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流域生态用水与需水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流域生态用水与需水研究对流域水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水量平衡原理,提出计算不同频率流域生态用水与需水方法,并以海河流域为例,计算了不同保证率时的生态用水量与需水量,主要结论为,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理论是研究流域生态需水的基本原理;生态用水等于水资源总量减去生活生产耗水量;根据不同水资源条件下年生态需水量进行生态配水。  相似文献   

2.
河流是重要的地表水资源,对于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的功能质量意义重大。近年来多条河流出现的断流问题严重影响了沿河人民的生活质量、破坏了流域的生态环境。以渭河干流(陕两段)为例,研究了渭河的生态需水量,考虑到渭河是一条多沙河流,而且渭河沿岸有许多傍河水源地,认为生态需水量包括挟沙需水量和地下水回补量两部分,得出渭河的生态需水量约为62亿m^3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牛夏  王启优 《人民长江》2016,47(22):21-25
采用Tennant法、近10 a最枯月实测径流量法、90%保证率法、月年保证率法分别计算了疏勒河流域的生态基流;对敏感生态需水(包括河流湿地生态需水、湖泊生态需水、重要水生生物生态需水),采用流域典型区进行计算。疏勒河流域生态需水即为其生态基流与敏感生态需水之和。在对上述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90%的保证率法即为疏勒河流域生态基流比较合适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河流域生态基流的所需水量为河流90%保证率下的最枯月平均流量的23%,河流的湿地生态需水量为6.40亿m~3,湖泊生态需水量为0.14亿m~3,重要水生生物的生态需水量为0.23亿m~3。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得出疏勒河流域的生态需水量为6.77亿m~3。据此确定了疏勒河流域水生态红线和生态特征流量值,可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及水生态红线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渭河宝鸡段林家村站和魏家堡站的观测资料,分别采用Tennant改进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代表年法(IGAWDU法)和二元水循环法计算渭河宝鸡段的生态需水,结果表明:①Tennant改进法计算4—6月、7—10月和11月—翌年3月三个时段生态需水最低标准分别是8.8、17.1、6.4 m3/s;②IGAWDU法计算平均年生态需水(IGAWDUM)为22.8 m3/s,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和特枯年4种典型年的生态需水(IGAWDU-T)分别为28.5、22.9、16.1、10.2m3/s;③二元水循环下的生态需水比例Ea=46.4%,污径比bw=0.29,表明渭河宝鸡段水量和水质均不达标。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生态需水的量化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西北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研究西北地区生态需水对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系统有着重要意义。从生态需水的概念出发,将生态需水量化过程划分为河道内和河道外两部分,并介绍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在对西北地区进行生态分区的基础上,运用上述方法,计算出西北地区的生态需水量,其结果对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花金祥  史文美  周冉  郑言峰 《治淮》2013,(12):30-31
本文以济宁城区河道为例,探讨城区河道内满足不同功能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并从蒸发需水、渗漏需水、河流输沙需水、维持稀释自净能力需水、维持河流下游生态地下水位需水、维持水生生物栖息地需水、景观用水等多方面进行需水量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7.
董楠楠  吴向东  康有 《治淮》2014,(3):23-24
在水资源论证中,合理分析计算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为河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的保障。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生态需水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述生态需水的概念,对河流生态需水不同计算方法进行比较,阐明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并对水资源论证项目中计算生态需水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实例进一步突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其内涵尚无统一的界定。对生态需水、环境需水、生态环境需水、生态用水等概念进行了探讨,对国内外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城市生态环境需水最的计算是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进行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现有的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中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趋科学合理地计算城市生态需水量,提出了城市生态需水量的计算范围应包括城市河道、湖泊、绿地的生态需水量等,从水量和水质的角度讨论了各自的计算方法,并以郑州市为例,进行了城市生态需水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刘铁龙 《人民黄河》2020,42(3):40-43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和陕西省渭河全线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渭河生态流量保障成为渭河生态系统修复面临的迫切需求。针对渭河干流宝鸡峡至魏家堡河段生态流量保证率低的问题,基于层次化需水理论方法和利益相关方解析,研究适用于该河段水利工程特点和生态环境状况的河道基流生态补偿和调度方案。通过研究,提出了渭河流域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等不同类型用水的优先等级,综合确定了层次化的生态环境需水和经济社会需水保障次序;在此基础上,基于不同情景下利益相关方损益分析,按照基于最小生态流量的水生态保障义务、基于低限生态流量的水生态补偿过渡、基于适宜生态流量的水生态补偿责任3个层次,提出了渭河宝鸡段水生态补偿机制,并提出了不同情景下的生态流量调度方案和具体补偿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关于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探讨了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所需的水量,包括河湖水生生物生存的最小需水量;防止河流系统泥沙淤积 的河道最小径流量;水体自净的最小基流量;防止海水入侵的河道最小流量;防止河湖断流、湖库萎缩的河道最小径 流量。必须合理预留生态环境需水,以实现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有效管理,维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2.
生态水权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水权的角度理解生态和环境用水,可以为生态和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提供新的研究思路。通过辨析“河流”“河道”与“流域”,“用水”“耗水”与“需水”,“生态”与“环境”等概念,明确了生态水权的内涵。在生态水权的计算方法中,重点介绍了Montana法、湿周法、日本的维持流量及我国的河道内和河道外两类生态和环境需水。结合我国黄河与塔里木河的生态水权问题,提出了包括立法、协议、规划、管理、工程、经济手段在内的实现生态水权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文中在综合国内外有关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研究的基础上,以桑干河为例,探讨了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内涵及组成,并从生态基流、自净需水量及输沙需水量三个方面对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区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定量计算分为河道内和河道外两部分需水,并综述了一些常用的计算方法.提出对生态环境需水的4点认识:①生态环境需水的内涵应界定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是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②生态环境需水量具有时空特性;③生态环境需水和水资源承载能力是相互统一的;④区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是对应于区域不同环境质量的一系列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生态环境与水的关系分析,认为"生态环境需水"是个多维向量;对生态环境需水进行了分类;分析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两个来源,提出了生态环境需水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漓江补水工程中的生态调度包括如下4个方面:①建立水库群联合多目标生态调度模型;②确保卜放河道内最小生态需水量;③建设分层取水设施,降低低温水影响;④优化初期蓄水调度方式,确保不断流。通过在设计过程各个层面上的生态调度运用,实现了合理配置水资源、保护漓江生态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水深-流速法的河段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梅  黄强  张洪波  张俊华 《水利学报》2007,38(6):738-742
在界定了生态流速和生态水深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河道本身参数(湿 周、糙率、水力坡度)和维持某一生态功能所需河流流量的水力学方法,避免了湿周法不能反映复式断面真实水位流量关系的缺点,并用于验证黄河上游小川河段生态需水量,同时用Tennant法作了对比。结果表明:用生态水深-流速法得到的小川河段生态流量优于Tennant法所计算的生态需水量,由于该方法考虑了生态流速和生态水深,故所得的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需水分类体系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总结已有工作基础上,对生态需水、生态耗水、生态用水以及生态与环境的概念进行阐述。对生态需水的分类体系进行探讨,认为按空间的一级分类可分为河道内和河道外生态需水,若按尺度可分为宏观和微观生态需水。河道内生态需水又可分为水土保持需水、河道生态与环境需水、流域湿地保护需水、河口生态需水及地下水生态水位;河道外生态需水指城市生态环境需水、防护林体系需水、湿地补水等。介绍计算生态需水的6大基本程序:生态水文分区、分区生态功能识别、现状评价、确定管理目标、生态需水计算以及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基于沂河临沂站的天然径流和实测径流资料,遵循水量平衡基本原理,结合河流生态需水量、可取水量,提出一种新的河流生态需水分析方法,以满足河流生态需水量要求为前提,分析沂河河流可取水量、可取水比例及不同水平年条件下沂河河流生态需水保证程度。结果表明:沂河河流生态需水量、生态需水比例阈值分别为3.43亿~20.63亿m3、12.50%~75.17%,河流可取水水量、可取水比例的阈值分别为6.80亿~24.0亿m3、24.79%~87.50%,河流实际取水量、实际取水比例分别为8.65亿m3、31.53%;丰、平、枯、特枯水平年条件下,仅有特枯水年部分月份河流最小生态需水量不能够满足,河流适宜生态需水保证程度则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在减少河流取水量的同时,有必要通过一定的水利工程调度,适当增加河道内生态用水量,以维持沂河河流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