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健脾益气方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HBV DNA阳性慢性HBV携带者(ASC)随机分成健脾益气方治疗组(A组)、常规治疗组(B组)各30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与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n=18)进行比较;ASC治疗24周后再次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计数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脾益气方治疗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CD4+、CD8+计数及CD4+/CD8+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常规治疗组治疗24周后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HBV携带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健脾益气方能够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崔爱玲  范天利 《中国药业》2008,17(15):22-23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服用健脾益肾颗粒后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将4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服用健脾益肾颗粒和一般保肝药物,对照组患者服用一般保肝药物。两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治疗组治疗8周后,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无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健脾益肾颗粒具有促进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增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型肝炎恢复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IN^+T细胞中的CIN^+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Foxp3的表达。统计分析外周血中CIN^+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数与血清HBeAg和HBVDNA含量的关系。结果 外周血CIN^+T细胞中CIN^+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数在慢性活动型肝炎组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组高于乙型肝炎恢复组(P〈0.05)。Foxp3在慢性活动型肝炎组肝组织中的阳性率和阳性细胞数均高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组(P〈0.05)。外周血HBeAg(+)患者Treg的比例数高于血清HBeAg(-)患者Treg的比例数(t=1.67.P〈0.05)。患者外周血CIN^+CD25^+Foxp3^+Treg的比例数与血清HBV DNA含量呈正相关(r=0.56,P〈0.01)。结论 CIN^+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及乙型肝炎病毒的清除有关。  相似文献   

4.
钱文杰 《中国药业》2010,19(3):20-21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治疗组,予一般基础治疗并加用苦参素300mg口服,3次/d,疗程3个月,检测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和CD8^+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另选择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明显减少,CD8^+明显增加,CD4^+/CD8^+比值明显下降;治疗后,外周血CD4^+明显增加,CD8^+明显减少,CD4^+/CD8^+比值明显增加,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 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存在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苦参素通过调节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提高细胞免疫反应,有效抑制HBV—DNA的复制,降低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水平,进而达到清除细胞内病毒、防治肝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的CiC在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红细胞玫瑰花环法和聚乙二醇沉淀法,对32例CAH患者、18例健康献血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iC进行检测。结果:CAH患者CD4^ 细胞、CD4^ /CD8^ 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8^ 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8^ 细胞,Ci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iC的检测对CAH患者的肝细胞损伤及细胞免疫功能的监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各临床类型肝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特点。方法:用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细胞、CD4^ 细胞、CD8^ 细胞的分布。结果:慢性肝病患者多存在细胞免疫异常,其异常所占比例按慢性肝炎轻度、中度、肝炎后肝硬化、慢性肝炎重度、慢性重症肝炎顺序递增,肝硬化和慢性重症患者体现外周血CD4^ 和CD8^细胞分布水平同时下降。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从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病情的轻重。  相似文献   

7.
吕继算 《中国药业》2013,22(3):10-11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入治疗组,予以恩替卡韦片0.5mg,口服,1次/d,疗程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月后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HBV—DNA含量及肝纤维化指标。另选择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外周血CD4+水平减少,CD8+水平增加,CD4+/CO8+比值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经恩替卡韦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外周血CO4+水平上升,CD8+水平下降,CD4+/CD8+比值上升,血HBV—DNA含量下降,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IV.C和LN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肯定,通过调节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能有效抑制HBV—DNA病毒的复制,改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达到防治肝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血液透析治疗的同时加用r-HuEPO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6周后,观察组CD4^+、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明显增加,CD8^+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CD4^+、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r-HuEPO通过调节患者T细胞亚群紊乱,增强NK细胞活性和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呼吸衰竭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影响因素、临床意义及其治疗前后测定值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测定100例呼吸衰竭患者CD3^+、CD4^+和CD8^+细胞的阳性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以及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呼吸衰竭患者外周血CD3^+、CD4^+明显减少,而CD8^+明显增加,CD4^+/CD8^+比值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衰竭治疗后CD3^+、CD4^+细胞、CD4^+/CD8^+比值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坤  杨亚萍  赵培利  苗亮  孙谢文 《河北医药》2014,(14):2096-2098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肝功能的变化。方法6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接受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疗程为24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24周外周血T细胞亚群,同时检测患者肝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CD4^+亚群及CD4^+/CD8^+比值均有不同程度升高,CD8^+亚群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变化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能够显著提高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