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产生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 (New delhi metallol-β-lactamase 1,NDM-1)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大部分β-内酰胺抗生素耐药,其导致的感染难以治疗。细菌中编码NDM-1基因的获得可能会影响它的致病性和适应性,这可能使产NDM-1的细菌的感染治疗和传播更加复杂。产NDM-1阴沟肠杆菌流行率高,现对阴沟肠杆菌的致病过程以及NDM-1对其致病性和适应性的影响作一概述,为产NDM-1阴沟肠杆菌的感染治疗和传播控制提供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 (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 1,NDM-1)导致革兰氏阴性细菌对几乎所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 antibiotic)产生抗性。携带NDM-1编码基因(bla_(NDM-1))的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spp.)细菌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严重威胁着公共健康。现对NDM-1的结构、突变亚型和传播规律进行综述,为预防和控制NDM-1携带菌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3.
金属β-内酰胺酶(MBL)可广泛水解多种抗生素,对常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等不敏感。产MBL肠杆菌科细菌一直是临床公认的多重耐药病原体。尤其是在发现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后,人们更加重视肠杆菌科细菌中检出MBL的情况,因为其所致感染日渐严重。因此,快速、准确检测出产MBL菌株是有效预防、控制感染发生与播散的重要环节。本文就肠杆菌科细菌MBL的发现及分类、耐药基因传播、检测方法等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福建省南平市第二医院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进行碳青霉烯类基因和其他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检测。方法收集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器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改良Hodge试验对实验菌株进行表型检测;利用PCR及测序法对常见的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进行检测;质粒接合试验检测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是否具有可转移性。结果共收集到4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呈多重耐药性。2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试验菌株均检出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NDM-1、IMP-8或VIM-2),并同时携带有其他β内酰胺类基因;4株细菌中有3株的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接合成功。结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已在福建基层医院出现,并具有一定传播性,应引起相关主管部门的注意,以防耐药菌的流行。  相似文献   

5.
肠杆菌科细菌是社区获得性感染和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不合理使用,导致临床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情况日趋严重,其中产金属β-内酰胺酶是导致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本研究就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产生的金属β-内酰胺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产NDM-1(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 1,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细菌是新近报道的一种泛耐药细菌,由于对绝大多数常用抗生素均耐药,又被称为超级细菌.目的:建立一种可快速检测泛耐药细菌NDM-1基因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方法:根据NDM-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Ta...  相似文献   

7.
肠杆菌科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中最常见的一类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医院和社区感染。临床首选β-内酰胺类抗生素来抗感染,但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肠杆菌科细菌产生相应的灭活酶及水解酶或菌株细胞结构改变,从而破坏β-内酰胺环使其对抗生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甚至耐药,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拟就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表型、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淮北采煤塌陷区小型湖泊南湖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及其特征,本研究采集淮北南湖水样,接种麦康凯琼脂培养基(MacConkey),利用双纸片协同增效试验确证产ESBLs肠杆菌,K-B纸片扩散法测定阳性菌株药敏性,PCR检测其基因型。结果发现15个水样中有3个产ESBLs肠杆菌(3/15, 20.0%),共获得3个非重复产ESBLs肠杆菌,分别为Escherichia spp.、Klebsiella spp.和Enterobacter spp.。这3个非重复产ESBLs肠杆菌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对青霉素等绝大多数β-内酰胺类和多种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这3株菌株均含CTX-M型ESBLs,其中2个表达CTX-M-9组,另一个产CTX-M-8/25组ESBLs。淮北塌陷区南湖水体流行产CTX-M型ESBLs多重耐药肠杆菌,是抗生素抗性细菌库,可能介导致病耐药菌的传播。本研究对于了解淮北采煤塌陷区水体生态健康和控制耐药菌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丽  刘岚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4):375-378,382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以及高产头孢菌素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最有效的药物.但近年来,出现越来越多对其耐药的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lebsi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KPC)是引起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机制,目前产KPC细菌呈世界范围流行趋势,且其感染死亡率高,故需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以提高感染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不同时期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耐药性进行监测。方法采用生物梅里埃ATB药敏试验板测定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同时用表型确证法检测ESBLS。结果肠杆菌科细菌2006-2008年与2009-2011年两个时期相比,ESBLS的检出率增长近50%。对亚胺配南、头孢吡肟、头孢西丁耐药率较低,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次之,对其他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磺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且两个时期相比耐药率增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产ESBLS菌株不断增多,多重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临床实验室应当把ESBLS的检测作为常规监测工作,有效指导临床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