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现代西方建筑》一书是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焕加先生在教学之余所作的13篇教学札记,内容包括近代建筑革命、建筑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建筑与结构、当代西方建筑审美意识的变异、建筑风尚与社会文化心理等文章,全书对现代西方建筑发展演变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下面就(论现代西方建筑卜书中有关现代西方建筑发展演变理论的核心内容,作一简要的概述。一、现代主义建筑思潮20世纪前半年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代和30年代,西方建筑舞台上出现了有历史意义的转变,其中最重要的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  相似文献   

2.
岳华 《华中建筑》2012,30(6):88-92
城市行政建筑作为城市行政管理机构的物质载体,其发展变迁历来受到各国社会意识形态、政治体制、地域文化、行政理念、建造技术、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使得中西方的城市行政建筑在建造规模、功能结构、建筑空间、风格样式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全球政治民主化的大趋势之下,当代城市行政建筑的价值取向不断发生着转变,社会公平与公正日益受到关注。该文通过对当代西方城市行政建筑类型与典例的分析旨在为当代中国城市行政建筑的建设实践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百年回首,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历程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经历过光荣,也饱受失意。随着西方文化在近代军事、经济和宗教等力量作用下传入中国,中西方建筑文化由相遇到冲突、选择,使中国传统建筑秩序失之平衡。虽然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秩序在文化整体上有着更多的相似,但具有革命性的现代建筑文化则需要打破一切,它的冲击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形式,还包括相应的政治、经济、生活、价值观念等。正因如此,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一直处在传统与创新、个性化与多样化的双重困扰之中。这样的文化危机时代,也正是历史的转折时期,天将降大任于当代建筑师,建构中国建筑新文化和新秩序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要求。 1、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确定 在当代的时空背景下,对中国建筑文化进行确定,显得异常困  相似文献   

4.
王辉 《世界建筑》2011,(11):124-127
借鉴美学相关研究,文章尝试剖析当代西方建筑美学现象与问题,把握当代西方建筑美学的总体特征,并分别从其本精神,脉络思潮与发展趋势等3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当代上海建筑形态变迁——从西方极少主义建筑思潮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西方现代建筑理论,以当代上海建筑形态为研究对象进行述评,从极少主义建筑思潮(TheArchitectureofMinimal-ism)的本质出发,从建筑形态语言角度总结当代上海建筑形态得失。近20年来,上海的建筑无论在技术和设计上都取得了辉煌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6.
通过描写褶子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起源与发展和在西方当代建筑上的展现,揭示了褶子理论如何在当代这个复杂多元的社会下,在差异性、社会化、新的建筑功能生产、新的空间认识等方面为西方当代建筑做出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刘松茯  李鸽 《华中建筑》2011,29(6):12-14
该文简要地梳理出"先锋"与"建筑"组合到一起的整个经历,清晰地勾勒出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的前身--先锋派建筑,从最初的理念形成,到发展成熟,并最终失去了"先锋"身份的全过程.并且通过对"先锋"本质的深入解析,描绘出当代西方先锋主义建筑的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8.
王辉 《建筑学报》2016,(4):55-59
介绍了当代西方建筑思想中存在的发展悖论,从价值观、模式与边界3个方面梳理了近年来有关建筑设计基本问题的不同见解,试图在此基础上对当前西方建筑思想的多元状况进行解读与剖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虽然在时间和地域上相距甚远,但在建筑意匠、营造理念与技术措施上却有着共通之处。本文以类比的方法分析和梳理了二者在形式与功能取向、结构与技术、装配式的建筑理念以及建筑的整体性等方面的相同与相似点,提出了从建筑类型学的角度出发解析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的可行性及具体方案,继而总结了可供中国当代建筑借鉴的基于类型学设计方法的建筑创作途径。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5)
表现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的西方艺术革新运动。表现主义建筑随之在这种艺术观念的影响下出现,并对非理性的建筑观念持续产生影响,是当代建筑思潮中"非"与"反"的根源。研究表现主义在建筑中的表达,有助于认识当代建筑的主观性、反理性建筑思潮的思想基础以及建筑观念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1.
西方近现代社会的变化和飞速发展是西方现当代建筑与艺术得以纷繁复杂变化的客观基础,社会形态的变化同样改变着建筑师和艺术家的观念,建筑师与艺术家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推动着自身观念的演变并将其转换成具体的实践,从这种意义来说,西方现当代建筑和艺术是一种观念的建筑和观念的艺术。作为观念的艺术与作为观念的建筑始终在相互影响和作用中呈现出崭新的局面。本文通过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观念下的建筑与艺术的并行同构到工业革命以来的技术理性观念支配下的文化破碎再到20世纪50年代后文化研究的崭新回归从艺术和建筑两方面展开讨论,探讨了观念的推演是艺术和建筑不断发展的核心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杨涛  ;滕军红 《新建筑》2014,(4):94-96
1840年以来,中国建筑受西方Archjteeiure的影响颇深,既未彻底揭示中国传统建筑的本质问题,又缺失对西方Architecture观念的甄别与质疑。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要在现代中国探索出真正的“中国现代建筑”——既不是传统,也不是Architecture,更不是两者的“混搭”。在传统与西方道路上走不通的150年中国近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探索恰恰表明: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探索该“破题”了,“中国现代建筑”该“破土而出”了。  相似文献   

13.
李路珂 《建筑师》2006,(4):95-98
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的经典著作《西方建筑的意义》,通过精悍的篇幅和宏大的理论框架来讲述一部西方建筑通史。他从“意义“、“符号”、“存在空间”、“表达性”等独特角度来审视西方建筑,在当时看来,是一种激进的新方式,在今天看来,仍然富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台湾地域主义建筑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主义是台湾近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相当特殊的一种现象,本文回顾了从19世纪末西方传教士引进的地域主义,历经日本统治时期、战后20世纪50~90年代,以至21世纪不同阶段的地域主义建筑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15.
建筑中的表现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书元 《新建筑》1998,(4):7-14
建筑中的表现主义,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意义,不仅是一次创作 和设计思想的革新运动,还是一次审美和文化革新运动。表现评论从诞生到现在,就一般潜流,自对终地汇聚于世界建筑发展的大潮之中,地当代建筑发生并将继续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黄居正 《华中建筑》2006,24(8):24-25
勒·柯布西耶,一位现代建筑的先驱者和革命者。同时,在他身上,又体现了机器时代的科学理性与欧洲传统文化及古典精神之间的矛盾和融合。他创造并发展出了符合工业社会要求的多米诺体系、新建筑五要点等现代建筑的形式、结构以及空间语言,并把时间要素纳入到空间体系中去,使建筑成为了一门时间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任书斌 《华中建筑》2005,23(1):70-71,80
在世界建筑不断探索前进的今天,一些建筑师利用先进的建筑工业技术,在立面形式上采用了一些特殊的处理手段,给建筑创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但从本质上分析,这些变化决不仅仅是建筑形式单方面的变化,更牵扯到建筑技术的进步、建筑师的人文精神、符合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大趋势。中国建筑师应该全面的分析这些变化,决不能以偏概全,只关注外部形式,不讲究创作内涵。  相似文献   

18.
蔡峰 《建筑师》2014,(1):93-97
本文以东西方两个建筑的图片引发两种建筑认识的提问,并通过这两种认识的比较引出对中国传统建筑建造思维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浙江是受西方近代建筑影响较深的地区之一,同时也保留和继承了该地域传统的营建特征与技术工艺。目前,浙江中西建筑的实物与文献的可依存度较高,但是仍有必要在营造样式与艺术倾向上进行梳理。本文基于浙江近代建筑风格的比较实证,论述其对浙江近代中西交融样式的承载特征,讨论其形制格局的演进与建筑细部的更替,进而提出西方营建形式对浙江近代建筑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东西方古典园林艺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洪  倪亦南 《中国园林》2004,20(12):63-66
从美学、艺术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角度探讨东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园林多为几何式园林,讲究规整、对称,强调人工美;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具有自然性、曲折多样性的艺术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