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选用三种商用分散剂与造纸黑液磺化、缩合处理液,通过复配使用研究了表面张力的变化以及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剂之间的匹配直接影响水煤浆的性能,合理的添加剂复配可明显提高水煤浆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造纸黑液制备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实验法 ,对造纸黑液加压磺甲基化制备水煤浆添加剂进行了研究 ,数据分析得出的优工艺条件是 :1 0 0 ml黑液 (浓度 2 0 %) ,磺化剂 1 5 g,甲基化剂 2 0 ml,反应温度 1 0 0℃ ,时间 6h,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水煤浆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磺甲基化碱木素与磺化丙酮甲醛发生缩聚,制备出新型高性能水煤浆分散剂,探讨各因素对产品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用量为60 g,氧化剂用量为5 g,磺化剂与丙酮的物质的量比是0.4,所制得的分散剂对水煤浆的分散降黏效果最好;当添加剂用量为0.9%(占干基煤的质量分数)时,对难制浆煤种神华煤可制得的最高质量分数达到64.4%,水煤浆的表观黏度值706.2 mPa.s.探究了碱木素系水煤浆添加剂(ALB)的煤种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ALB对变质程度较高、内在水和氧含量较低的煤种降黏能力较好,可制得较高质量分数的水煤浆,对变质程度较低、内在水和氧含量较高的煤种仍具有较好的降黏能力,ALB的分散降黏及稳定性优于亚甲基萘磺酸钠—苯乙烯磺酸钠—马来酸钠(NDF)水煤浆添加剂.  相似文献   

4.
通过正交实验法 ,完善了造纸黑液制取水煤浆添加剂工艺的研究 ,进一步探讨了黑液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 NA加量对产物添加剂性能的影响 ,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是 :原料采用 YS黑液 ,反应温度 1 0 0℃ ,反应时间 1 .5h,NA加量 5% (φNA)。在上述条件下 ,制得的添加剂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通过磺甲基化碱木素与磺化丙酮甲醛发生缩聚,制备出新型高性能水煤浆分散剂,探讨各因素对产品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用量为60 g,氧化剂用量为5 g,磺化剂与丙酮的物质的量比是0.4,所制得的分散剂对水煤浆的分散降黏效果最好;当添加剂用量为0.9%(占干基煤的质量分数)时,对难制浆煤种神华煤可制得的最高质量分数达到64.4%,水煤浆的表观黏度值706.2 mPa·s.探究了碱木素系水煤浆添加剂(ALB)的煤种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ALB对变质程度较高、内在水和氧含量较低的煤种降黏能力较好,可制得较高质量分数的水煤浆,对变质程度较低、内在水和氧含量较高的煤种仍具有较好的降黏能力,ALB的分散降黏及稳定性优于亚甲基萘磺酸钠—苯乙烯磺酸钠—马来酸钠(NDF)水煤浆添加剂.  相似文献   

6.
以竹浆造纸黑液为原料制备了竹浆木质素高效分散剂,并应用于酚水水煤浆的制浆;研究了竹浆木质素高效分散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磺化度对水煤浆浆体流动性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助剂种类及掺量、分散剂掺量和制浆温度对酚水水煤浆制浆性能和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中等相对分子质量和中等磺化度的分散剂制浆性能较优,分散降黏作用优于FDN;三聚磷酸钠与木质素分散剂复合使用可以降低水煤浆浆体的表观黏度,但加入量过高降黏效果变差,加入量为15%时,分散降黏效能最好;随着木质素分散剂掺量的增大,酚水水煤浆的表观黏度不断减小;随着制浆温度的升高,酚水水煤浆的表观黏度先减小后增大,在温度为55℃时,分散剂的降黏效果最优,浆体的表观黏度最小;木质素分散剂掺量为0.75%时,其分散降黏性能最优,此时水煤浆的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制备出性价比高的水煤浆添加剂,根据木质素的组成和性质,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确定了木质素改性制水煤浆分散剂(DCS)的工艺条件.在神华煤的成浆实验中,通过添加剂的添加量与水煤浆黏度的关系及制浆浓度与水煤浆黏度的关系可以看出,在DCS添加量为0.8%(干煤基)时,水煤浆的浓度可达到62.5%,黏度为1 186 MPa·s;由DCS、木质素磺酸钠(木钠)、萘磺酸钠(NSF)3种添加剂在制浆浓度都为60%时制浆,从制得神华煤水媒浆的流动性和稳定性的比较中,可以看出DCS具有良好的分散与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8.
造纸黑液制取木素磺酸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纸黑液经酸析、分离得到木素,水洗后在压力反应釜中进行磺化.实验表明,环境因子对磺化产率有规律性影响,磺化产率随温度、pH值、磺化剂与木素比例增加而上升,随木质素浓度增加而降低.而压力、时间仅在一定范围内与产率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用硫酸沉淀回收造纸黑液中的木质素,并经Na2SO3磺化、HCHO羟甲基活化和缩聚处理制备出改性木质素磺酸钠.探讨了木质素回收、磺化和改性处理的工艺条件.制备出的改性木质素磺酸钠用作防垢剂.分散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水煤浆是由不同粒度的煤、水和少量添加剂制备而成的一种新型流态化煤基燃料.在制浆过程中加入添加剂,对配制水煤浆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多类分散剂产品,但其综合性能依然很难全面满足社会实际需要.本研究通过单宁酸(T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马来酸酐(MA)接枝共聚反应制备得到一种新型三元聚合物水煤浆添加剂,控制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引发剂含量因素,得出最佳的实验条件.通过流动性,粘度,析水率和稳定性为判断依据,结果显示固定添加剂使用量为干煤质量的1.5‰,制得62%浓度水煤浆,流动性和稳定性均较好,粘度低,其最高可制得浓度为65%水煤浆.利用单宁酸改性得到的三元聚合物作为水煤浆的添加剂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The potential use of Samaar Morr (JUNCUS A CUTUS) plant as fibrous material in papermaking was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The chemical analysis and fibre charactersitcs of this plant were determined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its behaviour in papermaking. Samaar morr stalks were subjected to sulfur-free three-stage (peroxyformic acid, formic acid, peroxyformic acid) Milox process. Some conventional pulping experiments such as soda,soda-anthraquinon (S-AQ), kraft and kraft-AQ pulping in addition to two- and one-stage peroxyformic acid pulping were also carried out for comparison with the three-stage peroxyformic acid pulping method. It was found that the pulping with Milox process produces pulp with good properties compared to the pulp produced from the other methods. The phys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pulps were also examined. The behaviour of Milox samaar morr pulp towards bleaching with alkaline hydrogen peroxide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formic aci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nal brightness about 81.5% ISO could be achieved after 3% peroxide in two bleaching steps with formic acid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steps.  相似文献   

12.
贵州老鹰山煤制水煤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设计法选取制取水煤浆所适用的添加剂配方及最佳粒度分布,结果表明用改性木质素磺酸钠和贵州老鹰山煤能制取高浓度水煤浆。  相似文献   

13.
绿泥石对U(VI)的吸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绿泥石为研究对象,利用静态吸附的方法,探究了吸附时间、U(VI)初始浓度、固液比、pH值、离子类型等对U(VI)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讨论了U(VI)在绿泥石上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用来描述U(VI)在绿泥石上的吸附;绿泥石对U(VI)的吸附20 h即趋于稳定;最佳吸附固液附比为1∶150;最佳吸附初始浓度为20μg·mL~(-1);当pH为7时,吸附效果最好.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绿泥石对U(VI)的吸附;溶液中Ca~(2+)、HCO_3~-、CO_3~(2-)、SO_4~(2-)、Mg~(2+)对U(VI)的吸附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钛硅催化剂的酸碱改性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甲醇-水体系中进行丙烯环氧化反应时,丙烯与双氧水在骨架钛上生成环氧丙烷,TS-1中含有的微量酸中心能够导致环氧丙烷与溶剂反应生成丙二醇,1-甲氧基-2-丙醇和2-甲氧基-1-丙醇,还能促进双氧水的分解,降低双氧水的有效利用率,这种酸中心主要来自于TS-1中硅羟基,配位不饱和的Ti^4 产生的L酸中心与微量铝产生的B酸中心,考察了TS-1催化的丙烯与双氧水环氧化过程中的酸碱效应,以及微量添加物的作用,结果表明:添加微量钠盐(Na2CO3或NaSO4)或NH4OH可以明显提高环氧丙烷选择性,采用氨水作为微量添加物能够明显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酸处理无法脱除催化剂中微量铝,反而引入了部分酸中心,结果导致环氧丙烷选择性下降。  相似文献   

15.
在鼓泡反应装置上进行了尿素、碳酸氢铵/三乙醇胺溶液同时脱硫脱硝的试验研究,比较尿素和碳酸氢铵的脱硫脱硝性能,试验分别对液位、吸收剂组成以及SO2体积分数等参数对脱硝效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液位、吸收液中尿素/碳酸氢铵的比例及SO2入口浓度对NOx的脱除效率均有重要的影响,液位在459 mm时2种吸收液的脱硝...  相似文献   

16.
<正>试验结果表明:亚硫酸钠对总碱(均以氧化钠计)最佳比率为0.85,总碱量为18%(以氧化钠计),蒽醌用量0.05%,液比为1:4,在最高温度(170℃)制浆时间需要3.5h,粗浆得率42~45%(比传统的硫酸盐法纸浆得率高4~6%)和卡伯值17~25,碱性亚硫酸钠-蒽醌制得竹浆的物理强度性质相当于硫酸盐竹浆的强度。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以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磷酸钠和氯化钙五种常见化学试剂作为超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外加剂,测试了其7 d,14 d,28 d,56 d的抗压强度,并分析对比了各外加剂对超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强度及水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0.5 mol/L浓度下,氯化钙和氢氧化钠组合溶液对粉煤灰混凝土早中后期强度均有明显的提升;而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和磷酸钠对其早中期强度有一定的提高,但对后期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表面纯化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浓HCl、浓HNO3、H2SO4/HNO3、溴水、K2Cr2O7/H2SO4等强酸及强氧化剂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纯化改性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产物改性前后的结构及性能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纯化改性处理能够除去杂质,截短碳纳米管,使其表面的羟基、羧基和羰基的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以皮胶原纤维为模板制备了SO42-/ZrO2固体酸.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氨气程序升温脱附(TPD)、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等对SO42-/ZrO2固体酸的结构和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O42-/ZrO2较完整地保持了胶原纤维的纤维状结构.SO42-在ZrO2的表面进行了配位螯合,形成了固体超强酸.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SO42-/ZrO2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下降,其中等强度酸性中心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在柠檬酸的酯化反应中,纤维状结构的SO42-/ZrO2固体酸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20.
液膜法烟气脱硫试验研究:Ⅱ.促进传递机理与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了二氧化硫在纯水和柠檬酸钠溶液中稳态渗透通量表达式,研究了SO2在液膜中的促进传递机理,用局部平衡理论及非平衡边界层理论推导了SO2通过膜液的渗透模型;考虑了溶液粘度、溶液的非理想性及盐效应等物理化学性质和热力学性质等因素对SO2渗透行为的影响,并将实验所得数据与模拟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