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族群关系的互动过程中,历史记忆作为维系族群文化内涵的纽带,是族群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对族群关系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也对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各民族和睦相处起着重要作用.从人类学视角,通过对永靖县新寺乡孔氏回族聚居社区的考察,厘清孔氏回族的历史脉络,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分别阐述族群关系状况,揭示当地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青海河湟地区乐都、大通、湟中三县四个村同一土司后裔——阿氏族群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史志文献及该族群几个分支的族谱,探讨河湟阿氏族群历史记忆下的社会文化互动,为明清以来河湟民族文化的发展变迁提供不可或缺的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3.
口头文本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民族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裕固族民间故事映现了一个民族的集体想象,在想象中进行着民族寓言和民族神话的建构.在口头文本的传承过程中,裕固族民间故事成为展现民族历史的"活化石",不断实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记忆,增强族群意识和族群认同感.与此同时,在大量的裕固族民间故事中还表现了丰富生动的民俗生活,提供了真实鲜活的民族志材料.裕固族民间故事为人们全面了解裕固族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观照我国公共生活的现代建设,公共生活的形式化、公共生活的私人化、私人生活的公共化是其实然困惑;无序参与向有序参与演进、单向方式向多向方式拓展、利益引导向责任引导转变是其应然趋势;健全市场经济体系、加大法治建设、协调推进社会建设是其或然路径。  相似文献   

5.
公共生活的伦理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兴国 《河北学刊》2006,26(6):53-56
由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发展而形成的“全球化”浪潮,已经和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公共生活和“公共问题”的凸现就是这种改变的一个重要表征。因此,揭示公共生活的差异共在、对话共识、平等交往的伦理本质;坚持共生、共赢、和谐、合作的公共伦理原则,对于及时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有效应对“全球化”提出的挑战,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伦理道德价值和生活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政治生活的层面上,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表现为从共同生活向公共生活的转型.但在近代历史上,这种转型是很不彻底的,共同生活与公共生活一直处于一种激烈的较量之中.19世纪晚期以前是身份共同体不断解体的历史,是共同生活不断让位于公共生活的历史.19世纪晚期开始,官僚制组织迅速兴起并逐渐支配了社会与国家,进而导致了共同生活的复辟,使公共生活走向衰落.组织是公共生活衰落的根源,但社会的组织化又是历史进步的必然.在后工业社会的条件下,我们需要建构一种合作制组织,并通过合作制组织对官僚制组织的替代来重建健全的公共生活.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胡文虎生平的一些回忆和报刊杂志史料进行整理,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分析胡文虎如何结合自身经济积累,利用中国近现代复杂的历史环境和客家在海外的特殊境况,运用“社会资本”参与客家运动,塑造客家“族群意识”的过程。目的是将客家精英的所作所为与客家族群的发展联系起来,以求对客家社会历史和客家族群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城市公共生活文明素养,不仅是农民工个人道德修养的主要体现,而且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本文以农民工城市公共生活文明素养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农民工城市公共生活文明素养缺失的原因,提出一些提高农民工城市公共生活文明素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台湾客家精神特征的形成,来自客家族群开山拓土的迁徙历史和悠久的文化记忆,又可追溯到源远流长的河洛文化底蕴。透过台湾客家文学创作,在铭记故乡的祖根文化记忆、传承耕读文明的客家庄生活方式以及坚守客家的语言、族谱和民间崇拜等方面,都可寻觅客家族群生活中保留的河洛文化遗风,也由此见证了客家“根在中原”的历史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0.
西方公共生活伦理思想是丰富的,无论是古希腊城邦公共生活伦理的最初形成,还是近代西方公共生活伦理对个人主义的凸显;无论是现代西方公共生活伦理超越个人主义实现对公共伦理的彰扬,还是当代西方诸多学者对公共生活世界的研究,无不反映了西方伦理思想对"公共性"的关注。西方公共生活伦理思想,是我国当代公共生活伦理建设必不可少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当代艺术的社会转向而兴起的新型公共艺术,即参与式艺术,应用跨学科方法介入公共生活,重建艺术与社会、自然的关系,重置“何为艺术”的问题。但是,从“物性”视角剖析新型公共艺术的物性维度和实践机制在此前的公共艺术讨论中尚未得到充分展开。首先,新型公共艺术的“关系美学”强调现场性场域感知,这一新感性机制可追溯到由极简主义艺术推动的交互性场域感知和情境中的物性呈现。其次,新型公共艺术对“地方”“在地性”的重视,既源于全球化、数字化时代艺术对“本土性”和“地方性”的追溯,也呈现出当代特定场域艺术对现场、场所情境的现象学关怀,更体现了当代艺术的公共性转向和重塑公共生活空间的诉求,因而不能仅满足于话语型“关系美学”的揭示。再次,新型公共艺术在“地方”场所的具身性实践,打开“地方”的自然与文化生态褶皱,在特定情境中凸显出新的物感关系,实现文化档案库与世俗生活的交换,这是对艺术物和艺术观念的双重解码与再编码。最后,借助思辨实在论等新物质主义思想视域,对新型公共艺术审美机制的阐释,将走向直面“人—技术—物”相关联的物美学,关注公共艺术对当代生活中人与物的生存论危机的呈现,并朝向人与非...  相似文献   

12.
离散(Diaspora),既是一个历史的现象,亦是当今存在的社会现象。二战后,离散这个词的词义发生变化,扩大了到对其他族群的离散经历的研究,与客居国的政治、经济、性别研究等等主题结合在一起。与国外的研究者相比,中国的离散研究还处于后来者的地位。离散族群概念的定义以及其衍生的内容,有助于我们去理解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由来,以及这些认同在日常生活中的表征。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进程的推进和手机的不断智能化,用户的需求已经逐渐取代内容,演变成业务发展的核心,业务种类也由通信类业务向资讯类业务、娱乐类业务及互联网业务等方面延伸,进而使得3G手机用户市场呈现出“族群化”新特性。基于China-VALS模型,以生活方式与价值观、需求与使用动机为维度,对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智能手机用户市场可能存在的“族群”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得到了商务沟通族、简单移动族、新潮体验族、理性消费族、自我彰显族和科技精英族等六大“族群”,并阐述了各族群的需求特征,研究结果为中国电信运营企业针对不同人群定制手机和营销提供了信息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文化涵化是文化变迁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指不同民族(或族群)相互接触引起原有文化的变迁,这种变迁通常是双向的。广西贺州客家族群长期与瑶、壮等兄弟民族(或族群)聚居生活,由于发展历史和生态环境的不同,经过长期的文化涵化,广西贺州客家族群在语言、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不同于其他地方客家族群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公共生活视角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切入点。公共生活哲学认为公共领域乃是私人领域中关注公共事务的自主性行动,主要是通过不同语言形式的交往沟通进行的;当代资本主义统治的合法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方面是传统的公共生活被不断蚕食和解体,另一方面是公共领域不断介入传统的私人领域,从而使公共生活的基本品质——个体的主体性逐渐丧失。公共生活中的个体主体品质是建设现代公民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质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公共生活的角度,将培养合格的公民凸显为高等学校社会教育实践环节的主题。从公民身份认同、潜在个体素质激活及提升学生社会服务能力三方面作深层次探究,以期实现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和功能,让即将踏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接受全方位的教育实践,顺利完成由学生身份向合格公民身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文化养老"是我国应对"老龄化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当前,老年人的生活意义因丧失话语权、被污名化和边缘化、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而迷失,他们迫切需要重新阐释和认知自我,重建生活意义。为此,老年人以广场舞等群众文体活动为重要载体,在公共文化生活中找寻群体归属感,在自我超越中重获社会认可,并在自我肯定感的持续巩固、生活安全感的不断提升和生活方向感的渐趋自信中稳固群体归属感,在社会责任履行与社会形象的良性互构中扩大社会认可度。这些老年人生活意义的再造逻辑与提升机制,对于我国有效应对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杨涵 《理论界》2009,(8):40-41
政治的内涵是政治学研究领域中极为复杂和富有争议的基础性概念.本文通过对古希腊以来的多种经典政治概念和政治观进行总结归纳,以政治与公共权力的内在关联性为切入点,将政治定义为公共权力创造有序的公共生活.可以说,这种有关政治内涵的探讨是对最好生活方式不懈探求的现代回应,我们坚信:人之伟大在于政治,人之幸福在于政治.  相似文献   

20.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是党中央提出的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建设中国特色公共生活是加强我国社会建设中的具有核心意义的问题域,是一个具有较强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新课题.文章立足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变迁,探讨了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重叠、国家与社会的有限分化、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的公共生活组织化、私域化和有机化的历史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