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遗传型与非遗传型智残患者的趾跖嵴纹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采用油墨印迹法、透明胶带法 ,结合肉眼直观并纪录等方法对 10 0例智残患者的趾、跖纹进行收集、观察和分析。结果 遗传型智残组和非遗传型智残组的趾端、趾间Ⅲ区和Ⅳ区的皮肤嵴纹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P <0 .0 0 1;拇趾球区、小鱼际远端区、趾间Ⅱ区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趾、跖嵴纹数的差异为智残患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遗传型与非遗传型智残患者的趾跖嵴纹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采用油墨印迹法,透明胶带法,结合肉眼直观并记录等方法对100例智残患者的趾,跖纹进行收集,观察和分析。结果 遗传型智残组和非遗传型智残组的趾端,趾间Ⅲ区和Ⅳ区的皮肤嵴纹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拇趾球区,小鱼际远端区,趾间Ⅱ区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趾、跖嵴纹数的差异为智残患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豫西南地区回汉族成人手部足部形态学及遗传学表型特征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形态学测量身高、体质量及手足等指标,捺印法研究手部肤纹学,观察手足遗传表型分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豫西南回族成人男女手宽、足长、足宽分别为(8.27±0.55、23.10±1.20、9.34±0.83)、(7.41±0.44、20.50±1.23、8.79±0.69)cm,汉族男女为(8.56±0.09、24.57±1.33、9.47±0.70)、(7.74±0.36、22.46±1.21、8.91±0.85)cm;双手指纹嵴线总数回族男女为(135.06±19.87)、(125.50±20.44)个,汉族男女为(144.46±14.08)、(129.20±20.34)个,回汉族男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掌纹t距比(tPD)、atd角、a-b嵴线数分别为16.07±6.46、(44.61±8.66)°、(34.04±5.47)个,汉族分别为16.53±6.27、(43.19±9.52).、(36.73±4.22)个;回族利手、指甲形状、拇指类型、利足、指足趾长右型率分别为90.01%、38.52%、85.59%、70.47%、56.92%,汉族分别为89.33%、45.26%、70.91%、96.98%、74.89%,回汉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豫西南地区回汉族成人手足形态、指掌纹、遗传表型多数指标存在民族差异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智残儿童的指(趾)端皮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皮纹在智力残疾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方法 收集先天智力残疾儿童的指、趾端皮纹资料 ,与大学生组的指、趾端皮纹比较。结果 指端 3种纹理在两组中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P <0 .0 1 ) ;而趾端纹理中 ,智残儿童组的弓形纹高于大学生组 ;胫侧箕纹和斗形纹低于大学生组 ,且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结论 先天智力残疾者与大学生指 (趾 )端皮纹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蓝趾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趾综合征 (bluetouSyndrome )是指足趾的微小血管闭塞引起足趾出现蓝黑色、锯齿状、指压不褪色的斑点 ,伴剧痛等症状的综合征 ,病因多为粥样硬化性栓子[1] 。 1996年 1月至 2 0 0 2年 5月以足痛就诊本院神经科 ,经彩色多普勒确诊为蓝趾综合征共 32例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患者 ,男 2 3例 ,女 9例 ,年龄 4 9~75岁 , x±s(6 2 .3± 10 .5 )岁。 18例有高血压病 ,7例有糖尿病 ,4例同时有高血压、糖尿病。 11例检查心电图提示心肌供血不足。起病后 8h以内就诊 2 8例 ,8~ 12h以内就诊 3例 ,1例在 14h就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足母)趾锤状趾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采用Jones手术方法治疗(足母)趾锤状趾206例(230足),随访190例(214足),随访时间6个月~8年,平均5年.结果优130足,良61足,差23足,优良率89%.结论采用J0nes手术方法治疗(足母)趾锤状趾是一个疗效可靠的治疗手法.能有效减轻足趾疼痛,矫正畸形,改善足部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足母)趾锤状趾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采用Jones手术方法治疗(足母)趾锤状趾206例(230足),随访190例(214足),随访时间6个月~8年,平均5年.结果:优:130足,良61足,差23足,优良率89%.结论:采用J0nes手术方法治疗(足母)趾锤状趾是一个疗效可靠的治疗手法.能有效减轻足趾疼痛,矫正畸形,改善足部功能.  相似文献   

8.
对智力残疾儿童的指端、指间区、指基部嵴纹数进行了分析,并与大学生组进行比较,结果,各项均有显著差异。但指端总嵴纹数为智力残疾儿童组低于大学生组,而指间区和指基部的嵴纹数均为智力残疾儿童组高于大学生组,这表明指端嵴纹总数与智力发育成正相关,而指间区和指基部各区嵴纹数与智力发育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陈锦钊 《广东医学》2002,23(8):875-875
趾总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 1根或数根趾总神经在相邻 2个跖骨头横韧带和跖筋膜之间通过时受到卡压 ,产生足趾疼痛和足趾相邻侧感觉减退或麻木 ,又称Morton跖骨痛、Morton神经瘤、趾间神经瘤等[1] 。 1988~ 2 0 0 1年我科共诊治趾总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 3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趾总神经卡压综合征 (Morton神经瘤 )患者中男 2例(7% ) ,女 2 8例 (93% ) ;年龄 38~ 6 5岁 ,平均 4 8.6岁。单侧发病 2 5例 (83% ) ,双侧发病 5例 (17% )。发生于第 3~ 4跖骨间隙者 19例 (6 3% ) ,第 2~ 3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新疆医科大学维吾尔族与汉族学生皮肤纹理的差异与特异性.方法对513名新疆医科大学维、汉族在校生皮纹进行分析.结果 指纹类型以斗和箕最多,两者相加总数达到96.14%,而双箕、弓形纹少.男生平均指纹嵴纹数为142.60,女生平均指纹嵴纹数为133.18,汉族学生平均指纹嵴纹数为140.35,维吾尔族学生平均指纹嵴纹数为133.63.男、女之间及维、汉族学生之间指纹嵴纹数均存在差异(P<0.05).男生平均atd角为42.29°,女生平均atd角为43.64°,汉族学生平均atd角为42.65°,维吾尔族学生平均atd角为43.06°,男、女生之间及维、汉族学生之间atd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疆医科大学男、女之间及维、汉族学生之间皮肤纹理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1.
云南哈尼族肤纹参数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000例云南哈尼族的手纹和足纹。手纹包括了指纹、总指纹嵴数、atd和tPD、a-bRC、主线指数、大鱼际纹、指间区纹、小鱼际纹、猿线。足纹中有拇趾球部纹、趾间纹、足小鱼际纹、足跟纹。左右手同名指指纹等的组合关系为非随机组合。  相似文献   

12.
银川市二所中小学校学生沙眼患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学生沙眼患病情况。方法 :依据《我国沙眼临床分级标准 (1979年 )》整群抽样二所中小学校的全体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沙眼患病率小学生 (2 2 .6 6 % )高于中学生 (13.81% ) ,女生 (2 1.30 % )高于男生(17.33% ) ,并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小学男女生沙眼患病率比较女生 (2 6 .4 8% )高于男生 (18,92 % ) ,中学生男女沙眼患病率无明显差异 ;中小学女生沙眼患病率小学女生 (2 6 .4 8% )高于中学女生 (12 .79% ) ,小学男生沙眼患病率高于中学男生沙眼患病率 (14 .79% )。结论小学生沙眼患病率高于中学生。  相似文献   

13.
影响大学生血压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探讨影响大学生血压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武汉大学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 2 34名 19~ 2 4岁的大学生的生理状况、家族史、膳食情况、情绪影响、环境以及睡眠状况等因素进行调查并测量血压。结果 :这次调查结果显示了该大学生群体的血压 (男 /女 :113 71± 0 0 5 / 10 4 6 2± 8 0 6mmHg)、生理指标 (男 /女 :身高 1 71± 0 0 5 / 1 6 0± 0 0 5m ;体重 5 9 98± 7 35 / 5 0 34± 6 0 2kg ;体质指数 2 0 5 6± 4 2 0 / 19 6 5± 4 36kg/m2 )等的水平 ,进一步用相关回归分析得出男生血压普遍高于女生 (P <0 0 5 ) ,而且在男生群体中有收缩压(SBP)与体指数 (BMI)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舒张压 (DBP)分别与心率和体温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 (P <0 0 5 )。结论 :加强青年时期影响血压相关因素的监测和干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对湖南省某大学的湘籍大学生 5 0 0人 (年龄 18~ 2 1a ,其中男生 2 68人 ,女生 2 32人 )进行了足长、手长和身高的测量。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初步探讨了湖南省青年大学生的手长、足长与身高的相关关系 ,并且得出了手长与身高 (男 ^Y =10 5 6.0 1± 3.5 11X ;女 ^Y =10 35 .85± 3.362X)、足长与身高 (男 ^Y =94 8.0 7± 2 .969X ;女 ^Y =765 .95± 3.5 0 5X)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趾锤状趾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采用Jones手术方法治疗趾锤状趾206例(230足),随访190例(214足),随访时间6个月-8年,平均5年。结果:优:130足,良61足,差23足,优良率89%。结论:采用Jones手术方法治疗趾锤状趾是一个疗效可靠的治疗手法。能有效减轻足趾疼痛,矫正畸形,改善足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足母)甲瓣与第2趾胫侧皮瓣瓦合修复拇指脱套伤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足母)甲瓣与第2趾胫侧皮瓣瓦合修复拇指套状撕脱伤9例.结果 9例拇指皮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7个月以上7例,6例指甲生长良好,外形接近正常,两点分辨觉5~8mm,1例末节部分骨坏死呈钩甲.供区足趾植皮愈合良好,无明显功能影响.结论 改良(足母)甲瓣与第2趾胫侧皮瓣瓦合修复是治疗拇指套状撕脱伤较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拇趾屈肌腱及趾背腱膜的断面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解剖学及断趾再植提供拇趾屈肌腱和趾背腱膜的断面资料。方法 :用 2 4个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拇趾 ,经组织学处理切片 ,用放大器进行观测。结果 :根据屈肌腱和趾背腱膜的形态 ,各分为三种类型。屈肌腱和趾背腱膜的截面积在 断面上最大 ,分别为 ( 1 6.5 0± 3.1 3) mm2和 ( 1 0 .32± 2 .5 0 ) mm2。结论 :对屈肌腱和趾背腱膜进行修复时 ,应注意它们不同断面的形态及面积变化。  相似文献   

18.
廉世松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31(4):353-354,372
目的了解沅陵县中小学生的贫血状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细则》对中小学生血红蛋白进行检测。结果在2344名小学生中,男生Hb均值为(135.6&#177;9.4)g/L,女生为(126.9&#177;9.2)g/L,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6,P〈0.01)。在3012名中学生中,男生Hb均值为(138.6&#177;9.9)g/L,女生为(127.5&#177;9.2)g/L,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3,P〈0.01)。检测5356名学生中,贫血学生776人,贫血率14.5%。男女贫血率分别为11.9%和17.0%,男生与女生贫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557,P=0.000)。结论沅陵县城区学生贫血现象相当普遍,要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采取措施防治贫血,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结肠运动与血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和P物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结肠运动与胃动素 (MTL)、血管活性肠肽 (VIP)、P物质 (SP)的关系。方法 :运用结肠运输实验观察正常人结肠运输情况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餐前后血中MTL ,VIP及SP的浓度。结果 :(1)青、中、老年组结肠运动力由强减弱 ,青、中年组 4 8h内结肠运动力明显高于老年组 (P <0 0 5 )。男女组间结肠运输试验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空腹MTL ,VIP ,SP的浓度 :(2 6 7 34± 10 9 5 8)ng/L ,(176 93± 12 6 6 4 )ng/L ,(2 6 19± 19 12 )ng/L。餐后血MTL ,VIP ,SP分别为 :(2 88 0 8± 12 7 83)ng/L ,(15 2 14± 90 72 )ng/L ,(36 86± 19 0 8)ng/L ;(3)餐后 1h各组血中MTL ,SP ,VIP浓度 :青年组分别为 :(2 4 9 14± 10 4 4 7)ng/L ,(12 5 0 5± 79 97)ng/L ,(36 6 7± 2 0 92 )ng/L。中年组分别为 :(2 6 5 6 4± 12 5 5 2 )ng/L ,(14 3 38± 92 84 )ng/L ,(38 5 2± 2 2 2 6 )ng/L。老年组分别为 :(377 84±12 3 6 9)ng/L ,(2 0 4 77± 83 76 )ng/L ,(34 73± 10 30 )ng/L。老年组MTL ,VIP与青中年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SP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男女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4)空腹与餐后比较 :青、中、老年组餐后SP均明显高于餐前 (P <0 0 5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和分析近年广东省肥胖的流行现况及其特征。方法 数据采用 1998年广东省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相关数据 ,肥胖诊断采用WHO及亚太区推荐的诊断标准 ,标化率计算用 1990年全国标准人口。结果 ①有效分析例数 1175 8例 ,年龄 2 0~ 74岁。平均体质指数 (BMI)为 ( 2 2 3 5± 3 13 )kg/m2 ,男女分别为 ( 2 2 43± 3 0 0 )kg/m2 和( 2 2 2 9± 3 2 3 )kg/m2 (P =0 0 19) ;平均腰围为 ( 75 96± 9 3 1)cm ,男女分别为 ( 78 3 1± 9 16)cm和 ( 73 92± 8 95 )cm (P =0 0 0 0 1) ;平均腰臀围比 (WHR)为 0 84± 0 0 65 ,男女分别为 0 86± 0 0 60和 0 83± 0 0 64 (P =0 0 0 0 1)。②肥胖 (BMI≥2 5 )率为 18 93 % (标化 16 2 2 % ) ,男女分别为 19 0 4% (标化 16 84% )和 18 84% (标化 15 88% )。其中 ,BMI在 2 5~ 2 9 9的占 91 5 5 % (男女分别为 93 3 6%和 89 97% ,P =0 0 0 4) ;男女人群肥胖率均在 3 0~ 3 9岁年龄段出现跳跃性增加 ,至5 0~ 5 9年龄段达最高 ;地区间 ,城市高于县镇、县镇高于农村 ,广州市肥胖率最高 ,为 3 0 42 % (标化 2 5 63 % ) ,男女分别为 2 7 81% (标化 2 4 5 2 % )和 3 2 2 6% (标化 2 5 5 6% ) ;职业间 ,男性行政干部、女性离退休干部最高 (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