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疫苗注射是养禽业进行疫病防治过程中普遍采取的有效措施。本文对一起不安全的疫苗注射操作引起的绿脓杆菌病的暴发从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细菌学检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本病的发生说明了在注射疫苗时安全操作规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1疫苗反应的预防 在注射疫苗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和认真检查健康状况,瘦弱病畜和临产母畜不注射,待机体恢复后补注;曾有过疫苗反应病史的,建议在注射疫苗前,先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盐酸异丙嗪等药物,再注射疫苗,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1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管是人或者动物都会被传染,而且死亡率极高。 本病可对出生45天后的幼犬进行狂犬疫苗接种,时隔15天之后加强免疫一次,若有可能最好隔15天之后再免疫一次,然后每年做一次免疫。人一旦被犬咬伤一定要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因为本病一旦发生无法治疗的,死亡率极高,也有些人在注射了狂犬疫苗之后,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感染牛、羊、猪等偶蹄动物。本病以患畜口腔粘膜、蹄部 (乳房 )皮肤发生水泡为特征 ,俗称“蹄癀”。口蹄疫病毒共分为A、O、C、SAT1、SAT2 、SAT3及Asia7个主型及若干亚型。本病在国外主要采取扑杀、焚烧病畜的办法处理。我国采取疫苗注射、产地检疫等综合防制措施。但注苗的个别动物有时出现轻微的疫苗反应 ,甚至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不及时救治 ,可造成死亡。去年 1 0月至今年2月 ,笔者在给本乡奶牛注射牛O型口蹄疫疫苗过程中 ,就曾发现…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常发生给畜禽进行过疫苗接种后仍有发病现象 ,纠其原因是畜禽免疫不全而引起的。1 免疫不全的原因1 .1 病苗的质量因疫苗不过关、粗制滥造、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或在运输、保存疫苗过程中方法不妥都会严重的影响疫苗质量。养殖户用上这类疫苗 ,有时达不到真正免疫 ,会使畜禽发生免疫不全。1 .2 疫苗使用方法不对1 .2 .1 注射剂量不准确 ,人为地造成注射剂量过多或过少。1 .2 .2 在接种疫苗时 ,注射组织部位不确切 ,甚至直接注入血管内1 .2 .3 疫苗使用混乱 如国产和进口疫苗交互作用 ,过早或过晚接种疫苗 ,甚至几种疫苗同时接种…  相似文献   

6.
多年以来,国内时有注射了猪瘟疫苗仍然发生猪瘟的情况,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 常规免疫失败的原因 (1)猪瘟疫苗的免疫程序不当,例如给怀孕早期的母猪注射疫苗,或在7~10日龄时免疫。 (2)疫苗质量问题,由于在疫苗运输或贮藏中温度过高或因疫苗失去真空致使疫苗失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是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对本病采取了强制注射疫苗免疫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发生及蔓延。牲畜口蹄疫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猪、牛、羊口蹄疫,注射后15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在免疫过程中,少数牲畜因品种、个体状况、体质差异等原因引起过敏反应现象,  相似文献   

8.
<正>口蹄疫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我国对本病采取了注射疫苗免疫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发生及蔓延。但在疫苗注射过程中,常会因动物体质、个体差异、免疫接种间隔和方法等因素,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现将笔者为1头西门塔尔2岁母牛注射口蹄疫苗后引起过敏的抢救治疗情况介绍如下。1症状注射疫苗l0min左右,该牛兴奋、狂躁不安、横冲直撞、气喘、呼吸困难、流涎、哀鸣、吼  相似文献   

9.
随着猪用疫苗种类和免疫次数的急剧增加.以及猪品种和应激因素等变化.近些年因注射疫苗而发生的过敏反应明显加剧.而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发生过敏性休克:常因发生猝死而遭受较大的损失。猪因注射疫苗发生的过敏反应率一般为1%-2%.但在不同种类和批次的疫苗,或某些诸群或窝次.其发生率差别可能很大.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多数猪场防疫空白非常严重,许多猪场只进行猪瘟、伪狂犬、圆环疫苗的免疫,从而导致感染疾病引发不孕症。为防止不孕的发生病,母猪应做好以下免疫。1)母猪配种前15 d,分别注射蓝耳与细小病毒疫苗。2)母猪配种前2~4周,注射圆环疫苗。3)产前45、15 d分别注射腹泻三联苗。4)产前1个月左右,分别注射伪狂犬61株、98株以及副猪嗜血杆菌疫苗。5)产前4~6周,注射支原体疫苗。6)每年7~9月,注射乙脑疫苗。7)口蹄疫疫苗春秋两季,各防2~3次,每次间隔25 d。8)每年要对猪场进行2次抗体检测。当猪群出现免疫抑制时,肌注益免素6 mL,每3个月注射1次,同时在料中拌益谱康。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牛业科学》2013,(2):95-95
1未发生牛口蹄疫时的措施 平时要积极预防、加强捡疫,常发地区要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常用的疫苗有口蹄疫弱毒疫苗、口蹄疫亚单位苗和基因工程苗,牛在注射疫苗后14d产生免疫力,免疫力可维持4~6个月。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一类传染病,具有发病急、蔓延快、传播广、危害大等特点。我国对本病采取了100%注射疫苗强制免疫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发生及蔓延。然而在注苗免疫过程中,因个体差异等原因,个别家畜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有时因救治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造成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也影响了防疫工作的有效推进。文章通过一例牛口蹄疫免疫过敏病例的救治,介绍了牛在接种口蹄疫疫苗后可能出现的应激反应,并提出了解救措施,为及时、有效处理口蹄疫疫苗应激反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科学合理地给山羊注射疫苗,是保证疫苗达到预期的防疫效果的必要条件,笔者根据在基层防疫中的工作体会认为给山羊注射疫苗应注意10点内容. 1 根据当地疾病的发生情况和羊只状态选择疫苗  相似文献   

14.
1 表现目前 ,在猪只群体免疫时 ,会出现不良反应。疫苗不良反应可分为局部反应、全身反应、变态反应和死亡 ,4种反应互相有联系 ,但第 4种是以前 3种反应为基础。1 .1 局部反应有变态反应型和炎症反应型 ,根据疫苗所有佐剂的性质和疫苗接种时的无菌状况 ,病变或多或少表现为坏死或化脓。1 .2 全身反应是注射疫苗特别是注射灭活疫苗后比较多见的反应 ,通常在注苗数小时到 1~ 2天内可见到被注射猪只食欲降低、拒食以及体温升高等症状 ,有时还严重影响到猪只的生产性能。1 .3 变态反应是猪只注射疫苗后 ,最容易发生的不良反应。根据临床症…  相似文献   

15.
1 原因分析 变态反应在疫苗不良反应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如将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乙脑疫苗、仔猪副伤寒疫苗给猪注射后常发生变态反应,严重者出现死亡. 注射疫苗时不按操作规程而采取粗暴式注射,引发动物的应激反应,严重的造成动物死亡. 注射疫苗前未按规程对注射器械进行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结果被污染的注射器械引起注射猪感染发病甚至死亡.例如,某地在注射猪瘟疫苗时,由于将用过的注射器及针头未严格消毒就用于稀释猪瘟疫苗,造成疫苗污染,致使预防注射猪因感染梭状芽胞杆菌而大批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猪瘟的控制主要是采取免疫,但由于免疫过程中常会出现以下问题而导致本病的发生及流行,给养殖业主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1疫苗剂量不准确导致免疫失败疫苗剂量与免疫是否确实密切相关,当达不到接种剂量时,强毒会在猪体内繁殖和呈现带毒现象,当免疫剂量提高到320-400RID时,攻毒后能抑制亚临床感染;所有耐过猪均不带毒。在实际生产中,注射1头份我国生产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有时仍能出现非典型猪瘟,但当注射大剂量的疫苗后可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因此,要在不稳定地区加大剂量,否则不能有效地切断亚临床感染引起的猪瘟疫情。  相似文献   

17.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但冷热交替季节发病较多,尤以4~6月发病率高.越是纯种名贵犬越易感,一般3~6月龄犬发病率高,未进行疫苗注射的犬易发病,也有部分疫苗注射中途发病的,注射过疫苗的犬只也有此病发生.  相似文献   

18.
猪瘟和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给当前猪场造成重要威胁,猪瘟疫苗和猪肺炎支原体疫苗是重要的防制工具。由于两种疫苗同时注射有利于减少猪群应激并减轻劳动强度,本试验旨在探讨仔猪3周龄时同时注射猪瘟疫苗和肺炎支原体疫苗对猪瘟抗体滴度变化的影响。选择3头同期分娩母猪,将每头母猪所产12头仔猪随机平均分到A、B、C、D这4个组。4个组都在3、8周龄注射猪瘟疫苗。A组只注射猪瘟疫苗;B组和C组在1、3周龄接种猪肺炎支原体疫苗,3周龄时猪肺炎支原体疫苗与猪瘟疫苗同时注射,B组为两种疫苗分点注射,C组为混合注射;D组在2、4周龄注射猪肺炎支原体疫苗。统计分析表明,10周龄和13周龄时4个组猪瘟抗体滴度差异不显著,说明猪肺炎支原体疫苗与猪瘟疫苗同时注射并不干扰猪瘟抗体的生成。另外发现,在母源抗体水平较高的情况下,3周龄接种猪瘟疫苗会受到母源抗体的部分干扰。  相似文献   

19.
袁圆 《畜牧市场》2007,(9):71-71
预防接种疫苗可使犬获得特异性抵抗力,以减少或消除传染病的发生。在平时应有计划地给健康犬群进行疫苗注射,包括狂犬病,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犬传染性肝炎、犬副流感、犬钩端螺旋体、犬出血胜黄疸钩端螺旋体。其中狂犬病是极为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因此国家指定要定期进行疫苗注射。犬主为了保障爱犬和他人的健康,不发生传染病,一定要注射疫苗。  相似文献   

20.
任佑  李淳厚 《养猪》2010,(6):80-80
<正>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但有可能引起猪只发生疫苗性疾病。如果抢救不及时,可能引起死亡,造成经济损失。什么是疫苗性疾病?简单地说,就是注射疫苗后引起猪只发生的疾病。1疫苗病的表现1.1精神沉郁、体温升高、不吃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