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38例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实施1小时疗法,即用1%匹罗卡品滴眼液连续点患眼1小时.认为对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实施1小时疗法,能迅速降低眼压,防止视神经进一步损害,减少病人痛苦,为手术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红颜如是     
目的 比较现代眼科1小时疗法和传统眼科1小时疗法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降眼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46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23眼,观察组采用现代眼科1小时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眼科1小时疗法治疗,比较2组疗效、局部刺激症状、护理工作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现代眼科1小时疗法与传统眼科1小时疗法相比,降眼压效果无统计学差异,但药物的局部刺激症状轻(P<0.01),患者的满意度高(P<0.05).结论 现代眼科1小时疗法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中,相比于传统疗法更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同时减轻护理工作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孟凡刚 《新医学》2005,36(8):475-475
患者女,52岁.因皮肤瘙痒1小时就诊.患者于1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瘙痒,口唇麻木,咽喉发痒感,无心悸、胸闷等.既往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闭合性小肠破裂漏诊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例] 男,38岁.因腹痛1小时就诊.患者1小时前饮酒后被他人踢、踏伤腹部引起腹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不伴放射痛,恶心,呕吐食物残渣1次,约100 mL.无四肢冰冷、心慌、胸闷、气短等.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1天23小时,因"少吃、反应差、发热11小时伴气促8小时"于2011年11月19日入院.患儿系G2P2孕38+1周因"社会因素"行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3700 g,胎盘、羊水、脐带无异常,Apgar评分10-10-10分.生后2小时开奶,混合喂养,吃奶好,无气促、呻吟,生后第1天解胎便.入院前11小时,逐渐出现吃奶差,反应差,伴发热,最高可达39℃.入院前8小时出现呼吸急促,可达60~70次/分,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炎",给予"头孢米诺"抗感染治疗未见好转,遂转至我院.  相似文献   

6.
进食螃蟹致过敏性休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 男,30岁.因进食螃蟹后皮肤瘙痒1小时,头晕、心慌半小时就诊.1小时前进食约500 g螃蟹并饮用100 g白酒后出现双上肢皮肤瘙痒,当时未在意,10分钟后出现风疹团块、瘙痒加重,双手肿胀感,自行服用阿司咪唑10 mg及少量绿豆汤,症状未缓解,入院前半小时出现头晕、眼花、心慌、出汗、胸闷伴全身无力,瘫倒在地,急诊入我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病后用尿激酶 (U K)进行溶栓治疗的启动时间对左室舒张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AMI患者 6 2例 ,分为 3组 :1发病 3小时内用 UK进行溶栓治疗 (3小时溶栓组 )组 ;2 3小时以上、6小时以内用 U K进行溶栓治疗 (6小时溶栓组 )组 ;36小时以内不加用静脉溶栓药物的常规治疗 (对照组 )组。 1周后测定二尖瓣血流图进行舒张功能评估。结果 :二尖瓣血流图显示 :3小时溶栓组 E峰峰值流速(Ve)为 (6 8.2 6± 13.0 0 ) cm/ s,A峰峰值流速 (Va)为 (70 .35± 11.0 0 ) cm/ s,Ve/ Va比值≈ 1,E峰减速时间(DT)为 (12 6 .0 0± 14 .0 0 ) m s,等容舒张时间 (IVRT)为 (10 9.70± 19.0 0 ) ms;6小时溶栓组 Ve为 (5 2 .0 0±14 .0 0 ) cm/ s,Va为 (78.33± 11.0 0 ) cm / s,Ve/ Va比值 <1,DT为 (15 8.0 0± 2 2 .0 0 ) ms,IVRT为 (12 3.0 0±18.0 0 ) ms;对照组 Ve为 (42 .2 6± 17.0 0 ) cm / s,Va为 (88.35± 2 0 .0 0 ) cm / s,Ve/ Va比值 <1,DT为 (16 4 .0 0±18.0 0 ) m s,IVRT为 (14 5 .0 0± 17.0 0 ) ms。 6小时溶栓组和对照组与 3小时溶栓组相比 ,Ve明显减小 ,Va明显增大 (P均 <0 .0 1) ,DT明显延长 (P<0 .0 1) ,IVRT明显延长 (P<0 .0 1)。结论 :院前、院内合作对有适应证的AMI患者采用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食管破裂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 病例资料 男,73岁.因恶心、呕吐、水样便1天,胸背痛伴气短1小时人院.平素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史.1天前因不洁饮食后出现恶心、呕吐,排水样便3次,2小时前剧烈呕吐后出现胸背部疼痛、气促、出冷汗,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9.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大剂量尿激酶超早期(发病6小时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3例,于溶栓前及溶栓后2小时、24小时、1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观察脑内及其它系统有无出血并发症.结果溶栓后2小时瘫痪肢体肌力提高3级4例,2级8例,1级7例,无变化4例,其中4例24小时内临床症状反复;1个月时,发病4小时内溶栓组与4小时至6小时内溶栓组相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ESS)升高更明显,前者P<0.01,后者P<0.05,本组有1例大面积脑梗死溶栓后出现非症状性出血性脑梗死,3例于溶栓结束后出现轻微齿龈出血,无1例死亡.结论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其疗效较肯定,溶栓开始时间越早,疗效越好,在严格掌握适应证情况下,应用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0.
王烨 《临床荟萃》2008,23(9):639-639
患者,男,64岁.因自服多种药物导致尿失禁、意识不清、呼之不应3小时,昏迷1小时入院.入院前3小时,患者自服艾司唑仑100mg、氯氮平3750mg、二甲双胍25g后出现尿失禁、意识不清、呼之不应,2小时后出现昏迷,被家人急送我院内科就诊.  相似文献   

11.
不同温度和时间对凝血因子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时间条件下血浆凝血因子Ⅶ (FⅦ )活性的变化 ,以探寻检测FⅦ活性的最适条件。方法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采用一步法检测血浆FⅦ :C活性水平及相应的凝血酶元时间 (PT)。将标本分别置于 0℃、2 2℃环境中 ,1、2、4小时上机检测。结果  0℃ 4小时与 0℃ 1小时、2小时 ,检测FⅦ :C活性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2℃ 1、2、4小时检测FⅦ :C活性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2℃ 1小时与 0℃ 2小时检测FⅦ :C活性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0℃条件下血浆FⅦ可被激活 ,但在 2小时内对凝血时间测定影响不大 ,故不能及时检测的患者血样应在 2小时内用冰水保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儿童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和温度对外周血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将样本分成3组,分别置室温下1小时组、置4℃冰箱中24小时、置室温25℃ 24小时,再用瑞氏-姬姆萨染色,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细胞的形态,分别计数200个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观察形态异常的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数.结果:室温放置1小时的外周血标本形态学异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0~0.040(0.005);4℃放置24小时相应为0~0.080(0.017),室温放置24小时相应为0.010~0.440(0.131).结论:放置时间与温度对儿童外周血标本中性分叶核细胞有明显影响,因此,应在取材1小时内观察外周血涂片的细胞形态,以免导致误诊.  相似文献   

13.
患者,江某等3人,同一家庭,渔民.食用角螺3小时后同时出现头痛,头晕,胸闷,口唇及四肢麻木等症状.求治本院.入院体检3例患者均未见阳性体征.但入院后1小时病情仍进行性加重,2例出现呼吸困难其中1例伴失语.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误诊为脑血管意外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冉  常亚青 《临床荟萃》2005,20(4):219-219
例1,男性,62岁,因失语伴右侧肢体活动障碍2小时而就诊.既往高血压9年,糖尿病5年,口服消渴丸治疗,患者家属诉患者晨起未就餐即口服消渴丸,1小时后出现症状.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收集北京儿童医院500例心脏病患儿使用气管插管护理卡的情况,气管插管时间最短1 h,最长1个月. 2.方法:制定气管插管护理卡.进入ICU的患儿,将气管插管护理卡挂在床头,要求责任护士每4小时填写1次,此卡表明每4小时必须对气管插管进行1次观察和常规处理,在此期间如患儿出现特殊情况,则随时做相应处理.护理卡见图1.  相似文献   

16.
[病例] 男,45岁.因酗酒后出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1小时就诊.1小时前患者饮用40°白酒500 mL后出现心悸、胸闷及呼吸困难.有酗酒史及酒后行为异常史.查体:体温37.5℃,脉搏120/min,呼吸30/min,血压150/95 mmHg.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资料 女,22岁,未婚.因突发下腹部疼痛12小时入院.12小时前进食后突然出现下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腰背部疼痛、黄疸、发热、反酸、呕血、腹胀、柏油样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急救中心有78例AMI病人经过院前急救.78例中男为46例,女32例,男女之比约为1.44:1,年龄43~90岁,平均66.5岁,其中80岁以上者6例(占7.7%),50岁以下者5例(占6.4%).有6例在室外发病,72例在室内发病,由于路途远近不同,救护车到达所需时间最快为5分钟,最慢为15分钟,平均为9分钟.发病至抢救开始时间:0.5小时以内者为11例,0.5~1小时32例,1~2小时12例,2~4小时9例,4~6小时6例,6~24小时5例,24小时以上3例.  相似文献   

19.
B型全血加入不同剂量O型全血后游离血红蛋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B型全血加入不同剂量O型全血后在37℃与室温条件下游离血红蛋白的变化,随机抽取4℃保存24小时B型全血两人份,分别分装为60 ml,按不同比例加入O型全血9、12、15、18 ml置入100ml塑料血袋内混匀后,分别放置在37℃孵箱和室温条件下,间隔15分钟摇动1次.分别在1、2、4、8和12小时留取标本做游离血红蛋白检查.结果表明B型全血加入不同剂量O型全血,在12小时内游离血红蛋白量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不管是室温还是37℃条件下,1 小时以后均有显著性差异,一袋B型全血在室温与37℃条件下放置1-8小时无明显差别(P>0.05),到12小时P<0.001.另一袋在室温与37℃条件下放置1小时P>0.05,2-8小时P<0.001,有明显差别.结论在B型全血中加入O型全血,放置12小时不会引起游离血红蛋白升高.在室温与37℃存放8小时后接近和超过存放2天的水平170.4 mg/L,这提示血液采集后应尽快置入2-4℃冷藏,减少红细胞的分解代谢、衰老裂解而释放更多的FHb及其它代谢物质对机体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一、病历摘要 1.患者男性,47岁,服用癫痫灵100片,昏迷26小时,于2001年4月3日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0小时,服用癫痫灵100片,2小时后进入昏睡状态,家属误认为睡觉,26小时发现呼吸困难,末稍青紫,送入我院.既往有癫痫病史二十年,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