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雷州半岛云水资源气候分布、云的宏观动力学和微观物理学、降水形成机制、人工增雨机制、冷云催化剂与暖云催化剂、播云方式与催化方法的研究和对外场试验的总结,表明:雷州半岛空中具有丰富的云水资源,有暖云降水机制、冷云降水机制和混态云“播种—供水”降水增强机制。人工增雨可进行静力催化和动力催化,使用的冷云催化剂为冰核和致冷剂,暖云催化剂为吸湿性巨核,适宜的人工增雨作业工具为飞机、火箭、地面AgI丙酮溶液燃烟发生器、气球携带AgI焰弹、增雨炮艇等,37高炮不适宜在雷州半岛使用。  相似文献   

2.
对雷州半岛近50 a来的年雷暴日数变化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分析,揭示了其雷暴频数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结构,结果表明:雷州半岛平均年雷暴频数线性拟和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平均年雷暴日91 d,1983年及以前基本高于年平均值,1984年之后均低于年平均值;平均年雷暴频数总体趋势为1983年前正距平,1984年后为负距平;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存在准2 a的周期变化,70年代存在显著的2-4 a的周期变化,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存在显著的3-4 a的周期变化,在90年代中后期存在显著的准2 a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的处理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主要讨论通过数字化天气雷达终端获得的回波资料,在回波类型识别、垂直累积含水量计算,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指标的确定及效果检验等技术产品获得中的处理技术及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试验小区观测值的分析和研究 ,发现本地区径流量与降雨量呈线性正相关 ,径流量与各瞬时雨强表现出幂函数的关系。径流量与降雨参数 (降雨量、30min最大瞬时雨强和降雨历时 )之间的三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 ,除裸地相关性不显著外 ,林地和农地相关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可作为估测该区径流量大小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雷州半岛降雨特性与地表径流关系的小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试验小区观测值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本地区径流量与降雨量呈线性正相关,径流量与各瞬时雨强表现出幂函数的关系。径流量与降雨参数(降雨量、30min最大瞬时雨强和降雨历时)之间的三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除裸地相关性不显著外,林地和农地相关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可作为估测该区径流量大小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8~2011年共6个航次调查数据,对雷州半岛近岸海域关键水质环境因子进行时空分析,并采用富营养指数法对该海域水质环境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近几年COD、PO4-P、NO2-N、NO3-N、NH4-N、石油类、叶绿素浓度等关键水质因子的均值变化范围分别为0.61~1.71 mg/L、0.01~0.04 mg/L、0.004~0.05 mg/L、0.05~0.21 mg/L、0.02~0.20 mg/L、0.01~0.60 mg/L、1.16~3.17μg/L。该海域COD、石油类污染程度较低,而PO4-P、无机氮污染程度高、污染风险大。半岛东部海域污染程度高于西部海域,尤其是湛江港、雷州湾及半岛东北海域呈高富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利用滨州714SDN雷达体积扫描资料、济南探空和机载PMS微物理探测资料,按降水冷云云层分布特点,选择不同Z-M关系计算降水条件下各特定层垂直积分含水量;结合天气资料及雷达速度场分布特征,分析降水云层演变特征及人工增雨播云条件,确定增雨作业时间和区域.  相似文献   

8.
大珠母贝人工苗育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施氏獭蛤天然种苗匮乏和人工育苗技术尚不成熟的问题,促进其产业发展,于2013年开展了施氏獭蛤(Lutraria sieboldii Reeve)室内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采用池底铺沙,饵料以单胞藻为主,并辅以鸡蛋黄和淀粉,施氏獭蛤亲贝存活率89.7%,雄贝和雌贝性腺成熟率分别为89.1%和78.7%,亲贝产卵量126万粒/个,受精率达到93.4%。在水温25.5~26.5℃,盐度27.3~28.5条件下,施氏獭蛤受精后15 min和25 min分别释放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受精后35 min达到2细胞期,约4 h 40 min形成原肠胚期,6 h 25 min形成担轮幼虫,受精后14 h进入面盘幼虫期。投喂不同的开口饵料,施氏獭蛤面盘幼虫生长速率不同。单独投喂湛江等边金藻、湛江等边金藻+小球藻和单独投喂小球藻,5日龄幼虫壳长分别为130、118和105μm,说明单独投喂湛江等边金藻培育效果最好。湛江等鞭金藻+小球藻、小球藻+牟氏角毛藻、牟氏角毛藻+湛江等鞭金藻、湛江等鞭金藻+亚心形扁藻等不同饵料组合对施氏獭蛤幼虫和稚贝生长影响均差异显著(P0.05),其中小球藻+牟氏角毛藻组合培育幼虫效果最佳,而湛江等鞭金藻+亚心形扁藻培育稚贝效果最好。不同附着基对施氏獭蛤幼虫的生长和存活产生显著影响(P0.05)。采用遮光网、聚乙烯网片、细砂、河口沉积泥和附着板5种附着基,考察幼虫生长和存活两个指标,结果表明,附着板效果最好。通过两批生产性育苗,亲贝的催产率达到90%,浮游幼虫平均存活率为84.3%,培育出壳长为2.5~3.0 mm的稚贝3 180万粒,平均稚贝育成率达到33.1%。  相似文献   

10.
珠母贝人工苗养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不同海区、不同水层养殖珠母贝人工苗,及用不同方法进行养殖小贝。结果表明:在开放性、半开放性、内湾性海区养殖11个月后.珠母贝壳高分别为64.5、51.4、69.8mrn.成活率分别为6.4%、0.8%、0.5%,其生长和成活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海区中3m、6m、9m、12m、15m水层养殖11个月后.珠母贝壳高分别为64.5、67.4、62.8、56.9、51.9mm.成活率分别为6.4%、6.8%、8.1%、11.7%、13.9%.随着水层的加深.珠母贝的生长变慢.成活率提高且差异显著(P〈0.05);6个月龄小贝用穿耳法、片笼法、锥型笼法养殖5个月后.壳高分别长成56.1、55.7、51.7mm.成活率分别为72.6%、59.9%、51.7%,其生长和成活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雷州半岛红树林海区的软体动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 0 0 2年 7~ 9月 ,对雷州半岛主要红树林区的软体动物进行调查 ,计有 110种 ,隶属 3纲、6亚纲、12目、37科、75属 ,主要为亚热带海岸区系种类。其中全国沿海广泛分布的暖水种有 36种 ,占 32 .8% ;分布于东、南沿海的暖水种有 6 0种 ,占 5 4.3% ;分布于南海的暖水种有 13种 ,占 11 8% ;1种外来种 ,占 0 .9% ;具有较高经济和可以开发利用的贝类约占总数的 1/2。由于人为过度采捕和环境污染严重 ,部分软体动物资源已遭到破坏 ,因此 ,急需加强红树林区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整治。  相似文献   

12.
雷州半岛民风既有其淳朴的一面,也有其悍勇的一面。其悍勇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且与人口构成、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教育条件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雷州半岛蔗区甘蔗营养状况的普查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 ,分析了养分间、养分与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增N、提高土壤pH值可显著提高茎长 ,茎长的提高可促进单茎重、工业蔗产量、含糖量极显著提高。增K、Mg可显著提高有效茎 ,有效茎的提高可促进工业蔗产量显著提高 ,却导致锤度显著下降。偏施Mg会导致锤度极显著下降。因而采取的措施为增N、K ,合理配施镁含量低的石灰和P肥 ,以促进茎长、单茎重、有效茎的提高 ,从而提高产量 ;控施Mg肥 ,达到提高糖分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五态连续提取法(SEP)对雷州半岛高桥红树林群落内外不同深度的沉积物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高桥红树林湿地0~60cm深处沉积物中除Al-结合态砷和Ca-结合态砷含量低,难以检出外,交换态砷、残渣态砷、Fe-结合态砷皆可检出,沉积物砷积累以残渣态砷和 Fe-结合态砷为主,总砷测定含量为7.34±0.39~10.32±0.48 mg/kg,其中以20~40cm深处沉积物总砷测含量最多;不同深度沉积物砷含量中林内与林区外裸滩呈现不同的分布规律,林外裸滩-林缘-林内的表土总砷含量的分布呈波浪式分布,以林缘为最高,总砷达9.97±1.29 mg/kg,林内显著大于林外裸滩(p值<0.05),林内沉积物对砷的吸附强度较林外裸滩高  相似文献   

15.
根据雷州半岛夏季雷暴的气候特征,利用布设在雷州半岛徐闻、遂溪两点的LD型闪电定位系统对雷州半岛的闪电进行观测,对雷州半岛7月份的逐日闪电总次数、正闪比、幅值均值、幅值分布、闪电波前陡度、闪电累积概率分布等观测值进行分析,得出了雷州半岛夏季闪电活动的部分规律。分析表明:雷州半岛夏季最大闪电电流峰值为-153 kA;负闪明显多于正闪,占闪电总数的71.71%;电流峰值都主要集中在10 kA~40 kA;闪电波前上升陡度相对集中在1μs~20μs,占观测总闪击的91.5%,3μs~10μs达到峰值。分析所得结论对本地区防雷减灾工作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古代,雷州半岛信仰的海神主要有伏波将军和妈祖,尤其是元代以后,妈祖影响超过伏波,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1)妈祖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青睐,2)雷州半岛的汉人多为福建移民,3)雷州半岛少数民族的外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雷州半岛东部近岸海域大型底栖经济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为甲壳类资源评估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按季度在该海域开展4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采集经济甲壳动物样品,并进行分类鉴定,同时采集环境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和冗余分析(RDA),评价该海域不同季节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共有甲壳动物98种,隶属2目24科43属;全年优势种有变态蟳(Charybdis variegata)、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和须赤虾(Metapenaeopsis barbata)等10种;各季节丰富度指数(D)、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均以夏季最高,冬、春季次之,秋季最低;各季节均可划分为两个群落(Anosim test:0.579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定雷州半岛南部845个耕地土壤样品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的含量,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肥力评价指标权重,应用模糊数学法对该区域耕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ArcGIS 9.2软件对土壤肥力空间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雷州半岛南部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平均值分别为26.18 g/kg、1.48 g/kg 、34.63 mg/kg、158.57 mg/kg、133.17 mg/kg;土壤速效磷的变异系数最高,为103.14%,属强变异性,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全氮的变异系数属中等变异性,pH值的变异系数最小.土壤肥力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低;从空间分布来看,土壤肥力中部高,东北、西南部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