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性的回归 改革的突破——为我国第一个公益频道喝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3月1日,重庆卫视宣布改版,实施“一不二减三增”:不播商业广告;减少电视剧和外包节目播出量;增加公益广告片、城市宣传片和一系列自办新闻、红色文化节目,力争成为“省级第一红色频道”。重庆卫视的“大变脸”引发了业界的广泛争议,有人“拍手叫好”。认为此举实现了我国电视运营从商业化向公益化的转变;也有人“心生质疑”,认为此举是心血来潮,难以持续。但是,不管改版的结果如何,重庆卫视的此次改版都是中国开办公共电视台的一次实践探索,值得我们为之喝彩!  相似文献   

2.
孙艳君  邵薇 《今传媒》2011,(11):61-63
重庆卫视改版,不再播出商业广告。改版后的重庆卫视有了某些公共属性。通过对重庆卫视的改革进行概括地分析,认为这是对公共电视在中国的初步实践。承认我国政府对公共电视的影响不可避免,在这种形式下应重点改变商业对电视媒体的影响,这才是首要做的。通过对重庆卫视改革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反映中国目前电视市场环境和公众的意愿观点,探讨如何在重庆改革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公共电视。此文的独特性在于站在重庆卫视最新改革的实践中研究公共电视的发展,脱离了纯理论的"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3.
2011年3月1日,重庆卫视全面改版,取消所有的商业广告,减少电视剧和外购外包节目,增加电视新闻节目、自办文化栏目、公益广告和公益宣传片等,运营所需的资金大部分由重庆市财政解决。这一举措引起了业界和广大网友的热议。本文运用CIS策略中的理念识别系统,用异质化、专业化、公益化等三个关键词剖析重庆卫视的此次改版,分析理念识别在电视媒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重庆卫视分别于2011年1月和3月两次进行改版.与改版前相比,改版后的重庆卫视表现出如下特点:在资金来源上,由商业广告收入为主转向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在内容编排上,自上而下传播"红色"与公益内容,塑造主流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从重庆卫视改版看我国公益频道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卫华 《传媒》2011,(8):36-38
2011年3月1日,重庆卫视全面改版。其"主流媒体、公益频道"的定位宣告了中国内地第一家公益频道的诞生。重庆卫视此次改版由政府主导,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电视台运营过程中片面追求收视率、广告多、电视剧多、节目格调不高、内涵不丰富、缺乏思想性等问题。预见此次改版能否  相似文献   

6.
2011年3月1日,重庆卫视掀起了新一轮的改版风潮。此次改版高举"主流媒体、公益频道"的旗号,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一片哗然,一时间赞美声、唾骂声从四面八方扑面而来,重庆卫视的改版成为又一热点话题。本文以重庆卫视改版的详细内容为依托,在透析其改版原因的基础上,对此次改版的可行性和现实困境做了进一步剖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期待对未来省级卫视的发展提供一个范例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2011年3月1日,重庆电视台卫视频道进行了一次大刀阔斧的改版.这次改版以建设“主流媒体、公益频道”为目标,着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公益电视服务和良好的收视体验.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业界和学界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彭艳 《今传媒》2011,(5):147-148
重庆电视台卫视频道2011年3月1日全面改版,致力打造全国第一家公益频道。这一举动引发各种议论,改版意愿良好,但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本文从传播学角度解析重庆卫视改版的社会效应及发展中可能遭遇到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重庆卫视3月1日全面改版,不再播出商业广告,并减少电视剧和外购外包节目,同时增加新闻节目、自办文化栏目、公益广告和公益宣传片。今年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建议央视一套和各地方电视台首套节目全部停播商业广告,以公平的姿态投入新闻报道工作中,实现建设公益频道的目的。重庆卫视此举是差异化定位还是正本清源,是理性回归还是历史倒退,一时引来诸多关注和讨论。其焦点还是老话题:中国的广播电视作为国家和民众的公共财产如何体现并突出其公益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电视媒体的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如何拆分,并变成电视清晰的实践;电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兼顾,并永远把前者放在首位,而不是前者被后者所淹没。重庆卫视提出的建设主流媒体、公益频道的目标、理念和做法为破解上述难题进行了积极探索。任何一项改革都会遇到种种矛盾,包括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就此本刊组织了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2011年3月1日重庆卫视以建设“主流媒体、公益频道”为目标进行改版.这次改版的突出变化体现在不播出商业广告,减少电视剧和外购外包节目,增加新闻节目、自办文化栏目、公益广告和公益宣传片几个方面.①这次改版引起了传媒业界的争论,叫好者认为改版是坚守媒体责任的表现,反对者认为这违背了市场规律.  相似文献   

11.
《声屏世界》2009,(6):67-67
5月23日开始,重庆广电集团对电视卫星频道进行全新改版。此次改版重庆卫视着力打造一英雄”品牌,深度发掘本土文化,观众将欣赏到大批“重庆味”十足的本土英雄题材电视剧。  相似文献   

12.
刘佳炜 《新闻世界》2011,(5):233-234
2011年3月1日,重庆卫视改版,致力于创建全国第一家公益电视频道。这一举措吸引了举国上下的关注。"唱读讲传"的节目模式与完全拒绝商业广告的行为引发了诸多争议。本文中,笔者从辩证的角度浅析了重庆卫视改版后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3.
高方 《传媒》2014,(3):29-31
正2013年10月14日,重庆卫视全新改版。作为重庆广播电视集团的龙头,重庆卫视的发展是上下关注的焦点。改版之后的重庆卫视强势复苏,引起全国广电同行的高度关注。2014年新年伊始,本刊记者专程赶赴重庆,对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裁牟丰京进行了专访。传递正能量的主渠道文化多样性的宽平台《传媒》:2013年10月中旬,重庆卫视进行了改版,在很多方面做出了重大调整,这次改版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又是如何定位的呢?  相似文献   

14.
3月1日,重庆卫视全面改版,停播商业广告。重视卫视的首创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也成为两会的热议话题,引发了更多关于电视台公益频道停播商业广告的讨  相似文献   

15.
吴文佳 《新闻世界》2011,(10):104-105
重庆卫视首开中国卫视全公益频道的先河,敢于创新的想法值得肯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先指出重庆卫视改版后节目内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然后对节目内容的改进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9年,中国电视改版之年,云南卫视、重庆卫视、东方卫视等相继改版。6月18日东方卫视改版后,网上立刻有人调侃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黎瑞刚,"他站在上海文广的大厦最顶层,发表了自己的宣言:东方卫视在上海,世界都要看这里,这里有海,海是最博大的,海一定比湖大比江大。  相似文献   

17.
易旸 《青年记者》2014,(2):69-70
电视产业化经营让各大电视台的"品牌意识"觉醒,作为拉动电视收视三驾马车之一的综艺节目,也同样处在品牌竞争的行列之中。重庆卫视经历三年颇具争议性的改革后,自2013年改版,开始重新探寻综艺节目品牌化之路。本文通过"理念识别"、"视觉识别"和"行为识别"三个品牌包装的角度,分析重庆卫视重点打造的综艺节目《征服全场》的品牌战略,并总结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获得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也开启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梦想"、"幸福"和"公益"时代;2012年,第三季节目全新改版出炉,在节目构成上与前两季呈现出很大不同,从"大型公益圆梦惊喜秀"的品牌树立到"大型公益慈善圆梦秀"的品牌升级,《中国梦想秀》节目的创意与设计在多个方面完成了转换。本文拟从选手构建、才艺表演、游戏规则、节目节奏、情感表达、意义升级等细微之处比较和分析其改版前后的节目构成。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趋势,而由数字技术带来的版权扩张却使公共文化服务与数字版权之间的冲突加剧.公共文化服务与数字版权的冲突本质上是公益与私权的冲突,但"限制私权、维护公益"的惯常做法并不能缓解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根据权利限制的基本原理,公共文化服务所要实现的"公益"必须建立在版权这一"私权"得到充分实现的基础之上.相对于合理使用和版权补偿金,法定许可更符合平衡公共文化服务中"私权"与"公益"的要求,有必要在版权法框架内对公共文化服务法定许可使用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0.
王媛 《传媒》2017,(21)
一部文艺作品是否为优秀作品,取决于其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电视综艺节目要践行这一标准,必须在服务人民、发挥公益功能上有所建树,将公益引入综艺,让综艺变得更有意义.中央电视台《等着我》、安徽卫视《全星全益》、江苏卫视《远方的爸爸》、东方卫视《妈妈咪呀》、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等五档电视综艺节目(以下简称"五档节目"),于2016年2月在央视《新闻联播》中受到褒奖,被冠以"电视综艺节目开启公益模式"的美誉."五档节目"弘扬优秀传统以守正,开拓发展有创新,是近年来迅速涌现出的大量具有公益属性的电视综艺节目的杰出代表,为日趋同质化的电视综艺节目带来一缕清新的空气.如何使电视综艺节目在公益情怀中生辉,将其公益属性充分发挥出来,"五档节目"提供了多方位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