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难选钨毛精矿钨锡分选流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钨矿选厂重选毛精矿,物质组成复杂,钨锡分选难度大,长期以来尚未获得合格钨精矿,采用预先脱铁屑、分级台浮和浮选脱硫、分级磁-电-浮工艺流程进行钨锡分选试验,取得了黑钨精矿合WO372.02%、回收率为93.40%;白钨精矿合WO368.99%、回收率为2.14%;锡精矿含Sn66.73%、回收率高达96.62%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
新疆白干湖钨锡矿综合利用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白干湖钨锡矿是在中国西部发现的一个具有开采价值的大型钨锡矿资源。针对该钨锡矿石的工艺特性,确定粗选段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重选工艺流程,精选段黑钨的分离采用磁选、锡石与白钨的分离采用电选,介绍了各工序主要技术条件和指标。最终得到了黑钨精矿品位WO366.47%,回收率88.81%;锡精矿品位Sn 69.04%,锡回收率90.54%的较好的选别技术指标,为该钨锡矿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有实用价值的选别工艺。  相似文献   

3.
我矿砂锡选矿厂近年所产锡精矿中含WO_3约8%,一直未予回收而损失在锡精矿中.最近,我们采用高浓度加温浮选法从重选锡精矿中回收白钨,取得了良好效果,对白钨的回收率为79.99%,白钨精矿含WO_369.84%,每吨钨精矿加工费为590元.锡精矿品位可提高2%左右,使部分低于40%的不合格锡精矿能兑入其中销售.这一工艺,具有在矿浆中药剂浓度相同的情况下,药剂耗量少,节省设备、动力、燃料,提高浮选粒度上限等优点.它不仅使白钨得到综合回收,且为提高我矿锡的回收  相似文献   

4.
林日孝 《中国钨业》2011,26(2):22-26
依据湖南某多金属矿矿石性质特点,采用预先浮硫化矿,浮硫尾矿常温浮白钨矿,白钨浮选粗精矿经酸浸脱磷产出合格的白钨精矿;白钨浮选尾矿经螺旋溜槽粗选富集,刻槽摇床精选产出锡精矿的工艺流程。对含WO30.617%、Sn0.043%的原矿,获得了钨(WO3)品位65.65%、回收率为85.09%的白钨精矿,锡品位28.20%,回收率为25.95%的锡精矿,白钨和锡石均得到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5.
此文论述广西栗木锡矿选炼厂钨锡细泥高梯度磁选的研究结果。钨锡细泥含WO_37.51%,含锡24.79%.要求经高梯度磁选后,钨精矿含Sn 及锡精矿含WO_3均小于5%,钨、锡精矿回收率均达50%。现场曾用南宁冶金研究所研制的立盘湿式强磁选机处理,选矿指标不理想,故要求进行高梯度磁选的研究。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原矿经酸洗和脱铁后只用一祖一精的开路流程印获得了良好的招标。钨精矿含Snl.775%,含WO_330.52%,WO_3的回收率50.22%;锡精矿含WO_32.1%,含Sn39.14%,锡的回收率91.97%。都超过了要求的指标。此试验结果为栗木锡矿利用高梯度磁选处理此种钨锡细泥提供了基本技术依据,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白钨的常温浮选分离技术,优化合理的组合药剂制度,对某钨矿的钨细泥进行高梯度磁选、浮选、摇床重选、离心机选别的对比试验,采用"摇床—浮选—摇床"、摇床—浮选—电选"、离心机—浮选—离心机"联合流程等方案分选白钨锡石,确定"高梯度磁选—离心机"选别黑钨矿"、离心机—浮选—离心机"联合流程分选白钨和锡石的适宜工艺,经全流程闭路试验,可获得钨精矿品位41.67%、回收率55.36%,锡精矿品位42.23%、回收率48.95%,试验达到了良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林培基 《中国钨业》2001,16(2):22-25
介绍了铁山垅钨矿钨锡分离工艺流程及其改进情况。对原分离工艺产出的精矿质量不高 ,金属互含大 ,回收率低 ,与处理含钨锡品位较低的原料不相适应的状况进行工艺流程改进,使用有机抑制剂 ,取得了白钨精矿品位达68.3% ,回收率90.39% ,锡精矿品位达61.4% ,回收率96.87%的理想指标 ,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某钨选厂粗精矿采用分级粗粒枱浮硫化矿、细粒浮选硫化矿,浮选尾矿采用磁选优先选出一部分黑钨单体,分选尾矿磨至目的矿物单体解离后,先浮选硫化矿,再浮选白钨,重选分离锡石,所有硫化矿集中进行铜硫分离的工艺对粗精矿中的目的矿物进行分选。通过该工艺流程有效地分离了粗精矿中的钨、锡、铜、硫。获得钨精矿WO3品位≥60%,回收率≥88%,铜精矿Cu品位≥24%、回收率≥90%,锡精矿Sn品位≥45%、回收率≥70%。  相似文献   

9.
微细粒级黑钨矿除锡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柿竹园多金属矿黑钨精矿含锡超标,致使黑钨矿不能成为合格钨矿产品,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1991年该矿除锡列入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攻关试验说明,采用加剂处理—磁选—电选的工艺,可以得到品位WO3为7584%,含锡013%,回收率8933%的特级黑钨精矿,和品位为4431%,回收率为7445%的锡精矿。研制的12万伏悬浮电选机获1994年云南省发明创造项目选拔赛一等奖,并获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10.
我国钨选厂一般采用干式强磁选分离高锡钨精矿中的黑钨与锡石。因其粒度较细,致使处理量小,粉尘损失大,指标不高。 我矿亦用干式强磁选处理高锡钨(粒度-0.025毫米),处理量约150(公斤/时)。得到的锡精矿含锡的~50%,含WO_38~14%(最高达21%),钨精矿品位50~61%WO_3,含2~4%锡(最高达12%)。  相似文献   

11.
云南某白钨矿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由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研发的高效选钨新药剂FW,对含WO30.94%的重选粗精矿进行浮选,回收其中的白钨矿,最终获得了白钨精矿品位66.13%、回收率86.10%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我矿精选厂系处理来自粗选厂的钨锡混合粗精矿和加工民矿收购之钨锡混合精矿。厂内以重选、浮选、磁选联合流程完成钨、锡精矿的精选工艺。通过重选得到的钨锡混合精矿(俗称浮前净高),其中除含WO_310~40%、含SnO_25~20%外,还含有铜、砷、铁、硫、铋等金属硫化物,由于钨锡粗粒嵌布的特点,历来硫化物的脱除是采用人工溜  相似文献   

13.
某矿矿石是以含钨锡为主的多金属硫化矿。矿石进入选厂后,先经手选除去部份废石,高品位的块钨进入钨系统进行钨锡分离;低品位矿石经破碎后进入重选处理。重选的粗精矿含大量Cu、Zn、Ag和Fe的硫化矿物,故须进行枱浮脱硫。脱硫产出的铜锌硫砷混合精矿,原设计流程为优先浮选,分别得到铜、锌和砷的精矿,并附带回收伴生的银、锡和镉等有用金属。但自该厂投产以  相似文献   

14.
从柿竹园老尾矿中回收钨萤石试验研究,采用钨萤石混合浮选—强磁分离—黑钨浮选、白钨与萤石加温浮选分离的工艺流程,最终获得了含钨23.65%、回收率36.11%的黑钨精矿,含钨52.14%,回收率11.94%的白钨精矿,含萤石83.54%、回收率63.49%的萤石精矿。实现了二次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5.
张铟 《中国钨业》1998,(3):32-35
针对黑钨与白钨共生矿床选厂黑钨、白钨互含影响彼此精矿质量的问题,进行黑钨与白钨分离研究。通过纯矿物研究试验,论证了先磁选黑钨后浮选白钨的方案为目前较佳分离工艺。对某钨矿堆存的黑钨与白钨混合精矿进行的试验研究表明:先磁后浮方案优于其它方案,可得到特级黑钨、白钨精矿。当原矿品位含WO367.02%(黑钨8.47%,白钨58.55%)时,回收率为96.34%。  相似文献   

16.
产品名称黑鸽精矿白钨精矿钨铁仲钨酸按仲钨酸按翎精矿锡精矿 规格(欧)含W03》‘5写(欧)含Wq)70%(欧)含W>75%(欧)(美)(欧)CIF(美)CIF(欧)桶装(美)CIF含M。‘5%~70写LME现货LME三个月现货吉隆坡商品交易所纽约现货(欧)现货(欧)三个月期货40%~60%Sn(加工费)‘0%~70%Sn(加工费)70~  相似文献   

17.
难选高锡钨毛精矿分选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漂塘钨矿大江选厂毛精矿( 又称粗精矿) 是我国钨矿山中组成较复杂、分选难度较大的毛精矿之一。自1995 年建立精选车间以来,在生产中不断摸索和完善,终于探索出适合矿石性质的工艺流程, 钨锡分选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取得了钨精矿精选实收率达96.92 % , 产品质量WO3 为65.99% 、含Sn 为0 .153% 的合格国标一级Ⅱ类产品;锡精矿精选实收率达96.51% ,锡精矿主品位含Sn 为73 .09% 、含WO3 只有0 .8% 的优质产品。  相似文献   

18.
江西某白钨矿资源随开采的深入,矿石逐渐贫、细、杂化,选厂原工艺对该类型矿石适应性较差,指标波动大。根据矿石性质,采用"预先浮硫化矿-白钨粗选-钨粗精矿加温精选"的工艺流程,从含钨0.33%的原矿中,获得含WO_364.37%,回收率为78.02%的钨精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9.
石灰浮选法在白钨精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石灰浮选法“处理广西某钨锡矿选厂电选白钨中矿,实现白钨与锡石及其他共生矿物(脉石和硫、砷矿物)的浮选分离,得出一级Ⅰ类白钨精矿。该方法流程简单,指标先进,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20.
用“石灰浮选法“处理广西某钨锡矿选厂电选白钨中矿,实现白钨与锡石及其他共生矿物(脉石和硫、砷矿物)的浮选分离,得出一级Ⅰ类白钨精矿。该方法流程简单,指标先进,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