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定储集层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限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储集层孔隙度及渗透率下限值,是识别油气层、计算储量必需的参数,介绍了经验统计法、储集层喉道下限法、相渗曲线法和试气法等4 种常用储集层孔渗下限的计算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某气田B 井区石盒子组盒8 段孔隙度和渗透率的下限值进行了确定,其储集层孔隙度下限值确定为6.25%,渗透率下限值确定为0.1×10-3 μm2。  相似文献   

2.
辽河油田陆家堡凹陷储集层综合测井解释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谦  刘四新 《测井技术》2004,28(2):132-134
辽河油田陆家堡凹陷主要发育中生代储集层,含油气资源比较丰富,地质情况非常复杂,测井解释困难.针对本地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特点,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等新的理论,并结合常规方法提出行之有效的储层泥质含量、孔隙度、粒度中值、饱和度以及渗透率的计算评价方法.通过对20余口井的数据处理发现,解释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中包1井的940~990 m测井解释结果和试油结论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辽河油田雷家地区沙四段原"致密碳酸盐岩油藏"岩性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其储集层碳酸盐含量多低于50%甚至低于25%,并不能达到碳酸盐岩储集层范畴。结合岩石学特征、岩心构造特征,认为该套储集层应属于泥页岩致密储集层。致密储集层在开采初期产量高,但后期递减快,目前针对该类油层提高及维持产能的有效方法就是实施压裂作业,因而对该类储集层的评价中,除了常规的烃源岩、含油性评价以外,如何进行压裂选层尤为重要。以雷家地区L88井为例,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碳酸盐岩分析对其储集层(含)白云质泥页岩岩性进行确认,并结合元素录井、气测录井、地化录井等资料,利用极差变换法、幅差形态法、热解气相色谱谱图特征判别法等手段,对储集层的脆性、含油性进行评价,通过脆性、含油性、厚度3个方面分析优选有利井段,为压裂改造提供依据,使该井在后期生产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东濮凹陷砂岩储集层物性参数关系研究及随钻应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集层的物性参数是评价储集层的重要基础数据,对储集层评价的准确程度有较大影响,文章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砂岩储集层岩石密度与储集层主要物性参数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以区域统计规律为基础,建立了东濮凹陷砂岩储集层体积密度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系方程。介绍了录井施工现场应用岩屑样品体积置换法、泥岩密度计法两种常规检测方法,能较准确的获取砂岩储集层的体积密度,反演计算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合理评价储集层物性参数,为准确评价储集层提供了可信度高的重要基础数据,从而弥补了录井现场物性参数获取不足的缺陷,在随钻评价油气储集层过程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多年来二连边际油田压裂效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各种影响因素与压后采油指数的相关分析方法,依此提出了压裂选井标准和压裂目标区块。实践认为,这套压裂选井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能够正确指导压裂设计,提高压裂施工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苏里格气田天然气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丰度的特点,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成藏类型多、气水关系复杂、低电阻率气层与高电阻率气层共存,储集层气水分布受构造、物性及成岩作用共同影响,虽然气测录井可识别气层的含气性,但是难以有效评价气层的含水性。针对该问题,在分析天然气储集层核磁共振录井谱图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具有识别储集层含水性的优势,引入可动水指数,将该指数与孔隙度建立交会图板并据此形成解释评价标准,对天然气储集层含水性进行评价。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储集层含水性解释评价符合率较高,以气测录井解释的储集层含气性结果为基础,利用该标准对其含水性进行识别,可有效实现储集层的快速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7.
低渗透性油气藏储集层孔隙极其微小,层内流体被毛细管力和黏滞力等束缚而难以流动,故其储集层评价和有效开发成为重要研究课题。可动流体是评价低渗透油气田开发潜力的重要岩石物性参数,通过核磁共振分析技术获取的可动流体与采油测试参数初产液量间的关系研究,建立了核磁共振可动流体储集层评价方法,将储集层划分为4类,相关系数为0.6027。为进一步定量评价储集层,引入评价参数P,进行初产液量预测,把可动流体、孔隙度评价数据直接与初产液量拟合,提出了计算模型与校正方法以及相关系数求取方法。通过在镇泾油田延长组储集层评价的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够现场随钻预测储集层初产液量,对油气层进行有效评价,提高解释精度,为完井方案的确定、测试选层、制定早期开发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金龙地区火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以及流体性质复杂,建立在碎屑岩基础上的传统的单一气测或岩石热解解释评价方法已不适应该地区火成岩储集层解释评价的需要,为提高解释符合率,开展了基于气测及岩石热解资料的录井多因素解释方法研究。首先,提取该地区气测、岩石热解敏感参数;其次,分析各参数与储集层含油性的关系,结合统计分析分别建立气测与岩石热解含油性综合评价指数;然后,将二者进行交会分析,建立录井多因素解释图板——综合解释评价图板。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适应火或岩储集层流体性质解释评价的需要,解决了金龙地区火成岩储集层流体性质识别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压裂是低孔、低渗油层改造的主要增产措施。根据常规测井资料、岩石物理实验分析数据及试油成果。研究储层四性关系,确定区块的低孔、低渗储层评价标准。进一步对油层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为油层压裂提供施工层位和准确的储层参数。通过商543区块实例,阐述了选择压裂层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辽河盆地红星地区在沙三中亚段发育的不同期次的火成岩储集层,在近年来出现了高产油流井。但由于该套储集层岩性致密坚硬,裂缝发育不均,且油质较轻,现场气测录井资料很难区分油水层,对以往的试油井资料进行分析也可以看出,该火成岩储集层的气测全烃值异常幅度与产能响应关系不明显,这给解释评价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提高解释符合率,从气测录井的烃组分和派生参数特征分析入手,通过研究该地区沙三段火成岩储集层的气测全烃值、组分含量、含油性特征与油气产能的关系,提出了基于火成岩气测录井相关参数C_2/C_3及其与W_h和B_h关系的解释标准,并在H-15、H-11等6口井的验证中取得成功,解释符合率达85%以上。该解释标准对红星地区火成岩油气层的解释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三叠系长2油层压裂改造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2油藏具有低电阻、高水饱、底水充沛的地质特点,从储层改造强度、规模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该类油藏合适的改造参数。  相似文献   

12.
从长2油藏具有低电阻、高水饱、底水充沛的地质特点,从储层改造强度、规模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该类油藏合适的改造参数。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一口井某一油气层进行精确产能预测是一个难题,钻井过程中以录井手段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产能预测,目前在国内外尚属新的领域。针对这一现状,利用中原油田东濮凹陷北部低渗透性储集层的岩石物性化验分析,结合地层测试、岩石可钻性分析以及区域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数据,以达西定律的平面径向流流量计算公式为依据,在分别阐述该公式中各参数与相应参数的相关性并得出各自经验公式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了钻井过程中的录井产能预测。该凹陷北部7口井低渗透性储集层的初步应用表明,录井产能预测方法对于单纯为油层的试油井段而言效果较好,而对于单纯为气层以及油、气层都有的试油井段而言效果较差。虽然目前录井产能预测整体效果并不明显,但其方法的研究为钻井过程中的产能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赵俊峰 《海洋石油》2022,42(3):54-61
针对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藏,以岩心分析为基础,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录井、地质、试气、岩心等资料,构建有机碳含量(TOC)、孔隙度(POR)、含气量(GAS)、脆性指数(BI)、破裂压力(PF)等页岩气层关键参数评价模型,依次优先考虑TOC、POR、GAS和BI四参数,分区块建立了页岩气测井解释标准,提出了页岩水平井射孔-压裂优选层原则。在四川盆地两个国家页岩气示范区应用30口井,页岩气层关键参数相对误差最大为7.6%,页岩气层测井识别正确率达95.0%,有力驱动了我国南方页岩气的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影响压裂后产能的各种参数,对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朝阳沟油田进行了压裂后产能预测。对压裂后产能影响较大的参数有地层有效渗透率、有效厚度、井底流压等。确定了该区产能级别划分标准,提出2种预测方法:方程法和神经网络法。建立了朝阳沟油田预测压裂后产能的无限导流能力垂直裂缝稳态流方程,并给出了各参数的计算方法。应用方程法对11口井的压裂后产能进行预测,判别单层测试产油级别符合率为73%。应用神经网络法,选取研究区13口井进行训练和验证,单层测试产油级别符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6.
大庆油田低丰度葡萄花层薄互层发育,采用常规水平井开发储量损失大、注采关系不完善。为此,打破传统压裂控缝高理念,通过压裂工艺参数优化,使人工裂缝沟通纵向储层,提高储层动用程度。对水平井穿层压裂技术原理进行了分析,对穿层压裂效果进行评价,探讨提高穿层压裂成功率的方法。现场试验165口井,穿层工艺成功率93%,单井纵向目的层小层动用率100%,与同区块常规压裂水平井对比,施工规模为0.97倍,而压后初期单井日增油为1.25倍,累计增油为1.26倍,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水平井可控穿层压裂技术实现了少井高产和难采储量的整体动用。  相似文献   

17.
刘俊山 《录井工程》2010,21(3):25-27,32
苏里格气田为低丰度、低压、低渗、非均质性强的岩性气藏,气层纵向结构复杂,一井多层、一层多段现象普遍,多层合求对气层优选和产能预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录井全烃、测井自然伽马曲线以及压裂井采气层产能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借助统计分析方法,利用图板拟合的方式对储集层进行分类评价,提出了利用全烃、自然伽马相结合优选压裂层段的方法,为该气田气井压裂层段优选和提高单井产能提供了可借鉴的途径。开发井的解释评价表明,该方法是优选压裂层段的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宋明会 《录井工程》2021,32(1):80-85
鄂尔多斯盆地彭阳地区三叠系长3储集层是长庆油田高产层之一,具有储集层埋深较浅、连续性差、非均质性强、油藏类型复杂、流体性质识别困难等特点.在收集整理录井、试油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各项气测录井参数与测试结论的相关性,深入分析参数响应特征,优选敏感参数,重新建立了适用于彭阳地区长3储集层的全烃Tg值法、气测组分特征法、...  相似文献   

19.
水平井体积压裂簇间距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簇间距是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为了进一步提高致密储层水力压裂增产效果,沟通水力裂缝和天然裂缝形成复杂缝网,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水平井缝网压裂的簇间距优化问题。通过建立均质各向同性储层内三维水力裂缝的诱导应力差模型,从降低应力影效应的不利影响和利用应力影效应的有利影响两个方面分别建立了最小簇间距优化模型和最大改造体积簇间距优化模型,结合裂缝转向机理确定最优簇间距优化原则。研究结果表明:(1)裂缝偏转角度越小,最小簇间距增大;(2)储层改造体积随着簇间距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改造体积最大值所对应的簇间距即为最优簇间距;(3)同一裂缝流体压力条件下,主应力转向角度变化对最大改造体积簇间距的影响小。综合最小簇间距模型和最大改造体积簇间距模型,可以得出最优簇间距,该方法为低渗透储层缝网压裂时的裂缝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变形介质稠油油藏产能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稠油油藏产能公式无法考虑介质变形问题,基于变形介质压力敏感特征及稠油油藏的渗流理论,推导出了变形介质中广义宾汉流体型稠油油藏直井产能方程,并通过与油田实测数据的对比证明了其准确性与实用性;在此基础上,对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层原油的幂律指数越小、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地层变形系数越大,生产井产能越低,同时变形介质油藏的生产井存在最优生产压差,在实际生产中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