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组织结构、经密对碳纤维长丝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优化出吸波效果最佳的碳纤维长丝织物织造工艺。结果表明:吸波效果最佳的T700碳纤维长丝织物织造工艺为经密60根/10cm两上一下斜纹组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影响织物介电常数的多种因素,为了研究织物组织与测试频率对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分别以介电常数的实部ε'、虚部ε″、损耗角正切Tan(δ)作为定量指标,首先采用二元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织物组织对介电常数实部有显著影响,而测试频率对织物介电常数损耗角正切有显著影响。再根据不同组织的织物介电常数随频率变化的规律分析得出在低频段(f100Hz),织物组织对介电常数有显著影响,在较高频段(f100Hz),织物组织对介电常数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介电特性,发现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对电磁波的反射与损耗规律,采用波导法测试纤维掺量为0、0.1%、0.2%、0.3%、0.5%的纳米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在1.7~2.6 GHz频率范围内的介电常数.分别从相对复介电常数实部、相对复介电常数虚部、损耗角正切等方面分析了纤维掺量、频率对纳米碳纤维增强...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苯胺浓度、氧化剂浓度对聚苯胺/棉复合吸波材料介电常数实部、虚部、损耗角正切的影响。结果表明:苯胺浓度对复合材料的极化能力影响较大,苯胺用量达到一定浓度,介电常数的实部出现峰值,继续增加用量,介电常数实部减小。苯胺浓度对复合材料的电损耗磁波能力影响较大,苯胺用量达到一定浓度,介电常数的虚部出现峰值,继续增加用量,介电常数虚部减小。氧化剂的用量对复合材料的极化能力影响较大,氧化剂用量达到一定浓度,介电常数的实部出现峰值,继续增加用量,介电常数实部减小。氧化剂的用量对复合材料的电磁波损耗能力影响较大,氧化剂用量达到一定浓度,介电常数的虚部出现峰值,继续增加用量,介电常数虚部减小。  相似文献   

5.
课题以锦纶为基布,以聚氨酯为基体,以石墨烯为功能粒子,采用涂层工艺制备了石墨烯单层涂层织物。重点研究了烘干温度对石墨烯单层涂层织物的电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 MHz~1000 MHz频率范围内,烘干温度为80℃时,石墨烯单层涂层织物的介电常数实部最大,即该材料的极化能力最强;烘干温度为100℃时,石墨烯单层涂层织物的介电常数虚部最大,即该材料对电磁波的损耗能力最强;烘干温度对损耗角正切值影响不大;在0 MHz~40 MHz频率范围内,烘干温度为120℃时,石墨烯单层涂层织物的屏蔽效能最大,对电磁波的屏蔽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6.
选用涤纶为基材,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苯胺为单体,以对甲苯磺酸为掺杂剂,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制备柔性聚苯胺/涤纶复合材料;重点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聚苯胺/涤纶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30℃和50℃制得的聚苯胺/涤纶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实部、虚部最大,对电磁波的极化能力和损耗能力均最强。反应温度50℃制得的聚苯胺/涤纶复合材料的损耗角正切最大,表面电阻最低,导电性能最好。反应时间为2.5h制得的聚苯胺/涤纶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实部、虚部、损耗角正切最大,表面电阻最低,导电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锦纶为基布,以聚氨酯为基体,以石墨烯和石墨为功能粒子,采用涂层工艺制备了石墨烯/石墨单层涂层织物。重点研究了不同配比的石墨烯和石墨混合物对单层涂层织物的电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 MHz~1000 MHz频率范围内,石墨烯和石墨用量10:0混合时,石墨烯单层涂层织物的介电常数实部、损耗角正切均最大,即该材料对电磁波的极化能力、衰减能力均最强;石墨烯和石墨用量对石墨烯单层涂层织物的介电常数虚部影响很小;在0 MHz~40 MHz频率范围内,石墨烯和石墨用量8:2混合时,石墨烯单层涂层织物的屏蔽效能最大,对电磁波的屏蔽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温度对聚吡咯涂层棉复合材料介电常数实部、虚部、损耗角正切、表面电阻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聚吡咯涂层棉复合材料介电性能和电阻的影响较大,70℃实验组的聚吡咯涂层棉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实部、虚部、损耗角正切较小,导电性较差;与棉织物相比较,聚吡咯涂层棉复合材料吸湿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9.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锦纶织物为基布,以苯胺为单体,制备具有良好吸波性能的柔性聚苯胺/锦纶复合材料。首先探讨了氧化剂种类、氧化剂浓度对复合材料介电常数实部、虚部、损耗角正切的影响。其次对复合材料进行了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测试,最后研究了其强力、吸湿速率、牢度等服用性能。结果表明:氧化剂种类、氧化剂浓度对聚苯胺/锦纶复合材料介电常数实部、虚部、损耗角正切,表面电阻影响较大。制备的聚苯胺/锦纶复合材料既具备良好的吸波性能,又兼具良好的润湿性、强力、牢度,为最终开发出较为实用的吸波材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首先研究了T700碳纤维斜纹织物和预氧丝斜纹织物的拉伸性能和撕裂性能,其次研究了其毛细效应,浸湿时间,吸水速率,单项传递指数和透气性。结果表明:T700碳纤维斜纹织物的拉伸性能,撕裂性能,毛细效应,浸湿时间,吸水速率,单项传递指数均优于同织物组织的预氧丝斜纹织物,但碳纤维织物的透气性比预氧丝织物差。  相似文献   

11.
对织物介电常数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包括织物介电常数的测试,织物组织结构、经密和纬密、纱线细度对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频率较低时,织物的组织结构、经密和纬密、纱线细度对织物的介电常数有较大的影响,介电常数值差别较大;当频率较高时,织物的介电常数值减小,其极化能力和损耗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温度对聚吡咯/玻璃纤维复合吸波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吡咯/玻璃纤维复合吸波材料的介电常数实部和损耗角正切受温度影响较小。在30℃时,制备的聚吡咯/玻璃纤维复合吸波材料的介电常数虚部较大。  相似文献   

13.
以棉织物为基布,采用涂层工艺,制备了镍粉涂层复合材料,探讨了烘干时间对其电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测试频率范围为0. 01 GHz~1. 5 GHz时,烘干30 min的涂层材料的介电常数实部、虚部和损耗角正切值均达到最大,对电磁波的极化能力、损耗能力和衰减能力最强;测试频率范围为0. 1 MHz~150 MHz时,烘干30 min的涂层材料的屏蔽效能最大,对电磁波的屏蔽能力最强;烘干时间影响涂层材料的力学性能,烘干70 min的涂层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4.
测试了纳米Al2O3-聚酰亚胺(PI)复合薄膜和纳米SiO2-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角正切和电导电流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无机物含量的增加,两种复合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增大,电老化阈值减小;无机物含量相同时,Al2O3-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比SiO2-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大,电导电流大,电老化阈值小.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氧化剂种类、温度、时间对聚苯胺/棉复合吸波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硫酸铵对应的介电常数实部、虚部最大;三氯化铁、氯化铜、双氧水对应的介电常数实部、虚部较小。室温对应的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最大。反应时间2.5h对应的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最大,即反应时间为2.5h制得的复合材料对电磁波的极化能力和损耗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6.
在设计叉指式平板电容介电参数检测元件的基础上,构建了真空状态下的介电测试系统,研究了玉米介电特性的变化规律,为真空干燥过程测试控制提供了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在真空度为0~0.06MPa下,玉米的介电常数、损耗因数、损耗角正切等参数与温度、真空度等干燥参数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介电常数、损耗因数随真空度的增大呈现类Z形递增趋势;损耗角正切随真空度的增大呈现类似反Z形递减趋势。玉米含水量和温度对介电特性参数的影响也很大,二者与损耗角正切呈负线性相关,含水量与介电常数在一段水分范围内呈正线性相关,含水量较高时,介电常数变化较大;温度与介电常数呈正线性相关;而损耗因数随含水量的增加有一陡降过程,随后缓降,且随温度的增高呈线性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首先以锦纶为基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吡咯/聚苯胺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氧化剂浓度对聚吡咯/聚苯胺复合材料介电性能、屏蔽效能、导电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 MHz~80 MHz的频率范围内,氧化剂的浓度与吡咯、苯胺的比值为1:2时,聚吡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的实部、虚部、损耗角正切最大,对电磁波的极化能力、损耗能力和衰减能力最强;在0 MHz~50 MHz的频率范围内,氧化剂浓度与吡咯、苯胺的比值为3:1时,聚吡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屏蔽效能最好,聚吡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电阻最小,导电性能最好;氧化剂浓度与吡咯、苯胺的比值为1:1时,聚吡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8.
聚吡咯吸波材料性能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纤维素纤维为基布,三氯化铁作为氧化剂和掺杂剂,制备具有良好吸波性能的柔性聚吡咯复合材料。首先探讨了时间对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其次对吸波复合材料进行了扫描电镜等测试,最后研究了其强力。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120min时,复合材料介电常数的实部较大,虚部较大,牢度较好,所有实部数值均在103以上,所有虚部数值均在104以上,吸波性能良好;反应时间为90min时,复合材料损耗角正切较大,牢度较好,吸波性能良好,聚吡咯牢度较好。反应时间对吸波复合材料的电阻影响较小,各实验组的复合材料表面电阻在10~15欧姆之间。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刚性天线存在尺寸大和剖面高的问题,本文设计一种应用于ISM频段和WiFi频段的共面波导型天线.选用介电常数为3.5,损耗角正切0.002,厚度为50 μm的柔性聚酰亚胺基板,通过共面波导的馈电方式,在初始矩形贴片天线的基础上,进行缝隙切割和增加天线谐振回路的方法调整带宽.同时,通过Ansoft公司推出的三维立体...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杨树絮纤维微观形貌和纺纱特性基础上,将杨树絮纤维与聚丙烯长丝复合制备非织造布保暖材料。系统测试该织物克重、厚度和断裂强力,表征该织物的克罗值、保温率和导热系数等保暖参数,结果表明随着杨树绒毛纤维的加入,该复合织物的厚度有所增加,保暖性能显著提高,但是机械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