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mRNA和蛋白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及其耐药株MCF-7/Adr中的定位,定性表达。方法:根据VEGF-C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地高辛标记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运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培养的细胞株MCF-7和MCF-7/Adr中VEGF-C mRNA的表达;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两种细胞中VEGF-C蛋白的表达。结果:原位杂交检测到MCF-7和MCF-7/Adr细胞的胞浆中有阳性蓝色颗粒,免疫组化检测发现两种细胞的胞浆中均有阳性棕黄色颗粒,而阴性对照细胞的胞浆中则均无阳性颗粒。结论: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及其耐药株MCF-7/Adr细胞能够转录VEGF-C mRNA并在其细胞浆中翻译合成相应的蛋白。  相似文献   

2.
化学治疗药物对大肠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常用化学药物对大肠癌细胞HT-29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端粒酶重复扩增实验(TRAP)结合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测定HT-29细胞经过几种化学药物(顺铂,阿霉素,吡柔比星,丝裂霉素,5-FU)不同浓度和时间作用后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当各种药物大剂量处理细胞4h后再祛除药物培养20h,顺铂对酶的活性完全抑制,丝裂霉素,吡柔比星,阿霉素和5-FU无明显抑制作用。而未经20h再培养则无作用;小剂量药物处理细胞6d。其结果同大剂量相似。结论:顺铂对大肠癌HT-29细胞端粒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其他几种化学药物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紫杉醇对MCF-7细胞端粒酶活性、凋亡及其p53/bcl-2表达的影响,以了解紫杉醇的抗癌机理。方法 运用体外细胞培养、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TRAPELISA)及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分析不同浓度的紫杉醇作用72h的MCF-7细胞。结果 紫杉醇能以浓度依赖方式下凋端粒酶活性并诱导细胞凋亡,使其bcl-2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而P53基因的表达则增强。端粒酶活性下调与细胞凋亡及其P53/bcl-2基因表达有关。结论 紫杉醇能下调端粒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降低bcl-2的表达和增强p53的表达,这可能是紫杉醇抗癌作用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bcl-2反义寡核苷酸促进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eng J  Yao Z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7):418-420
目的 观察bcl-2反义寡核苷酸(oligonucleotides,ODN)对MCF-7细胞内bcl-2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电转染法将合成的针对bcl-2 mRNA的反义ODN导入MCF-7乳腺癌细胞,用荧光显微镜,电镜,免疫组化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反义ODN对乳腺癌细胞凋亡,bcl-2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膀胱肿瘤端粒酶活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瑞粒酶活性与膀胱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TRAP法46例膀胱癌组织端粒酶提取液以及10倍、100倍稀释液分别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6例膀胱癌组织有38例(82.6%)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端粒酶活性强度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数目无关(P均>0.05);而G3肿瘤端粒酶活性强度较G2和G1肿瘤明显增高,P<0.01;浸润性肿瘤(T2-4)较浅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人乳腺癌MCF-7细胞表达的内源性CC类趋化因子5(CC chemokine ligand 5,CCL5)和细胞周围环境中的外源性CC类趋化因子5对MCF-7细胞增殖能力影响的差异.方法不同浓度的外源性rhCCL5(recombinant human CCL5)处理MCF-7细胞24、48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CCL5特异性siRNA慢病毒载体转染人乳腺癌MCF-7细胞,RT-PCR检测细胞内源性CCL5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用MTT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 浓度为10、50、100、500ng/ml的外源性rhCCL5分别处理于MCF-7细胞24、48h后,MTT试验检测到rhCCL5处理组细胞增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外源性rhCCL5表现出促进细胞增殖的效果,并呈浓度依赖的趋势.CCL5-siRNA慢病毒载体感染MCF-7细胞后,RT-PCR检测到细胞内源性CCL5 mRNA的表达被有效抑制,明显少于阴性对照组(P<0.05),但是MTT试验结果显示MCF-7细胞内源性CCL5表达被干扰后,细胞增殖能力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CCL5可以有效促进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而细胞内源性CCL5的表达水平对细胞的增殖能力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抗癌药物术前化疗对乳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前化疗对乳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40例乳癌病人分为:(1)化疗组,32例。行1-3次的术前CMF(环磷酰氨、氨甲喋磷、氟脲嘧啶)方案治疗;(2)对照组,8例。未行术前化疗或放疗。检测两组的乳癌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TA)。结果 化疗组端粒酶活性(TA=0.499)较对照组(TA=1.018)明显降低(P<0.001);且发现:化疗1次、2次、3次端粒酶活性分别为0.812,0.492和0.280,说明术前化疗次数越多,乳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下降越明显。结论 乳癌术前CMF方案化疗能明显抑制端粒酶活性,其活性降低程度与化疗次数呈正相关。端粒酶活性可考虑作为化疗效果的观察指标和为进一步治疗决策或选择化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对乳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40例乳癌病人分为(1)化疗组,32例.行1~3次的术前CMF(环磷酰氨、氨甲喋磷、氟脲嘧啶)方案治疗;(2)对照组,8例.未行术前化疗或放疗.检测两组的乳癌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TA).结果化疗组端粒酶活性(TA=0.499)较对照组(TA=1.018)明显降低(P<0.001);且发现化疗1次、2次、3次端粒酶活性分别为0.812,0.492和0.280,说明术前化疗次数越多,乳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下降越明显.结论乳癌术前CMF方案化疗能明显抑制端粒酶活性,其活性降低程度与化疗次数呈正相关.端粒酶活性可考虑作为化疗效果的观察指标和为进一步治疗决策或选择化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殿春  罗元辉 《外科》1997,2(4):193-195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化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技术对32例手术切除大肠癌及其癌旁组织及4例大肠腺瘤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32例大肠癌组织有25例检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78.1%。2例绒毛状腺瘤检出端粒酶活性,2例管状腺瘤为阴性。端粒酶活化与肿瘤部位、大小、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无显著相关。结论:检测大肠癌组织端粒酶活性对阐明大肠癌的发病机理、癌变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对人乳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抑制端粒酶活性以控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 10 μmol/L与端粒酶催化亚基 (hTRT )mRNA互补的反义寡核苷酸处理乳腺癌细胞 ;于处理后 2 4、72h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及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 ;于处理后 72h以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 ;于处理后 12 0h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经hTRT反义寡核苷酸作用后 ,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受到抑制 ,至作用后 72h ,端粒酶活性较对照组降低 65 .6% (P <0 .0 5 ) ;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细胞周期发生显著变化 :G0 /G1期细胞数增多 ,S期及G2 /M期细胞数则减少 ;细胞增殖指数由 0 .46降低至 0 .2 5 ;并可观察到凋亡细胞的出现 ,凋亡发生率为 12 .5 % ;而无义组及空白对照组以上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可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 ,抑制细胞生长和增殖 ,诱导细胞凋亡 ;表明应用反义技术抑制端粒酶活性治疗乳腺癌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脂氧合酶抑制剂NDGA对乳腺癌MCF-7细胞端粒酶和bcl-2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脂氧合酶抑制剂NDGA对乳腺癌MCF-7细胞端粒酶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MCF-7细胞系培养呈对数生长期,分别以0、1、10、100μmol/L的NDGA处理48h后,RT-PCR法检测细胞端粒酶hTERT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在1、10、100μmol/L的NDGA作用下,3组hTERTmRNA和bcl-2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NDGA能够下调MCF-7细胞端粒酶hTERTmRNA及bcl-2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熊果酸对MCF-7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熊果酸对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细胞侵袭及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1、10、100 μmol/L的熊果酸分别作用于乳腺癌MCF-7细胞12、24、48 h,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及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及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熊果酸作用48h时MCF-7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侵袭力.将乳腺癌MCF-7细胞接种于裸鼠,成瘤后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熊果酸低剂量组(每日1 mg/kg)、中剂量组(每日5 mg/kg)和高剂量组(每日25 mg/kg),检测5、10、15 d裸鼠移植瘤体积、肿瘤生长抑制率及15 d时肝肾功能、血常规变化.结果 随熊果酸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MCF-7细胞生长及凋亡发生受到显著影响,100 μmol/L熊果酸作用48 h时,细胞生长抑制率为46.0%,生长周期阻滞于G0/G1期,细胞凋亡率为(16.48±2.46)%,细胞侵袭力显著下降.熊果酸组裸鼠移植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15 d时熊果酸高剂量组肿瘤体积为(323.5±33.5)mm3生长抑制率为50.9%.各组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无明显变化.结论 熊果酸可引起体外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率增加及细胞侵袭力下降,可显著抑制裸鼠乳腺癌移植瘤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睾丸酮对MCF-7乳腺癌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1×10~(-5)、1×10~(-7)、1×10~(-9)、1×10~(-11) mol/L的睾丸酮分别作用于乳腺癌MCF-7细胞24、48、72 h,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睾丸酮作用48 h时MCF-7细胞的周期分布和凋亡以及该细胞株中细胞周期素D1蛋白和雄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 高浓度睾丸酮抑制MCF-7乳腺癌细胞株的增殖,1×10~(-5) mol/L睾丸酮作用48 h时,细胞生长抑制率为22.21%,细胞凋亡率为(58.60±5.41)%,但可使细胞周期由G_1 期进入S期,并可使细胞周期素D1蛋白表达量增加,雄激素受体蛋白表达量下降.低浓度睾丸酮(1×10~(-9) mol/L)作用后细胞周期素D1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雄激素受体蛋白表达量升高,在短时间内(24 h)可促进MCF-7细胞增殖.结论 高浓度睾丸酮在体外可使MCF-7乳腺癌细胞株细胞周期素D1蛋白表达增加,使细胞周期由G_1进入S期,而同时促使细胞凋亡,表现出抗肿瘤作用.低浓度睾丸酮有短暂的促进MCF-7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 观察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技术沉默JMJD2A基因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化学合成JMJD2A序列特异性双链siRNA,经HiPerFect Transfection Reagent转染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收集siRNA干扰的细胞,Real time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印迹分别检测JMJD2A mRNA和蛋白的抑制水平,并采用WST-8法、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的变化,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JMJD2A siRNA能有效抑制JMJD2A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经siRNA干扰后的细胞,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减低[1.45±0.05比1.73±0.02(48 h A值),P<0.05];Go/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53.80±1.80比44.84±1.86,P<0.05).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减少(36.55±1.52比47.06±1.26,P<0.05);细胞侵袭、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采用siRNA干扰JMJD2A mRNA和蛋白表达后,能有效逆转乳腺癌细胞的某些恶性生物学特点,表明JMJD2A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脂氧合酶抑制剂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脂氧合酶抑制剂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DGA)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噻唑蓝(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及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MTT法显示NDGA对MCF-7细胞生长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效应;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NDGA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诱导细胞凋亡;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NDGA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形态学变化,导致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的改变和凋亡小体的形成。结论 NDGA能够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为脂氧合酶抑制剂临床应用于乳腺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T47D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米非司酮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T47D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不同浓度米非司酮(0.25、2.5、25和50μmol/L)分别处理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T47D1、2、3d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以及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曲线。结果米非司酮对乳腺癌MCF-7和T47D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均随着米非司酮浓度的增加而变化,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通过对两种细胞抑制率(IR)值直线回归分析,米非司酮对MCF-7细胞的IC50为51.21μmol/L,对T47D细胞的IC50为54.29μmol/L。形态学观察发现,各组细胞体积变小,细胞间的链接消失,细胞内明显有黑色小颗粒聚集。25和50μmol/L浓度米非司酮对MCF-7乳腺癌细胞株生长抑制作用明显,特别是50μmol/L干预24h后在高倍镜下可见明显的核质浓缩。结论米非司酮对病理分型、激素受体型不同的乳腺癌MCF-7和T47D细胞均具有抑制增殖的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