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电炉钢、渣混出的出钢方式为虹吸出钢。具体主要是:出钢口由水平改成30°倾斜;出钢过程中始终保持钢液面高于出钢孔内一端一定距离;通过改变炉坡角度来扩大熔池容积;出钢口大小和位置通过留渣量和留钢量来选取最佳值;出钢操作分始出钢、主出钢和终出钢3个阶段等技术。改后可实现无渣出钢,留钢、留渣操作,达到优化工艺,缩短冶炼时间、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稀土在重轨钢中作用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中频炉冶炼不同稀土含量的高碳重轨钢,进行解剖分析并做各类力学性能和物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稀土作为微合金化元素在钢中固溶量很低;固溶稀土可降低磷在钢中的偏聚,有利于改善钢的韧性;稀土可细化钢的一次枝晶尺寸,细化钢的晶粒;少量稀土可以改善钢的冲击韧性和高温塑性,稍稍提高钢的断裂韧性;稀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钢的耐磨性;用稀土处理重轨钢,适宜的稀土加入量应在0.15%以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钢的主要成分,轧制温度对磁轭薄板力学性能和磁通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降低钢中碳含量有利于钢的磁化;提高钢中的锰含量,能提高钢的强度,降低延伸率,并降低磁通密度;晶粒长大将提高钢的磁通密度;含Ti,Mo,Al,Nb等元素的钢,降低其轧制温度,能提高钢的力学性能和磁通密度;快速冷却可降低钢的磁通密度。文章最后认为:控制钢的成分范围,降低碳含量,以保证钢有较高的磁通密度。通过控制轧制、控制冷却,可提高钢的强度、而不损害钢的磁通密度。  相似文献   

4.
高氮钢的基础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氮钢结构特点的最新研究,高氮钢平衡相图的进展及其在高氮钢成分设计方面的应用;概括了氮在钢液中的溶解度公式和高氮钢熔炼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分析了氮在奥氏体钢、铁素体钢和双相不锈钢中的作用,即氮在不牺牲强度的同时不仅提高了钢的韧性,且改善了钢的抗腐蚀性能;并列举了一些典型的高氮钢的用途。  相似文献   

5.
1 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自从把提高合金钢特别是低合金钢在钢产量中的比重作为发展我国冶金工业一项重要技术政策确定之后,经过“六五”和“七五”六年多的攻关,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低合金钢的品种和结构有了很大发展,增加了海上采油平台用Z向钢;大型电站和容器用焊接无裂纹“CF”钢;耐大气腐蚀货车及客车用钢;工程机械用焊接高强度钢;输油气管线用钢;耐磨耐蚀低合金轻轨钢;低松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铜和磷在钢中的作用机理;介绍了08CuP钢的生产工艺,机械、工艺性能;对08CuP钢的耐大气腐蚀和耐硫酸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8CuP钢的耐大气腐蚀性能,接近日本SPA-C钢实物水平。  相似文献   

7.
Brezi.  J 刘树振 《武钢技术》1991,(6):25-28,33
一、前言氧气转炉出钢温度是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它显著影响炼钢生产的能源消耗。影响出钢温度的因素有:①未脱氧的钢液;②钢包的温度;③出钢的方式和时间以及脱氧和合金化的物理化学参数。出钢时钢包内钢液的热容量、炉外精炼和浇铸过程都对钢液温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1988年索拉克公司敦刻尔克厂总产钢量达到517万吨。其中,采用LBE转炉和RH—OB脱氧器相结合的工艺生产的钢占25%强,图1示出了采用RH—OB生产的一大部分脱碳钢,该钢分为: (1)含碳很低的热轧卷钢约占该厂总产钢量的7%; (2)脱氢厚板钢约占总产钢量的4%; (3)化学热处理钢(加铝+OB处理)约占总产钢量的7%;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钢的强塑积将汽车钢分为三代:第一代汽车钢的强塑积一般为15 GPa·%;第二代汽车钢的强塑积达到了50 GPa·%,如TWIP钢;第三代汽车钢在前两代汽车钢的研究基础上,通过Q·P工艺或ART逆相变奥氏体工艺结合元素的配分和扩散过程,获得细小均匀的铁素体和亚稳奥氏体混合多相组织,中低合金质量分数的高性能汽车钢铁材料。无论是第一代汽车钢中的DP钢和TRIP钢,第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化学成分、冶炼方法、钢中碳化物和热处理工艺等因素对高速钢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净度高、杂质元素含量低和夹杂物少的钢韧性较高;同一钢种随碳含量升高其韧性降低;在同一类型钢种中,通常W Mo系钢的韧性优于W系钢;碳化物分布均匀、颗粒尺寸细小的钢韧性高,而碳化物分布不均匀、粗大角状碳化物多的钢韧性差;粉末高速钢的韧性显著优于常规方法生产的高速钢。热处理是影响高速钢韧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随淬火温度升高,钢的韧性下降;回火温度较低和回火程度不充分时,也会显著降低钢的韧性。  相似文献   

11.
一、炼钢美国转炉钢估总钢产量的61%,电炉钢占23%,平炉钢占16%。吨钢能耗平炉钢为580×10~3千卡,转炉钢为126×10~3千卡,电炉钢504×10~3千卡。美国拆除平炉和回收转炉废气可使吨钢能耗降低252×10~3千卡。炼钢  相似文献   

12.
 利用Gleeble-3800模拟焊接粗晶热影响区(CGHAZ)经历的热循环过程。比较了热输入100 kJ/cm条件下,V钢、V-N钢、V-Ti钢和V-N-Ti钢CGHAZ的组织和韧性,并分析了析出相情况。结果表明,CGHAZ的韧性从高到低依次为V-N-Ti钢、V-Ti钢、V-N钢和V钢;在V钢成分基础上添加钛可以有效细化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V-Ti钢成分基础上增氮,一方面促进了(Ti,V)(C,N)/TiN的析出,抑制了原始奥氏体晶粒的粗化;另一方面促进了V(C,N)的析出,其促进了多边形铁素体的形成;多边形铁素体数量的增加能够减弱自由氮对韧性的破坏,同时有效改善了CGHAZ韧性。  相似文献   

13.
以开发与研究高品质低碳贝氏体非调质汽车用钢为目标,设计了适应要求的低成本的合金成分;采用锻造和空冷工艺使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基本接近开发目标;利用SEM和EDS对钢中夹杂物进行观察分析,进一步提高钢的洁净度,开发钢完全满足汽车用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答:不锈钢一般系不锈钢和耐酸钢的总称。不锈钢系指耐大气、蒸汽和水等弱介质腐蚀的钢,而耐酸钢则系指耐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不锈钢与耐酸钢在合金化程度上有较大差异。不锈钢虽然具有不锈性,但并不一定耐酸;而耐酸钢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钢种很多,性能又各异,常见的分类方法有:a.按钢的组织结构分类,如马氏体不锈钢  相似文献   

15.
 高氮钢,尤其是高氮不锈钢,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诱人的应用前景受到国内外钢铁材料界的广泛关注。在理论计算分析氮在钢中溶解行为的基础上,指出了高氮钢制备的主要技术难点;概述了目前高氮钢的主要制备方法,重点讨论了常压和高压电渣重熔高氮钢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用电弧渣重熔(ASR)法生产高氮钢的技术优势,认为用ASR法生产高氮钢是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超洁净钢和零非金属夹杂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正邦 《特殊钢》2004,25(4):24-27
应针对不同钢种和用途 ,应用相应的精炼技术 ,达到超洁净钢对纯净度的要求 ,诸如超低硫钢要求 [S]≤ (5~ 10 )× 10 - 6 ,超低磷钢 [P]≤ 2 0× 10 - 6 ,低氮钢 [N]≤ 2 0× 10 - 6 ,显微夹杂钢要求钢中夹杂物尺寸≤2 0 μm等。零非金属夹杂钢为钢中夹杂物高度弥散、夹杂物尺寸≤ 1μm的钢。从理论上分析了零非金属夹杂钢制备的可能性。探讨了采用冷坩埚真空感应悬浮熔炼制备零夹杂钢的冶金工艺。采用中频感应炉熔炼 ,真空感应炉初精炼 ,真空凝壳炉或真空电子束熔炼深精炼可使超洁净钢中的Alsol<10× 10 - 6 ,[S]<10× 10 - 6 ,[T .O]<2× 10 - 6 ,[N]<15× 10 - 6 。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Ti对非调质钢的显微组织和变形过程的影响。测试了钢在平面应变状态下的断裂韧性,计算了冲击和拉伸状态下的裂纹形核能和扩展能。用SEM研究了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在钢中加入Ti可使先共析铁素体量增多;在冲击状态下,加入Ti对韧性影响不大;V钢和V+Ti钢均为准解理断裂;但在静态拉伸时,V+Ti钢为剪切断裂,V钢为准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18.
蒂森&#183;克虏伯公司除了生产冷轧双相钢(DP),残留奥氏体钢(RA)或相变诱导塑性钢(TRIP)外,目前还在生产经过热轧的热镀锌复杂相钢(complex phase钢,cp)。这些钢种与传统钢种相比,特别是与Al和Mg合金相比,具有优越的强度和延展性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汽车紧固件用钢的性能要求,冶炼及轧制的特点;对相关的洁净螺栓钢、微合金非调质钢、免退火钢、硼钢、耐延迟断裂高强钢的现状和发展动向进行阐述;指明了实施汽车紧固件用钢国产化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安米推出Fortiform 轻量高强汽车用钢。Fortiform 系列钢既能减轻汽车重量,又能改善汽车的安全性能。Fortiform 轻量高强钢由安米位于法国Maizières-lès-Metz和美国东芝加哥的研发中心共同研制而成。最初,Fortiform 钢将在安米比利时根特钢厂和列日钢厂生产。Fortiform 系列高强钢较之安米之前的高强钢减轻重量最多可达20%。Fortiform 轻量高强钢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