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降低直肠癌造口患者康复期抑郁程度的效果。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在进行延续护理前后分别对2011年6—8月在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接受直肠癌造口手术出院后康复期的31例患者进行测评,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31例患者手术出院后康复期的SDS评分(61.45±9.66)分,31例患者中有抑郁症状者23例,其中轻度抑郁1例,中度抑郁17例,重度抑郁5例。延续护理前SDS得分(61.45±9.66)分,高于国内常模的(41.85±1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93,P〈0.01)。采用延续护理后该31例患者康复期的SDS评分(44.35±10.41)分,与干预前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02,P〈0.01);干预后得分和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P〉0.05)。结论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康复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直肠癌造口患者的抑郁状况。护理人员应关注康复期的直肠癌造口患者,通过提供延续护理,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  相似文献   

2.
康复期精神病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出现的抑郁、焦虑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康复期精神病患者抑制症状发生率为81.08%,焦虑症状发生率为27.92%,研究揭示:住院次数少,患精神分裂症、担心收入减少,女性及文化程度偏高抑郁症状明显。单位经济效益差,年龄偏大者焦虑症状明显。提示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心理护理时应特别重视上述患者,并注重发挥社会支持网络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 78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测评 ,根据测评结果实施为期 4周的护理干预措施 ,随后再测评SAS及SDS 1次。结果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存在明显的焦虑及抑郁情绪 ,与国内常模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经过实施为期 4周的护理干预后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均明显改善 ,同干预前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普遍存在 ,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焦虑及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应用循证护理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120例住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康复期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两组病人护理前后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UCLA孤独量表对病人心理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DS、SAS、UCLA孤独量表等各项因子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可明显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应用循证护理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120例住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康复期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两组病人护理前后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UCLA孤独量表对病人心理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DS、SAS、UCLA孤独量表等各项因子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可明显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6.
COPD患者康复期呼吸肌功能锻炼的康复指导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指导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康复期患呼吸肌功能锻炼及护理.了解其对临床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慢阻肺康复期治疗指南》宣教片.指导及护理coPD患康复期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观察患缺氧、呼吸疲劳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锻炼后.患缺氧状况、呼吸疲劳状况及肺功能检测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呼吸肌功能锻炼确有改善肺功能作用.合理的指导及护理是患接受锻炼、正确锻炼、长期坚持锻炼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有氧运动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个体化有氧运动,时间为8周;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及住院精神病疗效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及康复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有氧运动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康复疗效评定优于对照组。结论有氧运动能明显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出现的抑郁、焦虑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为8108%,焦虑症状发生率为2792%。研究揭示:住院次数少、患精神分裂症、担心收入减少、女性及文化程度偏高者抑郁症状明显。单位经济效益差、年龄偏大者焦虑症状明显。提示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心理护理时应特别重视上述患者,并注重发挥社会支持网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5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开展示范指导、训练、特权强化等,观察3mo~6mo,对实施效果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经过3mo~6mo康复期的心理护理后.81.95%的患者不随地大小便,不正确的姿势完全纠正,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18.05%的患者的不正确姿势基本纠正.基本能自理生活;75.61%的患者能与他人进行正常交往;24.88%的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并胜任一般性工作;10.8%的患者能独立经营小本生意;28.3%的患者能协助亲友经营生意,康复总有效率100%。结论心理护理能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0.
秦春红 《全科护理》2013,(18):1665-1667
[目的]探讨情感支持护理干预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精神科2011年12月—2012年10月收治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人11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精神科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情感支持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性情感支持护理干预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改善效果确切,能够显著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康复期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20例康复期的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A组予以常规护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B组仅予以常规护理,2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A组患者IPROS评分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于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疾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应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为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推动叙事护理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采用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人,研究组采用叙事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每周2次,共8周;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分别于开始前1周及干预8周后对两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和满意度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8周后2组患者SAS和SDS各因子分与干预前均降低,研究组比对照组降低明显,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叙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促进精神康复,同时提升住院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32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心境调查,发现该类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抑郁心境。引起抑郁心境的主要原因为社会心理因素,说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心境,应采用适当的护理对策,以消除抑郁心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居家生活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措施。方法选择3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对其实施居家生活护理和家庭康复指导,观察患者的满意度及总有效率。结果患者总满意度为95.78%,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成功的心理护理是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期护理的基础,完善的饮食护理是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期护理的关键,只有上述措施的合理应用,才能使患者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减少致残率,有效缩短康复期。  相似文献   

15.
对110 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 使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其影响因素, 并进行集体和个别护理干预。结果表明,影响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焦虑、抑郁的因素为担心影响工作, 住院次数少, 病程短, 单位经济效益差等。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35-5% 和8-2% , 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6-4% 和16-4% 。说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缓解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6.
裘秀菊 《现代康复》1998,2(4):307-307
慢性呼衰是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可由各种原因引起继发感染出现井发症而反复住院,给病人及家属带来精神上的压力和经济上负担。康复期病人常不愿住院治疗,家属也希望在家里得到治疗及护理。我院占k1995年至1997年4月,将15例康复期慢性呼衰开试家庭康复护理,减少丁井发症发生,提高了生存质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康复期有效护理方法。方法进行有计划、目的、系统地实施康复期治疗及护理。结果对康复期患者实施全方位心理护理,清除患者恐惧心理,给予有力的心理支持,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遵医行为得以落实。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够正确地对待疾病认识该病的危险性,积极配合好治疗和康复护理,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地震创伤住院患者康复期焦虑抑郁情绪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地震创伤住院患者康复期焦虑、抑郁情绪情况。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于震后1个半月时对在院的68例地震创伤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68例患者中,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32.35%、33.82%,焦虑并抑郁发生率19.12%:焦虑抑郁总的发生率达到61.76%。抑郁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及治疗方式相关。结论地震创伤住院患者康复期的焦虑、抑郁反应是值得重视的现象,护理过程中要加强这些负性情绪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对改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以持续改进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4w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1、4w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可有效地改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故其对改善此类患者的整体状态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作业计划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家庭病房的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后出院的66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照组(脱落6例)。研究组实施作业计划、表现评价、角色教育等训练;对照组给予提供一般心理咨询的服务。于人组时及治疗6mo、1a末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精神病人护理观察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治疗6mo末,精神病人护理观察量表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1a各量表评分两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4例。结论作业计划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