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王云平  赵小龙 《中国冶金》2018,28(10):14-18
为了研究卷取温度对高强IF钢250P1罩式退火再结晶规律的影响,采用氮气炉加热模拟罩式退火工艺,研究了高温及低温卷取工艺下含磷高强IF钢250P1冷轧板再结晶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700 ℃模拟退火板及罩式退火成品板进行了织构分析,并对成品板金相组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低温卷取冷轧板再结晶温度约为675 ℃,高温卷取冷轧板再结晶温度约为700 ℃;低温卷取退火板具有较高强度的{111}有利织构、较高的{111}/{100}比值以及r值,成品板的饼形晶粒更大。  相似文献   

2.
冯岩青  王福明 《特殊钢》2012,33(6):39-42
研究了IF钢(/%:0.005C、0.02Si、0.16Mn、0.011P、0.004S、0.042Als、0.061Ti、0.003 1 N)0.8 mm冷轧板在500~800℃退火时的再结晶组织及织构,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结合微观组织观察分析了IF钢罩式退火过程中{111}再结晶织构形成机制和显微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再结晶数量逐渐增多,640℃为实验钢实际再结晶温度,同时{111}再结晶织构强度亦逐渐增大,{111}取向的晶粒主要在再结晶过程中形成,并在{111}取向晶粒长大过程中,γ纤维织构之间也发生相互转化,主要由{111}〈112〉织构转变为{111}〈110〉织构。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室用电阻炉模拟了包钢CSP工艺生产的以62.0%和71.4%压下率冷轧的1.9 mm和1.0 mmCD01钢(0.047%C)和SPCC钢(0.041%C)冷轧板的700℃罩式退火工艺。结果表明,冷轧板退火后主要以{111}〈110〉和{111}〈112〉织构为主;71.4%压下率冷轧板快速升温退火后{112}〈110〉取向密度最大,且大角度晶界所占比例较大,织构密度较大,织构主要集中在γ取向线附近。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CSP热轧板为基板生产的低碳冷轧板罩式退火过程,研究再结晶阶段加热速度对冷轧板罩式退火过程组织和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压下率83.3%的冷轧板,随着再结晶阶段加热速度的增加,会使试样再结晶温度降低,再结晶过程提前完成,{001}110织构变强,{111}110织构先减少后增加,{111}112织构先减少后增加出现峰值,当加热速度超过50℃/h时又减小。在加热速度30~40℃/h间变形织构{112}110有较低的密度值。再结晶阶段加热速度40℃/h的退火工艺成品组织为饼形晶粒,{001}110织构密度较低,{111}110和{111}112密度较强,密度值接近。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高强IF钢退火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再结晶织构的变化规律,采用两种不同退火工艺对高强IF钢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IF钢在两种退火方式下均形成了γ-{111}纤维织构,快速升温(350℃/min)退火时,再结晶新核呈等轴状,由变形带内的亚晶合并形成,与冷轧变形基体保持相同取向。慢速升温(2℃/min)退火时,新核在晶界弓出形成,且沿轧制方向呈饼形分布,与基体没有明显取向关系。慢速升温退火样品的γ-{111}取向密度强于快速升温的。对进一步改善薄板钢深冲性能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5% Si的无取向电工钢冷轧板进行连续退火试验,研究不同连续退火工艺对电工钢成品的组织、织构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连续退火温度的提高,退火态的晶粒尺寸增大;不利织构组分{111}面织构变化不大,旋转立方织构{100}<110>和高斯织构{110}<001>明显增强;最终成品的磁性能随着连续退火温度的提高,铁损P1.5/50明显降低,磁感B50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7.
Ti、Nb对超低碳Cr18铁素体不锈钢冷轧板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添加Ti、Nb对超低碳Cr18铁素体不锈钢冷轧板再结晶织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b单稳定化和Ti、Nb双稳定化的冷轧板试样在850℃下,随退火保温时间的延长,{111}面织构取向密度增加,而Ti单稳定的冷轧板在退火2min时{111}面织构取向密度值达到最大,然后随保温时间延长{111}面织构密度下降。Ti、Nb双稳定化的冷轧板经退火360s后得到最大的{111}<112>织构取向密度强度,Nb单稳定化Cr18不锈钢冷轧板再结晶织构{111}取向密度低于其它两种钢。  相似文献   

8.
以工业生产的热轧板为原料,研究了冷轧压下率对罩式退火后的Ti-IF钢和Ti+Nb-IF钢组织织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罩式退火后,两种IF钢再结晶基本完成,晶粒呈饼状;随着压下率的增加,晶粒尺寸变小;应变硬化指数n90&#176;值逐渐降低。Ti+Nb-IF钢塑性应变比r90&#176;值在碳含量较高、压下率为70%,或碳含量较低、压下率为80%时,达到最大值;Ti-IF钢塑性应变比r90&#176;值在压下率70%时,达到最大值。随着冷轧压下率的加大,IF钢的织构也越强,并且织构从较低冷轧压下率时的{223}〈110〉、{114}〈110〉和{111}织构变为较高压下率时的{223}〈110〉、{111}〈110〉和{114}〈110〉织构,织构类型有向{111}织构靠拢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27.5 mm热轧板的初始组织(热轧态,850℃退火、950℃退火)对冷轧态和870℃退火的0.5mm冷轧无取向硅钢50W600薄板(/%:0.004C、0.33Si、0.38Mn、0.099P、0.007S、0.32Al)织构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冷轧后冷轧板织构中{100}〈011〉和{112}〈110〉织构密度明显增大,末退火热轧板轧成的冷轧板织构密度较退火热轧板轧成的冷轧板强;经未退火热轧板冷轧成的薄板再结晶退火后的织构中主要为{100}〈011〉、{110}〈011〉和{111}〈112〉,退火热轧板冷轧成的薄板再结晶退火后的织构除{100}〈011〉和{110}〈011〉外还有密度较强的高斯织构。  相似文献   

10.
退火条件对IF钢再结晶织构和深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先进  孔冰玉 《钢铁》1992,27(6):48-52,69
研究了退火条件对IF钢组织、织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ODF分析揭示了再结晶后晶粒长大过程中, {111}取向晶粒靠消耗其它取向(主芰是{100}取向)晶粒而长大,故随晶粒长大有利加强织构组分,γ值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赵小龙  王瑾  罗晓阳 《中国冶金》2016,26(12):40-43
采用LF-RH双精炼工艺,在CSP流程上进行了340 MPa级冷轧IF高强钢的开发。试验材料达到成分设计要求,罩式炉退火后微观组织为细小等轴铁素体组织,晶粒度在10级左右,力学性能达到340 MPa级高强度无间隙原子钢要求。EBSD结果表明,试验材料退火织构由较强的γ织构(<111>∥ND)和一定强度的α织构(<110>//RD)组成,α取向中较高的{112}<110>和{001}<110>织构是导致试验材料r均值偏低和Δr小于0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退火温度对薄规格3.0 %Si无取向硅钢组织及电磁性能的影响,借助多气氛连续式退火炉模拟不同退火温度对冷轧0.25 mm厚度3.0 %Si无取向硅钢电磁性能、组织以及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从850 ℃提高到975 ℃,铁损P1.5/50与P1.0/400均逐渐降低;退火温度超过950 ℃时,铁损P1.5/50基本稳定在1.47 W/kg左右,退火温度超过975 ℃时,铁损P1.0/400逐渐增加;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111}〈121〉、{111}〈110〉等难磁化织构强度增加速度高于{001}面织构,磁感B50降低。综合退火温度对磁感和铁损的影响,温度为975 ℃时可以获得较好的电磁性能,临界晶粒尺寸为125 μm,工业化生产中最佳退火温度在950~975 ℃之间。  相似文献   

13.
The Nb-Ti microalloyed high strength IF steel sheet wa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on the microstructures,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exture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experimental steel is incomplete recrystallization at 750℃ annealing,but complete recrystallization from 780℃ to 870℃ unde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When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was increased,the yield strength and tensile strength would gradually reduce,the plastic strain ratio and yield point elongation would gradually increase.The yield strength,tensile strength,elongation,the plastic strain ratio and the strain hardening exponent were approximate 300MPa,410MPa,36.5%,1.7 and 0.22 respectively under annealing temperature 810℃ to 840℃.When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was increased,the α-textures and γ-textures were gradually weakened,and the α-textures have a trend to {111} texture.Therefore,the suggestion of the optimal recrystallization annealing temperature is about 810℃ to 840℃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4.
以深冲钢 DC06 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分析了不同连铸坯加热温度(1 150~1 250 ℃)和不同连退温度(760~840 ℃)工艺组合下 IF 钢连退成品的微观组织、析出物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降低连铸坯加热温度可以粗化连退成品的晶粒和析出物,提高连退成品的应变硬化指数和断后伸长率,并降低连退成品的强度。在连退成品性能要求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配以更低的连退温度,从而实现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热处理工艺对高强大梁钢冲击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EBSD等方法对700L不同热处理工艺后的冲击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热处理工艺对700L的冲击性能影响显著。在低于400 ℃退火时,冲击性能较原板有所提高;在高于550 ℃退火时,钢板组织发生变化,晶界析出大量渗碳体,冲击性能明显恶化。原板经不同奥氏体化温度空冷处理后,850 ℃空冷后的钢板拥有最佳的冲击性能,其组织由等轴的细小铁素体与M/A岛组成。织构分析结果表明,原板拥有较强的{001}〈110〉型织构,这类型织构可能对钢板冲击性能有不利影响,经低温退火处理后,{001}〈110〉型织构强度减弱,经奥氏体化处理后织构消失。  相似文献   

16.
在IF钢的生产过程中,退火是非常关键的工艺环节。针对酒钢CSP生产的Ti- IF钢进行研究,分析了在罩式退火工艺条件下,罩式退火工艺对Ti- IF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从680℃上升到750℃保温2h,试样抗拉强度从284下降到268MPa,屈服强度从114下降到96MPa,屈强比从0.40降低到0.36,伸长率从44.3%提高到47%,塑性应变比r90值从2.22升高到2.60。  相似文献   

17.
申强  刘志璞 《中国冶金》2021,31(6):73-76
为了稳定热轧高强钢的组织和性能,需进行退火处理。了解不同的温度对组织的影响规律至关重要,为此对相同终轧温度条件下退火温度对非调质960 MPa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在不同退火温度下处理后,均得到回火马氏体组织,并出现明显的纤维组织,使得马氏体板带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且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组织粗化。经不同退火温度处理后,试验钢的强度在RD方向(轧制方向)的下降趋势低于TD方向(轧件宽度方向),说明TD方向的强度对温度变化较敏感;同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伸长率和冲击韧性在RD方向为先升后降,在TD方向伸长率持续升高,冲击韧性几乎不变。综合考虑,确定退火温度为500 ℃时为最佳退火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8.
周刘涛  潘红波  潘烁  吴结文 《钢铁》2020,55(1):93-100
 为了优化低合金钢的强度和深冲性能,采用连续退火和盐浴退火+过时效工艺,研究了退火温度和过时效温度对0.025C-0.326Mn钢显微组织、织构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退火温度有利于α纤维织构向γ纤维织构转变;弥散分布的细小碳化物颗粒阻碍晶粒转动,导致在820 ℃退火后的{113}<110>取向晶粒增强,影响{111}面织构的遗传演变过程;过时效工艺有利于高温退火固溶于铁素体中的碳元素析出,进而净化铁素体;过时效温度的增加改善材料伸长率,其中最佳伸长率为36.9%。连续退火试样最佳r值为1.26,而盐浴退火+过时效处理工艺最佳r值为1.39,并且后者抗拉强度满足500 MPa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