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工程造价管理由原来的静态管理发展为动态管理,由原来的阶段管理发展为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而以较小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去完成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为此就加强工程造价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进行探讨,以动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2.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以工程的全生命周期为基础,按科学的方法核算工程造价,并就工程设计、进度等进行分析,在整个工程实际的实施中承担着造价预算、工程核算的功能。通过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可以促使工程按最优化的方案进行实施,同时降低工程生命周期成本,使工程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的始终。本文就目前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意义、特点,并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方式下应当进行的一些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在工程造价管理当中,普遍存在着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这两个管理的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特征,然后分析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特征,最后将这两者进行比较,得出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比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造价管理当中更具有优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9,(6)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建设以及到竣工结算、运营阶段等方面实现造价管理的方式之一,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控极大提升了实际造价管理水平,在每一个时期有效管控造价管控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避免对全过程造价管控产生不良影响。对于造价管理人员来讲,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提升了造价管控的精确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在在进行工程建设的时候,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在西方被广为采用,并得到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推崇。文章通过对全过程造价管理和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两种模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后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全过程造价管理向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发展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赵林红 《山西建筑》2014,(22):251-252
结合工程建设行业造价管理的现状,对研究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优点,给出了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策略,以最大化地降低工程造价总成本。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
建筑工程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建筑企业的根本利益与建筑工程的经济价值是靠工程造价来实现的,现阶段工程造价工作会受到较多的市场因素与工程施工因素的影响,为工程造价增添了一定的难度。为此,在目前的工程建设中,实施了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全面落实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确保工程项目的完整建设,切实有效地保障建筑企业的根本利益。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涉及范围较广,工作量较大,如何提升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是当下建筑行业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也因此进行了相关探讨,期望为建筑工程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不但要考虑到建设期的造价,而且要考虑到运营维护期的费用。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建立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方法,对适合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进行合理的阶段划分,最终确定合理的工程造价,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投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在目前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郭红英  杨金义 《建筑》2010,(16):19-20
对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三种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进行了一些探讨,建议把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和全面造价管理与我国目前所采用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相结合,使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真正做到工程造价管理为投资效益服务,促使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健康发展,以实现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季杰 《工程质量》2009,27(9):1-3
简要介绍了全生命周期工程管理的概念,分析了我国目前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建筑地基基础工程造价和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运用全生命周期工程管理理论,探讨如何实现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和造价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四川建材》2017,(10):191-192
全过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方法是我国建筑行业常见的两种造价管理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管理模式渐渐不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因此,提出了更适应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工程项目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并就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提出了模式设计。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背景下,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向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转变是必然趋势。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管理是一种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期、运营期和拆除期等阶段总造价最小化的方法。它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从而实现科学决策,以便在确保质量及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实现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钟小洁 《建筑知识》2014,(3):287-287,294
本文首先对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和范式分别进行了简介,然后根据现行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中的优劣之处分析了进行范式转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形成范式转换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张春辉 《建筑知识》2014,(8):188-188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的涌现,工程的造价管理对整个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范式转换角度出发,探讨我国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门窗》2019,(19)
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需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分析工程造价与成本管控工作,通过加强项目各阶段造价管控水平,切实提升工程实际建设期间的经济效益,促进工程健康有序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变成了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支撑着造价管理的发展和一系列活动内容,并主导着工程造价管理一系列活动内容的未来走向。BIM的发展应用不是仅局限在工程的设计阶段,而是参与了项目完整的全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比如设计阶段、预算阶段、施工阶段、成本的管理以及后期运营等。本文对建筑信息模型(BIM)在工程造价方面的种种应用进行了深入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指从开始决策项目,到投资估算、设计与概算、竣工决算、实施与承发包、使用维护、报废与回收等阶段的全部生命历程.由于现在我国实行全生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存在不足,有必要分析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优越性和可操作性,针对我国具体国情提出策略,实现工程造价最优化和提高投资收益,对我国的工程造价改革起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还只是从项目前期到项目竣工移交为止,并没有充分考虑项目投运之后的运行和维护费用.由于造价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项目法人不仅需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立项策划、建设实施的管理.也要兼顾运行维护等各个阶段的费用,才可以进一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因此有必要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钟心源 《城市建筑》2013,(12):173-173
本文探讨了价值工程与工程造价的关系,并分析了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造价管理办法,从而达到节约建设资金,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主要采用的是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这种模式将建筑物的工程造价与其未来的运营维护成本相割裂。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是从一个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综合运用大数据、多学科交叉分析的方法,使工程项目总成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达到最低,实现对投资成本有效控制和科学评价。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模式运行主要包含3个方面,首先采集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的相关数据并建立数据仓库,其次选取成本、周期和折现率作为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主要参数,最后可以交叉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各类分析模型,研究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数据集中隐藏的、有价值的属性间存在的规律,从而实现对建筑物整个生命周期完善、系统、科学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