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术后短期机械通气对伴中、重度呼吸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26例择期行上腹部和胸腔手术伴中、重度呼吸功能不全COP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血气指标、术后呼吸衰竭(PRF)及再插管率等。结果观察组术后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5例需再插管,观察组术后48h内均成功脱机,无1例需再插管。结论术后短期预防性机械通气对伴中、重度呼吸功能不全COPD患者可显著改善呼吸状况及气体交换,降低PRF及再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 探讨影响COPD并发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时呼吸机撤离的相关因素。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应用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的临床资料。③结果 23例5~48天顺利撤机,3例撤机失败。④结论 COPD并发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效果肯定,但部分患撤机困难;积极控制感染,加强营养支持疗法及选择最佳通气方式是顺利撤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及撤机的临床实践,探讨了COPD病人机械通气的治疗及其撤机的方法和技术,以及撤机成功所需达到的呼吸生理指标,认为COPD病人撤机中最重要的是确保试脱机前PaCO2等呼吸生理指标接近病人缓解期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MV)治疗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10例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资料分析,评价MV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9例2 ̄42天内撤机并拔管存活。结论:适宜的MV参数调节,良好的呼吸道管理,预防感染和营养支持对尽早撤机非常重要,其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0年7月来我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70例,平均年龄72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3~39年,COPD诊断均符合全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会议诊断标准,患者入院时均有明显的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平均心率120次/min,入院后给予心电监护仪生命体征进行连续监护。除常规给氧、解痉、祛痰、补充电解质、重要脏器功能维护治疗、营养支持、使用抗生素以及酌情应用利尿、强心剂治疗。建立人工气道,连接呼吸机机械通气。结果本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的pH、PaO2较治疗前升高,PaCO2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呼吸机机械通气对提高动脉氧分压及纠正高碳酸血症有明显作用。结论机械通气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治疗时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秀 《安徽医学》2003,24(6):79-8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APF)是呼吸内科临床上最常见的使用机械通气的原因.COPD合并ARF病情复杂,支气管肺部感染,呼吸肌疲劳,多脏器功能不全等交错存在,治疗效果差.以往认为待患者呼吸微弱、神志不清甚至直到呼吸停止才行机械通气,延误了抢救时机,严重缺氧和酸中毒造成重要脏器严重损害,其结果是病死率高.近十多年来,由于高科技应用于该病的病理生理、呼吸机及其机械通气的生理学效应研究,加之多年的临床实践,从以下方面对机械通气加以改进,可以在比较大的程度上使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治疗发生改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并发呼吸衰竭行无创机械通气可行性。方法 :COPD46例 ,随机分为 2组。序贯组待肺部感染控制可排痰时拔管 ,改用经鼻面罩压力支持 +呼气末正压通气 ,以后渐减压力支持通气 (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结果 :序贯组与对照组比较 :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 6.9± 3 .1天 ,2 5 .3± 13 .2天 (P<0 .0 1) ,总机械通气时间 18.0± 7.0天 ,2 5 .3± 13 .2天 (P<0 .0 5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发生分别为 0例、11例 (P<0 .0 1)。院内死亡分别为 2例、4例 (P>0 .0 5 ) ,住院时间分别为 2 2± 9天、3 2± 9天 (P<0 .0 5 )。结论 :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肺部感染控制后拔管 ,改用经鼻面罩无创通气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急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病史、入院时的生命体征、实验室资料、主要临床合并症及无创和有创通气治疗效果,探讨预后的相关因素及其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文收治的52例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按病情转归分为好转组27例和死亡组25例。对两组1年内发生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次数、两组4大生命体征(T、R、P、BP)及SaO2、两组实验室资料(pH、PaO2、PaCO2、WBC)、两组主要合并症(心力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肺脑、酸碱平衡紊乱)、无创和有创通气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及百分比分析比较。结果①死亡组1年内发生AECOPD并发呼吸衰竭3次以上的百分率较好转组明显增高;②死亡组与好转组T、R、P、BP、SaO2(%)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P<0.01、P<0.01、P<0.05);③死亡组与好转组PaO2无明显差异(P>0.05),但pH、PaCO2及外周血WBC有显著差异(P<0.01、P<0.01、P<0.05);④心力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肺脑、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率在死亡组明显增高,肺脑、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率在死亡组达到100%,合并症发生率比较死亡组明显高于好转组;⑤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好转率83.33%;有创械通气治疗死亡率60.00%,其中83.33%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论①1年内发生AECOPD并发呼吸衰竭3次以上死亡率明显增高;②T、R、P、BP、SaO2(%)、pH、外周血WBC、PaCO2异常越明显,预后就越差;③病情的进展,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④早期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可作为AE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有创械通气治疗死亡率高与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139例从2004年1月到2009年4月住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72)和对照组(n=67),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实验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两组在总有效率,显效率,呼吸频率,SpO2,PaO2,PaCO2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无创和有创机械通气应用于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各有其实用范围,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NI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剧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重度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HRF)患者进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监测治疗前后动脉血气(pH、PaCO2、PaO2)。结果 20例重度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HRF)患者中,15例重症呼吸监护病房(RICU)面罩BiPAP成功患者治疗前动脉血气(pH、PaCO2、PaO2)和RR(呼吸频率)分别为:7.23±0.05、104±4mmHg、84±30mmHg和34.6±8.5次/min,治疗后分别为:7.38±0.05、67±8mmHg、73±5mmHg和18±3次/min,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是危及病人生命的急重病症,它的治疗除了改善通气、氧疗、抗感染等治疗外,机械通气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治疗措施。本通过分析我院呼吸病房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30例患的治疗情况,探讨机械通气应用过程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obstructive pul monarydiseases ,COPD)一旦病情恶化或急性发作时 ,往往出现Ⅱ型呼衰 ,个别情况下急性发作的主要病变范围相对局限可表现为Ⅰ型呼衰。在采取抗感染、扩支、祛痰、氧疗等保守性治疗措施后 ,如症状无缓解或进行性恶化时 ,则需要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做好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直接关系到COPD病人的预后。本文对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本院收治的 2 5例实施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护理体会分析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 2 0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其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3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口鼻面罩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治疗时,护士给患者提供精心全面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吸痰护理及营养支持,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9例患者中,1例(2.56%)病情加重者转院,38例(97.44%)成功撤机。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显著,若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机械通气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泽刚  吴纯钢 《湖南医学》2001,18(3):164-16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0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62例COPD患者中随机选择了31例进行规律性无创双水平 道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每日上机两次,每次2h,2周为一疗程,比较上机前,上机后2h,24h,1周,2周后动脉血气中pH值,PaO2值,PaCO2值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2h,24h,1周,2周后动脉血气中pH值和PaO2值逐步上升,PaCO2值逐步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为83.87%,对照组动脉血气度的改善,但与治疗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COPD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16.
<正>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存在许多问题,最值得注意的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常使治疗和撤机过程反复,病情延长,造成呼吸机依赖,加重患者的家庭和社会负担,或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致其治疗失败。近年来,国内外有学者提出无创序贯通气方法,即在患者病情改善且不满足拔管和撤机的情况下提前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ENM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COPD呼吸衰竭患者38例,均给予抗感染、平喘等治疗;同时行气管插管,应用德国产Drage—Savina呼吸机行有创机械通气,通气模式采用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加压力支持通气。出窗后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序贯组出窗后立即拔出气管插管,改用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采用S/T模式;对照组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继续按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法行呼吸支持,以压力支持(PS)模式脱机。分别记录2组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例数、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监护时间、撤机成功例数、住院费用和院内死亡例数。结果序贯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创通气时间短,VAP发生少,总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减少。结论ENMV治疗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是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的有效脱机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56例采用BIPAP呼吸机经口鼻面罩机械通气,记录通气治疗前后的pH,PaO2,PaCO2变化和RR(呼吸频率)、心率(HR).结果:所有患者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动脉血值恢复正常,动脉血PaO2高于无创通气前水平,PaCO2低于无创通气治疗前水平,两者差异有昂著性(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对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死亡的高危因素。方法分析20例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10例死亡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死亡组与缓解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正确选择机械通气时机,加强呼吸道管理,合理选择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缩短有创通气时间,营养支持治疗对COPD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院ICU自2002年以来使用呼吸机进行有创通气治疗抢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衰患者24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