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研究超细Si C粉体对304不锈钢抗Cl-腐蚀性能影响的背景。详细阐述了整个试验过程,在生产条件下采用冲入法,将改性超细Si C粉体加入到304不锈钢中,对添加Si C粉体前后的304不锈钢试样采用金相检验、静态浸泡试验和电化学分析的方法,讨论了Si C粉体对不锈钢的组织和抗Cl-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改性Si C粉体强化处理后的304不锈钢组织得到细化;抗Cl-腐蚀性提高;添加Si C粉体的304不锈钢自腐蚀电流密度从原不锈钢的1.535μA/cm2降为0.588μA/cm2。  相似文献   

2.
激光喷丸与机械喷丸对304不锈钢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4不锈钢板试样分别进行了激光喷丸与机械喷丸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表层显微组织和晶粒尺寸的变化,通过慢应变速率拉伸腐蚀试验检测了应力腐蚀敏感性。结果表明,通过激光喷丸处理,表层晶粒得到了细化,但没有产生明显的马氏体相变,随着喷丸能量密度增大,应力腐蚀敏感性减小;而通过机械喷丸处理的试样,晶粒细化的同时诱发了明显的马氏体相变,随着喷丸压力升高,应力腐蚀敏感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304不锈钢焊接试板表面喷丸处理前后的表层残余应力X射线衍射测量,研究了在42%沸腾MgCl2溶液中,表面玻璃喷丸和铸钢喷丸对304不锈钢焊接试板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的影响,比较了采用不同铸钢喷丸和玻璃喷丸处理工艺的304不锈钢焊接试板抗应力腐蚀开裂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未喷丸处理的焊接试板6h就发生开裂,50%、100%覆盖率的铸钢喷丸焊接试板分别在试验310h和3500h开裂,而200%覆盖率的铸钢喷丸焊接试板,50%、100%、200%覆盖率的玻璃喷丸焊接试板经历3500h也未见开裂.因此,喷丸处理工艺能够很好地提高焊接构件抗应力腐蚀开裂能力;且在同样喷丸强度下,焊接接头经玻璃喷丸工艺处理后的抗应力腐蚀能力明显优于铸钢喷丸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
变形条件对304不锈钢动态再结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面压缩变形观察304不锈钢在应变过程发生动态再结晶(DRX)的试验,结果表明发生DRX的可能性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减小而增加,而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同样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减小而增大;试验过程钢的再结晶晶粒尺寸为5-30μm.  相似文献   

5.
奥氏体型不锈钢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耐蚀钢.其中以304不锈钢最有代表性,它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便于进行机械加工、冲压和焊接.在氧化性环境中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耐热性能.但对溶液中含有氯离子(Cl-)的介质特别敏感,易于发生腐蚀.为改善其耐氯离子腐蚀性能,将经表面改性的超细SiC粉体用冲入的方法加入到304不锈钢基体中,对加入粉体前后的铸造304不锈钢进行耐盐雾腐蚀试验,并进行电化学腐蚀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超细SiC粉体强化处理后的304不锈钢表现出优越的耐盐雾腐蚀性能,当SiC粉体加入量为0.2%时,其盐雾腐蚀速率降低了约8.4%,且电化学腐蚀倾向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3种表面喷丸压力对304不锈钢板状试样进行强化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强化层的厚度和晶粒细化程度,采用显微硬度计检测了表层显微硬度分布。通过5%NaCl溶液中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比较了0.25、0.30和0.40 MPa喷丸压力处理后试样的应力腐蚀敏感性。结果表明:表面喷丸强化处理可以细化试样表层晶粒,提高硬度;随着喷丸压力的升高,试样表层晶粒层厚度增大,表面硬度提高,应力腐蚀敏感性指数降低。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喷丸和退火对304奥氏体不锈钢抗晶间腐蚀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喷丸处理后试样的耐晶间腐蚀性能比原材料明显降低,腐蚀速度明显增加。经过退火处理后,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得到了优化,耐腐蚀性得到显著提高,且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抗晶间腐蚀能力越好。  相似文献   

8.
超声声速无损评定304不锈钢晶粒尺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型脉冲超声纵波对不同晶粒尺寸的304不锈钢进行超声声速测量,建立纵波声速和晶粒尺寸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奥氏体不锈钢晶粒尺寸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或固溶温度的提高而长大,水冷条件下的纵波声速呈指数衰减趋势,空冷条件下的纵波声速呈线性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9.
304不锈钢酸性化学镀镍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锈钢上化学镀镍进行了初步探索。在不锈钢前处理中采用闪镀镍工艺,较好地解决了不锈钢的难镀问题。化学镀采用酸性镀液。获得的镀层在耐氯离子腐蚀、耐有机酸腐蚀、硬度等方面优于不锈钢本体。  相似文献   

10.
采用动电位极化测量技术测量304不锈钢在3.5%NaCl水溶液中不同电位扫描速率下的极化曲线,并且采用Tafel直线外推法测定了该钢的自腐蚀电流密度、自腐蚀电位、自腐蚀速率以及不锈钢钝化膜的击破电位。结果表明,在3.5%NaCl溶液中,随着电位扫描速率的增大304不锈钢钝化膜的击破电位降低,自腐蚀电流密度增大,自腐蚀电位负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高304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方法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304不锈钢表面沉积TiN涂层,并采用SEM、XRD及GDOES对涂层的表面形貌、成分进行测试.通过极化曲线和电化学噪声技术评价TiN涂层和基体在pH=2.5的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并研究涂层的失效机制.结果 在304不锈钢表面沉积了厚约1μm且均匀、致密的TiN涂层.极化曲线分析表明,基体和TiN涂层试样出现了自钝化和点蚀现象,其中304不锈钢基体的腐蚀电位为-0.41 V,腐蚀电流密度为8.01×10-6 A/cm2,与之相比,TiN涂层的腐蚀电位(-0.28V)明显增大,腐蚀电流密度(6.34×10-8 A/cm2)显著降低.电化学噪声分析显示,在浸泡初期,TiN涂层电极电流暂态峰数量较少,强度较大,噪声电阻较低,而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其电流暂态峰数量增加,强度降低,噪声电阻明显大于304不锈钢基体.腐蚀形貌观察表明,304不锈钢和TiN涂层表面均出现了点蚀.结论 TiN涂层能够明显改善基体的耐蚀性能.TiN涂层主要起物理阻碍作用,涂层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涂层表面的微观缺陷和破裂.  相似文献   

12.
304不锈钢的微生物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燕  林晶  于贵文 《表面技术》2009,38(3):44-45,89
用自腐蚀电位、动电位扫描法研究了304不锈钢(304SS)微生物腐蚀的电化学行为,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硫酸盐还原菌(SRB)在304SS表面形成的微生物膜的形貌和304SS的腐蚀形貌.实验结果表明,硫酸盐还原茵参与了不锈钢的电化学腐蚀,加速了腐蚀速度,破坏了不锈钢的钝化层,诱导了不锈钢点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杨献金  姜志祥 《腐蚀与防护》2012,(7):630-633,637
将445铁素体不锈钢的主要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成型性能和焊接性能等基本性能与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445不锈钢具有较好的机加工性能。采用盐雾试验及10%的NaCl溶液加速腐蚀试验等方法,对比445水箱、304水箱及两者混合搭配的内胆水箱的太阳能热水器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445不锈钢耐腐蚀性稍逊于304不锈钢,在80~120℃时,445与304不锈钢均发生蒸汽腐蚀、水线腐蚀,且445不锈钢出现较为严重的点蚀现象。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极化曲线法、SEM、EDS、XRD等分析手段,分析了铜对铬锰不锈钢耐蚀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随着铜加入量的增加,不锈钢表面产生的氧化膜变得致密,不锈钢的腐蚀减缓,耐蚀性提高。铬锰钢中的铜,以Cu2+形式在表面还原富集,降低不锈钢的活性溶解速度,有效地促进了不锈钢钝化膜的形成,从而显著提高其在稀硫酸中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选择合适的稀土制备Ti/Cr-RE双层涂层,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方法采用两步粉末包埋法,先在304不锈钢表面渗Ti,再制备稀土改性Cr涂层,获得Ti/Cr-RE双层涂层。通过添加不同的稀土氧化物Y2O3和Ce O2,获得两种双层涂层,对比分析涂层的表面形貌、断面形貌及物相组成,利用电化学测试方法测定304不锈钢基体及两种Ti/Cr-RE双层涂层在3.5%(质量分数)Na 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结果添加不同稀土元素钇、铈,都能在渗Ti不锈钢表面形成一层致密、连续的稀土改性渗铬层。在两种稀土元素改性的Cr涂层中,稀土元素分别与Cr,Fe,Ni,Ti形成了金属间化合物。304不锈钢基体的自腐蚀电位为-0.324 V,腐蚀电流密度为0.1363μA/cm2;钇改性铬涂层的自腐蚀电位为-0.341 V,腐蚀电流密度为0.2058μA/cm2;铈改性铬涂层则具有更高的自腐蚀电位(-0.263 V)及更低的腐蚀电流密度(0.030 86μA/cm2)。结论钇改性铬涂层不能提高304不锈钢基体的耐腐蚀性能,铈改性铬涂层可以明显提高基体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腐蚀增重法研究了304NG奥氏体不锈钢在550~650℃/25 MPa的超临界水(SCW)中的腐蚀行为。使用SEM和EDS分析了材料的氧化动力学、氧化膜表面形貌、氧化膜截面形貌和合金元素分布。结果表明:304NG奥氏体不锈钢在SCW中的腐蚀增重服从抛物线生长规律;在550℃的SCW中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当温度升高到650℃时,腐蚀增重速率急剧升高;304NG奥氏体不锈钢在SCW中腐蚀初期形成薄而致密的氧化膜,之后则会出现疖状腐蚀,并且腐蚀岛的尺寸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650℃时尤为明显;腐蚀生成的氧化膜形态为典型的双层结构。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腐蚀电位、动电位扫描法、交流阻抗法研究了304不锈钢在无菌海水和在培养基中加入硫酸盐还原菌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硫酸盐还原菌参与了不锈钢的电化学腐蚀,加速了腐蚀速度,破坏了不锈钢的钝化层,诱导了不锈钢点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退火态和变形态不锈钢基体在激光加工时组织结构和耐腐蚀性能的差异,掌握激光功率对材料表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 利用Nd:YAG激光处理,对不同热处理状态的316L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一系列激光表面熔凝处理.运用电子通道衬度成像(ECC)对激光表面处理前后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详细地表征和分析,采用Gamry600...  相似文献   

19.
纳米/超细晶奥氏体不锈钢腐蚀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晶粒细化作为强化金属材料的有效方法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等特点。同时,晶粒细化对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性能及腐蚀机制影响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综述了纳米及超细晶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耐腐蚀性能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超细尺度结构,包括晶粒大小、相组成、孪晶等对不锈钢耐腐蚀性能影响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304 不锈钢表面 Mo 合金化改性层组织结构及耐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提高304不锈钢表面耐磨性能。方法利用双辉等离子合金化技术,使304不锈钢表面形成Mo合金化渗层。分析渗层的成分分布和相结构,对比基体材料和Mo合金化改性层的硬度、磨痕形貌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所制备的Mo合金化渗层均匀致密,厚9.6μm,主要由纯Mo相构成。合金化元素Mo在渗层中从基体表面到内部呈梯度分布,表面显微硬度值达806HV0.05。在干摩擦条件下,Mo合金化渗层的比磨损率仅为304不锈钢基体的1/84,使材料的抗磨损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双辉等离子Mo合金化能够有效改善304不锈钢的抗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