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目的:观察苦甘香柏颗粒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阳性药物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20例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外用苦甘香柏颗粒,对照组外用2%酮康唑洗剂,一周2次,疗程共4周.观察治疗前、用药后7天、用药后14天、用药后28天的症状表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符合方案集(PPS)共101人,治疗组52人,有效率78.85%;对照组49人,对照组有效率为55.10%,两组临床综合疗效经x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苦甘香柏颗粒治疗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优于2%酮康唑洗剂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香柏酊对头部脂溢性皮炎湿热证的临床疗效,确立头部脂溢性皮炎湿热证外用药治疗规范。方法将符合头部脂溢性皮炎湿热证诊断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阳性对照组(联苯苄唑组)36例及阴性对照组(安慰剂组)18例,治疗组外用香柏酊,联苯苄唑组外用联苯苄唑溶液,安慰剂组外用安慰剂。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用药0、(14±3)、(28±3)天,痊愈者停药后(28±3)天进行访视,记录红斑程度、靶皮损面积、鳞屑程度、瘙痒程度以及脂溢程度积分,评价各组疗效;于用药4周时进行靶皮损真菌学镜检或培养,评价真菌学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香柏酊组、联苯苄唑组、安慰剂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68.57%、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柏酊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抑制鳞屑及缓解瘙痒方面疗效优于联苯苄唑,临床总疗效亦优于联苯苄唑溶液。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中药颗粒剂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脂溢性皮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希尔生洗液;观察组给予中药颗粒剂外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颗粒剂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探讨桑倍洗剂(老中医经验方)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有效性。方法:用中药组方4味煎汤外洗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50例,每周2次,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取得了满意疗效,总有效率92%以上,对脂溢性皮炎的症状改善及复发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槿柏洗剂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自制槿柏洗剂治疗,对照组使用2%酮康唑洗剂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时的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2周、4周时红斑、脂溢、鳞屑、瘙痒及皮损面积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试验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周、4周时试验组红斑、鳞屑、脂溢、瘙痒及皮损面积症状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槿柏洗剂为外用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有效中药制剂,且使用安全,值得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苦参碱洗剂外用对脂溢性皮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12例头部脂溢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入苦参碱组与酮康唑对照组各56例,分别给予苦参碱洗剂(浓度3.61 mg/m L,共50 m L)、酮康唑洗剂(1%、50 m L)清洗皮损处,比较两组药物在治疗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和患者皮损红斑、鳞屑、脂溢、瘙痒、皮损面积的各种症状改善情况和使用安全性。结果比较两组脂溢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苦参碱洗剂组有效率88.46%,酮康唑对照组有效率88.6%,经χ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对皮损红斑、鳞屑、皮损面积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脂溢、瘙痒好转程度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苦参碱组优于酮康唑组。结论苦参碱洗剂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其综合疗效与酮康唑相当,在改善脂溢、瘙痒方面则优于酮康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脂溢方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用脂溢方自拟口服,对照组用维生素B。及甘草锌颗粒口服,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6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脂溢方治疗脂溢性皮炎血热风燥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苦参洗剂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头部脂溢性皮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治疗组予苦参洗剂治疗,对照组予二硫化硒洗剂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随访患者,治疗组复发率9.09%,对照组复发率3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洗剂外洗治疗湿热蕴结型头部脂溢性皮炎临床疗效较好,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12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溢性皮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我科自1988年来采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本病128例,用时用西药治疗57例作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共185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08例,女性77例。发病年龄15~68岁,平均35.6岁,18-35岁发病率最高,占83.2%。病程最短两个月,长者达23年之久。185例患者中泛发型7-6例,局限型109例。所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及进行期有不同程度的红斑、丘疹、结痂、糠枇样鳞屑等皮肤损害,部分病人伴有脱发和痤疮。本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方紫草油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轻、中度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及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轻、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8)。观察组给予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紫草油治疗,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联合吡美莫司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所属中医证型,皮损面积及局部红斑、丘疹、表皮剥脱、结痂、鳞屑、肥厚苔藓化、瘙痒程度,计算治疗有效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皮损面积、瘙痒、表皮剥脱、肥厚苔藓化改善疗效与吡美莫司联组相当(P 0. 05),但对红斑、脱屑改善程度有限,总体有效率(75. 8%)低于吡美莫司组(93. 3%)。观察组起效较慢,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2. 56%、6. 06%;吡美莫司组起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15. 79%、6. 67%,心火脾虚型皮损使用吡美莫司更易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紫草油联合氯雷他定可以有效改善轻、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损状况,对心火脾虚型皮损有显著的安全性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复方葛麻颗粒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水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h,第一次加10倍量,第二次加8倍量。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复方紫草油对小儿红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复方紫草油治疗45例小儿红臀症患儿,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疗效及症状的改变情况等。结果:疾病疗效率达到89%。皮损面积、皮损颜色、破溃、渗液、哭吵程度等症状在用药前后证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紫草油对小儿红臀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不错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紫草油治疗婴幼儿尿布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尿布皮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在用药前和用药后,分别对中重度尿布皮炎患儿皮损处用消毒棉签取样,并进行细菌培养,观察菌检结果。对照组患儿常规给予氧化锌油,观察组患儿使用复方紫草油,比较2组治疗后的总体疗效,伴创面感染患儿皮损面积评分,红斑及糜烂消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菌检结果观察组1例阳性,对照组7例阳性,观察组菌检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皮损面积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红斑及糜烂消退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复方紫草油治疗婴幼儿尿布皮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杜娟 《光明中医》2016,(10):1426-1427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外洗方治疗鹅掌风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鹅掌风诊断患者36例,全部外用自拟中药外洗方治疗,根据皮损类型水疱型、糜烂型、鳞屑型、角化增厚型辨证加减,判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36例中,临床治愈28例(77.8%),好转6例(16.7%),无效2例(5.5%)。总有效率为94.4%。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自拟中药外洗方是治疗鹅掌风的有效、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寻中药复方清热颗粒对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急性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腹腔感染兔动物模型,复方清热颗粒药液灌胃,每日2次,连续5d。末次给药后60min无菌心脏取血,离心分离出含药血清。应用外排泵抑制剂(CCCP)选择出外排泵阳性的耐环丙沙星铜绿假单胞菌9株,应用复方清热颗粒含药血清和环丙沙星(CIP)进行干预,将干预前后的铜绿假单胞菌分别行增菌培养,提取外膜蛋白,行蛋白电泳,紫外凝胶成像后分析外膜蛋白中OprM量的变化来推测复方清热颗粒对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的作用机制。结果复方清热颗粒含药血清作用前后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O-prM量的变化相近。结论复方清热颗粒含药血清可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外排泵,但不能改变其外排泵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制一种快速、有效、方便、安全的治疗感冒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弥补传统中药的诸多不足,科学组方后着重对制备工艺进行探讨。方法:首先提取挥发油,采用正交设计优选最佳工艺。结果与结论:复方柴胡颗粒符合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复方金刚痛风颗粒中菝葜的TLC鉴别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薯蓣皂苷元为对照品,采用氯仿-乙酸乙酯(10:1)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对复方金刚痛风颗粒中的菝葜进行了TLC鉴别;采用大连依利特C18色谱柱(Hypersil ODS,5μm,4.6×250mm),乙腈-水(90:10)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1,203nm为检测波长,柱温为35℃,测定了复方金刚痛风颗粒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结果:薯蓣皂苷元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薯蓣皂苷元线性范围为0.212μg~1.908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50%,RSD为1.49%。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复方金刚痛风颗粒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观察肠炎宁颗粒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南科技 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9 月至 2021 年 9 月期间治疗的 90 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45 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肠炎宁颗粒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与对照组(45 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复方嗜 酸乳杆菌治疗),两组患儿连续治疗 7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与治疗前、治疗 7 d 后的炎症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C 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 为 93.33 %(42/45),高于对照组的 77.78 %(3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7 d 后两组患儿的 TNF–α、CRP、IL–6 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治疗 7 d 后观察组患儿的 TNF–α、CRP、IL–6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的止泻、退热及止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采用肠炎宁颗粒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复方紫草油、复方紫草油联合加味过敏煎对特应性皮炎小鼠的治疗作用,探讨中药内外结合在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DNCB法诱导造模成功后设立随机平行对照组,采用仅外用紫草油、紫草油+加味过敏煎、仅外用吡美莫司、氧化锌+氯雷他定等不同方案对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进行干预,记录并评价其皮损恢复情况,并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4、IL-7、IL-17水平。结果:各观察组均能有效改善特应性皮炎小鼠皮损,吡美莫司、复方紫草油+加味过敏煎的整体疗效均显著优于氯雷他定+氧化锌组。复方紫草油+加味过敏煎组的痊愈率逊于吡美莫司组,但二者整体皮损疗效无统计学意义。各观察组间IL-4、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IL-7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加味过敏煎联合紫草油组IL-7水平最高,且显著高于紫草油组(P 0. 01)和氯雷他定联合氧化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复方紫草油可有效改善模型小鼠皮损,降低小鼠血清IL-4,一定程度升高IL-7并抑制IL-17水平,可以用于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联合口服加味过敏煎对皮损肥厚苔藓化的改善更为显著,可能与其能更确切地升高IL-7水平有关,口服中药汤剂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