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理气类中草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鲁南欣康+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口服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活血化瘀理气类中草药配伍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对减轻患者痛苦及促进病情转归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类中药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对照组60例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口服。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心电图有效率为75.0%,对照组心绞痛有效率为66.7%、心电图有效率为48.3%,两组比较P0.05。结论:心痛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中医活血化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汤联合西药倍他乐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心绞痛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有效率是80%,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是53.33%,总有效率73.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治疗具有较大的意义,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心绞痛发生的次数,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为治疗提供较为科学的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理气类中草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汤药(丹参、川芎、桃仁、红花、檀香、枳壳、元胡、川楝子、地龙、三七粉等)加减配合西医常规用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硝酸酯类等)治疗82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3%,对照组为76.8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理气通脉,活心止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丹参活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欣 《陕西中医》2004,25(7):582-583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理气类中药配伍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丹参活血汤 (丹参、川芎、红花、桃仁、降香、枳壳、元胡、川楝子、生地、三七粉等 )加减配合西医常规用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66例 ,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 (硝酸脂类等 )治疗 71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 .45 % ,对照组为 78.8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 .0 5。提示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 ,通脉止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计95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比较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益气活血通脉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于水生 《河南中医》2020,40(2):229-232
目的:观察益气补血化瘀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筛选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益气补血化瘀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两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黏稠度、血管阻力均低于对照组,血管弹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心绞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血化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改善血液黏稠度、血管阻力、血管弹性,降低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心绞痛积分,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王蕊 《新中医》2015,47(5):34-35
目的:观察理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理气活血方治疗。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97.8%,对照组8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观察组89.1%,对照组6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祛瘀汤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气祛痰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与对照组(19.51%)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采用益气祛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良好,抗心绞痛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在冠心病心绞痛急救治疗中应用速效救心丸和硝酸甘油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1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7%(71/75),高于对照组的82.67%(6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5/75),高于对照组的18.67%(1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急救治疗中应用速效救心丸治疗的疗效优于硝酸甘油,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124例冠心病心肌缺血中医证属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西药治疗。疗程6周。观察2组患者心电图、左心室功能和临床症状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电图∑ST、NST和左心室功能改善、心绞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改善作用显著(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明显提高冠心病心肌缺血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益气活血药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药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心电图改善与IL-6降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户〈0.05),尤其对心悸、气短、胸闷改善作用显著(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药配合常规西药可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 010年8月~201 3年12月收治的1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70例。两组给予硝酸甘油,观察组再给予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证候总有效率85.71%,心电图总有效率78.57%;对照组证候总有效率74.29%,心电图总有效率68.5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硝酸甘油日用量及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且可有效减少硝酸甘油,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冠心宁片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对血脂水平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冠心宁片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心绞痛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血清TG、TC、LDL-C、hs-CRP、TNF-α、MCP-1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冠心宁片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能够显著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宽胸理气疏肝法辨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宽胸理气疏肝法辨证加减,对照组口服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宽胸理气疏肝法辨治心肝气郁滞型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栝楼薤白半夏汤加味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1例.对照组服用硝酸异山梨醇酯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及盐酸阿替洛尔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栝楼薤白半夏汤加味.2组均治疗30 d.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心电图变化,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8%(30/31)、对照组为83.9%(26/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7,P=0.023);观察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7.1%(27/31)、对照组为71.0%(22/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4,P=0.024);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6.8%(30/31)、对照组为83.9%(26/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7,P=0.023).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4.22±1.87)mg/L比(7.21±1.88)mg/L,t=5.643]、BNP[(31.87±12.58)mg/L比(59.28±13.21)mg/L,t=6.769]水平及血浆黏度[(1.32±0.02)mPa?s比(1.57±0.04)mPa?s,t=5.769]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栝楼薤白半夏汤加味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CRP、BNP水平及血液黏稠度.  相似文献   

17.
心络通片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具有益气活?股鲎饔玫男穆缤ㄆ瘟乒谛牟∥榷ㄐ孕慕释矗ㄆ檠鲋ぃ┑挠行约鞍踩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脑心通胶囊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通心络胶囊为对照,进行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试验.采用区组随机化将264例病例按实验组与对照组3∶1的原则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198例,对照组66例.试验组给予脑心通胶囊,对照组给予通心络胶囊.连续服用28 d.观察比较两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心电图改善、心绞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等.结果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0.4%和78.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9.1%和34.9%,硝酸甘油停减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8.8%和89.4%,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8.8%和86.4%,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瘀血闭阻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PCI术后稳定性心绞痛气滞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药规范化治疗,治疗组予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2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SAQ)、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结果 2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并总结祛瘀通络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诊断标准的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祛瘀通络法,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后比较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在疾病疗效方面比较,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比较,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心电图疗效方面比较,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心绞痛发作情况(包括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方面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祛瘀通络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