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周伟  陈斯琴  刘进兵 《合成化学》2019,27(12):952-956
以苯乙酮与取代苯甲醛(1a~1e)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制得中间体查尔酮(2a~2e);在超声辅助下,合成了一系列硫代嘧啶酮类化合物(3a~3e),其中3a、 3d和3e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和MS(ESI)表征。研究了3a~3e对酪氨酸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4-(2-甲氧基苯基)-6-苯基-3,4-二氢嘧啶-2(1H)=硫酮(3b)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最好,IC50为0.676 mmol·L-1,与阳性对照曲酸相当。以3b为例进行了抑制酪氨酸酶动力学与分子对接研究。结果表明:3b为竞争型抑制剂,苯环可能为其活性基团。  相似文献   

2.
马逢时  李家明 《合成化学》2019,27(9):698-703
以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阿魏酸为先导物,利用基于受体结构的理性药物设计方法,设计并合成了6个新化合物[(吡嗪-3-基)甲氧基]芳酸衍生物(6a~6f)。以2-甲基吡嗪和不同取代的芳香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自由基卤代反应、醚化反应和水解反应合成6a~6f,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和MS表征。体外药效筛选结果显示:6a~6f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其中(E)-3-甲氧基-4-(吡嗪-2-甲氧基) 苯丙烯酸(6a)和3-(2-吡嗪甲氧基)-4-甲氧基-苯甲酸(6e)的活性优于奥扎格雷和阿魏酸。(E)-3-甲氧基-4-(吡嗪-2-甲氧基)-苯丙烯酸(6a)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优于化合物(E)-3-(4-(吡啶-3-基)甲氧基)-3-甲氧基苯基)丙烯酸。  相似文献   

3.
以5-取代吲哚为原料,经维尔斯迈尔-哈克反应制得5-取代吲哚-3-甲醛(2a~2e); 2a~2e在DMF催化下,与盐酸羟胺反应制得5-取代吲哚-3-甲腈(3a~3e); 3a~3e在H2O2和NaOH溶液中水解合成了5-取代吲哚-3-甲酰胺(4a~4e, 4b~4e为新化合物),产率62.0%~75.0%,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ESI-MS表征。  相似文献   

4.
王泽宇  丁刚  殷中琼  乐贵洲 《合成化学》2015,23(12):1150-1152
以3-苯基-1-茚酮(1)为原料,THF为溶剂,二异丙基氨基锂(LDA)为碱,与碘代烷(RI)经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4个3-取代-3-苯基-1-茚酮类化合物(3a~3d),其中3b~3d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和EI-GC-MS表征。在最佳反应条件[1 1.0 eq., LDA/RI=2.1/1.5(当量比),于0 ℃~rt反应5 h]下,3a~3d收率为70%~80%。  相似文献   

5.
陈卫达  马永敏 《合成化学》2020,28(3):202-208
以二芳基乙酮(4a~4f)和取代丙酮(5a~5c)为原料,KHCO3为碱,100 ℃空气条件下,在DMSO中经二芳基乙酮氧化、羟醛缩合一锅法合成了12个羟基环戊烯酮化合物(6a~6l),其中6d, 6h和6i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表征。  相似文献   

6.
Phloretamide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冬冬  樊志强  任杰  胡昆 《合成化学》2016,24(3):211-214
以3-(4-羟基苯基)丙烯酰胺(Phloretamide)为先导化合物,取代苯丙烯酸为原料,经取代反应和酰胺化反应制得苯丙烯酰胺类化合物(2a~2d); 2经氢化还原反应合成了4个Phloretamide衍生物(3a~3d); 1, 2和3经去甲基化反应分别制得〖WTHZ〗〖STHZ〗1e, 2e~2f和3e~3f〖STBZ〗〖WTBZ〗。其中,3-(3,4,5-三羟基苯基)丙烯酰胺(2f), 3-(2,3,4-三羟基苯基)丙酰胺(3e)和3-(3,4,5-三羟基苯基)丙酰胺(3f)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ESI-MS表征。初步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c为10 μmol·L-1时,2b, 2f和3f具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其清除率分别为66.8%, 59.8%和69.4%,均优于阳性对照咖啡酸,咖啡酸苯乙酯和Vc。  相似文献   

7.
以金刚烷甲酰氯为起始原料,经亲核取代、吲哚环合及酰化反应制得中间体2-(5-氯-2-金刚烷-1H-吲哚-3-基)-2-氧代乙酰(4); 4与取代胺反应合成了14个新的N-取代2-(5-氯-2-(金刚基-1-基)-1H-吲哚-3-基)-2-氧代乙酰胺衍生物(5a~5n),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化合物对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2-(5-氯-2-金刚烷-1H-吲哚-3-基)-N-(3-氯-4-氟苯基)-2-氧代乙酰胺(5e)的体外抑制活性最优,IC50分别为14.10、 10.56和8.55 μmol·L-1。  相似文献   

8.
以4-氟苯胺为起始原料,依次经环合、氯化、偶联、烷基化、还原以及亲核取代反应,设计并合成了10个新型的2-三氟甲基-4-氨基喹啉衍生物(5a~5e、 6、7a~7d),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19F NMR及MS(ESI)表征。采用MTT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前列腺癌细胞(PC3、 LNCaP)和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5 μmol·L-1浓度下,化合物5b、 5c及6对PC3细胞的抑制率,以及化合物7a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均优于阳性对照药紫杉醇,抑制率分别为50.6%、 52.1%、 54.7%及57.6%。   相似文献   

9.
孙银星  绪广林  侯丙波  敖桂珍 《合成化学》2015,23(12):1175-1177
以马尿酸为原料,与取代苯甲醛经Erlenmeyer环合反应合成了8个噁唑酮类化合物(3a~3h),其结构经1H NMR, FT-IR和HR-MS确证。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结果表明:3f[4,3,5-二甲氧基甲撑基)-2-苯基-4H-5-噁唑酮]抗炎活性最好,其抑制率为50.3%,优于阿司匹林(41.5%)。  相似文献   

10.
将5-取代吡唑-3-甲酸乙酯1位甲基化,经水解反应得到3种中间体1-甲基-5-取代1H-吡唑-3-甲酸(2a~2c);以不同取代的羧酸为原料经一系列反应合成6种中间体3-取代4-氨基-5-巯基-1,2,4-均三唑(3a~3f);将中间体(2a~2c)和(3a~3f)在三氯氧磷条件下反应,合成出18种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类化合物(4a~4r),均未见文献报道。 通过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化合物结构。 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所合成的化合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长素活性和抑菌活性。 并选取抑菌活性较好的两个化合物进行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李晋昇  廖升荣  汤勇  刘永宏 《合成化学》2015,23(12):1095-1099
以DMF为溶剂,Cs2CO3为碱, N,N-二乙酰基-2,5-二酮哌嗪,芳醛和卤代烷经一锅法合成了110个2,5-二酮哌嗪类衍生物(4a~4j,其中4c, 4f和4i为新化合物),收率54.2%~75.7%,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ESI-MS确证。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Z)-1-乙酰基-3-(1-亚甲基萘)-4-烯丙基-2,5-二酮哌嗪(4c)对U937, Hela和Du145等细胞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2.
N-5-(1H-1,2,4-三唑基)-N'-芳甲酰基脲的合成与生物活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5-氨基-1H-1,2,4-三唑-3-羧酸与酰基异氰酸酯反应,合成了15个新的N- 5-(1H-1,2,4-三唑基)-N'-芳甲酰基脲,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 析确证了其结构,并进行了室内生物活性测试。生测试验证明部分酰基脲类化合物 具有良好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其中N-5(3-羧基-1,2,4-三唑基)-N'-o-氯苯甲 酰基脲、N-5-(3-羧基-1,2,4-三唑基)-N'-o-溴苯甲酰基脲和N-5-(3-羧基-1, 2,4-三唑基)-N'-p(或m)-甲基苯甲酰基脲具有优良的生长素活性。  相似文献   

13.
以取代苯甲酸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制得N-(2-溴乙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4a~4i);4a~4i经N-烷基化反应合成N-[2-(4-吗啉基)乙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1a~1i),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表征。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a~1i对单胺氧化酶(MAO-A)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中1a最好,当IC50=3.652μmol·L~(-1)时,SI=42.32。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以5-溴-2-氟苯甲腈(1a)和3-溴苯甲腈(1b)为原料,经Sonogashira偶联,脱三甲基硅基保护基,三分子偶联及水解等5步反应制得中间体2-氟-5-[(4-氧代-3,4-二氢吡咯[1,2-d][1,2,4]三嗪-1-基)甲基]苯甲酸(6a)和3-[(4-氧代-3,4-二氢吡咯[1,2-d][1,2,4]三嗪-1-基)甲基]苯甲酸(6b)。环烷基甲酸经酰氯化,缩合和脱Boc保护基3步反应制得环烷基哌嗪-1-基甲酮(7a~7c)。 6a与NCS(1 eq.)反应制得5-[(6-氯-4氧代-3,4二氢吡咯[1,2-d][1,2,4]三嗪-1-基)甲基]-2氟 苯甲酸(6c); 6a与NCS(2 eq.)反应制得5-[(6,7-二氯-4氧代-3,4二氢吡咯[1,2-d][1,2,4]三嗪-1-基)甲基]-2氟-苯甲酸(6d)。 6a~6d, 6a~6c分别与7a~7c和1-(2-嘧啶基)哌嗪在TBTU(缩合剂),DIPEA(碱)的作用下合成了13个新型吡咯并三嗪酮类PARP-1抑制剂(8a~8m),其结构经1HNMR和MS(ESI)表征。采用Alarm blue法研究了8a~8m对肿瘤细胞MDA-MB-436的抑制活性(IC50)。结果表明:8f, 8g, 8i和8j对MDA-MB-436有较强的抑制活性(IC50=30.5~69.3 nmol·L-1)。  相似文献   

15.
以4-氰基苯酚和2-氯丙酸乙酯(或2-氯乙酸甲酯)为起始原料进行反应,得到2-(4-(1H-四唑-5-基)苯氧基)丙酸/乙酸酯,进而发生Huisgen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1,3,4-噁二唑类标题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MS及元素分析或高分辨质谱得到表征和确认.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化合物3q的晶体结构.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含有较小体积取代基的噁二唑化合物3c和3d在200μg/mL测试浓度下对水稻KARI酶分别具有94.5%和83.1%的抑制活性.化合物3p在100μg/mL浓度下对双子叶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胚根生长抑制率可达82.4%.  相似文献   

16.
以乙醇(或甲醇为溶剂),冰醋酸为催化剂,去氢表雄酮、孕烯醇酮、雌酮和3,5-二羟基-6-甲酰基-B-降胆甾烷分别与N,N-二甲基硫代氨基脲经缩合反应,合成了4个新型的具有不同甾核结构特征的甾体N,N-二甲基缩氨硫腙类化合物(1~4),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和HR-EI-MS表征。采用MTT法测定了1~4对肝癌细胞(HepG)、人鼻咽癌细胞(CNE-2)和人肾上皮细胞(HEK-293T)的体外抑制细胞生长增殖活性。结果表明:1~3对HepG和CNE-2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7.
曹克广  王忠卫  赵信歧  方涛 《有机化学》2003,23(12):1411-1415
合成了九个以噻吩为母体环的含三唑环的化合物——2,3-二取代-4-(1H-1, 2,4.三唑-1-基)-5-苯基氨基噻吩(2a-2i),并测定了2a的晶体结构.晶体为三斜 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79816(15)nm,b=1.00259(13)nm,c=1. 4478(4)nm,a=100.326(16)°,β=94.69(2)°,r=106.083(9)°,V=1.0845 (4)nm~3,z=2,D_c=1.396 g/cm~3.初步生物活性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杀菌活 性较低,有一定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18.
刘锦贵  王国辉  党珊 《应用化学》2009,26(10):1206-1210
以FeCl3•6H2O为催化剂,无水乙醇为溶剂,按取代-4-甲酰基吡唑:乙酰乙酸乙酯:(硫)脲:FeCl3•6H2O =1:3:3:1的比例,采取微波辐射和常规加热回流的方法通过Biginelli缩合反应一锅合成了6种新型含吡唑基的3,4-二氢嘧啶类化合物,并进行了元素分析、IR、1H-NMR和13C-NMR表征。  相似文献   

19.
以苊为原料,经硝化、氧化、缩合和取代反应合成了以萘酰亚胺作为分子荧光基团,脲作为识别基团的新型荧光化学传感器分子——N-{4-[6-硝基-1,3-二酮-1H-苯并[de]异喹啉-2(3H)-基]苯基}-N′-苯基脲(1),其结构经1HNMR和IR表征。运用荧光滴定法测试了1对阴离子(F-,Cl-,Br-和I-)的识别能力。结果表明,1对F-具有较好的选择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20.
2-氨基-5-对溴苯氧甲基-1,3,4-噻二唑与芳氧乙酰基异硫氰酸酯反应,合成了9种新的芳氧乙酰基硫脲。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