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肺主治节"新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认为动脉血与主静脉血的差别仅局限在氧和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因而感到中医“肺朝百脉 ,主治节” ,“通调水道”是比较抽象和难于理解的。而近年来微量测定血液中化学物质的含量发现 ,通过肺循环后 ,体循环静脉血液中某些化学成分有着明显的增减 ,说明肺有合成、激活、分解和释放一些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 ,也称作肺的代谢机能。这些正如《灵枢·决气》所说的“上焦开发 ,宣五谷味 ,熏肤充身 ,泽毛 ,若雾露之溉”。中医认为 ,肺朝百脉 ,主治节。“宗气积于胸中 ,贯心肺”是肺主一身之气和心主一身之血功能密切相关的具体体现 ,说明全身的血…  相似文献   

2.
肺朝百脉指出了肺与气血的密切关系,肺通过“朝百脉”,既可主气,又能聚血.更好的将气血输布全身.肺病则肺朝百脉不利,瘀血则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痛机则为本虚标实,在发病的不同阶段,本虚多指肺、脾、肾虚,而以肺气虚为关键;标实多与痰瘀、外邪等有关,且痰瘀内阻贯穿病程始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应随证以活血化瘀与清热、祛痰、利水、温阳、行气、益气、健脾、纳肾等诸法相配,避免过用辛味活血化瘀.其中尤以保持肺脏的正常生理作用最为主要,肺朝百脉、主治节,肺的功能正常,气血才能运行通畅,濡养全身.  相似文献   

3.
心、肺二脏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肺朝百脉”来论述心肺之关系,是对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完善。文章从心肺的解剖位置、属性、生理、病理等方面对“肺朝百脉”内涵进行深入、系统的阐述,极大的丰富了临床辨证论治体系内容,为深层次地完善和继承中医基础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是COPD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也是CO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从中医角度出发,根据病因、病机,以"肺朝百脉,主治节"的理论为基础,总结了近几年现代医学对COPD相关肺血管重构的机制研究以及补肺活血法对肺血管重构机制的影响,提出补肺活血法可预防COPD相关肺高压,为今后进一步进行基因及细胞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对"肺朝百脉"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肺及其相关结构、肺的生理功能、子午流理论等方面探讨了“肺朝百脉”的概念,认为“肺朝百脉”不仅是指“肺受百之朝会”的传统意义,也应包含肺推动血液运行及肺使气血“似潮汐节律”而运行的意义,这种对“肺朝百脉”的再认识是有其临床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分析中医络病理论及其与脏腑的关系,阐述络脉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肌疲劳的中医辨治的意义。认为肺之大络、孙络、浮络、血络等从功能角度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肺细支气管、血管、淋巴管等;经络联系五脏六腑,由于经络的作用主要在于输送气血,而气血又是脏腑赖以维持其功能运转的物质基础,故经络病与脏腑病存在因果关系,由此认为COPD呼吸肌疲劳源于经络而成于脏腑,COPD呼吸肌疲劳与络病理论存在着相关性。并根据"肺朝百脉、主治节,脾主肌肉"和"久病入络"理论,提出补益通络、化痰通络的治疗原则。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COPD呼吸肌疲劳治疗,有助于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肺络广义是指肺经所有的络脉,狭义是指布散于肺和肺系之络脉。肺络为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与肃降、主通调水道及肺朝百脉、主治节功能的通路和载体。肺络与肺内气管、支气管、血管、微血管、淋巴系统及所从属的神经、免疫系统在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免疫防御功能上存在高度相关性及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从肺论郁     
认为肺主治节是协调气机升降出入的重要机制,在肺主一身之气的基础上,通过司呼吸、宣发肃降、朝百脉、通调水道等,对人体的脏腑机能和气血津液的运行发挥推动和制约作用。治节失常则气机升降出入失调,郁证内生,临床常见表现有胸胁满闷,喜叹息;脘闷痞满,饮食不思;梅核气以及肺郁生痰的一些病症。主治当以宣肺开郁。  相似文献   

9.
肺朝百脉是对气血关系、心肺关系的高度概括.肺朝百脉功能正常,则气血调畅,阴阳平衡.肺朝百脉不利,则气血失常,变生多种病症.  相似文献   

10.
肺主治节是肺脏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主要包含治节气、血、津液,故肺失治节,肺治节气、血、津液异常,可导致气机紊乱、痰瘀等病理因素的形成。文章简要复习了肺主治节的生理作用,重点阐述了肺主治节在病理状态下即肺失治节时气、津液、血等转换为COPD的病理因素且贯穿于COPD发生、发展全过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病,其中医致病机理主要围绕气、痰、瘀,三个病理因素相互胶结导致本病的发生、发展和加剧。从肺主治节来分析本病的中医致病机理,还有利于执简驭繁,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会更加系统、有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日益加重、抽烟人群数不断上升等原因,肺系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有"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说法,即二者在生理与病理方面相互影响,故临床在肺系病的治疗中,常加入通腑之剂,调畅腑气,从而"通腑以调肺",使肺部气机通畅.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入手,探究其中西医学理论依据、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分析通腑法在肺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治疗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2.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病机学说,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为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本质特点和基本规律。构建符合中医思维特点的病机学说,是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核心问题。文章基于AS组织病理发展过程,充分结合中医学意象思维模式,综合大量现代研究成果,提出AS"痈疽"病机假说,及分期病机特点与防治原则,为AS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脏腑相关理论是中医的特色理论之一,在历代医家的众多医籍中均有所论述。通过研习《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载的肺痹和肠痹医案,从症状表现、病因病机以及治法方药等方面,分析叶天士临证时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认识和应用。研究发现,"肺与大肠相表里"所论之肺与大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不仅存在肠病可及肺、肺病可治肠,反之亦存在,且并不存在情况的多寡问题,只是肺与大肠所主不同,在不同疾病不同证型中,会有所侧重而已。肺病与肠病之间互相影响的情况是存在一定发生条件的,而且肺病治肠、肠病治肺亦非在所有肺病和肠病中都适用,不可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14.
肝升肺降是中医的一大基础理论,涉及一些临床病证的病理机制及辨证施治原则的确立,历来见仁见智各有不同。通过中医生理解剖、中医气化与中医体用的关系,从体用的层面论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15.
"肺主治节"强调肺与人体五脏的统筹关系,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其功能主要为:(1)上承君令,助心行血;(2)布散津气,协调诸脏;(3)统筹职能,有度发挥。同时其"治节"功能的实现,需要气血津液及各个脏腑、经络的共同作用,最终达到人体安定有序、和谐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肺癌发热是肺癌晚期重要症状之一.约2/3肿瘤患者发病过程中伴随发热,其中直接与癌症相关的发热约占40%.肺癌属中医痰、热、瘀互结为患,其发热,或发热恶寒,或寒热往来,或壮热汗出,或低热缠绵,而致气阴俱伤,病机上总属正虚邪盛.基于"火与元气不两立"理论,运用补益脾胃,清热泻火法治疗肺癌发热,既能培土生金、扶正祛邪,又能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患者生活治疗,延长生存周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发热提供了崭新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7.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学经典理论之一,揭示了肺与大肠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相关性,在肺、肠疾病治疗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现代医学已揭示肺与大肠在组织来源、黏膜免疫上的联系,初步明确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物质基础及可能的调节机制,并将此理论应用于2019冠状病毒病、溃疡性结肠炎等肺肠难治病的治疗,获得可靠疗效。现有研究结果表明,肺与大肠解剖上的同质性促使了肺-肠黏膜免疫功能的相关性,黏膜免疫及固有淋巴细胞的迁移归巢是肺与大肠共享生理病理的调节机制之一。部分清热解毒类中药和补益类中药通过调节肺-肠黏膜免疫功能治疗肺、肠疾病,成为“肺肠同治”创新药物研发的候选药物。然而,上述两类中药现有免疫调节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分泌型IgA、细胞因子等表达水平及固有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数量的变化上,对与之相关的气道、肠道黏液高分泌、肺及肠道黏膜屏障免疫细胞功能改变、肺-肠黏膜免疫相互作用动态过程及肺-肠局部微生态的干预作用,以及清热解毒、补益功效与其调节肺-肠黏膜免疫作用间的相关性和生物学基础等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试从肺、肠共同拥有的黏膜免疫系统切入,从黏膜固有淋巴细胞归巢角度分析肺肠相关疾病的内在联系,并综述对肺、肠黏膜免疫具有调节作用的中药复方及其有效成分的作用特点和规律,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内涵的深入阐释及相关疾病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肺主治节"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内容,从中医理论的内涵出发"肺主治节"体现在:对"心主血脉"的"治节",对人体正气的"治节",对人体其他脏腑功能及津液代谢的"治节",对生命节律的"治节",对机体废物的"治节"。"肺主治节"实乃"肺主气"功能的扩大和延伸。深入探讨肺主治节理论,对于完善肺系疾病病因病机,指导肺系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