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陈国鼎 《人民军医》2012,(4):307-308
目的:观察社区干预对高血压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某社区高血压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建立健康档案,饮食、心理和运动干预,以及健康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个体化综合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以血压达标为管理目标,干预后2年,比较两组高血压病预后情况及观察组干预前后高血压病治疗率及血压控制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P<0.01);不良饮食习惯改变率、高血压病知晓率及高血压控制率分别为96%、98%和93%,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7%、81%和55%(P<0.05)。观察组中低盐饮食、限酒、规律用药及参加体育锻炼者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戒烟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2年高血压病治疗率87%,血压控制率74%,分别显著高于干预前的74%和44%(P<0.05)。结论:社区干预有助于改变高血压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提高高血压病治疗率及血压控制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中老年人高血压病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中老年人高血压病的患病情况及其与高血脂、高血糖、肥胖、脂肪肝患病率的关系。方法 对 3 0 1名中老年干部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血脂、血糖 ,并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结果  3 0 1名受检者高血压患病率为 3 9.2 % ,各年龄组患病率有显著差异 (P<0 .0 1 ) ,5 0岁以上人群为高危人群 (P<0 .0 5 ) ,高血压与高血脂、高血糖、肥胖、脂肪肝关系密切。结论 武警部队中老年干部同样存在着高血压病的诱发因素 ,应重视健康教育 ,在防治高血压的同时注重其相关因素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病史:患者陈某,女,29岁,以"发现右侧肾上腺占位1年"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心悸、多汗,伴气短、烦躁易怒,不思饮食、恶心呕吐等,无腹痛及腹泻,以"甲状腺功能亢进"收治于内分泌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病史中体重增加15 kg,入院查体血压170/110 mmHg,体型肥胖,甲状腺无肿大.辅助检查:空腹血糖19.84 mmol/L,电解质K+3.8 mmol/L,Na+133.4 mmol/L,尿常规:尿糖(3+),酮体(2+),血常规正常.  相似文献   

4.
肥胖患者264例血脂、血糖和血压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肥胖对血脂、血糖和血压的影响。方法 对山东省立医院查体中心体检的 2 64例肥胖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和血糖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男女血清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血糖 (BG)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肥胖者与正常体质量者比较血脂、血糖、血压水平明显增高 ,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发病率明显增加。结论 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与肥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饮食、健康教育、心理、运动等护理,对肥胖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3例观察组与108例对照纽护理疗效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含优良)96人、占93.20%,对照组有效(含优良)89人、占82.41%。护理满意度比较,满意的有87人,占84.47%;认为一般的有14人,占13.59%;认为较差的有2人,占1.94%;对照组108例肥胖伴糖尿病患者中,护理满意的有46人,占42.59%;认为一般的有51人,占47.22%;认为较差的有11人,占10.19%。观察组的护理疗效和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结论合理的饮食护理和正确的健康教育、心理、饮食、运动等护理是肥胖、糖尿病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长期福辛普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肥胖度、胰岛素敏感性、(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对代谢的干预作用。方法 :4 4例高血压病患者口服福辛普利 14个月 ,以根据Cederholm公式计算的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标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开始 30min胰岛素和血糖变化的比值 (ΔI30 ΔG30 )为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标 ,观察血压、体重指数 (BMI)、血糖、血脂等的变化。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后血压显著下降 ,ISI(治疗前后分别为 5 0 .2± 15 .8、5 6 .7± 18.6 ,P <0 .0 1)和ΔI30 ΔG30(治疗前后分别为 2 0 .0± 17.9、2 6 .6± 2 6 .5 ,P <0 .0 5 )显著升高 ,BMI [治疗前后分别为 (2 7.4± 2 .8)kg m2 、(2 6 .8± 3.0 )kg m2 ,P <0 .0 0 1]显著下降 ,血糖、血脂显著改善。结论 :长期福辛普利治疗能使高血压病患者降低肥胖度 ,延缓脂肪分布的衰老性变化 ,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 (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 ,改善糖代谢和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冠心病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我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高血压,共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1/5。在我国高血压存在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及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特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人们通常不测血压或很少测量血压。测量血压是了解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指导治疗、评估降压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不佳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对本社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含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高血压知识及服药情况、家庭的经济收入、药物的副作用、偏信广告和传言、医源性因素情况.结果: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家庭的经济收入,药物的副作用等因素有关.结论:社区医生可通过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对高血压病危害程度认识的程度,建立和谐的医惠关系,为患者选用合理抗高血压药物,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肥胖患者静息心率增加与隐性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隐性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血压与静息心率的关系.方法 对诊所血压正常的67例肥胖组及62例健康对照组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对比分析两组的静息心率及动态血压的各项监测指标.结果 肥胖组隐性高血压发生率为41.79%,对照组为12.90%,两组比较P<0.01;肥胖组静息心率、24 h及日间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肥胖伴隐性高血压组(28例)静息心率高于单纯肥胖组(39例),P<0.05.结论 心率增加可能参与了肥胖患者隐性高血压的发病过程,动态血压可作为诊断肥胖患者隐性高血压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贡联兵 《人民军医》2008,51(7):465-466
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一旦发病,一般须终生服药.因此,根据高血压病患者的个体情况,合理选择合适的药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肥胖伴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患者血清中期因子(midkine,MK)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诊所血压正常的肥胖者100例和体质量正常的健康体检者47例(对照组),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按MBPS结果肥胖患者分为血压晨峰组(MBPS≥35 mm Hg)42例和单纯肥胖组(MBPS<35 mm Hg)5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清MK含量,并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血浆胰岛素水平,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ence index,HOMA-IR)来评价胰岛素抵抗,同时分析血压晨峰组患者MK水平与HOMA-IR的相关性。结果 1MK:与对照组和单纯肥胖组比较,血压晨峰组的血清MK明显升高[(0.86±0.11)、(0.90±0.15)比(1.44±0.32),P均<0.01];单纯肥胖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OMA-IR水平比较:血压晨峰组(5.23±0.96)高于单纯肥胖组(2.72±0.37)和对照组(1.81±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单纯肥胖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压晨峰组MK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r=0.494,P<0.01)。结论肥胖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合并血压晨峰的肥胖患者随着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加重MK水平升高。胰岛素抵抗与血清MK可能共同参与了肥胖合并MBPS的发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骨科患者对健康需求的具体内容.方法:自制"骨科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让患者和家属自行填写,再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骨科患者及其家属对健康教育需求表现在这几方面:疾病(伤情)相关知识、治疗方案与疗程、治疗费用、愈后情况、合理用药与饮食、康复训练、复诊随访等方面.结论:对住院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钟玉梅 《西南军医》2016,(5):446-448
目的:观察家庭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院外口服药物治疗的干预效果。方法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例)采用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n=50例)采用家庭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干预后遵医行为及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症状、预防措施、糖尿病管理理念、控制措施、并发症、预防并发症措施等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后按时服药、低盐饮食、低油饮食、适量运动、合理控制饮食及自我血糖监测等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FPG、2hPG、HbAlc等指标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家庭健康教育模式可明显提高糖尿病院外口服药物治疗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并改善相关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4.
近期采用 2 4h无创伤性动态血压监测 (AmbulatonyBloodPressureMonitoring即ABPM)的方法 ,观察了 2 6例高血压病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住院高血压病患者 2 6例 ,诊断标准符合 1999年WHO的诊断标准 ,男 17例 ,女 9例 ,年龄 42~ 64岁 ,平均 5 0 .6± 6.8岁 ,Ⅱ级高血压 8例 ,Ⅲ级高血压 18例 ,所有患者于受试前均未服降压药物或停药二周以上。1.2 方法 于用药前及用药后 4周行ABPM。动态血压监测仪系美国赛凯迪公司生产。测量血压的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脂血症病者不断增多.通过对75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后,我们所实施的健康教育围绕护理程序展开.采用讲解、图文宣传、电话咨询等方法从心理、饮食、运动、用药、自我护理五方面给予具体指导.对出院3~6个月的20例患者随机寻访,发现体重下降例数量多,占80%;血脂、血压、血糖等指标的好转出数也达到50%~75%.我们的体会是遵照医嘱,科学指导加持之以恒的自我护理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陈良金  黄高忠 《人民军医》1999,42(3):151-152
拉西地平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钙离子拮抗剂[1,2],国外已普遍用于临床,国产制剂临床应用的报道尚不多见。我们于1996年11月~1997年3月应用国产拉西地平治疗高血压病34例,疗效较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门诊及住院高血压病34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27~70岁。高血压病期10例,期23例,期1例。所有入选者均符合下列条件:(1)收缩期血压(SBP)≥24kPa和(或)舒张期血压(DBP)≥12.7kPa;(2)无严重威胁健康的其他疾病;(3)无钙拮抗剂过敏或禁忌证;(4)非怀孕、哺乳期或服避孕药的妇女。所有病例治疗前均停药2周以上,停药期间服用安慰剂,停药第2…  相似文献   

17.
青年人高血压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宇春  王忠勇 《人民军医》2003,46(11):630-631
目的:探讨青年人高血压病的l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青年人高血压病218例与对照组老年人高血压病235例的血压等级表现及病因特点。结果:青年人高血压病以舒张压增高为主,脉压差不大,心率相对偏快;高血压等级以1~2级为多。病因与遗传、肥胖、精神紧张和饮酒等因素有关;治疗以单项用药为主。结论:对有高血压家族史及超重应有计划的早期监测及定期随诊,并提供预防措施,以防止青年人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超重和肥胖空军某部在职干部高血压病患病率与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围比(WHR)以及个人嗜好、锻炼等的关系.方法:对空军某部20~55岁在职干部3 028例,进行 BMI、WC、WHR 及血压测量,同时进行有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高血压病肥胖组的年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而且随着 BMI 的增加,WC 和 WHR 亦随之增加.在 BMI 24~28 和 BMI>28的人群中,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 BMI<24的人群(P<0.05);在 WC≥85 cm 的人群中,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 WC<85 cm 的人群(P<0.05);是否经常锻炼对血压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结论:BMI 及 WC 是患高血压病的重要影响因素,高血压病与超重、肥胖及缺乏体育锻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现代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范利 《人民军医》2002,45(5):286-288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目前在我国呈直线上升趋势。国内报告 ,1991年对 15岁以上94万人抽样普查 ,高血压病标化患病率为 11 3% ,与 1979~ 1980年相比 ,10年间患病率增加了 2 5 %。我国目前高血压病诊治存在的问题是 :(1)三低 :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 ;(2 )三高 :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 ;(3)三弱 :病理生理、分子水平、新的危险因素 (基因、环境、心理、社会 )研究很弱。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 ,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因此 ,提高高血压病的诊治水平极为重要。1 诊 断1 1 检…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是当今世界上引人瞩目的流行病,而且工业越发达的国家患病率越高。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已由解放初期的6%上升到10%左右。高血压病的易患因素高血压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下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肥胖:肥胖者心脏负担增加,血管阻力加大,易发生高血压。饮食:喜欢吃咸食的人易患高血压。有人认为:每日食盐量<2g,几乎不发生高血压;每日食盐3~4g,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每日食盐4~15g,患病率为15%;每日食盐量>20g,患病率为30%。饮酒:长期饮酒的人容易患高血压,如果同时还吸烟则会加重血压的升高。环境与职业:有噪声的工作环境、过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