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电子政务云属于大规模私有云,其整体架构可采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架构。围绕软件定义网络的问 题,本文介绍了电子政务云的主要特征以及对于网络提出的挑战,提出基于VxLAN和SDN的网络解决思路;针对电子政务云 的特点,提出了网络Overlay 的具体组网方案,并对其优点进行了总结;最后,本文提出了SDN控制器与异构云管理平台的对 接方案,并以Openstack为例,描述了SDN控制器与云管理平台的配置流程。  相似文献   

2.
软件定义网络SDN(Software-Defined Network),或称软件驱动网络SDN(Software Driven Networks)是目前数据中心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热点技术,它将网络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台相分离,为数据中心的网络控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对SDN的架构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不同的SDN/Overlay覆盖技术实现方法,重点介绍了覆盖(Overlay)方案在控制平面的思路和overlay网络如何与传统网络互通的方法。最后探讨了SDN是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针对云数据中心网络存在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的云数据中心弹性网络架构,解决目前云平台存在的网络无法弹性调度和灵活分配的问题。基于OpenDayLight设计高性能控制器集群架构和多控制器负载均衡算法,解决传统SDN架构中存在的控制器单点失效的问题,保障云数据中心中多租户的高效网络按需调度和SDN网络的可靠性。利用Mininet模拟环境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软件定义网络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通过将网络设备的控制层与数据层分离解耦,能够实现网络的集中控制和流量的灵活转发,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等相关领域。在数据中心网络中,为了提高网络的带宽和吞吐量,多采用具有多路径特性的层次型网络拓扑结构,如胖树拓扑结构。然而传统路由算法对多路径的支持非常有限,无法充分利用网络剩余带宽。重点研究基于SDN的胖树数据中心网络多路径负载均衡算法。利用SDN网络集中控制的特点,获取多路径实时状态信息,计算各路径当前可用带宽,根据数据流的带宽需求选择最佳转发路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无论在降低网络传播时延还是在提高网络吞吐量等方面都优于传统路由算法,能够实现胖树数据中心网络的多路径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5.
随着云计算技术和分布式业务的发展,数据中心内部“东西向”大象流量激增,这部分大象流在调度不当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碰撞,造成链路拥塞。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动态优先级多路径调度算法(DPMS)。该算法根据数据中心流量的特点制定大象流和老鼠流调度模型,充分利用各网络节点间的冗余链路,提高资源利用率;并结合组表优化SDN架构中控制器和交换机的通信模式,降低了数据包处理时延。实验结果表明,相比ECMP和Hedera这2种调度策略,DPMS提高了网络吞吐量和链路利用率,减少了平均流完成时间,网络的整体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型医院集团化发展,多活数据中心成为多院区协同医疗的基石。本文思考建立跨院区双冗余的传输架构,采用SDN控制器弱控组网方案,通过Vx LAN技术打通跨院区大二层网络,利用MP-BGPEVPN完成控制面的自动学习,实现虚拟服务动态漂移,确保医疗业务的连续性。SDN控制器负责服务策略下发,安全资源灵活分配等。此外,本文思考建立一套针对医院业务,可跨院区管理的监控平台,提升数据中心运维效率。  相似文献   

7.
软件定义网络(SDN)在有线网络和数据中心网络等多种网络场景中正在快速发展,然而在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中SDN的使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MANET网络拓扑变化频繁、资源受限以及采用分布式组网方式等特点使得在其中应用SDN变得具有挑战性。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模电台的软件定义移动自组织网络(SDMANET)组网方法。该方法使用支配集算法计算骨干节点,仅由骨干节点使用带外信道和SDN控制器通信,并在MAC层基于骨干节点进行TDMA时隙动态分配。实验结果表明,与OLSR协议和直接带外控制的SDN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更低的网络控制开销和信道访问时延,在大规模MANET网络中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在SDN体系架构中把网络控制功能从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里分离出来,集中到中心节点控制器上,交换机只负责数据平面的功能(通过流表进行数据转发)。在大规模的数据中心网络中,路由/流表的计算和分发完全由中心控制器完成,控制器成为网络的性能瓶颈和脆弱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半集中式SDN路由技术,其主要思想是每个交换机节点不需要控制器的参与,可以自主构建一个基础流表,基于基础流表,交换机可以完成基本的数据转发工作。而控制器负责更高级的路由选路(故障处理)工作,从而大大减轻控制器的负担。针对控制器的高级路由选路工作,本文通过对现有SDN网络中的故障恢复机制的特性以及限制的分析,在基础流表的基础上设计一套局部迂回故障检测恢复机制。基于该机制,控制器能够及时检测到网络故障,并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故障恢复,实现控制器的高级路由选路工作。  相似文献   

9.
从金融数据中心网络发展历程的分析出发,研判未来金融数据中心网络的发展需求,认为SDN技术是未来金融数据中心网络应用与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SDN技术在金融场景下应用的挑战,给出了下一代金融数据中心组网模型重构设计方案,同时创新地提出一种基于地址池规划与虚拟路由转发隔离结合的异构SDN Fabric区域互联技术,配套金融防火墙与负载均衡接入模式设计,实现跨区域路由转发控制、区域间安全策略管理,以及多租户网络信息跨域同步等功能,并在原型实现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网络数据平台性能优化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数据应用的不断丰富, 现在的数据中心通常部署着多种集群计算框架, 并由统一的集群资源管理器(如Mesos)进行管理. 目前的集群资源管理主要关注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 较少的涉及网络资源. 但研究表明高效的网络资源管理对于优化作业性能十分重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的数据中心网络资源调度机制, 该机制可以根据管理员预设的网络资源分配策略, 加权的进行网络资源调度, 为高优先级的作业分配更多网络资源以优化性能, 并且实现不同作业之间的网络性能隔离. 我们基于开源SDN控制器实现了原型系统, 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朱婧  伍忠东  丁龙斌  汪洋 《计算机工程》2020,46(4):157-161,182
软件定义网络(SDN)作为新型网络架构模式,其安全威胁主要来自DDoS攻击,建立高效的DDoS攻击检测系统是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在SDN环境下,针对DDoS的入侵检测算法具有支持协议少、实用性差等缺陷,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信念网络(DBN)的DDoS攻击检测算法.分析SDN环境下DDoS攻击的机制,通过Mininet模拟SDN的网络拓扑结构,并使用Wireshark完成DDoS流量数据包的收集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XGBoost、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攻击检测准确性高、误报率低、检测速率快和易于扩展等优势,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设计硬件加速机制,解决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SDN/NFV)架构中虚拟网络功能(VNF)的性能受限问题,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在引入VNF硬件加速资源后,如何实现对加速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部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首先提出了基于服务器端加速卡和OpenFlow交换机的VNF加速资源的统一管理架构;在此基础上,对加速资源部署问题进行建模,通过分析VNF加速资源对服务链映射的影响,提出了VNF加速资源部署策略的评价指标;最后,设计了两段式的加速资源部署算法求解该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与只考虑节点单一属性的部署算法(SARD)和均匀部署算法(UARD)相比,所提机制能够优化部署加速资源,加速资源承载的流量和加速资源的利用率分别提升41.4%和14.5%。  相似文献   

13.
柳春懿  张晓  李阿妮  陈震 《计算机应用》2017,37(5):1236-1240
针对现阶段使用私有云评测方法缺失所导致搭建私有云供需不匹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可扩展的私有云系统能力检测方法,可对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云计算系统能力进行评测。首先,通过私有云应用程序接口动态扩展虚拟机数量;然后,通过性能特征模型选取虚拟机所需配置的硬件信息和操作系统类别,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差异使用不同的负载模型,形成相应的模拟运行环境;最后,使用云计算服务等级协议(SLA)作为测试标准来衡量私有云服务能力。使用所提方法对Openstack开源私有云平台的能力进行了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准确得出私有云服务能力,结果和用户实测一致。该方法负载生成成本更低,测试效率更高。并将该方法与Openstack自带的组件Rally进行对比,拓展性和负载动态模拟有很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低速率拒绝服务(LDoS)攻击是一种拒绝服务(DoS)攻击改进形式,因其攻击平均速率低、隐蔽性强,使得检测LDoS攻击成为难点。针对上述难点,提出了一种在软件定义网络(SDN)的架构下,基于加权均值漂移-K均值算法(WMS-Kmeans)的LDoS攻击检测方法。首先,通过获取OpenFlow交换机的流表信息,分析并提取出SDN环境下LDoS攻击流量的六元组特征;然后,利用平均绝对值百分比误差作为均值漂移聚类中欧氏距离的权值,以此产生的簇心作为K-Means的初始中心对流表进行聚类,从而实现LDoS攻击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SDN环境下,所提方法对LDoS攻击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平均检测率达到99.29%,平均误警率和平均漏警率分别为1.97%和0.69%。  相似文献   

15.
在软件定义网络(SDN)虚拟网络映射中,现有研究者主要考虑请求接受率方面,而忽视了SDN中底层资源失效的问题。为此,针对SDN中可靠性虚拟网络映射(SVNE)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先验式保护和后验式恢复的虚拟网络映射保障机制。首先,在虚拟请求接受之前,对SDN物理网络区域性资源进行感知;然后,采用先验式保护机制为映射域内相对剩余资源变小的虚拟网络元素预留备份物理资源,并将此扩展虚拟网络通过D-ViNE算法映射至物理网络中;最后,在未备份虚拟网络元素发生故障时,采用后验式恢复算法完成故障的恢复,对节点和链路分别采用重映射和重路由的方法完成恢复。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SDN的生存性虚拟网络映射算法(SDN-SVNE)相比,在虚拟请求接受率方面提高了21.9%。另外,该保护机制在虚拟级别故障恢复率、物理级别故障恢复率等方面也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于晶  鲁凌云  李翔 《计算机工程》2022,48(12):156-164
面对车载终端数据计算量的爆炸式增长,计算卸载是缓解车辆资源不足的有效手段。相比于单独研究云计算或边缘计算,让两者相互协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系统的整体服务质量。在车联网中,制定适应环境动态性的卸载决策存在较大困难,其中任务的紧急程度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构建一个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边云协作任务卸载架构,并设计任务优先级的度量标准,将动态环境中的任务卸载决策问题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从而最大化由时延和成本构成的任务平均效用。为了求解任务卸载决策,提出基于双深度Q网络的任务卸载决策算法以及基于优先级的资源分配方案,并设计一种卸载比例计算方法,以保障卸载的任务量能够在通信时间内上传完成的同时最小化任务处理时延。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全部本地、全部卸载和平均分配资源3种固定的卸载算法,该算法时延和效用性能提高了2倍以上,在车辆数目适中的情况下,任务的完成比例可以稳定保持在100%。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的入侵防御系统是串联在网络环境中,处理能力有限且易造成网络拥塞的问题,面向云计算应用,设计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入侵防御方案。首先,在OpenStack平台中集成了SDN控制器。然后,利用控制器的可编程特性,设计了入侵检测和控制器的联动机制,实现了入侵防御功能。联动机制实现原理是在入侵检测系统检测到入侵时把入侵信息传给控制器,控制器下发安全策略到虚拟交换机,达到过滤入侵流量、动态阻止入侵行为的目的。最后,通过实验将所提方案与传统入侵防御方案相比较,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方案能成功检测85%入侵(攻击速率为12000 packet/s),所提方案的入侵检测效率在90%以上(攻击效率为40000 packet/s),可以用于提高云环境下入侵防御的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多路径负载均衡算法无法有效地感知网络的运行状态、不能综合考虑链路的实时传输状态以及大多数算法缺少自适应性的问题,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的集中控制和全网管控思想,提出一种基于蜘蛛猴优化的SDN自适应多路径负载均衡算法(SMO-LBA)。首先,利用数据中心网络的感知能力来获取多路径的实时链路状态信息;然后,利用蜘蛛猴算法的全局探索和局部开采能力将链路空闲率作为每条路径的适应度值,并引入自适应权重对路径进行动态评估及更新;最后,寻找数据中心网络中链路占用率最小的路径,确定其为最优转发路径。选用胖树拓扑在Mininet平台上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SMO-LBA可提高数据中心网络的吞吐量和平均链路利用率,实现网络自适应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SDN)中交换机流表匹配率低的问题,提出了数据流特征感知的交换机流表智能更新方法。首先,论述流表项的生存超时时间timeout对数据包匹配的影响,并且分析比较基于先进先出(FIFO)、近期最少使用(LRU)等一般方法存在的不足;其次,根据流表项的生存时间和数据流的特征密切相关的思想,利用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深度流检测(DFI)技术对数据流进行分类;最后,根据流表资源和控制器计算资源状况,实现对不同类型数据流流表项的智能更新。采用校园数据中心网络行为数据的模拟实验表明,与流表更新的一般方法相比,智能方法能使流表匹配率提高5%以上,对SDN交换机的管理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