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介绍了日本松尾矿山和栅原矿山废水处理场的废水处理概况,并着重介绍了细菌氧化法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同时提出了值得我国废水处理工程借鉴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日本矿山废水的治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日本松尾矿山和栅原矿山废水处理场的废水处理概况,并着重介绍了细菌氧化法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同时提出了值得我国废水处理工程借鉴的几眯看法。  相似文献   

3.
有机膨润土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有机膨润土的制备原理、方法,有机膨润土在脱色、去除芳香类污染物、重金属离子和有机农药等废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及前景.  相似文献   

4.
非金属矿物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在矿山废水处理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论文介绍了石英、蛭石、高岭土、伊利石、累托石、珍珠岩、电气石、石墨、石灰石、磷灰石等非金属矿物材料在含酸、重金属、氟、有机物等矿山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特性及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硫酸盐还原菌在废水处理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硫酸盐还原菌(SRB)生物处理法治理废水具有处理费用低、处理废水和重金属种类多等优点,具有很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介绍了SRB处理废水的机理、特点以及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矿山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和现状.  相似文献   

6.
膨润土在处理重金属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膨润土在重金属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做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工业废水未经认真处理就肆意排放,造成了水域、土壤和环境的重金属污染,如何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是当今环保学者和科研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介绍了重金属废水的来源、危害,及传统的处理方法,并对未来重金属废水处理新技术进行了展望。提出生物法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应综合运用各种技术以实现水资源和重金属的双重回收。  相似文献   

8.
许永  刘峰彪  杨晓松 《矿冶》2014,23(1):68-71
酸性重金属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未经处理的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本试验采用硫化法对酸性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分析了硫化物投加量、pH值等影响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硫化法处理酸性重金属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将为类似酸性重金属废水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矿冶》2014,(1)
酸性重金属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未经处理的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本试验采用硫化法对酸性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分析了硫化物投加量、pH值等影响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硫化法处理酸性重金属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将为类似酸性重金属废水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铝型材生产废水处理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晓松  成巧云 《矿冶》1997,6(1):78-81
本文在对重金属废水处理原则和铝型材生产废水处理的传统方法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种废水处理的新方法。并以中外合资河南三宁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铝型材废水处理工程为实例,对两种方法做了对比分析,证明了新方法(调节-中和混凝-MS净水元件过滤)是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实用工艺,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1.
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排放是环境重金属累积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膨润土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并且价格低廉,因此利用膨润土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膨润土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对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从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等温吸附、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吸附机理及解吸等方面进行介绍和评述,指出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指明了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为推动该技术用于实际废水处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废水重金属离子浓度测量误差,结合现有的研究理论,提出化学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软测量方法。采用电导率计和密度计组成可用于废水检测现场的检测装置,利用安装金属铁板的电解槽对化学废水进行电化学检测;通过电解液溶解氧化铁离子,生成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氢氧化铁,定量描述氢氧化铁絮体吸附能力,建立重金属离子浓度软测量模型;根据装置检测到的废水电导率、密度、温度,计算软测量模型待辨识的变量参数,确定离子浓度软测量值。将某化学废水处理厂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类型废水水样,把检测装置安装在废水排放出口,现场检测废水中的钴离子、铅离子、钨离子浓度。结果表明,3类重金属离子浓度软测量值和实际值的相对误差都小于14%,软测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高岭土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采用高岭土吸附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状况,总结了吸附效果,分析了pH值、吸附时间、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温度、改性方法及共存离子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探讨了高岭土的吸附机理、等温式与吸附热力学,展望了高岭土吸附重金属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天然矿物处理重金属废水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化学沉淀-铁氧体法与天然磁黄铁矿处理法联合处理重金属废水新工艺。阐述了利用天然磁黄铁矿与铁氧体分别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原理,介绍了其工艺流程,并通过实验分析了pH值、温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得到了处理重金属废水试验较理想的工艺条件,最后对该联合处理重金属废水新工艺进行了讨论与总结。  相似文献   

15.
佘臣杰  唐婕琳  何环  张朦  童丽  唐俊  陶秀祥 《煤炭学报》2019,44(9):2851-2858
为了研究硫酸盐还原菌和稻壳联合生物反应器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作用及机理。利用实验室前期分离鉴定的硫酸盐还原菌Desulfuromonas alkenivorans S-7联合填充稻壳柱式生物反应器处理人工合成酸性重金属(Fe~(3+),Mn~(2+),Cr~(6+))废水。比较了废水处理过程中理化特性(pH,E_h,E_c)及3种重金属离子变化规律,并利用FT-IR光谱仪分析了微生物和稻壳联合处理作用下重金属离子去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S-7能够明显提高酸性废水的pH,20 d后pH最终稳定在6.20左右,也能使反应体系维持在较高的还原环境并降低体系的电导率。S-7菌株对3种代表性离子都有一定的处理效果,对Fe,Mn,Cr三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率分别为FeMnCr。反应器处理前期废水中离子的去除速率较快,后期由于离子共存对废水处理的影响使废水中金属离子浓度趋于平衡,出现动态制约平衡,S-7菌株对3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机制可能存在差异。处理后期由于Cr~(6+)浓度上升明显,增大了SRB反应器中的重金属含量,明显影响SRB反应器的稳定性能;稻壳填充对S-7菌株生长能够稳定维持SRB反应器的厌氧环境,并且稻壳对金属离子去除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物理吸附作用。FT-IR分析表明:S-7菌体处理废水时会吸附Fe,Mn,Cr离子,其中羟基、胺基、酰胺基及羧基是发生吸附作用重要的官能团;稻壳在处理重金属废水前后,稻壳的Si—O—Si和羰基在处理重金属废水中可能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6.
膨润土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采用膨润土吸附处理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状况,讨论了不同改性方法,总结了膨润土吸附的效果、影响因素、机理和规律。展望了膨润土吸附重金属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粉煤灰对二价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察了粉煤灰对二价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粉煤灰可有效吸附水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吸附由易到难次序为:Pb>Cu>Cd>Zn.随pH升高,去除率增加.吸附在约60 min内达到平衡.等温吸附数据符合Freundlich模型,但在pH=4.5时表现为单一线性区,而在pH= 6和pH=8时表现为2个线性区.粉煤灰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明显受到其它共存离子的影响,Cd与Pb之间存在较强的协同吸附作用.对实际废水的测试表明,粉煤灰可同时有效去除工业废水中多种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18.
反渗透法处理矿山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万抚  徐洁 《矿业工程》2005,3(4):36-37
针对紫金山矿含重金属离子酸性废水,采用反渗透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反渗透技术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既能实现废水净化,又可回收其中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19.
矿山废水主要产生于采矿作业以及选矿作业过程中,废水中的污染物包括重金属离子、油类、酸、氰化物和氟化物等.本文介绍了矿山废水的来源、特点以及危害,阐述了含难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等矿山废水最常用的处理方法,如离子交换法、吸附法、膜技术、酸碱中和法、混凝沉降法、化学沉淀法、化学氧化法和电化学法等典型废水处理技术,并概述各处...  相似文献   

20.
矿物材料对重金属离子具有吸附、离子交换和化学活性作用,可用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目前,矿物材料和以矿物为基体的高吸附性能材料在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本文简要介绍了矿物材料的种类、组成、特点;并详细介绍了硅藻土、膨润土、伊利石、凹凸棒石、沸石等非金属矿物材料和锰矿、铁矿等金属矿物材料在处理废水方面的应用。最后对矿物改性材料在废水应用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