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帕金森病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老年人常见的以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发生机理可能与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DA)含量减少有关。随着中枢神经系统组织移植及药物治疗PD等基础研究发展,黑质-纹状体...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治疗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帕金森病 (PD)是因黑质大量多巴胺 (DA)能神经元死亡而引起肢体的肌强直、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及姿势障碍等症状群。 2 0世纪 5 0年代Carlsson等证实DA是黑质纹状体系统的神经递质而获得诺贝尔奖。近 30多年来 ,由于影像学 (CT、MRI、PET)的问世 ;各种研究手段的改进 ,如免疫组织化学及传导束追踪技术等的改良能发现基底节的精密解剖 ;并阐明基底节环路各个环节功能的重要性。Davis等 (1979)又发现 1 甲基 4 苯基 1,2 ,3,6四氢吡啶 (MPTP)能选择性破坏黑质的DA能神经元 ,后又用MPTP制成PD的动物…  相似文献   

3.
研究Alzheimer病(AD)和伴有痴呆Parkinson病(PD)以及年龄配对的对照组尸检病例各3例,主要观察额叶和颁叶皮质、黑质、蓝斑、Meynert核的神经元数量和Lewy小体的形成。从统计结果看,AD和PD与对照组比较,各部位的神经元数量均明显减少(P<0.01)。常见于PD的Lewy小体,在两例AD患者的黑质和蓝斑色素神经元中也可见到,但其并非AD特有的病理改变。临床上诊断为特发性PD的3例和有强直表现的1例AD患者的黑质色素神经元减少均在50%以上;而无锥体外系受累症状的两例AD患者,虽也有减少,但均未达到50%。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观察帕金森病 (PD)中脑黑质残存多巴胺(DA)能神经元bcl 2、bax和一氧化氮合成酶 (nNOS)的蛋白表达 ,探索PD中脑黑质残存DA能神经元继发性损伤的机制。材料方法 :将 6 羟多巴胺注入中脑右侧黑质部 ,建立右侧选择性偏侧大鼠PD动物模型。术后 2周 ,腹腔注射阿朴吗啡诱发大鼠旋转行为 ,旋转速度达到 6r/min(Φ 35cm/r)视为成功PD选择性偏侧模型 ,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PD组 ,每组 8例 ,正常对照组除不行PD造模手术外 ,其余处理方法与PD组相同。PD组于造模术后 2周断头处死 ,分离中脑 ,常规固定…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发病机理研究提示: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退化变性,导致中枢神经递质DA的合成和分泌显著减少,而出现临床症状。残存的DA神经元进一步退化变性是其病情进行性加重的病理基础。然而...  相似文献   

6.
兴奋性氨基酸及受体与帕金森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奋性氨基酸及受体与帕金森病伦学庆综述章翔审校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老年人常见的、以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DA)功能不足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巴胺能神经无变性是引起症状的主要原因,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十...  相似文献   

7.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主要症状为进行性运动徐缓、肌强直及震颤,还有知觉、识别及记忆障碍等症状。1PD病理 主要病理为黑质(Substentia nigra,SN)神经元变性,多巴胺(dopamine,DA)合成减少,使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降低,造成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通路功能减弱,而胆碱能神经功能占优势,因而产生PD的张力增高症状。2 PD病因[1][2] PD病因至今未明,较新研究认为有:2.1遗传因素遗传性肝病对环境有害物质解毒功能的缺陷,特别是酶功能…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采用偏侧选择性大鼠帕金森病 (PD)模型 ,观察纹状体、大脑皮质、海马组织线粒体钙 (MCa)、钙调素 (CaM)、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目的是探索PD继发损伤部位纹状体、大脑皮质、海马结构等重要中枢神经结构的损伤机制。为探讨阻抑其损伤过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和结果 : 选用成年健康Wistar大鼠 ,雌雄不拘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 ,将 6 羟多巴胺注入右侧中脑黑质部 ,建立右侧选择性大鼠PD动物模型。造模术后 2周 ,腹腔注射阿朴吗啡验证PD模型是否成功。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和PD组 ,PD组选择符合实验条件 (…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MPTP处理的小鼠与6-OHDA损毁大鼠PD模型的病理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两种PD模型的中脑腹侧多巴胺能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方法结果表明:C57BL小鼠在MPTP处理后,脑内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的数目从第4d开始有所减少;黑质区域的GFAP免疫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目从第1d起即有增加。大鼠PD模型较早出现损毁侧TH免疫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的现象,损毁2月后几乎完全消失;而在黑质区的GFAP免疫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增多现象出现较晚。结论两种动物模型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帕金森病的病理特征,6-OHDA损毁中脑DA能神经元制成的大鼠PD模型比MPTP处理的C57BL小鼠PD模型更接近反映PD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0.
Alzheimer病的实验动物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动物模型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从神经纤维缠结、β淀粉样蛋白、脑组织损伤模型和转基因动物等几个方面讨论并比较这些动物模型在复制AD病理和行为改变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探讨如何制作出更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帕金森病 (Parkinson sdisease,PD)是一种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传统的内科治疗方法效果不满意 ,目前开发的立体定向治疗疗效不持久。 1985年胎儿黑质组织移植首次应用于治疗PD ,接受移植的病人的症状和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功能得到恢复 ,脑细胞移植被认为最具希望和潜力的完全治疗PD的一种疗法。一、历史回顾脑移植的研究开始于 10 0多年前 ,当时应用成年动物脑组织移植 ,移植的组织没有成活。Dunn在 1914年首次应用胚胎脑组织移植 ,证明其在移植动物脑内存活。Olson (196 7)和Sei…  相似文献   

12.
帕金森综合征(PD)作为一种多因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CNS)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通路的退化,纹状体内DA能神经减少,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措施。常用的药物治疗及脑移植方法均不能产久地减缓疾病的进程,并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长期疗效不好,神经营养因子(NTFs)作为一类肽类活性物质除可促进神经的分化外,还能促进成年动物神经的存活和刺激神经的再生,NTFs中的许多成员如B  相似文献   

13.
Jumex合并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长期治疗中常会出现运动波动(剂末现象和开关现象)和异常的不自主运动(异动症和肌张力障碍)。Jumex(Selegiline,Ldeprenyl)是一种选择性不可逆的单胺氧化酶B(MAOB)抑制剂。动物实验表明,它能阻止MAOB将MPTP转变成有毒性的MPP ,防止MPP 诱导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1]。临床研究提示该药可以减慢PD病程,延缓黑质神经元的死亡[2]。兹对我院1998年5月~10月PD专科门诊中应用Jumex合并左旋多巴(Ldopa)治疗的20例PD患者的临床疗效报…  相似文献   

14.
应用四基-苯基-四氢吡啶(MPTP)诱发猴偏侧帕金森病(PD)模型。取人胚胎(胎龄11~12周)黑质及尾核,制成黑质及黑质+尾核细胞悬液,采用立体定向技术,植人猴PD模型的尾核头部或黑质部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等,系统观察18周,病理症状较移植前有所改善。阿朴吗啡(APO)诱发旋转次数明显减少,经免疫组化ABC法酪氨酸羟化酶(TH)染色,在宿主尾核内可见TH阳性细胞存活、生长,同时发出细胞突起。  相似文献   

15.
多系统萎缩 (MSA)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中枢神经系统多部位萎缩变性疾病 ,起病缓慢 ,早期诊断困难。现将 1992~ 1998年收治确诊的 2 0例 (MSA)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 ,shy -Drager综合征 (SDS) 9例 ,橄榄桥小脑萎缩 (OPCA) 8例 ,黑质纹状体变性 (SND) 3例。男 12例 ,女 8例。住院时年龄 3 8~ 61岁 ,平均 48 6岁。均为隐匿起病 ,缓慢发展 ,入院时病程 1 5~ 8年。平均 3 5年。1 2 首发症状 SDS以直立性晕厥起病 6例 ,以阳萎、排尿障碍 3例。OPCA以构音障碍 1例 ,双下肢发软、…  相似文献   

16.
帕金森病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周国庆周孝达陈生弟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期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主要病因是黑质致密斑多巴胺(DA)神经元损伤,表达的酪氨酸羟化酶(TH)减少或活性降低,导致脑内DA含量明显减少。目前外源多巴胺替代治疗只能控制症状却无法...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 (Parkinson sdisease,P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近年来人们开始注意到遗传和环境对PD发生的相对作用。有关PD家族聚集性和多病例家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的研究也提示遗传因素在PD的病因学中起基础性作用[1 ,2 ] 。PD以黑质多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对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大鼠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6-羟基多巴胺用立体定向法注入大鼠一侧中脑黑质制作 PD大鼠模型,并在注入6-羟基多巴胺之间每天向预伤侧壳核区定位注入BDNF,采用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方法及透射电镜等观察BDNF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显微超微结构影响。结果 BDNF能改善6-羟基多巴胺造成的PD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减少及超微结构影响。结论 BDNF可减轻6-羟基多巴胺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帕金森病(PD)的主要病变在黑质纹状体系统,是由于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鞍(DA)能神经元减少导致合成DA的能力减退。若将能合成DA的组织或细胞植入黑质纹状体系统,从理论上讲能对帕金森病起到治疗作用。1979年Perlow等[1],首先报道了将胎鼠中脑腹...  相似文献   

20.
6-羟基多巴胺诱发大鼠黑质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帕金森病 (Parkinsondisease ,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新近体外实验研究认为PD可能通过细胞凋亡这一条共同径路而致。本试验采用 6 羟基多巴胺 (6 OHDA)制作大鼠PD模型 ,在PD形成过程中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电镜的方法证实细胞凋亡参与了PD发病 ,并观察细胞凋亡的调控因素。材料和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 72只 ,体重 180~ 2 0 0g。随机分为二组 :对照组 (n =36 )和PD模型制作组 (PD组 ,n=36 )。PD组采用改良的Thomas方法行脑立体定位注射 6 OHDA注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