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Ⅲ型先天性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为江西省儿童医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采用胸腔镜治疗;另25例为首都儿科研究所2008年6月至2014年4月收治,采用开胸治疗.男27例,女23例,术前均明确诊断并完成手术治疗.胸腔镜组采用3孔法,经胸行食管气管瘘结扎,食管吻合术.开胸组采用经胸膜外完成手术.结果 胸腔镜组25例均一期完成食管吻合术,无中转,术后2例死亡.开胸组25例中23例完成经胸膜外食管吻合术,2例因食管盲端距离过长行食管气管瘘结扎,胃造瘘术,术后放弃治疗.手术时间胸腔镜组平均为127min(110~160min),开放组平均133min(105~170min);呼吸机使用时间胸腔镜组平均为2.6 d(1~13 d),开放组平均2.3 d(1~11 d),两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胸腔镜组25例中2例吻合口漏(8%),7例狭窄(28%),2例食管气食管瘘复发(8%).开放组25例中2例吻合口漏(8%),4例狭窄(16%),无食管气管瘘复发,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是安全可行的,但要求术者具备熟练的微创手术技术和相关的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婴儿行结肠代食管手术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儿:女,3d。因出生后唾液过多、口鼻溢奶并气急紫绀3d入院。体检:体重2.7kg,体温36.2℃,呼吸56次/分,心率160次/min。经胃管注射碘水X线摄片提示:先天性食管闭锁,食管盲袋底部位于第一胸椎水平以上。入院后立即给予补液支持及抗感染治疗,并用软导管间歇吸引食道盲袋、咽部和口腔,入院2d后行右侧剖胸探查 胃造瘘  相似文献   

3.
目的 阐述胸腔镜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的经验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6年8月至2011年5月期间共进行11例胸腔镜下食管闭锁手术,采用Styker公司的胸腔镜器械,进行胸腔镜手术操作,患儿年龄为3 d~2个月,男7例,女4例,体重2.1~3.6kg.术前均作碘油造影及胸腹部摄片,证实为食管闭锁,1例1型,10例为Ⅲ型,其中8例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结果 3例转为开胸,其中2例因手术野影响,另1例为术中出血;7例均在胸腔镜下Ⅰ期完成手术;1例采用胸腔镜分期手术.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平稳,有2例发生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后恢复好.术后7例作食管扩张各一次.结论 胸腔镜下食管闭锁手术有一定的优越性,但需要掌握一定的适应证,同时要求手术者有较熟练的腔镜技术,患儿的选择和手术者的技术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并食管气管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间经胸腔镜手术治疗54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的病例资料.其中男32例,女22例,患儿年龄1~12d,平均(5.17±2.32)d,患儿体重2.0~3.8kg,平均(2.85±0.44) kg.术前通过食管造影检查诊断先天性食管闭锁ⅢA型13例,ⅢB型41例.结果 51例患儿在胸腔镜下完成食管气管瘘结扎切断、食管端端吻合术,手术时间94~208min,平均(138±30) min.3例患儿中转开胸手术.2例患儿术中发现近端也合并有食管气管瘘,同时行近端瘘管结扎.3例患儿发现远端合并食管狭窄,术中同时行食管狭窄切开术.2例患儿术中发现合并右位主动脉弓畸形,行主动脉弓前食管吻合.2例患儿游离近端食管时气管破裂,予5-0可吸收线缝合修补治愈.术后9例发生吻合口漏,其中2例放弃治疗,2例因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死亡,1例食管气管瘘复发失访,其余4例患儿通过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治愈.49例患儿治愈出院并获得随访4~28个月.5例患儿出现食管狭窄,在胃镜下行食管扩张治愈出院.结论 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新生儿Ⅲ型先天性食管闭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途径;术中视野清晰,手术操作方便,能同时处理合并的其他食管畸形;食管斜面裁剪食管吻合可降低术后食管狭窄的发生.胸腔镜下食管闭锁手术的疗效需要术者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和娴熟的腔镜操作技术,麻醉的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4年1月-2006年12月治疗的107例先天性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成活85例,成活率为79.44%;放弃治疗13例,死亡9例,死亡率8.41%;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9例,吻合口狭窄4例。结论提高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患儿成活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对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临床疑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并与食管造影及手术对照,总结阳性病例的超声声像特点及超声扫查方法。结果本组病例超声检查3例阳性,其中2例食管造影阳性,1例多次检查可疑阳性;2例手术证实(含造影可疑阳性者)。超声报告阴性者食管造影均显示阴性。结论超声对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的筛查和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一种新的检查方法,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胸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食管闭锁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经胸腔镜治疗的9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病例资料,其中男7例,女2例,日龄2~12 d,均在入院后行食管造影确诊,包括ⅢB型5例,ⅢA型3例,Ⅰ型1例.采用三孔法行食管吻合术,术后留置胸腔负压引流.结果 9例患儿中,8例...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病因的胚胎学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esophageal atresia and tracheoeso phageal fistula,EA-TEF)是一种严重的新生儿消化道发育畸形,在活产儿中的发病率为1:3000~4000。近年来,随着阿霉素诱导EA-TEF动物模型的研制成功,使对于该畸形的胚胎学研究再一次成为热点。但是对于正常气管食管如何分隔、食管闭锁如何形成、远端食管的起源等问题各家莫衷一是,各自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下面就这些问题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食管闭锁伴气管瘘基础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天性食管闭锁 (esophagealatresia,EA)是一种严重的新生儿消化道发育畸形 ,发病率为 2 .2 /万~ 2 .8/万[1] ,常伴发气管食管瘘 (tracheoesophagealfistula,TEF)。近年来 ,随着阿霉素诱导EA TEF动物模型的研制成功 ,作者围绕该畸形的胚胎形成及食管动力学功能异常等基础问题作一简述。一、EA TEF动物模型的制作先天性食管闭锁伴气管食管瘘动物模型的制作始终是困扰医学界对该畸形的胚胎形成及手术前后各类并发症的病因学深入认识的障碍 ,国外曾经有人尝试通过给某一敏感株的大鼠…  相似文献   

10.
复发性食管气管瘘是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瘘管修补术后再次复发仍是临床及护理工作中的重大挑战。随着微创和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十年来不断涌现出更加精巧的治疗方式。本文基于既往研究报道,就先天性食管闭锁术后食管气管瘘复发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的早期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阿霉素诱导制作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esophageal atresia and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EA-TEF)大鼠模型,探讨胚胎发育中气管、食管分化异常的发生机制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明确孕龄的SD雌性孕鼠9只,随机分为正常组2只及模型组7只,模型组于E6~E9d每日腹腔注射2mg/kg阿霉素,正常组不注射。正常组于E11.5、E12.5d,模型组于E11.5、E12.5、E13.5d取材。进行HE及PAS染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10(fibroblast growth factor7,FGF7,10)免疫组化染色。留1只模型组孕鼠于E21d处死,体式镜下解剖。结果①正常对照组:HE染色可见到11.5d肺芽萌出,12.5d时可见气管、食管分离,在气管、食管分离处的前肠壁内有大量的凋亡小体。PAS染色及FGF7、10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前肠背侧半及食管为阴性,前肠腹侧半及气管部分为阳性;②模型组:HE染色11.5d未见明显肺芽萌出,12.5d可见瘘管与两侧支气管类似三分叉结构,在几乎相同水平发出。PAS染色及FGF7、10免疫组化染色可见瘘管组织阳性染色,近段前肠可见喉气管憩室以远的腹侧半为阳性。结论对正常大鼠及阿霉素致畸动物模型早期胚胎学的观察得出以下结论:①正常气管、食管的分隔可能与局部细胞的凋亡有关;②气管、食管的正常分隔可能为前肠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③FGF7、10在模型组TEF中表达,表明可能存在间充质细胞的异常,产生异常的信号因子导致TEF。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管狭窄并食管气管瘘/食管闭锁的临床特征、分型及治疗方法,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通过2例先天性食管狭窄并食管气管瘘/食管闭锁患儿的病例报告,分析影像学资料及临床分型、随访结果。结果1例患儿在食管闭锁手术中得到了确诊并切除了隔膜,术后接受了食管扩张术;1例患儿术后造影发现了食管狭窄,仅行保守治疗。2例患儿随访效果良好。结论食管闭锁手术中有必要对远端食管进行探查,排除合并食管狭窄畸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道一例先天性双气管食管瘘(congenital double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s,CDTEFs)患儿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方法:收集1例CDTEF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方案,同时检索截至2020年8月PubMed、Ovid、Cochrane、万方、中...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利用阿霉素诱导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大鼠胚胎模型(adriamyein-induced rat model,ARM)与正常大鼠胚胎作比较,研究气管、食管的正常与异常分化过程.探讨产牛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esophageal atresia and traeheoesophageal fistula,EA-TEF)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SD孕鼠12只.随机分为模犁组8只及正常组4只.模型组于E6~9 d每Et腹腔注射阿霉素2 mg/kg.正常组不注射.于E10.5~13.5 d每天取2只模型组孕鼠及1只正常组孕鼠.剖腹取胚胎.逐个石蜡包埋,做前肠横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形态学、免疫荧光检测Shh表达.结果 ①形态学:模型组胚胎发育较正常组晚.细胞增生较少;多存在异常脊索与前肠背侧接近、相连或融合;②Shh表达:正常组E10.5 d表达最明显.随着胚胎天数增大.表达量渐少,呈下降性表达.模型组表达比止常组弱.无下降性表达.但在有脊索异常分支处表达明显.同时前肠表达明显.结论 EA-TEF的发牛可能与脊索的异常相关.脊索异常可能使Shh表达部位及水平异常,在EA-TEF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食管闭锁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消化系统畸形,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术后常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其中以食管气管瘘复发最为棘手.目前食管气管瘘复发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然后围手术期的管理及二次手术的困难一直是小儿外科医师所面临的一项挑战.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对于食管闭锁术后食管气管瘘复发的研究,本文介绍了食管气管瘘复发的围手术期管理技巧,简述了在外科手术方面提高食管气管瘘复发治愈率的要点及进展.同时也回顾了近年来内镜下治疗食管气管瘘复发的各种方法,分析了其优缺点及适应证.指出目前外科治疗治愈率已明显提高,内镜治疗也日益完善,并对将来的治疗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食管闭锁(EA)术后食管气管瘘复发(RTEF)再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RTEF的原因、诊断方法及再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们收治的10例EA术后RTEF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3例,再手术平均年龄为19个月,平均体重为8.3kg,所有病例均为GrossⅢ型;10例中有9例曾接受经右胸食管气管瘘结扎+食管端端吻合术。结果在初次手术中有4例(4/10)瘘管并未切断。9例(9/10)复发瘘管的食管端开口于原食管吻合口狭窄处或近端食管。8例(8/10)术后存在不同程度吻合口狭窄,1例合并吻合口瘘。再手术前所有患儿行食管欧乃派克造影检查,确诊和疑似RTEF分别为5例(5/10,50%)、4例(4/10,40%)。所有RTEF通过胃镜及支气管镜确诊(10/10,100%)。患儿均接受再次进胸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2h,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5.8d。术后均获随访3~96个月,食管造影提示所有病例均治愈,未再发生RTEF。结论 EA术后RTEF与初次手术瘘管处理不当、食管吻合口局部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需再次手术治疗,再手术的疗效及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怀孕大鼠腹腔注射阿霉素,制成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胚胎大鼠模型,并就其适用性及解剖学特点进行了探讨。方法:在Wister大鼠怀孕第8,9两天给予腹腔注射阿霉素1.75mg/kg,对照组在相应孕期内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纪录孕期大鼠体重波动,第21d剖腹取出胎鼠,体式显微镜下显微解剖确定是否存在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并检视其他系统脏器的发育情况,测量腹段食管长度,取出气管叉水平下段食管作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微解剖发现其腹段食管较短,提示EA-TEF可能存在抗反流屏障的缺陷;HE及VG染色显示其远端食管有气管化倾向,粘膜呈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肌层稀疏,排列紊乱,胶原显微增生,透射电镜显示近膈肌端食管环肌纤维中线粒体数量减少,对肌纤维的伸缩支持功能下降,提示EA-TEF患儿食管壁结构可能存在先天性的异常,从而影响了食管正常的动力学功能;一氧化氮合成酶组成化学染色提示病变段食管壁中NOS分布密度增强,可能影响了正常的平滑肌舒张及食管蠕动功能,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食管壁中NCAM呈高表达状态,提示EA-TEF食管壁内神经肌肉接头呈未成熟状态,影响了正常的神经-肌肉联系,导致食管动力学功能异常结论:EA-TEF胎鼠的食管壁发育不成熟,且近膈肌端食管壁环肌纤维中线粒体数目减少并远离中心,可能是引起食管动力学功能异常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最常见的为食管下端有气管食管瘘的Ⅲ型闭锁。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多伴有其他畸形和吸人性肺炎等并发症,给围术期处理尤其是术中麻醉管理带来一定困难,现回顾1998~2004年期间21例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食管闭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提高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1982-2000年62例先天性食管闭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9例获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死亡7例,吻合口瘘4例,食管狭窄6例。1994年后连续22例无死亡。结论:早期诊断,熟练轻柔的手术操作及严密、高质量的术后监护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