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玉霞 《吉林中医药》2009,29(10):833-834
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其特点是热势较高,易化燥伤阴。温邪侵入人体,由浅入深,从卫分入气分再进入营血分,主要损伤人体的阴液,所以在温病各阶段的治疗中,清热养阴与顾护津液是非常重要的。叶天士在《温热论》中说:“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阐明了卫气营血病机的递进关系。根据邪气进入卫气营血的不同特点,在治疗中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把清热养阴和保护津液有机地结合起来,处处以顾护津液为重,不可滥用苦寒之药,使阴液更伤。  相似文献   

2.
在温病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化燥伤阴的病机,因此养阴法是温病治疗的关键。温病发展的阶段不同,养阴的方法也有所异,其方法及运用规律是邪在卫分宜护阴,邪在气分宜保阴,邪在营分宜增阴,邪在血分宜救阴。  相似文献   

3.
养阴生津法在温病治法中属于扶正的范畴,在临床上对养阴生津法的运用更要广泛,更与疾病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通过卫气营血及恢复期阶段对阴液亏耗和养阴生津法的论述,以希探究其治疗规律,指导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4.
阴伤是温病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病理结果,温邪伤人每易伤津耗液。化燥伤津贯穿温病发展终始,它的出现直接影响了疾病的发展、转归、预后。因此,保阴护津是温病治疗之关键,津液固存对温热病的治疗和预后有决定性作用。温病的发展阶段不同,养阴的方法也不同。本文对养阴法在温病中的运用规律进行浅要的提出,邪在卫分或乍入气分宜护阴,热结阳明宜存阴,邪陷营血宜救阴,温病须时时顾护阴液。  相似文献   

5.
周学池 《新中医》1995,27(7):6-7
吴鞠通三焦温病清热养阴法探析周学池主题词温病/历史,温病/中医药疗法,清热,滋阴,中医治法,吴瑭清(特征词)清代名医吴鞠通根据《内经》关于三焦部位的概念,阐述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病过程中引起的病理变化,以此概括证候类型,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他认为温为阳邪...  相似文献   

6.
田金洲 《中医杂志》1989,30(8):14-15
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血管系统盼常见病,中医临床多按心悸、胸痹、虚劳等杂病论治,用药偏于扶正。董建华教授从温毒着眼,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突出清心凉营解毒治疗,常获速效。  相似文献   

7.
邵学鸿 《中医杂志》1997,38(9):520-522
保津养阴治则是针对温病耗津伤阴的病机特点,为保存人体阴液而确立的基本治则。笔者谨就保津养阴在湿病治疗中的意义及其具体运用作一探讨。1 温病保津养阴的重要意义阴液包括津液和精血,它们由水谷精微所化生,是人体的重要营养物质。具有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作用,同时又有调节人体阴阳消  相似文献   

8.
浅谈温病治疗中的养阴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邪为病 ,本易损伤津液 ,若有治疗不当 ,更可劫阴耗液。而阴液存亡关系到疾病的转归、预后。吴瑭“热病未有不伤阴者 ,其耗之未尽则胜 ,尽则阳无所流恋 ,必脱而死亡”。故临证用药之际 ,须毋忘津液二字。今不揣浅陋 ,试谈养阴之法如下。1 邪盛津未伤 ,当先防之 温病常为风热、暑热、湿热、燥热以及疫疠之气侵害人体所致 ,其邪性热属阳 ,最易伤津。风热之邪具有外散疏泄之特点 ,侵害人体首先犯及肺卫皮毛 ,发泄腠理 ,汗出伤津 ;暑热为害 ,性酷热 ,伤正气 ,耗阴液 ,阳邪燔炽于阳明 ,阳明之热蒸扰机体内外 ,迫津外泄 ,气伤液脱 ;湿热为病 ,…  相似文献   

9.
万海同 《新中医》1995,27(10):1-3
本文论述了祛邪与养阴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认为祛邪是温病治疗的首要大法,养阴是温病治疗的重要原则,在临床实际运用时,两法应用 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0.
张迎泉  王红艳 《光明中医》2012,27(4):666-667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其主要的致病因素是温邪,温邪属阳邪易伤阴,临床证候多见耗伤阴液、生风动血等特征.吴鞠通说:"热病有余于火,不足于水,惟以滋水泻火为急务",所以滋阴是温病治疗的重要方法.叶天士在《温热论》中论述的关于救阴与通阳等原则至今仍指导临床,他说:"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相似文献   

11.
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施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热病由温邪所致,表现为卫气营血四个不同阶段的病变及不同临床表现。该病的施治须依据卫气营血四个不同阶段的不同证型,采用汗、清、下、补等法治疗,其中以清为主,使邪去正安。  相似文献   

12.
百合病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都以主观症状较突出、客观体征不显著、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为特点,且发病范围广泛,可涉及多个脏腑。二者病因均与久病或精神情志异常有关。研究发现,治疗百合病常用的百合及百合类方与治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B族维生素、谷维素及抗抑郁、抗焦虑药物在功效上具有相似性。因此,临床可通过辨病、辨证将百合病的治疗经验应用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治疗中,中西互补,以获良效。  相似文献   

13.
庞安时对天行温病的阐发,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治疗天行温病之辛寒透表、寒温并用,祛毒为先、给邪出路,清气凉血、救危截变思想,亦对肺炎、麻疹、重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外感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庞安时对天行温病的阐发,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治疗天行温病之辛寒透表、寒温并用,祛毒为先、给邪出路,清气凉血、救危截变思想,亦对肺炎、麻疹、重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外感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机在于先天禀赋不足,素体亏虚、阴血不足或因脾虚痰郁、水土饮食的影响,导致七情所伤,造成气机郁滞,津液不行,凝聚成痰。因此,应用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清法"思想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论是清热泻火,清热化痰,还是滋阴清热都是活用"清法"治疗甲亢的具体表现。药物当中,清热药为第一位,主要是清热泻火药。临床上,医师注重的是辨证施治,在运用脏腑经络辨证的基础上,结合甲亢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以"清法"灵活结合"三焦辨证"的思想共同治疗甲亢,往往会取得良好的疗效。作为一名现代中医师,"清法"治疗甲亢是其中医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他譬如活血化瘀、疏肝健脾等法也在临床上有所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后,残留腰腿疼痛症状的有效、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方法 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腰部腧穴温针治疗和腰部密集型银质针导热术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及远期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腰部腧穴温针治疗,疗效确切,操作简单,痛苦少,无并发症,该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考虑推广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后常规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温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温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温针组和中成药组,每组30例。结果:总有效率温针组为90.00%,中成药组为5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温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7,(5):355-357
温病以清热为正治,但通过佐以温性药物,寒温同施,可起到调畅气机、开通内外、迅速恢复脏腑生理功能等作用。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了上焦温病温邪犯肺、中焦温病湿热阻滞及温病发热、温毒疮痈病证的寒温同施法意义和方药应用,并提出了使用本法的注意事项及在温病传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前瞻。  相似文献   

19.
灸法通过腧穴作用于患病机体,调动机体内在因素,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使失调的功能状态和物质代谢过程恢复到新的平衡状态。阴虚内热证的灸治通过导热外出、引热下行、助阳化阴而整合阴虚体质阴阳偏颇的状态,促其趋于阴阳调和。  相似文献   

20.
温热药物其性属阳,分辛温(热)、甘温(热)、苦温三大类。可用于温病各期:初起少佐辛温以疏表透邪;中期少佐温通以理气活血,截断温邪深入传变;极期主施辛温开窍;后期少佐温药通阳化气,使阴得阳助而化生乃复,“壮火食气”者当大剂温热以急救回阳。湿温病当更多运用温药,因为湿邪非辛不开、非苦不降、非温不化。其用于温病的基本作用一为透邪,二为扶正。温热药物治疗温病时,应在辨证论治、三因治宜的前提下谨慎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