤类的西式馅饼,“挞”其实可甜可咸,特点是馅料外露,缤纷满足一日了然,最适合用来装点节日气氛了。  相似文献   

3.
“你的酒店能开多久﹖”3年﹖ 5年﹖ 8年﹖ 10年﹖或者是20年﹖ 30年﹖甚至100年﹖这是每一个民营餐饮企业家尤其是“新字号”的民营餐饮企业家都在思索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谁也回答不上来,但是谁也无法回避。对于这个问题,人们总是愿意朝好的方面去想,但是客观事实却又往往不那么令人乐观。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国300多万家民营餐饮企业特别是其中的佼佼者──近1000家“新字号”总体上都是生意红火,日子风光的,其中有不少老板还赚了大钱,成了当地的大款和新闻人物。但是,这些民营餐饮企业能否长久地维持下去,却是一个大…  相似文献   

4.
舒国重 《四川烹饪》2001,(12):33-34
编辑老师:我是一名年轻的厨师,长期在外地打工,平时就靠看《四川烹饪》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现在我有几个问题想向你们请教:什么叫烩饭﹖烩饭和烩面是不是一样的制法﹖烩饭可不可以作为一个主食品种经营﹖另外,你们能否介绍几种比较典型的烩饭﹖辽宁鞍山市读者周国强答:所谓“烩饭”,其实就是在米饭中加入一些辅料如肉类、鸡蛋、蔬菜、咸菜等,再掺入鲜汤,加入调料,然后连烩带煮烹制出的一种饭肴。烩饭的制法和烩面有些相似,不同的是,烩面中的面条或面块是生的下锅,而烩饭中的饭却是熟的下锅。过去烩饭在四川的家庭中十分流行…  相似文献   

5.
卷不胜卷     
这个夏天,从喧闹的电视广告声中忽然蹦出了一个火热的东西:“香脆的鸡肉、新鲜的蔬菜,再加上来势汹涌的酱汁,把美味团结起来”。这又是什么呢?原来这是“肯德基”推出的一种新吃食,叫做“墨西哥鸡肉卷”。凭心而论,这个叫“墨西哥鸡肉卷”的东西并不难吃。用厨师的行话来评价,还可称作“软香清脆”。10元钱一个,又有肉,又有菜,还带一张面饼,正是这个团结了多种美味的东西一古脑下肚,基本上也就饱了。怪不得,这东西一上市就引来了那么多好吃嘴的光顾,忙晕了“肯德基”的伙计们,也乐坏了“肯德基”的老板。因为你吃了他的卷…  相似文献   

6.
蛋挞制作ABC     
蛋挞是由欧洲传来的一种甜酥点心,英语称之为“custard tart”“custard”指用鸡蛋、牛奶、白糖混合制成的奶油蛋羹,我们简称为“蛋”,“tart”则取其音叫“挞”(或塔),这就是蛋挞称呼的来历  相似文献   

7.
刘仁庆 《天津造纸》2005,27(4):46-47
抚今追昔,读者可知中文的这一个“纸”字,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按照“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必须是先有“物质”(东西),然后才有名字。查遍古籍,在我国汉朝以前的周秦时期,不论是甲骨文还是金石文中,都没有发现纸这个字。  相似文献   

8.
前些天,我以嫩姜为辅料创制了两道新菜。在酒店推出后,十分叫好。 这第一道菜叫“姜茸蒜香虾”,它在调味上是有些与众不同,这种用姜茸和蒜茸调出来的香辣昧,的确独特。由于制作菜肴之前先要炒好“姜蒜茸”,故我这里也要先介绍一下“姜蒜茸”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一) 啤酒发展小史比利时人会做啤酒,会喝啤酒是很早的事。只是开始时对啤酒不叫啤酒(Biere)而叫“塞尔吴瓦士”(Cervoise)。比利时是由两个民族组成,一个是万隆族,一个是佛拉曼族,万隆族的祖先是高尔人(法国人的祖先也是高尔人)。这个“塞尔吴瓦士”是一个法国字,是麦芽发酵酒的意思,也是高尔人叫啤酒的名字。法国后来把“塞尔吴瓦士”改叫啤酒(Biere)是用的外来语。语源来自德国,啤酒的德文为“Bier”因为啤酒这个字,在  相似文献   

10.
winnie 《上海调味品》2011,(9):24-34,36-47
以茶入馔,不是现在才有,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茶食”的说法,原料里包含了茶的糕饼点心统统叫做“茶食”,用茶做的菜叫“茗菜”,加了茶的粥叫做“茗粥”。秋季天气干燥,而茶菜滋味平和,可以缓解秋燥。  相似文献   

11.
我收藏筷子20余年,家藏古今中外筷子数千双,自己也曾在故宫博物院珍宝馆见到过乾隆皇帝、慈禧太后所用的金箸、金镶翡翠玉箸等价值连城的筷子。但是,毛泽东生前所用的是什么筷子呢﹖这对我这个箸文化研究者来说,一直都是个谜。毛泽东逝世以后,有关他生平的书籍出了一本又一本。我也断断续续地翻过其中的十多本,可是竟找不到一点有关毛泽东用筷的记载。我又经过反复查阅,才终于在一本叫做《卫士长的回忆》的书中,找到了以下一小段有关毛泽东用筷子的记载:“毛泽东正经吃饭,一般是四菜一汤。这四菜少不了一碟干辣子,一碟霉豆腐。这…  相似文献   

12.
使用华光批处理书版系统的用户,时常会遇到有些字输不出来的麻烦,尤其是机关印刷单位常编排有姓名的稿件更是普遍遇到这一问题(如“漷”、“霙”、“(空)”等字)。为解决这个问题,许多用户采用先留出空,然后在制版样张上剪拼和书写的方式。尽管这样能拼出字来,但字的笔划和结构很不美观,且当输出的是聚酯涤纶毛膜时更显麻烦,还  相似文献   

13.
只要是熟悉我家孩子的人,看了这个标题一定就知道我要写的是谁了——你们是正确的,在我家那个以花为名的猫咪大家庭里,大致的含义正是“玫瑰”,正如同她妹妹蔷的名字代表着蔷薇花一样。除了她俩,这个大家庭的成员还包括一个叫花朵的“朵”的大男孩,还有一个叫做紫波的厉害女人——乐乐同学曾经给她改名叫李棠,但是所有人的都“波波”、“波波”的叫她,不顾我的黯然神伤,因为那是我一直向往但是没有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一些海鲜酒楼,特别是以经营鱼翅为主的海鲜酒楼,往往喜欢在餐厅的显著位置摆上一只特大的鱼翅。这只大鱼翅通常用红绸带系着,并被小心地放在精致的玻璃罩中。从这精心的装饰中,就餐者不难看出这只鱼翅的昂贵价值。于是好奇之下询问服务员:“这是什么﹖”答曰:“天九翅。”但若再进一步询问:“什么是天九翅﹖”服务员多半是难以应答,即使是叫来后堂的厨师,往往也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要了解“天九翅”,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鱼翅”。江河湖泊和海洋中生活着成千上万种鱼类,虽然这些鱼类形态千差万别,但从本质看,都可以归入…  相似文献   

15.
雅安,总在不经意间,牵引着外界的关注。2022年11月2日—4日,第五届世界川菜大会在雅安召开,雅安这个被人们称为“雨城”的历史文化名城,再次映入大众的眼帘。雅安,是一个优雅而安宁的城市,位于川藏、川滇公路交会处,素有“川西咽喉”“民族走廊”“西藏门户”的美誉。  相似文献   

16.
张樱觉 《中国宝石》2007,16(3):60-60,59
设计两字,看似简单.实则内容包罗万象。从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甚至一个场景与事物,如何恰到好处地用设计表现出来,是需要功底的。  相似文献   

17.
正品牌不是宣传出来的,不是打造出来的,品牌是一点一滴做出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是千锤百炼打磨出来的,是常年累月积累出来的。所以,理解品牌大概有如下三个意味。第一点,品牌意味着卓越。质量和价值是品牌的基础,所以这一两年还流行一个词汇叫做风口,清华控股公司董事长徐井宏认为没有风口,只有创造,只有价值。风口上飞起来的猪一定会摔  相似文献   

18.
阮七粑粑     
那一年,我才四五岁,或者是五六岁,是上个世纪我们国家陷入“三年自然灾害”的时期。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那个时期最困难的,就是缺少吃的。因此“阮七”这种草本野生植物,也就成为了一种“添加食品”。“阮七”这个名称,用我们川南话发音念出来,那才是原汁原味哩。但是书面表达是不是这样写,我就不晓得了,听说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清明草”。在咱们川南这地方,春节过后,万物才刚复苏,“阮七”那种小草就已经崭露头角了。青青的,茸茸的,是灰白灰白毛茸茸肉嫩嫩的表情,那形状,就像是一只只竖立的兔子耳朵探头探脑地冒出了地平线。  相似文献   

19.
香菜的学名叫“胡荽”,但现在很少有人再提到这个名字了。胡荽中的所谓“胡”字证明了香菜的“洋血统”,这是2000年前张骞从西域带到我国的品种,有人说张骞通西域的贡献在地理上,在军事上,其实他在美食上的贡献也不小,如果没有当年的张骞。恐怕我们今天连饺子都吃不好,没有大蒜和香菜叫我们如何下咽呢?  相似文献   

20.
面海游记     
岳霁 《四川烹饪》2002,(5):9-10
世上有千万种美食,由此构成了食海。有食海就有面海。在广袤的田野上,成熟的麦子在夏日的阳光下翩翩起舞,人们把它叫做金色的麦浪。当这麦浪转化成面粉,人们用它做出千姿百态的面食时,麦浪就汇成了面海。面海是厨师和美食家经年累月用手用心用情绘出来的一幅绚丽的民俗风情画。在面海里漫游,既饱了我的眼福,又饱了我的口福。将面海里的所见、所闻、所吃、所想搜集整理出来,便有了下面的这篇“面海游记”。自贡“一条龙”看了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深为祝英台对爱情的忠贞所感动。其间祝英台让马公子吃一根长面的情节,更让我钦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